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漆包线退火炉防蒸汽溢散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9783发布日期:2019-12-27 16:1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漆包线退火炉防蒸汽溢散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漆包线退火炉防蒸汽溢散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退火炉是漆包线生产时常用到的设备,但是在漆包线退火炉对漆包线进行退火处理时,退火炉水槽中水液因为遇热蒸发形成水蒸汽,传统漆包线退火炉不具备防护部件,退火炉形成的蒸汽随意飘散,容易损坏放置在退火炉周边的漆包线,当水蒸汽吸附在漆包线上,容易引起漆包线的氧化,进而影响漆包线的后续使用,所以对退火炉形成的蒸汽进行处理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放置退火炉蒸汽溢散的防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漆包线退火炉防蒸汽溢散防护装置,所述漆包线退火炉包括退火炉本体和贯穿其中的退火管道,在退火管道的漆包线出口端设置有水槽,在所述水槽周边设有用于防止水槽蒸汽溢散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包括防护侧板,所述防护侧板沿水槽周边设置;所述防护侧板上设有防护顶板;所述防护侧板与防护顶板形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盒体结构。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侧面与防护侧板相连接;所述防护框架上端与防护顶板相连接。

所述防护侧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后侧板,所述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依次连接;所述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组成一个截面呈矩形环形结构;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侧;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相对设置。

所述防护框架上设有限位横条,所述限位横条与水槽侧壁上端面相贴合。

所述防护顶板竖直截面呈倒v字型。

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设有截流板;所述截流板倾斜设置;所述截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所述截流板端部设有回流孔;所述截流板通过回流孔与水槽相连通。

所述回流孔内设有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一端与截流板相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水槽方向延伸。

所述后侧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漆包线穿过的穿接孔,每个穿接孔内都设有一个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由陶瓷制成。

