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6765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锈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清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锈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管材是现在工地或建筑护栏常用的建材,由于多数的金属管材为铁制,并采用表面涂敷防锈漆的方式减缓锈蚀。而刷漆前管材表面除锈抛光的工序是保证防锈漆保护作用好坏的重要环节,尤其当管材用于护栏材料时,其二次除锈抛光的好坏,更是直接决定后续刷漆防锈效果的好坏和有效保护期的长短。对于抛光的常用方式是靠工人用钢丝刷打磨完成,其效率低,打磨效果差。或采用简单的除锈装置进行除锈,但是只能对独立的单根管材进行除锈,而对于护栏这种多个根管材交替搭建的结构,现有的除锈设备并不能够完成良好的打磨,影响除锈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除锈效果的除锈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锈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打磨除锈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锈设备,包括用于围绕管材的环形机架和多个依次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内侧清洁刷,所述环形机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刷转动的驱动装置,多个所述清洁刷均朝向所述环形机架的中心且所述清洁刷的转动轴线沿所述环形机架径向设置,所述环形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管材进出的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机架的定刷座和活动安装于所述定刷座的动刷座,所述动刷座的首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清洁刷的环形壁,所述动刷座的尾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定刷座中部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定刷座和所述动刷座之间设置有滚珠,所述传动轴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能够与所述定刷座的外侧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环形壁外周的首端套装有能够沿所述环形机架径向移动的刷架,所述环形壁外周的尾端套装有螺纹连接的调节环,所述清洁刷安装于所述刷架,所述刷架和所述调节环之间设置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环形壁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朝向所述环形机架的中心并用于与管材相抵。

优选地,所述环形机架包括两个半环架,两个所述半环架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半环架的另一端能够相互分离以形成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半环架的搭扣。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机、主动带轮和对应所述清洁刷的多个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通过输入轴连接所述动力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带轮通过输出轴连接所述清洁刷,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均沿所述环形机架的径向设置,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环形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传动带的过渡轮。

优选地,包括均匀设置的四个所述清洁刷,所述开口设置于四个所述清洁刷中的两个之间,所述半环架的铰接处设置于四个所述清洁刷中的另两个之间,所述主动带轮位于一个所述半环架的顶部。

优选地,靠近所述开口的两个所述从动带轮上设置有一个带轮槽,远离所述开口的两个所述从动带轮上径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带轮槽,所述主动带轮上径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带轮槽,通过所述传动带依次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多个所述从动带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除锈设备,包括用于围绕管材的环形机架和多个依次设置于环形机架内侧清洁刷,环形机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清洁刷转动的驱动装置,多个清洁刷均朝向环形机架的中心且清洁刷的转动轴线沿环形机架径向设置,环形机架上设置有用于管材进出的开口。除锈时,管材由开口进入环形机架内部,使多个清洁刷围绕管材,并驱动清洁刷转动,对管材进行打磨除锈,同时沿管材轴向前进,完成整根管材的除锈,完成后,管材可由开口处退出,以进行下次操作。

通过除锈设备代替人工除锈,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多个清洁刷同时工作,完成全方位除锈,提高除锈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开口,已适应多种复杂结构的管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刷座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除锈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打磨除锈效果。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刷座的剖视示意图。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锈设备,包括环形机架1、驱动装置和多个清洁刷2,环形机架1用于围绕管材17,多个清洁刷2依次设置于环形机架1内侧,环形机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清洁刷2转动的驱动装置,多个清洁刷2均朝向环形机架1的中心且清洁刷2的转动轴线沿环形机架1径向设置,环形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管材17进出的开口。其中清洁刷2可以为环形排列的钢丝板刷,提高打磨效果。

除锈时,管材17由开口进入环形机架1内部,使多个清洁刷2围绕管材17,并驱动清洁刷3转动,对管材17进行打磨除锈,同时沿管材17轴向前进,完成整根管材17的除锈,完成后,管材17可由开口处退出,以进行下次操作。通过除锈设备代替人工除锈,提高工作效率,并通过多个清洁刷2同时工作,完成全方位除锈,提高除锈效果,同时通过设置开口,已适应多种复杂结构的管材17。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锈设备,还包括定刷座3和动刷座4,定刷座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环形机架1,动刷座4的首端设置有环形壁,尾端设置有传动轴,清洁刷2安装于环形壁,传动轴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至清洁刷2以带动清洁刷2转动,传动轴穿过定刷座3中部的通孔。在定刷座3和动刷座4之间设置有滚珠,便于定刷座3和动刷座4的相对转动,传动轴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5,定位螺母5能够与定刷座3的外侧面相抵,通过旋转定位螺母5,以限制和固定动刷座4与定刷座3的相对位置。其中各部件的首端指朝向环形机架1中心的一端,尾端指远离环形机架1中心的一端。

