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毛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8649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毛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毛刷。
背景技术
:摄像头的摄像效果不仅取决于摄像头内参数,还取决于摄像头部位的玻璃面板的平晶效果。摄像头部位的玻璃面板若打磨存在不平整,玻璃面板平晶效果差,摄像效果会存在彩虹现象。现有技术采用的抛光毛刷采用羊绒制成的直径为3.0mm的羊绒刷,纯羊绒刷会对玻璃面板面型效果造成受损,采用该毛刷抛光加工的玻璃面板良率仅为30%-40%。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毛刷,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摄像头玻璃面板优良率,减少玻璃面板不良品,降低加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毛刷,包括刷毛和用于固定所述刷毛的圆盘状磨盘;所述刷毛包括羊绒和胶丝;所述羊绒和胶丝均平均分成四个区域间隔设置在所述磨盘上;所述羊绒的长度比所述胶丝的长度短3~10mm;所述羊绒的直径为所述胶丝的直径的5~10倍。优选的,所述羊绒的长度为30mm;所述胶丝的长度为35mm。优选的,所述羊绒的直径为1.5mm;所述胶丝的直径为0.3mm。优选的,所述羊绒与胶丝的面积比例为3:2。优选的,所述胶丝为猪毛。优选的,在所述羊绒和胶丝平均分成的四个区域上设置有喷洒抛光液的出液口。由上可见,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毛刷采用羊绒和胶丝混合的结构,直径大且长度短的羊绒用于对玻璃面板进行抛光,直径小且长度长的胶丝用于对抛光后的玻璃面板进行修复,羊绒和胶丝分别与玻璃面板交替接触研磨,重复抛光和修复动作,使得玻璃面板完成抛光工序,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刷提高了玻璃面板的平晶效果,良率可达到99%,大大提高了玻璃面板的平晶加工良率,大幅度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抛光毛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抛光方法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玻璃面板的抛光毛刷。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基本相同的结构或零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有时会适当省略一部分重复的说明、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部件或结构。另外,尽管结合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应理解的是,该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该描述旨在覆盖可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换、改进和等同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现本实用新型并不要求所有的这些部件,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对这些部件的类型和布置做出任何改变。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毛刷,包括刷毛和用于固定所述刷毛的圆盘状磨盘10。刷毛包括羊绒21和胶丝22,所述羊绒21和胶丝22均平均分成四个区域间隔设置在所述磨盘10上。其中所述羊绒21的长度比所述胶丝22的长度短3~10mm,所述羊绒21的直径为所述胶丝22的直径的5~10倍。在所述羊绒21和胶丝22平均分成的四个区域上设置有喷洒抛光液的出液口23。结合上述抛光毛刷,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头玻璃面板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摄像头玻璃面板固定在抛光夹具上,并放置在抛光机底座上;2)、开启抛光机,磨盘喷洒抛光液,并下压至抛光夹具上;由于胶丝长度大于羊绒的长度,使得磨盘下压到玻璃面板的力度相对现有技术明显加大,在下压后,用于修复的胶丝的端部弯曲,胶丝的端部与羊绒的端部平行,且与摄像头玻璃面板接触;3)、磨盘旋转时间为30min,转速为35转/min;磨盘旋转时间相对于现有技术延长了20%,旋转圈数达到1000转,磨盘旋转一圈,玻璃面板完成四次抛光与修复动作,旋转1000转则完成4000次抛光与修复动作,与上述毛刷配合,提高了玻璃面板优良率;4)、停止抛光机,完成抛光工序;5)、取下抛光后的玻璃面板,进行外观和平晶检测。在步骤5中外观检测是指目测玻璃面板的外表面是否存在刮痕或裂纹,如有则为不良品,需重新抛光或作废处理。平晶是指具有两个(或一个)光学测量平面的正圆柱形或长方形的量规,具体指玻璃表面粗糙度数值和平面度。