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0782发布日期:2018-07-03 22:42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条重量轻、耐高压、韧性好、施工快、寿命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水排污、农业灌溉、煤矿通风、化工等领域,但由于钢条在长期仓储过程中表面生锈,生锈的钢带不能达到生产工艺要求。所以需要对钢带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去除表面锈迹。对钢条表面进行处理的设备有很多,目前,常见的打磨装置结构一般为沿长度方向布置的方式,即在一台机架上设置摩擦轮,钢带经过摩擦轮进行摩擦作业。这种装置通常不能很好地进行打磨作业,无法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为了达到较好的打磨效果一般都要将钢带进行多次反复打磨,上述方式费时耗力,增加人工成本,而且吸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和支撑框架组成的打磨机架,所述支撑框架内设有打磨腔体,所述支撑框架左侧端面靠近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右侧相对的所述打磨腔体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右侧内壁固设有沿所述开口槽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开口槽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所述打磨腔体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所述升降托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两组所述导向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所述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打磨头,所述传动腔内的所述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有主齿形轮,所述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形轮,所述传动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所述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有副齿形轮,所述副齿形轮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所述底座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台,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通槽内顶壁左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垫。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所述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底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传动腔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锥形齿形条配合连接的锥形齿形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左侧端与所述底座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段经过所述通槽后伸入所述打磨腔体内,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台右侧端面设有用以与所述通槽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顶部端面左侧设有用以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右侧端面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通槽大小相等,所述凸出块与所述凹槽大小相等,所述滑动台顶部固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设有夹装机构,所述支撑台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沉孔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孔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台顶部端面内对称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底部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架前后内壁均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吸尘装置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轮腔和行走轮,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所述轮腔,所述轮腔中设置有所述行走轮,所述行走轮通过轮轴与所述轮腔侧壁转动配合连接,通过设置所述行走装置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传动腔,传动腔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打磨头,传动腔内的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主齿形轮,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传动齿形轮,传动齿形轮上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副齿形轮,副齿形轮上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底座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滑动台,从而实现由锥形齿形轮正反转动带动打磨执行机构沿导向杆前后方向移动,同时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头与钢条顶部端面的前后驱进打磨工作,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2.通过通槽内顶壁左侧设凹槽,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第一密封垫,从而提高打磨腔体内的密封效果,防止打磨扬尘外泄污染环境以及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打磨执行机构的自动升降操作,防止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的打磨头长期外露导致损坏,同时提高安全性。

3.通过滑动台右侧端面设用以与通槽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顶部端面左侧设用以与凹槽配合连接的凸出块,凸出块右侧端面设第二密封垫,第二挡板与通槽大小相等,凸出块与凹槽大小相等,滑动台顶部固设支撑台,支撑台顶部设夹装机构,支撑台顶部端面内设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滑动配合连接顶部与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第一沉孔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第一沉孔左右两侧的支撑台顶部端面内对称设第二沉孔,第二沉孔底部滑动配合连接顶部与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从而实现自动升降控制打磨厚度。

4.通过左右驱进螺纹杆左侧端与底座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段经过通槽后伸入打磨腔体内,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配合连接,左右驱进电机外表面嵌于凸出部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方便装料和卸料,通提高了打磨安装效率。

5.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安装以及打磨工作,能实现自动多次反复打磨,提高打磨效率以及质量,能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厚度,同时防止打磨头外露,提高了打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托架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锥形齿形轮与锥形齿形条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挡板与通槽完全密封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打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等距矩形钢条加工打磨装置,包括由底座51和支撑框架52组成的打磨机架5,所述支撑框架52内设有打磨腔体53,所述支撑框架52左侧端面靠近所述底座51一侧设有通槽521,所述通槽521右侧相对的所述打磨腔体53右侧内壁固设有凸出部54,所述凸出部54左侧顶部边缘处设有前后延伸设置的开口槽541,所述开口槽541右侧内壁固设有沿所述开口槽541前后延伸方向延伸设置的锥形齿形条542,所述凸出部54远离所述开口槽541一侧的顶部端面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螺纹杆546,所述第一螺纹杆546螺纹配合连接有右侧端面与所述打磨腔体53右侧内壁抵压滑动配合连接的升降托架6,所述升降托架6前后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挡板61,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挡板61之间上下对称设有导向杆62,两组所述导向杆62上滑动配合连接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打磨执行机构7,所述打磨执行机构7左侧延伸段内设有传动腔71,所述传动腔71内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72,所述打磨转动轴72顶部与第一电机721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72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7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打磨转动轴72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7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打磨头723,所述传动腔71内的所述打磨转动轴72上周向固定设有主齿形轮722,所述主齿形轮722右侧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形轮73,所述传动齿形轮73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731,所述传动齿形轮73右侧啮合连接有副齿形轮74,所述副齿形轮74上设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741,所述底座51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511,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511上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动台8,所述底座51底部设置有行走装置。