环形壁外周的首端套装有能够沿环形机架1径向移动的刷架6,环形壁外周的尾端套装有螺纹连接的调节环7,清洁刷2安装于刷架6,刷架6和调节环7之间设置有弹簧8。同时保证刷架6不与环形壁分离,使清洁刷2能够沿环形机架1径向移动,

通过调节环7的调节控制弹簧8的压缩,从而控制刷架6挤压管材17的压力大小,实现清洁刷2对管材17表面压力的调节。而该压力的调节作用决定设备对于表面锈蚀程度不同管材工作的适应性,以及工作效率和最终达到的工作效果的好坏。

还可以在环形壁内部通过轴承安装万向球9,万向球9朝向环形机架1的中心并用于与管材17相抵。万向球9接触管材17表面,通过多个对称分布的万向球9即可达到装置的固定和限位,是装置实现功能和稳定工作的保证。万向球9是设备夹紧和限位于管材17工作位置的功能执行件,其保证设备可在管材17轴向平行移动和以管材17轴线为轴转动,这两种运动使得多个清洁刷2有限固定位置的打磨可以通过设备自身的移动和转动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打磨。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锈设备的基础上,环形机架1包括两个半环架,两个半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相互铰接,两个半环架的另一端能够相互分离以形成开口。进一步地,开口处设置有固定连接两个半环架的搭扣10。需要管材17进出时,打开搭扣10,分离两个半环架,使开口打开以便管材17进入,然后闭合开口并关闭搭扣10。同时又实现了装拆的快捷和方便,特别是该种两个半环架式设计对护栏这种位置固定且无法从管材17端头穿入的苛刻工作条件的解决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设备可以从管材17的任意位置安装和工作。也可不设置铰链,即开口常开,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除锈设备中,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机、主动带轮11和对应清洁刷2的多个从动带轮12,主动带轮11通过输入轴13连接动力机的输出端,从动带轮12通过输出轴14连接清洁刷2,即输出轴14连接动刷座4的传动轴,输入轴13和输出轴14的轴线均沿环形机架1的径向设置,主动带轮11和从动带轮12通过传动带15连接,环形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传动带15的过渡轮16。另外设备可以自带电机等作为动力机,也可不设置自身的动力源,而是借用现有的电动工具,如电钻等提供动力,通过能够与电钻等设备配合的输入轴13输入动力,如此大大减小和减轻了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其使用的方便性。

输出轴14与传动轴嵌套式连接,可实现转矩的传递,同时可轴向相对移动。上述连接方式各部件的可调连接共同实现了装置对一定直径范围管材17的适应性要求。

具体地,包括均匀设置的四个清洁刷2,开口设置于四个清洁刷2中的两个之间,半环架的铰接处设置于四个清洁刷2中的另两个之间,主动带轮11位于一个半环架的顶部。即环形机架1上各个部件依次为:开口、靠近开口的从动带轮12、主动带轮11、远离开口的从动带轮12、铰链、另一个远离开口的从动带轮12、另一个靠近开口的从动带轮。四个清洁刷2的对称设计不仅对圆管适用,而且对方管也适用,该种方式减弱了设备对于作用对象管形的要求,使设备更具普适性。

靠近开口的两个从动带轮12上设置有一个带轮槽,远离开口的两个从动带轮12上径向设置有两个带轮槽,主动带轮11上径向设置有两个带轮槽,根据上述各部件的顺序,通过传动带15依次连接主动带轮11和多个从动带轮12。即除了两个靠近开口的从动带轮12之间不连接传动带15,其各带轮之间均连接有传动带15,设置有两个带轮槽的带轮分别连两侧的带轮,实现共同运动。可根据情况调整各部件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除锈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