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213发布日期:2018-11-27 22:2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的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的夹具。



背景技术:

压铸机就是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得到固体金属铸件的一系列工业铸造机械,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又从节能、节省原材料诸方面出发,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

压铸机在工作时,需要取件机将模具里的压铸件取下以及喷雾机对模具喷洒特殊的液体以进行下一次的工作循环。现有的取件用夹具均为半自动化控制,且工作稳定性和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工作稳定性高且工作精度高的用于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的夹具。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的夹具,包括连接部、旋转控制机构、铰接件、卡盘以及三个夹爪,连接部的一端与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连接,铰接件可旋转地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旋转控制机构控制铰接件旋转,卡盘安装在铰接件的下方,夹爪位于卡盘的底部,连接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旋转控制机构位于凹槽内,旋转控制机构具有驱动气缸、移动杆以及旋转臂,驱动气缸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并控制移动杆垂直于连接部移动,旋转臂上开设有限位槽,旋转臂的一端与凹槽的底部铰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铰接件铰接,移动杆贯穿设置在限位槽内,三个夹爪均匀地分布在卡盘的底部,卡盘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控制机构,夹紧控制机构控制三个夹爪之间同步朝向或背离移动。

由上述方案可见,铰接件可旋转地与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旋转控制机构控制铰接件旋转,卡盘安装在铰接件的下方,夹爪位于卡盘的底部,连接部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旋转控制机构位于凹槽内,旋转控制机构具有驱动气缸、移动杆以及旋转臂,驱动气缸设置在凹槽的底部并控制移动杆垂直于连接部移动,旋转臂上开设有限位槽,旋转臂的一端与凹槽的底部铰接,旋转臂的另一端与铰接件铰接,移动杆贯穿设置在限位槽内,三个夹爪均匀地分布在卡盘的底部,卡盘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控制机构,夹紧控制机构控制三个夹爪之间同步朝向或背离移动,从而夹取或松开压铸工件,从而实现了夹具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驱动气缸作为控制源,提高了夹具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工作精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铰接件具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凹槽呈U型设置,凹槽的两侧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铰接部与旋转臂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铰接部与第一固定杆铰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铰接部的数量为两个。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臂的数量为两个,移动杆的中部连接有固定块,驱动气缸可控制固定块垂直于连接部移动,两个旋转臂分别位于固定块的两侧,两个旋转臂的限位槽分别套住移动杆的两端,两个旋转臂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铰接部铰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铰接部具有第二固定杆,两个旋转臂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杆的两端铰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和喷雾装置配合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和喷雾装置配合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和喷雾装置配合的局部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X轴移动控制机构和Y轴移动控制机构配合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X轴移动控制机构和Y轴移动控制机构配合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X轴移动控制机构和Y轴移动控制机构配合的第三视角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三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四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五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六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取件装置的第七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实施例中夹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0,一种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1包括固定座4、X轴移动控制机构5、Y轴移动控制机构9、取件装置3、喷雾装置2以及防护装置,取件装置3通过第一倍速机构23与Y轴移动控制机构9连接,喷雾装置2通过第二倍速机构21与Y轴移动控制机构9连接,Y轴移动控制机构9控制取件装置3和喷雾装置2沿Y轴移动,第一倍速机构23控制取件装置3沿Z轴移动,第二倍速机构21控制喷雾装置2沿Z轴移动。Y轴移动控制机构9与X轴移动控制机构5连接,X轴移动控制机构5控制Y轴移动控制机构9沿X轴移动,X轴移动控制机构5安装在固定座4上。喷雾装置2具有喷头22,喷头22用于喷雾冷却压铸件。

第一倍速机构23和第二倍速机构21的结构和原理均与本实施例倍速机构一样,参见图11至图19,倍速机构包括安装座34、平衡气缸33、伺服电机32、加速机构37、第一移动臂36、第二移动臂38以及保护侧板371,安装座34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呈L型设置,平衡气缸33位于第一侧壁的外侧,第一侧壁的内侧具有两个竖直并排设置的第一滑块341,伺服电机32位于第二侧壁的外侧,伺服电机32的驱动轴贯穿第二侧壁设置,驱动轴的尾端具有驱动齿轮321,第二侧壁的内侧具有两个竖直并排设置的第二滑块342和第一同步带连接件343,驱动齿轮321和第一同步带连接件343分别位于第二滑块342的两侧,且驱动齿轮321邻接第一滑块341。

