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不锈钢管固溶热处理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溶热处理电站锅炉不锈钢管排的固熔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超临界电站锅炉、超超临界电站锅炉、cfb电站锅炉的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都是由结构尺寸很大的奥氏体不锈钢蛇形管排组成,尺寸最大可达12m长*2m宽,按照asme,gb和peden标准和一些客户要求,需要对弯头和受力附件焊缝进行固溶热处理,而目前同行业中常见的固溶炉尺寸都比较小,通常能够做不锈钢固溶热处理的工件的尺寸不超过1.2m长*1.2m,从而导致生产时不能对奥氏体不锈钢蛇形管排整体固溶热处理,而需要把弯头和受力附件焊缝等切下来,用小固溶炉热处理后,再对接回蛇形管排中去。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手工对接焊口,手工焊缝数量的增加,对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的运行寿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另外,由于大量手工对接口需要焊接,造成制造成本的上升。
常见的固溶炉在进行固溶热处理时,炉内没有防氧化的保护性气氛,工件直接处于高温氧化性气氛中,导致固溶后的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弯头和管子内外壁有较厚的氧化层,对之后锅炉的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锅炉运行过程中,大量氧化皮会聚集,导致管路堵塞,产生锅炉爆管事故,对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会产生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溶热处理电站锅炉不锈钢管排的固熔炉,以解决现有固熔炉尺寸小,不便于对电站锅炉不锈钢管排做整体固溶热处理,且固溶热处理过程中不锈钢管易氧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固溶热处理电站锅炉不锈钢管排的固熔炉,其包括加热炉、装出料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装出料装置沿所述加热炉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加热炉上方;所述加热炉包括炉膛,所述炉膛下侧设置基础,所述炉膛前侧、后侧、左侧和上侧均设置炉衬,所述炉衬外侧设置钢板;所述炉膛右侧设置炉门,所述炉门可移动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炉膛连通氩气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炉膛内安装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和电加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上方的所述机架上安装牵引机,所述牵引机与所述炉门通过牵引绳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包括保温层和设置于所述保温层上面的多个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装出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炉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架下方均设有第一车轮;两个所述支架上方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可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下方设有第二车轮;所述小车下部安装有机械臂。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均匀支撑待冷却的管排,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风箱,所述风箱上部设置多个喷头,所述喷头连通所述风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风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多个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多个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与所述水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氩气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和所述氧气浓度检测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炉膛内安装热电偶,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热电偶和所述电加热丝电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专利所述炉膛连通氩气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炉膛内安装氧气浓度检测装置;可以向炉膛内通入氩气,将氧气排除,防止固溶热处理过程中不锈钢管氧化。
2.本专利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用于均匀支撑待冷却的管排,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风箱,所述风箱上部设置多个喷头,所述喷头连通所述风箱内部;所述风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多个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多个喷水头;所述喷水头与所述水管连通;本专利设计了专用冷床,可以分别采用空冷、风冷、水雾冷却工艺来控制冷却速度。
3.本专利所述装出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炉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架下方均设有第一车轮;两个所述支架上方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上设置可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小车,所述小车下方设有第二车轮;所述小车下部安装有机械臂;本专利设计了专用的工件装载和卸载装置,可以实现工件从炉外到在炉内高温快速装载、以及工件从炉内到炉外的高温快速卸载,满足不锈钢固溶热处理工艺的特殊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加热炉和所述装出料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冷却装置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风箱和所述喷头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基础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电气连接图;
图中:101-支架、102-横梁、103-小车、104-第一车轮、105-机械臂、106-第二车轮、201-炉膛。202-钢板、203-电加热丝、204-氩气进气管、205-炉衬、206-基础、2061-保温层、2062-基座、207-排气管、208-氧气浓度检测装置、209-炉门、210-机架、211-牵引机、212-牵引绳、213-第一电控阀、214-第二电控阀、215-热电偶、301-支撑梁、302-支撑座、303-水管、304-喷水头、305-风箱、30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一种用于固溶热处理电站锅炉不锈钢管排的固熔炉,其包括加热炉、装出料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装出料装置沿所述加热炉宽度方向跨设于所述加热炉上方;所述加热炉包括炉膛201,所述炉膛下侧设置基础206,所述炉膛前侧、后侧、左侧和上侧均设置炉衬205,所述炉衬外侧设置钢板202;所述炉膛右侧设置炉门209,所述炉门可移动的安装在机架210上;所述炉门上方的所述机架上安装牵引机211,所述牵引机与所述炉门通过牵引绳212链接;所述炉膛连通氩气进气管204和排气管207;所述炉膛内安装氧气浓度检测装置208和电加热丝203;本实施例所述加热炉长度大于13.5米;目前生产的超临界电站锅炉、超超临界电站锅炉、cfb电站锅炉的再热器和末级过热器都是由结构尺寸很大的奥氏体不锈钢蛇形管排组成,尺寸最大可达12m长*2m宽;本专利加热炉尺寸不需要把弯头和受力附件焊缝等切下来,可以满足电站锅炉不锈钢管整体进行固溶热处理,但本专利保护不限于此,其他尺寸的类似结构的加热炉也在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专利可以向炉膛内通入氩气,将氧气排除,防止固溶热处理过程中不锈钢管氧化。
参见图4,所述基础包括保温层2061和设置于所述保温层上面的多个基座2062;保温层可以减少炉内热量的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设置基座便于不锈钢管的装卸。
参见图1,所述装出料装置包括两个支架101,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炉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架下方均设有第一车轮104;两个所述支架上方安装有横梁102,所述横梁上设置可沿横梁长度方向移动的小车103,所述小车下方设有第二车轮106;所述小车下部安装有机械臂105;本专利设计了专用的工件装载和卸载装置,可以实现工件从炉外到在炉内高温快速装载、以及工件从炉内到炉外的高温快速卸载,满足不锈钢固溶热处理工艺的特殊要求。
参见图2、图3,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支撑座302,所述支撑座上方设置支撑梁301,所述支撑梁用于均匀支撑待冷却的管排,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风箱305,所述风箱上部设置多个喷头306,所述喷头连通所述风箱内部;所述风箱和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多个水管303,所述水管上设置多个喷水头304;所述喷水头与所述水管连通;本专利设计了专用冷床,可以分别采用空冷、风冷、水雾冷却工艺来控制冷却速度;本专利特点是可以分别采用空冷、风冷或水雾冷却工艺来控制冷却速度。
参见图1、图5,所述氩气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电控阀213,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控阀214;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电控阀、所述第二电控阀和所述氧气浓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氧气浓度检测装置检测炉膛内氧气的浓度,将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分析信号,当氧气浓度大于设定值时,开启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向炉膛内注入氩气,排出氧气,当氧气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关闭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
参见图4、图5,所述炉膛内安装热电偶215,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热电偶和所述电加热丝电连接;热电偶实时监测炉膛内的温度,中央处理器根据热电偶传递的信号,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进而调整炉膛的温度。
工作过程:开启牵引机,通过牵引绳将炉门打开,装出料装置通过机械臂将不锈钢管放入炉内的基座上,关闭炉门,热电偶即开始采集和传输炉膛和工件温度信号,然后打开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向加热炉内通入氩气,当氧气浓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第一电控阀和第二电控阀。然后开启电加热丝,加热到规定时间后,达到预定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之后,关闭电加热丝,打开炉门,装出料装置迅速从加热炉内取出不锈钢管,放到冷却装置的支撑梁上,冷却装置开始工作,根据工艺要求选择空冷、风冷或水雾冷却方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