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启动电路的钻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261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启动电路的钻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孔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启动电路的钻孔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钻孔工装的操作方式为:1.工人将待钻孔的产品放到槽体内;2.按下开关,钻头立即向下运动以对产品钻孔;3.再按开关,钻头立即抬起。以上方式存在着在按下开关后钻头立即反应,容易使工人反应不急,导致机器伤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的钻孔工装存在着在按下开关后钻头立即反应,容易使工人反应不急,导致机器伤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缓启动电路的钻孔工装。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缓启动电路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正电压输入端、负电压输入端、单刀双掷开关、选择单元、电机、钻头和控制单元;所述整流电路分别与所述正电压输入端和所述负电压输入端连接;
[0005]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端与正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二端与负电压输入端连接,公共端与所述选择单元连接;
[0006]所述控制单元连接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选择单元之间连接节点上,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正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反馈端与所述选择单元连接;
[0007]所述选择单元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钻头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电路、第二控制电路、第三控制电路及第四控制电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场效应管、第一反相器及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一端电连接,源极电连接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选择单元之间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一二极管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场效应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另一端电连接,源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之间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二二极管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控制电路包括第三场效应管、第二反相器及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一端电连接,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第三二极管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控制电路包括第四场效应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上,源极接地,漏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负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极电连接,所述正电压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选择单元包括触点组型开关和线圈;所述触点组型开关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及第三触点,其中,所述第一、第三触点为静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为动触点。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三触点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线圈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线圈的第一连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漏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上,所述线圈的第二连接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的节点上。
[0015]进一步的,当所述线圈的电压流向为顺时针时,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为P沟道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和所述第四场效应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具有缓启动电路的钻孔工装能实现在按下开关后钻头会延迟一定时间才会反应,使工人有一定反应,不会出现机器伤人的情况,保证工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孔工装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孔工装I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钻孔工装,2为整流电路,10为正电压输入端,12为负电压输入端,14为单刀双掷开关,16为选择单元,18为电机,22为钻头,206为控制单元,212为第一控制电路,214为第二控制电路,216为第三控制电路,218为第四控制电路,D1-D4为第一至第四二极管,M1-M4为第一至第四场效应管,N1-N2为第一至第二反相器,LI为线圈,SI为触点组型开关。
[0020]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钻孔工装I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钻孔工装I包括正电压输入端10、负电压输入端12、单刀双掷开关14、选择单元16、电机18、钻头22和控制单元206。整流电路2外接电源经过整流后,整流电路2分别与正电压输入端10和负电压输入端12连接,正电压输入端10和负电压输入端12分别连接整流电路2的正电压输出和负电压输出。
[0021]单刀双掷开关14的第一端与正电压输入端10连接,第二端与负电压输入端12连接,公共端与选择单元16连接。控制单元206连接于单刀双掷开关14的公共端与选择单元16之间连接节点上,控制单元206还与正电压输入端10连接,控制单元206的反馈端与选择单元16连接。控制单元206用于检测从单刀双掷开关14输出的电压极性,来发出延迟控制信号到选择单元16。选择单元16与电机18连接,电机18与钻头22连接,,选择单元16用于根据延迟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电机18正反转,来带动钻头22上抬或下压。在本实施例中,延迟控制信号的延迟时间为ls_3s之间,工人的反应时间一般为0.3s左右。选择单元16用于根据延迟控制信号对应的控制电机18,来带动钻头22上抬或下压。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单元206包括第一控制电路212、第二控制电路214、第三控制电路216及第四控制电路218。其中,第一控制电路212包括第一场效应管Ml、第一反相器NI及第一二极管D1。第一场效应管Ml可为P沟道场效应管,第一场效应管Ml的栅极与第一反相器NI的一端电连接,源极电连接于单刀双掷开关14的公共端与选择单元16之间连接节点上。第一二极管Dl电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Ml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第一场效应管Ml的漏极电连接,负极与第一场效应管Ml的源极电连接。
[0023]第二控制电路214包括第二场效应管M2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二场效应管M2可为P沟道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M2的栅极与第一反相器NI的另一端电连接,源极电连接于第一场效应管Ml的源极与单刀双掷开关14之间的连接节点上。第二二极管D2电连接于第二场效应管M2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场效应管M2的漏极电连接,负极与第二场效应管M2的源极电连接。
[0024]第三控制电路216包括第三场效应管M3、第二反相器N2及第三二极管D3。其中,第三场效应管M3可为N沟道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M3的栅极与第二反相器N2的一端电连接,源极接地,漏极与第一场效应管Ml的漏极电连接,第二反相器N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反相器NI与第二场效应管M2的栅极之间的连接节点上。第三二极管D7电连接于第三场效应管M3的源极和漏极之间,且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三场效应管M3的源极电连接,负极与第三场效应管M3的源极电连接。
[0025]第四控制电路218包括第四场效应管M4和第四二极管D4,其中,第四场效应管M4可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