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监控压室可调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06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压监控压室可调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而压铸是一种在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压铸时,金属液先充型进压铸模锻机上的压铸模具的型腔(压室腔)内,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使金属毛坯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得到压铸件产品。

现有技术中,一个压铸模具的型腔的形状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只能对应生产一种压铸件产品,即每生产一种压铸件产品就要生产一种压铸模具,成本很高。

另外,现有技术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经常出现模具未夹紧导致产品报废及机床误操作导致模具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气压监控压室可调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监控压室可调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架、气压传感器、压室腔调节块、调节装置和驱动调节装置的伺服电机;所述定模架中设有压室腔,所述压室腔的一端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压室腔的另一端设有与压室腔的径面相匹配的压室腔调节块,所述压室腔调节块可沿压室腔的轴向在压室腔内滑动;所述压室腔调节块远离气压传感器的一端设有导向板;所述定模架靠近压室腔调节块的一面设有多根导向杆,所述多根导向杆环绕压室腔调节块均匀分布,所述压室腔、压室腔调节块和导向杆均垂直于定模架的该面;所述多根导向杆远离定模架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多根导向杆均穿过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远离压室腔调节块的一端设有调节装置和驱动调节装置的伺服电机;所述定模架上设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铸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导向板与导向杆之间设有直线轴承。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为螺母螺杆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为蜗轮蜗杆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压铸时,伺服电机经调节装置控制压室腔中的压室腔调节块的运动,可精确的对压室腔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以生产多种压铸件产品;

2、压室腔调节块上的导向块与导向杆配合,保证压室腔调节块的运动方向不偏移,使压室腔的尺寸调节更精准;

3、使用直线轴承,即可保证压室腔调节块运动方向的精准度,又可减少摩擦力对调节装置的影响;

4、通过气压传感器对压室腔内的气压进行检测,可避免出现模具未夹紧导致产品报废及机床误操作导致模具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定模架,11-压室腔,12-导向杆,13-限位板,20-压室腔调节块,21-导向板,30-调节装置,40-驱动电机,50-气压传感器,60-数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气压监控压室可调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架10、气压传感器50、压室腔调节块20、调节装置30和驱动调节装置30的伺服电机40;所述定模架10中设有压室腔11,所述压室腔11的一端设有气压传感器50,所述压室腔11的另一端设有与压室腔11的径面相匹配的压室腔调节块20,所述压室腔调节块20可沿压室腔11的轴向在压室腔11内滑动;所述压室腔调节块20远离气压传感器50的一端设有导向板21;所述定模架10靠近压室腔调节块20的一面设有多根导向杆12,所述多根导向杆12环绕压室腔调节块20均匀分布,所述压室腔11、压室腔调节块20和导向杆12均垂直于定模架10的该面;所述多根导向杆12远离定模架10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3,所述多根导向杆12均穿过导向板21,所述导向板21远离压室腔调节块20的一端设有调节装置30和驱动调节装置30的伺服电机40;所述定模架10上设有数据处理器60,所述气压传感器5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数据处理器6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器6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铸机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板21与导向杆12之间设有直线轴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30为螺母螺杆调节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30为蜗轮蜗杆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伺服电机带动调节装置30,调节装置30带动导向板21和压室腔调节块20以调节压室腔11的实际空间大小,以满足不同压铸件产品的需要。

通过数据处理器60可设置压室腔11内的气压阀值(压室腔11内的气压低于阀值时表示定模架10未夹紧,压室腔11内的气压高于阀值时表示定模架10已夹紧),数据处理器60比对气压传感器50检测到的气压值和阀值,然后发送信号给压铸机的控制器,当气压传感器50检测到的气压值大于阀值时,数据处理器60发送信号给压铸机的控制器以启动压铸;当气压传感器50检测到的气压值小于阀值时,数据处理器60发送信号给压铸机的控制器以暂停启动压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