一种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7686发布日期:2022-08-05 19:2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将铸坯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切割渣进行回收的装置,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铸坯在连铸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铸坯切割成要求的长度,从而满足客户的要求;铸坯是通过火焰切割机进行切割的,高温切割铸坯的过程中,会飞溅出大量的切割渣;飞溅出的切割渣一部分沉淀在传动辊上,另一部分穿过传动辊之间的间隙掉落到地面上,堆积过多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清理,这极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利于车间生产现场环境的整洁;故需要一种回收装置,要求它能够将铸坯上切割下来的切割渣进行回收,从而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确保生产现场的整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它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确保生产车间现场的整洁。
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5.一种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包括遥控器、收渣部分、plc和刮渣部分;所述收渣部分位于切割机火焰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收渣部分和刮渣部分均位于传动辊的下方,且刮渣部分位于收渣部分的一侧;所述收渣部分包括接料斗、支柱、弧形管、开合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接料斗位于切割机火焰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接料斗的外壁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底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弧形管的上端开口与接料斗的下端开口对接,弧形管的下端开口设置有开合机构,且开合机构与支柱连接;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开合机构的正下方;所述遥控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
6.上述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翻盖、气缸和连接杆;所述翻盖的上端与弧形管下端开口的侧壁铰接,且翻盖的外沿与弧形管下端的开口外沿相互贴合;所述连接杆设置在翻盖的底端;所述气缸的壳体与支柱上的铰接座铰接配合连接,气缸活塞杆的端部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气缸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7.上述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轨道、卷扬机、弹簧和卸料车;所述轨道设置在弧形管下方的地面上,且轨道的中心线与传动辊的轴心线平行;所述卸料车滑动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卷扬机设置在轨道的一端,弹簧设置在轨道的另一端,卷扬机钢丝绳的一端与卸料车连接,弹簧的一端与轨道端部上的立板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卸料车连接;所述卷扬机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8.上述铸坯切割渣回收装置,所述刮渣部分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套杆、滑杆、u型板、滚刷和电机;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套杆外壁的中间位置与第一铰接座构成铰接配合连接结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壳体与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与套杆远离接料斗的一端铰接;所述套