第一移动臂36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310,第一移动臂36的底端安装有平衡座311,平衡座311上开设有限位孔3111,平衡气缸33的活塞杆331头部可插入限位孔3111内,第一移动臂36上设置有第一滑轨363、第二滑轨365、第三滑轨361、两个第三滑块362以及齿条364,第一滑轨363位于第一移动臂36的第一侧面并可移动地与第一滑块341配合,第二滑轨365和齿条364并列地设置在第一移动臂36的第二侧面上,齿条364与驱动齿轮321相互啮合,第二滑轨365可移动地与第二滑块342配合,第三滑轨361位于第一移动臂36的第三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分别与第一侧面的两侧连接,两个第三滑块362竖直并排地设置在第一移动臂36的第四侧面上并邻接第一移动臂36的底端,第四侧面位于第二侧面的背面。

加速机构37邻接第二滑轨365设置,加速机构37具有同步带372、第一同步带轮373和第二同步带轮374,第一同步带轮373安装在固定板310上,第二同步带轮374安装在平衡座311上,同步带372位于第一同步带轮373和第二同步带轮374之间,同步带372的一侧面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件375与第一同步带连接件343固定连接。第二移动臂38上设置有第四滑轨381、两个第四滑块382以及第三同步带连接件383,第四滑轨381位于第二移动臂38的凸出面上并可移动地与第三滑块362配合,两个第四滑块382竖直并排地设置在第二移动臂38的凹入面上并邻接第二移动臂38的顶端,第四滑块382可移动地与第三滑轨361配合,第三同步带连接件383位于第二移动臂38邻接第四滑轨381的侧面并通过第四同步带连接件376与同步带372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保护侧板371呈L型设置,保护侧板371盖合在邻接第四同步带连接件376的侧面以及同步带372的侧面。并且,第一滑轨363、第二滑轨365、第三滑轨361以及第四滑轨381的顶面均覆盖有防尘盖。

喷雾装置2的喷头22与第二倍速机构21的第二移动臂38的底端连接,第一倍速机构23和第二倍速机构21的安装座34的第一侧壁与Y轴移动控制机构9连接。

参见图8至图10,Y轴移动控制机,9具有连接座91、移动座94以及Y轴驱动电机93,连接座91的一端与安装座34的第一侧壁连接,连接座91的侧面设置有Y轴齿条99,Y轴驱动电机93安装在移动座94的支撑臂95上,Y轴驱动电机93主轴的尾端具有Y轴驱动齿轮931,Y轴驱动齿轮931与Y轴齿条99相互啮合,移动座94与X轴移动控制机构5连接。连接座9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Y轴滑轨96,连接座91的侧面并位于Y轴齿条9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Y轴滑轨92,移动座94上具有两个沿Y轴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Y轴滑块97,支撑臂95的侧面具有两个沿Y轴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Y轴滑块98,第一Y轴滑轨96可移动地与第一Y轴滑块97配合,第二Y轴滑轨92可移动地与第二Y轴滑块98配合,第一Y轴滑轨96和第二Y轴滑轨92的顶面均覆盖有防尘盖。本实施例连接座91的一端通过副臂31与安装座34的第一侧壁连接,其中,副臂31与连接座91为可拆卸地连接。

X轴移动控制机构5包括支撑座51和X轴驱动电机55,支撑座51安装在固定座4上,支撑座51上设置有X轴齿条52,X轴驱动电机55安装在移动座94上,X轴驱动电机55主轴的尾端具有X轴驱动齿轮56,X轴驱动齿轮56与X轴齿条52相互啮合。支撑座51上在X轴齿条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X轴滑轨53,移动座94的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并列的X轴滑块54,X轴滑块54可移动地与X轴滑轨53配合,X轴滑轨53的顶面均覆盖有防尘盖。