其中,所述通槽521内顶壁左侧设有凹槽522,所述凹槽522右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一密封垫5221,从而提高打磨腔体53内的密封效果,防止打磨扬尘外泄污染环境以及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546顶部端与所述打磨腔体53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46底部端与第二电机545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45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54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打磨执行机构7的自动升降操作,防止打磨执行机构7底部的打磨头723长期外露导致损坏,同时提高安全性。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721外表面嵌于所述传动腔71顶部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731顶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71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731底部延伸端与所述传动腔71底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741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传动腔71顶部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741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打磨执行机构7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741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打磨执行机构7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有用以与所述锥形齿形条542配合连接的锥形齿形轮742,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磨的同时控制打磨执行机构7的前后移动打磨工作,减少设备投入,降低制造成本。

其中,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511左侧端与所述底座51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511右侧段经过所述通槽521后伸入所述打磨腔体53内,所述左右驱进螺纹杆511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512配合连接,所述左右驱进电机512外表面嵌于所述凸出部54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方便装料和卸料。

其中,所述滑动台8右侧端面设有用以与所述通槽521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81,所述第二挡板81顶部端面左侧设有用以与所述凹槽522配合连接的凸出块811,所述凸出块811右侧端面设有第二密封垫8111,所述第二挡板81与所述通槽521大小相等,所述凸出块811与所述凹槽522大小相等,所述滑动台8顶部固设有支撑台82,所述支撑台82顶部设有夹装机构83,所述支撑台82顶部端面内设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85,所述第一沉孔8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83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851,所述螺纹套筒85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第二螺纹杆852,所述第二螺纹杆852与第三电机853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电机853外表面嵌于所述第一沉孔85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沉孔85左右两侧的所述支撑台82顶部端面内对称设有第二沉孔84,所述第二沉孔84底部滑动配合连接有顶部与所述夹装机构83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831,从而实现自动升降控制打磨厚度。

其中,所述支撑框架52前后内壁均设有吸尘口55,所述吸尘口55与吸尘装置配合连接,从而提高吸尘功能。

其中,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轮腔510和行走轮511,所述底座51底部设置有所述轮腔510,所述轮腔510中设置有所述行走轮511,所述行走轮511通过轮轴与所述轮腔510侧壁转动配合连接,通过设置所述行走装置方便装置整体的移动。

初始状态时,使升降托架6位于打磨腔体53内的顶部位置,此时,使锥形齿形轮742最大程度远离锥形齿形条542,同时,滑动台8位于底座51最左侧位置,此时,滑动台8完全位于支撑框架52左侧端面外且最大程度远离凸出部54,同时,夹装机构83底部端面与支撑台82顶部端面处于相抵接状态,此时,螺纹套筒851最大程度伸入第一沉孔85内且与第二螺纹杆852螺纹配合连接,同时,导连杆831最大程度伸入第二沉孔84内。

