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辊模式的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687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辊模式的应用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连续立式退火炉的启炉时序,所述连续立式退火炉的启炉时序依次为:冷吹扫、升温阶段、生产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连续立式退火炉是否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当前炉区速度≥30m/min;所述第二条件为:升温阶段结束;

若都满足,则控制所述连续立式退火炉从所述升温阶段进入所述热辊模式;

在所述热辊模式中,限定带钢的加热段板温,以及限定所述带钢的快冷段板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带钢的加热段板温,包括:

利用下面的公式限定所述带钢的加热段板温:

Tlimit-RTF=MIN(TRTF-SP,TRTF-optimize);

其中,Tlimit-RTF:加热段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设定值;

TRTF-SP:加热段目标温度;

TRTF-optimize:加热段优化后温度设定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RTF-optimize通过以下公式获得:TRTF-optimize=TSF-PV+γ;

其中,γ:温度补偿系数;

设定50~150℃;TSF-PV:均热段实际板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所述带钢的快冷段板温,包括:

利用下面的公式限定所述带钢的快冷段板温:

Tlimit-RCS=MIN(TRCS-SP,TRCS-optimize);

其中,Tlimit-RCS:快冷段段PID设定值;

TRCS-SP:快冷段段目标温度设定值;

TRCS-optimize:快冷段优化后温度设定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RCS-optimize通过以下公式获得:TRCS-optimize=TOA-PV+α;

其中,α:温度补偿系数;

设定50~150℃,TOA-PV:过时效段实际板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热辊模式中,限定带钢的加热段板温和快冷段板温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连续立式退火炉是否同时满足第三条件、第四条件、第五条件;

若都满足,控制所述连续立式退火炉是否满足从所述热辊模式进入所述生产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三条件:Tlimit-RTF=TRTF-SP

第四条件:Tlimit-RCS=TRCS-SP

第五条件:计时器>设定值,所述设定值取值范围:0.5~3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热辊模式中,限定带钢的加热段板温,以及限定所述带钢的快冷段板温之后,包括:

结合热瓢曲计算公式和冷瓢曲计算公式,控制所述带钢的横向与纵向温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瓢曲计算公式:

<mrow> <msub> <mi>&sigma;</mi> <mrow> <mi>c</mi> <mi>r</mi> </mrow> </msub> <mo>=</mo> <mrow> <mo>(</mo> <msup> <mi>kR</mi> <mn>2</mn> </msup> <mo>/</mo> <msup> <mi>H</mi> <mn>2</mn> </msup> <mo>)</mo> </mrow> <mrow> <mo>(</mo> <msup> <msub> <mi>&sigma;</mi> <mi>t</mi> </msub> <mn>2</mn> </msup> <mo>/</mo> <mi>E</mi> <mo>)</mo> </mrow> <msup> <mrow> <mo>{</mo> <mi>h</mi> <mo>/</mo> <mo>&lsqb;</mo> <msub> <mi>&theta;&mu;</mi> <mi>d</mi> </msub> <mrow> <mo>(</mo> <mi>W</mi> <mo>-</mo> <mi>S</mi> <mi>L</mi> <mo>)</mo> </mrow> <mo>&rsqb;</mo> <mo>}</mo> </mrow> <mn>2</mn> </msup> <mo>;</mo> </mrow>

σcr:钢带在退火炉内发生热瓢曲的临界张力;

k为比例常数,约3.9E+6;

R:炉辊半径、mm;

H:上炉辊到下炉辊之间的距离、m;

σt:钢带的高温屈服强度、MPa;

E:钢带的高温杨氏模量、GPa;

钢带厚度、mm;

μd:钢带和辊子之间的黏着摩擦因数;

W:钢带宽度、mm;

SL:炉辊中央的平台区长度、mm;

θ:梯形辊两侧和钢带接触的锥度区的锥度倾角,mra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瓢曲计算公式:

π:圆周率;

μd:带钢与辊子滑动摩擦系0.4~0.5;

σcr:作用在带钢上的压应力;

W:带钢宽度;

带钢厚度;

SL:辊子平台长度;

H:炉子顶底辊的高度差;

E:钢带的高温杨氏模量、GPa;

F:钢带瓢曲的张力、KN。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