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224发布日期:2018-10-19 20:37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木质家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木材进行打磨,尤其对于木质门的生产工艺,在门板由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后,门板的四周边沿的棱角十分锋利,不便于后续工艺加工和门生产的美观要求,因此,需要对门板进行打磨,而传统的打磨方式是通过人工手持打磨装置逐边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方式费时费力,且打磨效率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箱、直齿条块一、齿轮一、转轴、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螺杆、横板一、连接块、弧形卡槽、支撑杆、螺母座、支撑板、滑槽一、液压缸、直齿条块二、横板二、第四电机、压盘、直齿条块三、l型支撑座、第三电机、齿轮二、固定架、滑槽二、横板三和打磨装置,所述打磨箱的外部一侧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且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位于打磨箱的内部,且在转轴的中间位置通过键连接设置有齿轮一,且在齿轮一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直齿条块一,且在齿轮一的另一侧竖直设置有直齿条块二,且直齿条块一与直齿条块二在齿轮一的两侧均与齿轮一啮合连接,所述直齿条块一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一,且在横板一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且在连接块上开设有弧形卡槽,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弧形卡块,支撑杆通过弧形卡块转动连接在连接块的弧形卡槽内,且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压盘,所述直齿条块二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二,且在横板二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且在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压盘,所述齿轮一左右两侧的打磨箱内结构完全一致,且在齿轮一一侧的打磨箱后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有螺杆,螺杆设置在打磨箱的内部,且螺母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螺杆上,且在螺母座上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滑槽一,在支撑板的一端水平设置液压缸,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l型支撑座的一侧焊接连接,且在l型支撑座底面上设有滑块,l型支撑座通过底面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板的滑槽一内,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l型支撑座一端的板面上,且在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二,且在l型支撑座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固定架,且在固定架上设有滑槽二,直齿条块三滑动连接在固定架的滑槽二内,且在直齿条块三另一侧底部水平设置有横板三,且在横板三上固定设有打磨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直齿条块一与直齿条块二的结构完全一致,且直齿条块一与直齿条块二关于齿轮一竖直方向的轴线对称。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箱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板材放置座,且板材放置座为u型结构,横板一固定设置在板材放置座的u型槽内,且在板材放置座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挡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一上连接的压盘与横板二上连接的压盘的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装置由打磨轮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构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磨箱的正面开会有矩形槽口,且在打磨箱底面的四个边角上通过支架设置垫片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造新颖,设计合理,将待打磨的板材放置在板材放置座上,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轴带动齿轮一进行转动,使齿轮一与直齿条块一和直齿条块二啮合传动,从而使直齿条块一和直齿条块二带动横板一和横板二上的压盘对板材进行固定,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螺母座在螺杆上移动,从而调整打磨装置在y向的位置,并通过液压缸驱动活塞杆推动l型支撑座在支撑板上移动,调整打磨装置在x向的位置,并通过第三电机驱动齿轮二与直齿条块三啮合传动,使直齿条块三在固定架上移动,调整打磨装置在z向的位置,从而对板材放置座上的板材进行双边打磨,当板材双边打磨完毕后,通过第四电机驱动吸盘带动板材进行转动,进行板材另外两边的打磨,使板材的打磨效率更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中侧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中板材放置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打磨箱1、直齿条块一2、齿轮一3、转轴4、第一电机5、板材放置座6、第二电机7、螺杆8、横板一9、连接块10、弧形卡槽11、支撑杆12、螺母座13、支撑板14、滑槽一15、液压缸16、直齿条块二17、横板二18、第四电机19、压盘20、直齿条块三21、l型支撑座22、第三电机23、齿轮二24、固定架25、滑槽二26、挡块27、横板三28、打磨装置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方形板材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箱1、直齿条块一2、齿轮一3、转轴4、第一电机5、板材放置座6、第二电机7、螺杆8、横板一9、连接块10、弧形卡槽11、支撑杆12、螺母座13、支撑板14、滑槽一15、液压缸16、直齿条块二17、横板二18、第四电机19、压盘20、直齿条块三21、l型支撑座22、第三电机23、齿轮二24、固定架25、滑槽二26、挡块27、横板三28和打磨装置29,所述打磨箱1的外部一侧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设置在第一电机5,且在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置有转轴4,且转轴4位于打磨箱1的内部,且在转轴4的中间位置通过键连接设置有齿轮一3,且在齿轮一3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直齿条块一2,且在齿轮一3的另一侧竖直设置有直齿条块二17,且直齿条块一2与直齿条块二17在齿轮一3的两侧均与齿轮一3啮合连接,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转轴4带动齿轮一3进行转动,使齿轮一3与直齿条块一2和直齿条块二17啮合传动,从而使直齿条块一2和直齿条块二17带动横板一9和横板二18上的压盘20对板材进行固定。