当需要打磨加工使用时,首先将钢条安装夹装机构83内,然后通过第二电机545控制第一螺纹杆546转动,由第一螺纹杆546带动升降托架6逐渐向下移动,进而通过升降托架6带动打磨执行机构7逐渐向下移动,直至如图3所示升降托架6底部端面与凸出部54顶部端面相抵时,此时,使锥形齿形轮742与锥形齿形条542配合连接,同时,使打磨头723位于前后两侧吸尘口55之间的打磨腔体53内,此时,控制第二电机545停止转动,然后通过左右驱进电机512带动左右驱进螺纹杆511转动,由左右驱进螺纹杆511带动滑动台8朝凸出部54左侧端面一侧移动,直至如图4所示滑动台8经过通槽521后完全伸入打磨腔体53内,此时,滑动台8右侧端面与凸出部54左侧端面相抵接,同时,第二挡板81完全伸入通槽521内,此时,凸出块811完全伸入凹槽522内,使凸出块811右侧端面的第二密封垫8111与凹槽522右侧内壁的第一密封垫5221相抵接,此时,控制左右驱进电机512停止转动,然后通过第三电机853带动第二螺纹杆852转动,由第二螺纹杆852带动螺纹套筒851逐渐沿第一沉孔85顶部方向滑动,进而由螺纹套筒851带动夹装机构83向上移动,同时由夹装机构83带动导连杆831逐渐沿第二沉孔84顶部方向滑动,直至如图5所示钢条顶部端面与打磨头723底部端面相抵接,此时控制第三电机853停止转动,然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721控制打磨转动轴72正反转动,进而由打磨转动轴72带动主齿形轮722以及打磨头723正反转动,由主齿形轮722正反转动带动传动齿形轮73以及副齿形轮74正反转动,由于主齿形轮722与副齿形轮74之间设置传动齿形轮73,从而使主齿形轮722与副齿形轮74同向转动,进而由副齿形轮74带动第二转动轴741以及第二转动轴741底部的锥形齿形轮742正反转动,由于锥形齿形轮742与锥形齿形条542配合连接,进而由锥形齿形轮742正反转动带动打磨执行机构7沿导向杆62前后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头723与钢条顶部端面的前后驱进打磨工作,同时,开启吸尘装置,使吸尘口55对打磨腔体53内进行自动吸尘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打磨执行机构左侧延伸段内设传动腔,传动腔内设上下延伸设置的打磨转动轴,打磨转动轴顶部与第一电机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且转动配合连接,打磨转动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端面外且固定设打磨头,传动腔内的打磨转动轴上周向固定设主齿形轮,主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传动齿形轮,传动齿形轮上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传动齿形轮右侧啮合连接副齿形轮,副齿形轮上设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底座内设左右延伸设置的左右驱进螺纹杆,左右驱进螺纹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滑动台,从而实现由锥形齿形轮正反转动带动打磨执行机构沿导向杆前后方向移动,同时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头与钢条顶部端面的前后驱进打磨工作,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2.通过通槽内顶壁左侧设凹槽,凹槽右侧内壁固定设第一密封垫,从而提高打磨腔体内的密封效果,防止打磨扬尘外泄污染环境以及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第一螺纹杆顶部端与打磨腔体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第一螺纹杆底部端与第二电机配合连接,第一电机外表面嵌于凸出部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打磨执行机构的自动升降操作,防止打磨执行机构底部的打磨头长期外露导致损坏,同时提高安全性。

3.通过滑动台右侧端面设用以与通槽配合连接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顶部端面左侧设用以与凹槽配合连接的凸出块,凸出块右侧端面设第二密封垫,第二挡板与通槽大小相等,凸出块与凹槽大小相等,滑动台顶部固设支撑台,支撑台顶部设夹装机构,支撑台顶部端面内设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滑动配合连接顶部与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三电机配合连接,第三电机外表面嵌于第一沉孔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第一沉孔左右两侧的支撑台顶部端面内对称设第二沉孔,第二沉孔底部滑动配合连接顶部与夹装机构底部端面固定连接的导连杆,从而实现自动升降控制打磨厚度。

4.通过左右驱进螺纹杆左侧端与底座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段经过通槽后伸入打磨腔体内,左右驱进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左右驱进电机配合连接,左右驱进电机外表面嵌于凸出部左侧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方便装料和卸料,通提高了打磨安装效率。

5.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安装以及打磨工作,能实现自动多次反复打磨,提高打磨效率以及质量,能实现自动控制打磨厚度,同时防止打磨头外露,提高了打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