杆靠近接料斗的一端设置有滑孔,且滑杆插设在套杆的滑孔内;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壳体设置在套杆上,且第二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片与滑杆连接;所述u型板设置在滑杆的端部;所述滚刷的两端轴接在u型板的侧壁上;所述电机的壳体设置在u型板上,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设u型板的侧壁与滚刷的一端连接;所述滚刷的轴心线与传动辊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电机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9.本实用新型通过收渣部分将切割渣收集起来,并集中在一起便于回收,避免了切割渣直接落地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了生产现场的整洁,提高了切割渣的回收效率;另外,本新型还通过刮渣部分将传动辊上沉淀的切割渣刮下来,有效地对传动辊进行了清洁处理。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接料斗,2.弧形管,3.翻盖,4.气缸,5.连接杆,6.轨道,7.卷扬机,8.弹簧,9.卸料车,10.第一铰接座,11.第二铰接座,12.第一液压缸,13.第二液压缸,14.套杆,15.滑杆,16.u型板,17.滚刷,1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遥控器、收渣部分、plc和刮渣部分;遥控器由工作人员手持,用于控制各个动作部件动作;所述收渣部分位于切割机火焰喷头的正下方;切割机的火焰喷头对铸坯进行切割的过程中,被火焰喷头切割下来的切割渣直接进入到下方的收渣部分内;所述收渣部分和刮渣部分均位于传动辊的下方,且刮渣部分位于收渣部分的一侧。
14.所述收渣部分包括接料斗1、支柱、弧形管2、开合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接料斗1位于切割机火焰喷头的正下方;所述接料斗1的外壁设置有支柱,且支柱的底端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弧形管2的上端开口与接料斗1的下端开口对接,弧形管2的下端开口设置有开合机构,且开合机构与支柱连接;切割渣进入接料斗1后,再进入弧形管2;开合机构用于控制弧形管2的开通与关断;所述出料机构设置在开合机构的正下方;所述遥控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
15.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翻盖3、气缸4和连接杆5;所述翻盖3的上端与弧形管2下端开口的侧壁铰接,且翻盖3的外沿与弧形管2下端的开口外沿相互贴合;翻盖3的端面与弧形管2下端开口相互吻合,翻盖3能够控制弧形管2下端开口的通断;所述连接杆5设置在翻盖3的底端;所述气缸4的壳体与支柱上的铰接座铰接配合连接,气缸4活塞杆的端部与连接杆5的一端铰接;通过气缸4的动作,来控制翻盖3的翻转;所述气缸4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16.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轨道6、卷扬机7、弹簧8和卸料车9;所述轨道6设置在弧形管2下方的地面上,且轨道6的中心线与传动辊的轴心线平行;所述卸料车9滑动设置在轨道6上;卸料车9在轨道6上滑动;弧形管2内的切割渣排放到卸料车9内,然后卸料车9从传动辊的下方移出,从而将切割渣转移到传送系统外部,不再需要将切割渣直接排放到传动辊下方的
地面上,极大提高了回收切割渣的效率;所述卷扬机7设置在轨道6的一端,弹簧8设置在轨道6的另一端,卷扬机7钢丝绳的一端与卸料车9连接,弹簧8的一端与轨道6端部上的立板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卸料车9连接;卷扬机7能够牵拉卸料车9离开传动辊的下方,弹簧8用于使卸料车9复位;所述卷扬机7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17.所述刮渣部分包括第一铰接座10、第二铰接座11、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套杆14、滑杆15、u型板16、滚刷17和电机18;所述第一铰接座10和第二铰接座11均设置在地面上;所述套杆14外壁的中间位置与第一铰接座10构成铰接配合连接结构;套杆14的中心设置在第一铰接座10上;所述第一液压缸12的壳体与第二铰接座11铰接,第一液压缸12活塞杆的端部与套杆14远离接料斗1的一端铰接;通过第一液压缸12的动作,来控制套杆14的两端上下移动;所述套杆14靠近接料斗1的一端设置有滑孔,且滑杆15插设在套杆14的滑孔内;滑杆15可以在套杆14的滑孔内滑动;所述第二液压缸13的壳体设置在套杆14上,且第二液压缸13活塞杆的端部通过连接片与滑杆15连接;第二液压缸13可以带动滑杆15在套杆14的滑孔内滑动;所述u型板16设置在滑杆15的端部;所述滚刷17的两端轴接在u型板16的侧壁上;所述电机18的壳体设置在u型板16上,且电机18的输出轴穿设u型板16的侧壁与滚刷17的一端连接;电机18能够带动滚刷17旋转;所述滚刷17的轴心线与传动辊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液压缸12、第二液压缸13和电机18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18.实际使用过程:切割机日常切割的过程中,其产生的切割渣从接料斗1内进入到弧形管2内堆积,堆积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器控制气缸4动作,带动翻盖3翻转,从而使得弧形管2内的切割渣掉落到下方的卸料车9内,弧形管2内的切割渣排放完毕后,气缸4复位,然后控制卷扬机7将卸料车9从传动辊下方移动到外部空地上,然后转移切割渣,卸料车9内的切割渣清理完毕后,卷扬机放松对卸料车9的牵拉,在弹簧的作用下,卸料车9移动至初始位置上;在需要对传动辊上的切割渣进行清理时,控制第二液压缸13动作,使得滑杆15伸出,然后控制第一液压缸12动作,使得滚刷17向上翘起移动,直至滚刷17接触传动辊,然后启动电机18,滚刷17旋转对传动辊的圆周面进行清理,清理下来的切割渣掉入接料斗1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