所述直齿条块一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一9,且在横板一9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块10,且在连接块10上开设有弧形卡槽11,支撑杆12的一端设有弧形卡块,支撑杆12通过弧形卡块转动连接在连接块10的弧形卡槽11内,且支撑杆12的另一端设有压盘20,直齿条块二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二18,且在横板二1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电机19,且在第四电机19的输出端固定设有压盘20,,当板材双边打磨完毕后,通过第四电机19驱动吸盘20带动板材进行转动,进行板材另外两边的打磨。

所述齿轮一3左右两侧的打磨箱1内结构完全一致,且在齿轮一3一侧的打磨箱1后侧面上固定设有第二电机7,且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设有螺杆8,螺杆8设置在打磨箱1的内部,且螺母座13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在螺杆8上,且在螺母座13上固定设有支撑板14,通过第二电机7驱动螺母座13在螺杆8上移动,从而调整打磨装置29在y向的位置。

所述支撑板14在水平方向上开设有滑槽一15,在支撑板14的一端水平设置液压缸16,且液压缸16的活塞杆与l型支撑座22的一侧焊接连接,且在l型支撑座22底面上设有滑块,l型支撑座22通过底面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板14的滑槽一15内,通过液压缸16驱动活塞杆推动l型支撑座22在支撑板14上移动,调整打磨装置29在x向的位置。

所述第三电机23固定设置在l型支撑座22一端的板面上,且在第三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齿轮二24,且在l型支撑座22的另一端竖直设置有固定架25,且在固定架25上设有滑槽二26,直齿条块三21滑动连接在固定架25的滑槽二26内,且在直齿条块三21另一侧底部水平设置有横板三28,且在横板三28上固定设有打磨装置29,通过第三电机23驱动齿轮二24与直齿条块三21啮合传动,使直齿条块三21在固定架25上移动,调整打磨装置29在z向的位置,从而对板材放置座6上的板材进行双边打磨。

所述直齿条块一2与直齿条块二17的结构完全一致,且直齿条块一2与直齿条块二17关于齿轮一3竖直方向的轴线对称,使板材的夹紧更加牢固。

所述打磨箱1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板材放置座6,且板材放置座6为u型结构,横板一9固定设置在板材放置座6的u型槽内,且在板材放置座6的一端竖直设置有挡块27,提高挡块27从而对板材进行固定,避免固定过程中板材发生倾斜。

所述横板一9上连接的压盘20与横板二18上连接的压盘20的中心轴线在竖直方向上重合。

所述打磨装置29由打磨轮固定设置在电机的输出端构成。

所述打磨箱1的正面开会有矩形槽口,且在打磨箱1底面的四个边角上通过支架设置垫片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待打磨的板材放置在板材放置座6上,通过第一电机5驱动转轴4带动齿轮一3进行转动,使齿轮一3与直齿条块一2和直齿条块二17啮合传动,从而使直齿条块一2和直齿条块二17带动横板一9和横板二18上的压盘20对板材进行固定,并通过第二电机7驱动螺母座13在螺杆8上移动,从而调整打磨装置29在y向的位置,并通过液压缸16驱动活塞杆推动l型支撑座22在支撑板14上移动,调整打磨装置29在x向的位置,并通过第三电机23驱动齿轮二24与直齿条块三21啮合传动,使直齿条块三21在固定架25上移动,调整打磨装置29在z向的位置,从而对板材放置座6上的板材进行双边打磨,当板材双边打磨完毕后,通过第四电机19驱动吸盘20带动板材进行转动,进行板材另外两边的打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