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9187阅读:1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抛光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抛光机的种类繁多,多为通用设备,可针对平面状的物体进行抛光处理,但是在遇到异型零件或者物体时,在一次抛光后还需要使用更小号的抛光头进行细节的抛光处理,或者多次抛光及修复,不仅浪费时间还消耗人力,另外,后面的抛光工序中十分容易对已抛光的部分造成破坏和划伤,而且多次抛光,工件的纹路也会不一致,影响工件整体;另外,通常的皮带抛光机均为两个转轴支撑抛光皮带,在抛光异型结构和凸型面时,使得工件抛光面上整体的受力不均匀,易造成尺寸的偏差或者是表面的不平滑。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可根据抛光物体的形状自动调节抛光皮带的抛光面形状,提升抛光效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包括底座、支撑座、导轨和抛光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伸缩调节的立柱,所述立柱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支撑座上,且所述导轨平行底座设置,所述抛光装置悬挂设置在导轨上,且所述抛光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并沿导轨进行位移;所述吸尘装置与除尘装置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抛光装置的两侧,且所述吸尘装置与除尘装置均与抛光装置相对固定设置,且所述吸尘装置与除尘装置随抛光装置同步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抛光装置包括倒置的U型槽体状的固定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内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张紧柱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及张紧柱外侧的抛光皮带,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间距设置且均转动设置在固定壳体上,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设置;所述张紧柱设置在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张紧柱共同作用使抛光皮带张紧形成三角形形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精磨筒,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伸出固定壳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伸出部分轴径值小于第一转轴位于固定壳体的内部部分的轴径值,所述精磨筒设置在第一转轴伸出固定壳体的外部部分转轴轴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和齿条,所述抛光装置上方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滑动套设在导轨上,所述滑套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位于导轨的上方且平行导轨设置,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支撑座上,且所述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齿条结构使抛光装置往复运动,可同时对多个零件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精磨筒可对物体进行局部的抛光等,而且还可以在抛光皮带工作时,同时使用精磨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半部分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齿条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装置内部结构主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柱与顶板配合结构剖视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限位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5所示,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包括底座1、支撑座6、导轨3和抛光装置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可伸缩调节的立柱2,所述立柱2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导轨3固定设置在支撑座6上,且所述导轨3平行底座1设置,所述抛光装置8悬挂设置在导轨3上,且所述抛光装置8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并沿导轨3进行位移;所述吸尘装置32与除尘装置31沿导轨3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抛光装置8的两侧,且所述吸尘装置32与除尘装置31均与抛光装置8相对固定设置,且所述吸尘装置32与除尘装置31随抛光装置8同步位移。所述吸尘装置32对抛光砂磨下来的粉末进行吸收,除尘装置31为毛刷板,且毛刷与抛光皮带接触,可辅助除去抛光皮带上的残留粉末,减少粉末对物体抛光面的影响,提升抛光效果,通过抛光装置的往复移动可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如附图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7和齿条9,所述抛光装置8上方设置有滑套26,所述滑套26滑动套设在导轨3上,所述滑套26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齿条9,所述齿条9位于导轨3的上方且平行导轨3设置,所述齿条9的长度方向与导轨3长度方向一致;所述主动齿轮7设置在支撑座6上,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第二电机5驱动设置,且所述主动齿轮7与齿条9啮合传动设置。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条4,所述导轨通过固定条4与支撑座固定连接,以使滑套可在导轨上滑动,齿轮齿条的传动使抛光装置的移动更加稳定、平稳,防止其产生跳动等,而且运动精确。

如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所述抛光装置8包括倒置的U型槽体状的固定壳体18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壳体18内的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9、张紧柱15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9及张紧柱15外侧的抛光皮带13,所述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9间距设置且均转动设置在固定壳体12上,所述第一转轴1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20驱动设置;所述张紧柱15设置在第一转轴11与第二转轴19之间,且所述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9和张紧柱15共同作用使抛光皮带13张紧形成三角形形状,使抛光皮带处于张紧状态,抛光时抛光皮带的转动更稳定。

所述固定壳体18上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垂直固定壳体18槽顶壁设置,所述张紧柱15一端滑动设置在固定壳体18内壁上的滑槽12内,且所述张紧柱15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穿过固定壳体18槽顶壁且滑动设置在固定壳体18上;所述滑杆21的末端设置挡圈17,所述挡圈17与固定壳体18的壁体之间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6。抛光皮带13自动适应物体表面的凸出结构,使抛光皮带向上顶压,则滑杆及张紧柱向下位移,使抛光皮带可始终保持张紧的状态。第一复位弹簧位碟形弹簧,且可替换为普通压缩弹簧,主要是为减小滑杆的长度,且所述碟形弹簧的弹力适中,使其在弹力范围内可使张紧柱正常位移,可根据不同的物体选用相适配的碟形弹簧或普通弹簧。

还包括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架设在所述固定壳体18槽顶壁的上方,且所述固定板22设置在固定壳体18与第一复位弹簧16之间,所述滑杆21依次穿设过固定壳体18和固定板22。使碟形弹簧与固定壳体的槽顶壁之间存在间距,保证张紧柱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如附图7所示,所述抛光皮带12张紧后形成的内圈区域设置有顶压回弹装置,所述顶压回弹装置包括顶板14和若干弹柱23,所述顶板14固定设置固定壳体18内,且所述顶板14平行于第一转轴11与第二转轴19之间部分的抛光皮带13,所述弹柱23一端间隙滑动设置在顶板14内,且所述弹柱23通过第二复位弹簧24与顶板14连接设置,所述弹柱23另一端为自由端且间距抛光皮带13设置。在抛光到凸起结构时,抛光皮带向上顶压,一方面起到限位的作用,限位其最大的运动行程,另一方面若干个弹柱的设置,也可使抛光皮带与物体表面贴合更紧,利于抛光砂磨,且若干个可伸缩的弹柱可适用不同的抛光表面。

若干所述弹柱23矩形阵列设置在顶板14上,且若干所述弹柱23的自由端端部均为弧状结构;在自由状态下,若干所述弹柱23的自由端端部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弧形状底面25。使弹柱和抛光皮带的内圈有更大面积的接触。

所述抛光皮带13压紧弹柱23到极限状态时,所述张紧柱15的外圆轮廓与顶板14上壁刚好接触。限位抛光皮带可变形运动的最大行程。

如附图4所示,还包括精磨筒30,所述第一转轴11远离第一驱动电机20的一端伸出固定壳体18的外部,第一转轴与固定壳体之间设置有轴承29,且所述第一转轴11的伸出部分轴径值小于第一转轴11位于固定壳体18的内部部分的轴径值,所述精磨筒30设置在第一转轴11伸出固定壳体18的外部部分转轴轴体上。所述精磨筒可对物体进行局部的抛光等,而且还可以在抛光皮带工作时,同时使用精磨筒,多工序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如附图8所示,所述导轨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27,在抛光装置运动到导轨的两端时,滑套通过限位块27限位,另外所述限位块27的底部相下延伸设置,且所述限位块2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弹簧28。可防止由于抛光装置运动过快而直接碰触到限位块,起到缓冲作用,保护装置。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皮带抛光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已固定的待抛光物体放置在抛光装置下方,抛光皮带接触并转动摩擦在物体表面上,抛光装置通过齿轮齿条结构在导轨上往复位移,在移动到抛光物体表面凸出部分位置时,抛光皮带向上顶压,滑杆向下拉出,使抛光皮带与物体表面凸出部分完全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