表面粗糙度数值和平面度误差都极小的玻璃平面,能够产生光波干涉条纹,平晶检测是利用光波干涉现象测量玻璃平面度误差的检测方法,又称为平晶干涉法。平晶检测时,把平晶放在被测表面上,且与被测表面形成一个很小的楔角θ,以单色光源照射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位置与光线的入射角有关。如入射光线垂直于被测表面,且平晶与被测表面间的间隙很小,则由平晶测量面P反射的光线与被测表面反射的光线在测量面P发生干涉而出现明或暗的干涉条纹。若在白光下,则出现彩色干涉条纹。如干涉条纹平直,相互平行,且分布均匀,则表示被测表面的平面度很好;如干涉条纹弯曲,则表示平面度不好。其误差值为f=(v/ω)×(λ/2),λ为光波波长,白光的平均波长为0.58μm,ν为干涉带弯曲量,ω为干涉带间距。光学测量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为:1级精度的为0.03~0.05微米;2级精度的为0.1微米。本实用新型抛光毛刷用于摄像头的玻璃面板的抛光加工,在步骤5中的平晶检测精度为2级精度。下面结合胶丝、羊绒以及胶丝与羊绒混合的三种抛光毛刷进行抛光加工,采用抛光方法为上述摄像头玻璃面板的抛光方法;同时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单位产品为抛光加工完成的玻璃面板,样本大小为100,取样数量为50,单位产品的质量检测为外观检测和平晶检测,其中平晶检测方法为上述平晶干涉法:实施例1实验毛刷为胶丝毛刷,胶丝直径为0.3mm,长度为35mm,抛光方法中磨盘的下压压力为280kg,转速为30rpm,旋转时间为35min,外观良率及平晶检测良率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实验序号取样数量外观合格数量外观良率平晶合格数量平晶良率15012%00%25000%00%35012%12%实施例2实验毛刷为羊绒毛刷,羊绒直径为3mm,长度为30mm,抛光方法中磨盘的下压压力为280kg,转速为30rpm,旋转时间为35min,外观良率及平晶检测良率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实验序号取样数量外观合格数量外观良率平晶合格数量平晶良率1503468%1632%2503264%1836%3503366%1734%实施例3实验毛刷为羊绒和胶丝混合毛刷,羊绒直径为3mm,长度为30mm,胶丝直径为0.3mm,长度为35mm,抛光方法中磨盘的下压压力为280kg,转速为30rpm,旋转时间为35min,外观良率及平晶检测良率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实验序号取样数量外观合格数量外观良率平晶合格数量平晶良率1504284%3570%2504488%3468%3504386%3672%实施例4实验毛刷为羊绒和胶丝混合毛刷,羊绒的直径为1.5mm,长度为30mm,胶丝直径为0.3mm,长度为30mm,抛光方法中磨盘的下压压力为280kg,转速为30rpm,旋转时间为35min,外观良率及平晶检测良率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实验序号取样数量外观合格数量外观良率平晶合格数量平晶良率1504590%3774%2504692%3978%3504386%3672%实施例5实验毛刷为羊绒和胶丝混合毛刷,羊绒直径为1.5mm,长度为30mm,胶丝直径为0.3mm,长度为35mm,抛光方法中磨盘的下压压力为280kg,转速为30rpm,旋转时间为35min,外观良率及平晶检测良率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实验序号取样数量外观合格数量外观良率平晶合格数量平晶良率1504692%50100%2504590%4998%3504794%50100%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单材质毛刷。其中胶丝毛刷的外观良率及平晶良率均接近0%,无法完成对玻璃面板的抛光;羊绒毛刷的外观良率及平晶良率相对于胶丝毛刷有提升,但平晶良率仅为35%左右,依然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品。上述两种单材质的毛刷的外观良率及平晶良率均无法达到加工需求,仅作为对照组。实施例3-5采用的是羊绒和胶丝混合毛刷,外观良率和平晶良率相对于对照组均有大幅度地提升。采用羊绒和胶丝混合的毛刷,直径大且长度短的羊绒用于对玻璃面板进行抛光,直径小且长度长的胶丝用于对抛光后的玻璃面板进行修复,羊绒和胶丝分别与玻璃面板交替接触研磨,重复抛光和修复动作,使得玻璃面板完成抛光工序。其中实施例5中外观良率达到90%以上,平晶良率接近100%,作为优选的混合毛刷,羊绒的长度为30mm,直径为1.5mm;胶丝的长度为35mm,直径为0.3mm。另外当羊绒与胶丝的面积比例为1:1时,玻璃面板优良率达到85%~90%;当羊绒与胶丝的面积比例为3:2时,玻璃面板优良率可达99%,作为优选的混合毛刷,羊绒与胶丝的面积比例为3:2。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采用上述羊绒与胶丝组合成的毛刷时,经过实验得出采用上述优选的长度、直径及比例的羊绒和胶丝组合的毛刷改善了玻璃面板的外观和平晶效果,极大提高了玻璃面板的优良率。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