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5473发布日期:2019-06-15 00:23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特厚调质钢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厚度300mm特厚高强调质钢q550ez35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固定导叶是水轮发电机组导水机构中最重要的铸锻件之一,它的制造一直是大型水轮机组制造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一般采用砂型铸造、电渣熔铸和锻造等方式加工、制造。采用砂型铸造生产,铸件内部质量不稳定,易于产生缩松、缩孔、气孔、夹杂、裂纹等常见铸造缺陷。电渣熔铸导叶与常规砂型铸造、锻造导叶相比,综合质量有很大提升,但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采用水冷钢锭为原料,以四辊轧机轧制的方式生产一种厚度300mm的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并通过机械加工、制造固定导叶。其性能具备良好低温冲击韧性、优异的抗层状撕裂性能、良好的抗环境腐蚀性能、良好的纵、横向性能、较低的碳当量及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较高的内部探伤质量等,同时保证厚度方向、轧向、宽度方向等三向性能均匀,完全满足固定导叶的使用环境及使用性能,制造成本低于电渣熔铸,易于推广、国产化。

本发明经过实验摸索及大生产应用实践,成功获得了一种厚度300mm水电站用特厚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及其生产工艺,其最终用于加工制造水轮发电机组导水机构中的固定导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包含如下化学成分:c:0.10~0.14%、si:≤0.20%、mn:1.00~1.60%、p:≤0.015%、s:≤0.005%、nb:0.030~0.055%、v:0.050~0.070%、ti:≤0.010%、mo:0.35~0.60%、ni:0.90~1.50%、cr:0.50~0.80%、als:0.040~0.060%,b:≤0.00040%、cu:≤0.020%,其它为fe和残余元素;另外,需控制关键元素组合总量:cr+mo+v≤1.2%、ni+nb≤1.45%,碳当量cev≤0.64。

为得到上述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其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大钢锭浇铸、钢锭表面处理、加热、轧制、高温回火、堆垛冷却、调质、切割、带温校平、外观检验入库。具体生产步骤要求如下:

(1)大钢锭浇铸:采用水冷钢锭生产,根据压缩比调整大钢锭厚度,压缩比2~3;浇注前需严格控制钢水成分,满足设计要求,同时vd真空处理后需检测氢含量,并控制在1.3ppm以内;钢水合格后转模铸浇注,浇注温度1550~1555℃,浇注时间控制在23~25min内,浇铸铸余大于8吨;浇注完毕后对帽口进行保温处理,减缓冒口凝固时间;

(2)钢锭表面处理:需对钢锭本体表面裂纹、压坑、压痕及冒口飞边、残留耐材、帽口线折叠等危害性缺陷清理彻底;

(3)水冷钢锭加热:需经历预热、升温、保温等四个阶段。预热温度小于500℃,预热时间约0.5min/mm;升温阶段需控制升温速度小于70℃/h,保温温度1290±20℃,保温时间1.1~1.5min/mm。出钢前需测量钢锭本体温度,不得低于1270℃,以便于高温轧制;

(4)轧制:开轧温度>960℃,低速大压下热轧,道次压下量给足50~80mm,保证钢锭中心部位能够充分形变,轧制过程中从机后向机前进钢必须使用高压水除去表面残留铁皮;

(5)高温回火:轧制后,快速将钢板吊运至台车炉回火,钢板入炉温度>650℃,保温温度700±10℃,保温时间2.0~2.5min/mm。保温结束后将钢板吊出堆垛缓冷,加盖防护板,当温度降至150℃以下后方可铺开冷却至室温;

(6)调质:采用调质工艺热处理,在调质之前,钢板先进行预正火处理,正火温度910±10℃,保温时间1.5~1.8min/mm。调质过程中,淬火保温温度860±10℃,保温时间2.0~2.5min/mm,保温后采用水冷方式进行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需将钢板来回移动,并控制水温<25℃,以稳定冷却速度;淬火后回火过程保温温度650±10℃,保温时间4.0~4.5min/mm,保温期间需控制温度均匀性。

