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丸机,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下料量的路面抛丸机。
背景技术:
路面抛丸机是通过机械的方法把丸料以很高的速度和一定的角度抛射到工作表面上,让丸料冲击工作表面,然后在机器内部通过配套的吸尘器的气流清洗作用,将丸料和清理下来的杂质分别回收,并且使丸料可以再次利用的技术。机器配有除尘器,做到无尘、无污染施工,既提高效率,又保护环境。
公告号为“CN201346743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行走式自动回收抛丸机,这种抛丸机具有回收料分离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下料量无法增大或减小,当路面的杂质比较多时,需要在该处路面停留更长时间,才能将路面清洗干净,因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下嘹亮的路面抛丸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整下料量的路面抛丸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置有储料仓,所述储料仓包括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下开口中设置有形状与其匹配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供丸料通过的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过转动经过第一过滤孔使第一过滤孔打开和闭合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所述第二隔板的边缘沿其周向设置有齿盘,所述储料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隔板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有与齿盘配合的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能够驱动齿轮转动,因为齿轮与齿盘互相配合,所以齿轮能够带动齿盘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隔板转动,通过转动第二隔板能够控制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的重合面积,进而控制单位时间内丸料通过额数量,重合的面积越大,丸料通过的数量越多,下料量越大,因此清洁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过滤孔包括形状为扇形的三个,且沿第一隔板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扇形的第一过滤孔,使第一过滤孔的面积能够达到最大,进而提高丸料的最大下料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表面的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处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有限位部,所述第二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槽匹配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放置在固定槽中,同时限位部能够防止限位块从固定槽中掉落,进而便于将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贴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表面的边缘环绕设置有圆环状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截面的形状为T字形,所述第二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形状与转动槽匹配其截面也呈T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转动块能够固定在T形的转动槽中,且转动槽沿第二隔板的圆周设置,因此当转动块能够在转动槽中转动,且能够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固定得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仓的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料过程中丸料不断与储料仓摩擦,会加剧储料仓的损坏,通过设置缓冲层能够减少丸料对储料仓的作用力,进而延长储料仓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由海绵材料铺设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制成的缓冲层层不仅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还能减少丸料与储料仓接触产生的噪音,且由于海绵材料上多孔,较柔软,因此能对丸料起一定的清洁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电机能够驱动齿轮转动,因为齿轮与齿盘互相配合,所以齿轮能够带动齿盘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隔板转动,通过转动第二隔板能够控制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的重合面积,金额二控制单位时间内丸料通过额数量,重合的面积越大,丸料通过的数量越多,下料量越大,因此清洁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储料仓的形状和位置;
图2是实施例中储料仓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储料仓与电机的连接方式;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的位置关系;
图4是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第一过滤孔的位置和形状;
图5是第一隔板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固定槽和转动槽的形状;
图6是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齿盘的位置。
图中,1、机体;11、储料仓;12、上开口;13、下开口;2、第一隔板;21、第一过滤孔;22、第二隔板;23、第二过滤孔;24、齿盘;25、电机;26、齿轮;3、固定槽;31、限位部;32、限位块;4、转动槽;41、转动块;5、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可调整下料量的路面抛丸机,如图1和图2所示,机体1内部的基本构造在公告号为“CN201346743Y”的中国专利中已经公开,在此不做赘述,机体1内安装有储料仓11。其上方开有用于进料的上开口12,储料仓11的下方开有用于出料下开口13,下开口13为圆形。储料仓11的内表面铺设有一层缓冲层5,缓冲层5由海绵材料制成。储料仓11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25,电机25的转动轴上连接有齿轮26。下开口13处固定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第二隔板22。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隔板2的形状为与下开口13相匹配的圆形。第一隔板2围绕其中心贯穿开设有三个供丸料通过的第一过滤孔21,第一过滤孔21呈扇形,且围绕第一隔板2的中心均匀分布。第一隔板2的中心处向内凹陷形成有圆形的固定槽3,固定槽3的侧壁向其内部延伸形成有限位部31。第一隔板2的下表面的边缘处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转动槽4。转动槽4的截面如图5所示呈T字形。
如图3和图6所示,第二隔板22上开设有与第一隔板2配合进而控制丸料通过的第二过滤孔23,第二过滤孔23的形状也是围绕第二隔板22的中心分布的扇形。第二隔板2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形状与固定槽3匹配的限位块32,第二隔板22的上表面的边缘处沿其圆周方向安装有圆环形的转动块41,转动块41的形状与转动槽4的形状匹配。第二隔板22的侧壁围绕第二隔板22安装有齿盘24,齿盘24的形状呈圆环状,固定在第二隔板22的边缘,齿盘24能够与齿轮26配合。
使用方法:当机体1所清理的路面需要花费的时间较长时,利用电机25驱动齿轮26转动,然后通过齿轮26与齿盘24的相互配合能够带动第二隔板22转动,第二隔板22转动的同时能够使第二过滤孔23与第一过滤孔21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通过控制第一过滤孔21与第二过滤孔23的重合面积,能够控制单位时间内丸料的下料量,进而增强清理的效果,提高了清理的速度,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