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的接合方法

文档序号:8946835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构件的接合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构件的接合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摩擦压接来使呈圆筒状的金属构件彼此接合的方法。该接合方法一边对圆筒状的金属构件的端面彼此进行推压,一边使该金属构件绕中心轴高速旋转,从而使接合部产生摩擦热来将两个构件接合。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10265号手册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摩擦压接工序中,在接合部的周围不可避免地产生毛边。由于该毛边向接合部的周围不规则地鼓出,因此,该毛边的处理会变得麻烦,并且也会对被接合构件的外观性等带来不良影响。
[0008]另外,在接合的一对构件中的任意一个为框状构件的情况下,在接合部的外侧及内侧(内空侧)均会产生毛边。在将被接合构件的内侧例如用作供流体流动的流路的情况下,若毛边向被接合构件的内侧鼓出,则会成为妨碍流体流通的主要原因。
[0009]基于上述观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毛边,并且能够提高被接合构件的外观性的构件的接合方法。
[0010]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1]为了解决这种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准备工序,在上述准备工序中,准备第一构件和与上述第一构件相对的第二构件;摩擦压接工序,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使上述第一构件的端面与和上述端面相对的第二构件的相对面对接来进行摩擦压接;以及焊接工序,在上述焊接工序中,将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形成的毛边作为焊接添加物来进行焊接,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在上述第一构件与上述第二构件的对接部的外侧,预先设置有一对分隔面,在开始进行摩擦压接时上述分隔面以空开间隔的方式相对,将通过摩擦压接而产生的上述毛边收容在该一对的分隔面之间。
[0012]根据上述方法,通过将毛边收容在一对分隔面之间,能够减少或者消除像以往那样使毛边向被接合构件的外侧不规则地鼓出的情况。另外,通过进行焊接工序,能够规整地对被接合构件的外表面进行精加工。另外,在将毛边用作焊接添加物时,能将焊接添加物收集到一对分隔面之间,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焊接作业。
[0013]另外,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构件中的与上述第二构件对接的部位俯视呈框状,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在上述第一构件与上述第二构件的对接部的内侧,预先设置有一对分隔面,在开始进行摩擦压接时上述分隔面以空开间隔的方式相对,通过摩擦压接而产生的上述毛边收容在上述一对分隔面之间。
[0014]根据上述方法,例如在将被接合构件的内侧用作供流体流动的流路的情况下,能够减少或者消除使毛边向被接合构件的内侧不规则地鼓出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毛边妨碍流体的流通。
[0015]另外,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构件中的与上述第二构件对接的部位俯视呈矩形框状,上述第一构件包括板状的一对第一竖边部和板状的一对第一横边部,其中,上述一对第一横边部的长度尺寸比上述第一竖边部的长度尺寸小,预先沿上述第一竖边部的长度方向形成上述一对分隔面,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使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与上述第一竖边部相对地且与上述第一竖边部平行地进行往复移动。
[0016]根据上述方法,在上述第一构件中的与上述第二构件对接的部位俯视呈矩形框状的情况下,也能使构件彼此接合。另外,当使上述第一构件和上述第二构件与第一竖边部平行地往复移动时,具有在上述第一竖边部的对接部处产生很多毛边的趋势,但通过沿第一竖边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一对分隔面,能够有效地收容毛边。
[0017]另外,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构件中的与上述第二构件对接的部位呈圆筒状,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使上述第二构件绕上述第一构件的轴中心相对地旋转。另外,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构件中的与上述第二构件对接的部位呈圆柱状,在上述摩擦压接工序中,使上述第二构件绕上述第一构件的轴中心相对地旋转。
[0018]根据上述方法,在上述第一构件中的与上述第二构件对接的部位呈圆筒状或圆柱状的情况下,也能对毛边进行控制,并且能够提高被接合构件的外观性。
[0019]发明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的构件的接合方法,能够对毛边进行控制,并且能够提高被接合构件的外观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空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构件的俯视图。
[0023]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空容器的剖视图。
[0024]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对接工序的剖视图。
[0025]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剖视图,其中,图5 (a)表示对接工序,图5(b)表示摩擦压接工序后,图5(c)表示焊接工序。
[0026]图6 (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对接工序的剖视图,图6 (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对接工序的剖视图。
[0027]图7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对接工序的剖视图。
[0028]图8(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中空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8(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对接工序的剖视图。
[0029]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筒状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0030]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筒状构件的剖视图。
[0031]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构件的接合方法的对接工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第一实施方式)
[0033]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件的接合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构件的接合方法中,例示的是使金属构件彼此接合来制造中空容器I的情况。中空容器I例如供流体在内部流动以用作传热构件。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是遵照图1的箭头所示(以第一构件2为基准)。
[0034]中空容器I由第一构件2和第二构件3构成。第一构件2及第二构件3的材料只要是能进行摩擦压接的金属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2及第二构件3均使用铝合金。另外,第一构件2及第二构件3的耐受力也没有特别限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构件3的耐受力设定成比第一构件2的耐受力大。也就是说,在进行后述的摩擦压接工序时,第二构件3比第一构件2更不易软化。首先,对接合前的第一构件2和第二构件3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5]第一构件2由俯视呈矩形的底部11、竖立设置在底部11上的俯视呈矩形框状的第一侧壁部12以及形成在第一侧壁部12的内部的多个分隔部13构成。第一构件2的成型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挤压成型将第一侧壁部12和分隔部13 —体成型后,使底部11与该成型品的端部接合。
[0036]第一侧壁部12由第一竖边部14、14和第一横边部15、15构成。第一竖边部14、14呈板状,并彼此分开且平行地配置。第一横边部15、15呈板状,并彼此分开且平行地配置。第一竖边部14与第一横边部15垂直。第一竖边部14的上端面14a和第一横边部15的上端面15a处于同一平面。
[0037]如图2所示,第一竖边部14延伸至假想的边界面(侧端面)14b。另外,第一横边部15延伸至假想的边界面(侧面)15e。第一竖边部14的假想的边界面14b与第一横边部15的假想的边界面15e连接。
[0038]如图2(a)所示,上端面14a分成两个区域。在后述对接工序中,将与下端面24a接触的面设定为上端面Ha1,将与下端面24a分开的面设定为上端面14a2。
[0039]分隔部13呈板状,与第一竖边部14、14垂直地连接。分隔部13以等间隔配置多片。由第一侧壁部12和分隔部13形成的多个空间用作供流体流动的流路P、P...。分隔部13的上端面13a与上端面14a、15a处于同一平面。
[0040]如图1所示,第二构件3由俯视呈矩形的底部21以及从底部21下垂的俯视呈矩形框状的第二侧壁部22构成。在第二构件3的内部形成有由底部21和第二侧壁部22构成的凹部Q。第二构件3的成型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压铸而成型为一体。
[0041]第二侧壁部22由第二竖边部24、24和第二横边部25、25构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