本发明通过对c、mn、si、p、s、als等基本元素及cr、mo、v、ni、nb、ti、b、cu等合金元素进行组合搭配,在保证钢板强度的前提下,提高钢板低温冲击韧性以及焊接性能。通过采用水冷锭浇铸,加快钢液凝固速度,有利于减轻疏松、偏析等缺陷,同时降低钢板头部、尾部成分偏差。通过轧后的高温回火,有利于钢板内部应力释放,同时降低氢含量,提高钢板探伤质量。通过预正火均匀组织,再进行调质,有利于钢板整板性能均匀性的提升,通过控制冷速,及调质后的低温长时间回火,有利于保证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及强度匹配,性能稳定,易于实现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回火组织金相图(金相显微镜,×200)。

图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回火组织金相图(扫描电镜,×1000)。

图3为本发明实施实例z向拉伸试样宏观形貌(扫描电镜,×15)。

图4为本发明实施实例z向拉伸试样微观形貌(扫描电镜,×2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钢种牌号q550ez35,生产厚度300mm,钢板单重23.4t。其包含如下化学成分:c:0.12%、si:0.16%、mn:1.14%、p:0.009%、s:0.003%、als:0.053%、v:0.056%、ti:0.007%、cr:0.62%、ni:1.34%、mo:0.44%、nb:0.037%、cu:0.014%、b:0.00017%,其中cr+mo+v=1.116%、ni+nb=1.377%、cev=0.62,其它为fe和残余元素。

本实施实例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生产步骤如下:

(1)大钢锭浇铸:水冷钢锭厚度700mm,压缩比2.7;vd真空脱气处理后,氢含量1.2ppm;浇铸温度1554℃,总浇铸时间23min,其中本体浇铸时间18min、冒口浇铸时间5分钟,浇铸后剩余铸余9吨;

(2)钢锭表面处理:钢锭脱模缓冷后,对钢锭本体表面进行肉眼检查,宽度中心区域存在细小纵裂,采用满面全部清理,彻底将纵裂及皮下裂纹清理干净,对帽口线区域清理平滑;(3)水冷钢锭加热:装炉温度350℃,预热时间6小时,升温速度53℃/h,保温温度1300℃,保温时间15小时后出钢,钢锭本体温度1290℃,满足轧制条件;

(4)轧制:开轧温度1130℃,低速大压下热轧,道次压下量给足70mm,轧制过程每道次均使用高压水除表面铁皮,并返红40s后轧制下一道次;

(5)高温回火:轧制后,快速将钢板吊运至台车炉回火,轧制结束至入炉耗时25分钟,钢板入炉温度680℃,按700℃保温,保温24小时。保温结束后将钢板吊出堆垛缓冷,当温度降至150℃以下后铺开冷却至室温;

(6)热处理:预正火温度910±10℃,保温时间1.5~1.8min/mm。调质过程中,淬火保温温度860±10℃,保温时间2.0~2.5min/mm,保温后采用水冷方式进行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需将钢板来回移动,并控制水温<25℃,以稳定冷却速度;淬火后回火过程保温温度650±10℃,保温时间4.0~4.5min/mm,保温期间需控制温度均匀性。

本实施实例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钢板实物质量如下:

(1)力学性能检测

钢板的力学性能试件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按照gb/t2975标准及gb/t5313规定进行,低温冲击韧性试验按gb/t229标准进行,拉伸性能试验按gb/t228标准进行。模拟焊后热处理制度:保温温度580℃,保温时间12小时,随炉冷却。力学性能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2)金相组织检测

按gb/t13299《钢的显微组织评定办法》和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的测定法》标准对金相组织进行评定,基体组织以回火贝氏体主,晶粒度10~11级,形貌如图1、图2所示。z向拉伸断口宏观上为杯锥状,主要由中心纤维区和圆周边的剪切唇组成,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主要为塑性较好韧窝状断口,组织形貌见图3、4。

(3)夹杂物检测

按gb/t10561《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进行夹杂物评级,检测结果见下表:

(4)无损探伤检测

按照nb/t47013.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超声波检测》标准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合ⅰ级。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本实施实例所生产的厚度300mm高强调质钢板q550ez35探伤质量优异:钢板整体夹杂物含量较低,探伤满足nb/t47013.3-2015ⅰ级;晶粒组织均匀、细小,以回火粒装贝氏体为主,抗层状撕裂性能优异,断面收缩率均稳定在60%以上,钢板头、尾强度、伸长率、-20℃低温冲击韧性等性能富裕量大,完全满足水电机组用钢质量使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