参见图11和图20,取件装置3具有防溅罩35和夹具39,夹具39包括连接部391、旋转控制机构、铰接件398、卡盘3910以及三个夹爪3911,连接部391的一端与第一倍速机构23的第二移动臂38的底端连接,铰接件398可旋转地与连接部391的另一端连接,旋转控制机构控制铰接件398旋转,卡盘3910安装在铰接件398的下方,夹爪3911位于卡盘3910的底部。连接部391的另一端开设有凹槽392,旋转控制机构位于凹槽392内,旋转控制机构具有驱动气缸(未标示)、移动杆395以及旋转臂396,驱动气缸设置在凹槽392的底部并控制移动杆395垂直于连接部391移动,旋转臂396上开设有限位槽3961,旋转臂396的一端与凹槽392的底部铰接,旋转臂396的另一端与铰接件398铰接,移动杆395贯穿设置在限位槽3961内,三个夹爪3911均匀地分布在卡盘3910的底部,卡盘3910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控制机构,夹紧控制机构控制三个夹爪3911之间同步朝向或背离移动。

铰接件398具有第一铰接部3981和第二铰接部3982,本实施例凹槽392呈U型设置,凹槽392的两侧壁393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杆399,第一铰接部3981与旋转臂396的另一端铰接,第二铰接部3982与第一固定杆399铰接。本实施例第二铰接部3982的数量为两个,旋转臂396的数量为两个,移动杆395的中部连接有固定块394,驱动气缸可控制固定块394垂直于连接部391移动。两个旋转臂396分别位于固定块394的两侧,两个旋转臂396的限位槽3961分别套住移动杆395的两端,两个旋转臂39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铰接部3981铰接。第一铰接部3981具有第二固定杆397,两个旋转臂396的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杆397的两端铰接。

防溅罩35安装在第二移动臂38的侧面并位于夹具39的上方,防溅罩35上设置有多个遮挡檐351和多个开孔352,遮挡檐351位于防溅罩35的侧面并远离第二移动臂38的方向延伸,多个遮挡檐351沿第二移动臂38的高度方向并排设置,相邻两个遮挡檐351的距离相等,开孔352位于遮挡檐351的下方。本实施例遮挡檐351的数量为四个,开孔352的数量为八个,一个遮挡檐351的下方具有两个并列设置的开孔352。

参见图1至图11,防护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罩6、第二伸缩罩12、倍速机构防护罩10、密封盖8、多个防尘盖(未标示)、第一防护盖120、第二防护盖19、第三防护盖16、第一防护侧板7、第二防护侧板13、第三防护侧板17、第四防护侧板14以及两个第五防护侧板18,第一伸缩罩6和第二伸缩罩10均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第一伸缩罩6和第二伸缩罩10分别位于的移动座94的两侧并盖合在支撑座51上,第一防护侧板7和第二防护侧板13分别位于支撑座51的两端,第一防护侧板7盖合在第一伸缩罩6的第一端部,第二防护侧板13盖合在第二伸缩罩12的第一端部。倍速机构防护罩10罩合在第一倍速机构23和第二倍速机构21上,倍速机构防护罩10的开口端呈阶梯状设置,第一防护盖120盖合在开口端的突出部,第一防护盖120开设有两个通孔,第一倍速机构23和第二倍速机构21分别贯穿两个通孔设置,第二防护盖19盖合在开口端的内凹部,并且,第二防护盖19位于连接座91的上方。

密封盖8盖合在支撑臂95和移动座94之间,第一伸缩罩6的第二端部抵接在密封盖8的侧面上,第三防护盖16盖合在连接座91和支撑臂95之间的上方,第三防护侧板17盖合在连接座91下方邻接第一防护盖120的端部,第四防护侧板14安装在移动座94上并盖合在第二伸缩罩12的第二端部。两个第五防护侧板18分别位于支撑臂95的两端,第五防护侧板18开设有多个开槽,连接座91可移动地穿过开槽,多个防尘盖覆盖在压铸取件喷雾一体机1的全部滑轨的顶面上。其中,第一伸缩罩6和第二伸缩罩12的耐高温在200°至300°之间,优选地,第一伸缩罩6和第二伸缩罩12均为耐高温的风琴防护罩。

其中,倍速机构防护罩10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维修窗口,第一盖板11可拆卸地盖合在第一维修窗口上。连接座9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维修窗口,第二盖板15可拆卸地盖合在第二维修窗口上。并且,倍速机构防护罩10、第一盖板11以及第二盖板15均由钣金制成。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