所述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以及后侧板都由透明玻璃制成。

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与防护箱相连接排气扇,所述排气扇连接有排气管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水槽区域设置了防护箱,防护箱套在水槽外侧,从而避免了水槽溢出的蒸汽随意溢散,从而避免从水槽溢出的蒸汽对周边放置的漆包线进行损坏,使得退火炉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图1为图2沿a-a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沿b-b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优化后沿b-b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支撑梁板优化后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用于漆包线退火炉防蒸汽溢散防护装置,所述漆包线退火炉包括退火炉本体和贯穿其中的退火管道,在退火管道的漆包线出口端设置有水槽,在所述水槽周边设有用于防止水槽蒸汽溢散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包括防护侧板2,所述防护侧板2沿水槽周边设置;所述防护侧板2上设有防护顶板3;所述防护侧板2与防护顶板3形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盒体结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漆包线退火炉防蒸汽溢散防护装置,因为常规漆包线生产时不可能单个漆包线生产线占据整个车间空间,一般是并排设置多个漆包线生产线,在相邻生产线之间常放置一些刚生产完毕或者待加工的漆包线,而本发明公开的漆包线退火炉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大的蒸汽,如果任由蒸汽随意飘散,会对生产线周边放置的漆包线进行损坏,当蒸汽过多时,会引起生产线周边放置的漆包线氧化,影响后续生产以及造成后续客户投诉,严重时影响漆包线后续使用;而本发明就是基于这样的问题,对传统漆包线退火炉进行了优化设计;因为退火炉外露部分主要是水槽区域,所以本发明在水槽区域设置了防护箱,防护箱套在水槽外侧,从而避免了水槽溢出的蒸汽随意溢散,从而避免从水槽溢出的蒸汽对周边放置的漆包线进行损坏,使得退火炉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架1,所述防护框架1侧面与防护侧板2相连接;所述防护框架1上端与防护顶板3相连接;防护框架1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防护框架1包括上层框架81,上层框架81包括四个横梁板,四个横梁板都具有一定的宽度,方便后续与玻璃侧板相连接,四个横梁板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两两长度相同,通过拼接组成一个矩形框结构,起到上部支撑的作用,而上层框架四个边角处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撑梁板,相邻支撑梁板下端通过下层梁板82相连接,设置下层梁板是为了保证防护框架1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在本发明中横梁板、支撑梁板以及下层梁板82都是具有一定宽度的板件结构,这样的设置方便与防护侧板2或防护顶板3的连接;这里支撑框架起到一个骨架的作用,目的是保证整个防护箱结构强度;同时这里横梁板、下层梁板以及支撑梁板都具有一定的宽度,也就是这里使用板件而不是用柱件,是方便防护侧板的连接安装,因为本发明中防护侧板是透明玻璃板,上述具有宽度的梁板结构,可以很好的与透明玻璃板相贴合,更好的保证各个透明玻璃板连接的稳定性;当然作为更大的优化,所述支撑梁板侧边设有限位翻边,限位翻边为l型翻边,如图3所示,限位翻边9包括垂直于支撑梁板的纵向翻边91,纵向翻边91远离支撑梁板的一端设有横向翻边92,横向翻边92垂直与纵向翻边91设置,这样的结构使得限位翻边形成了一个如同倒钩一样的结构,并且横向翻边具有支撑梁板的距离,与该处存放的防护侧板厚度相同,限位翻边的设置,就是对防护侧板进行一个粗定位,方便后续的安装,当然如果设置了限位翻边9,通过在横向翻边92或者支撑梁板8上设有橡胶层用于密封,使用限位翻边9连接防护侧板,可以不需要使用外部固定机构,例如螺栓或者玻璃胶,因为限位翻边通过限定横向翻边92与支撑梁板8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与对防护侧板之间过盈配合,最终可以实现对防护侧板的固定;当然在本发明中上述防护侧板主要是指左侧板、右侧板,本发明具体使用时左侧板和右侧板处于水槽的左右两侧,并且处于外侧,容易损坏,所以通过上述固定方式,可以方便更换。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防护侧板2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23、前侧板22以及后侧板24,所述左侧板21、前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后侧板24依次连接;所述左侧板21、前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后侧板24组成一个截面呈矩形环形结构;所述左侧板21和右侧板23相对设置;所述左侧板21和右侧板23分别设置在水槽的两侧;所述前侧板22与后侧板24相对设置;通过左侧板21、右侧板23、前侧板22以及后侧板24使得防护侧板2组成一个矩形结构,并且相邻侧板首尾相互连接,这样的设置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与水槽相配合,因为传统退火炉的水槽也为矩形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实际布置;在本发明中左侧板21、右侧板23、前侧板22以及后侧板24全部都是玻璃板,并且是透明的玻璃板,这样的设置方便操作者观察水槽中漆包线退火情况,方便监控。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防护框架1上设有限位横条4,限位横条也相当于设置在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限位横条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限位横条4与水槽侧壁上端面相贴合;通过限位横条4的设置,使得防护框架1可以架设在水槽上,方便了防护框架1的放置,从而有利于防护装置与水槽之间相对位置的确定。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防护顶板3竖直截面呈倒v字型;这样的结构设置,起到导流作用,可以避免防护顶板3内壁上的蒸汽冷凝水滴落,使得防护顶板3内壁上的蒸汽冷凝水可以沿着防护顶板3的内壁下流,如同传统房顶结构,减少蒸汽冷凝水滴落量,从而减少蒸汽冷凝水对下方退火后漆包线的影响,防护顶板也是具有4个面的,包括如图2的两个侧面,在两个侧面端部还设有顶面,防护顶板也是一端具有开口的盒体结构。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前侧板22和后侧板24上设有截流板5;所述截流板5倾斜设置;所述截流板5与水平面夹角为30°-60°;所述截流板5端部设有回流孔;所述截流板5通过回流孔与水槽相连通;截流板5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防护顶板3上的冷凝水进行收集,通过回流孔可以实现截流板5上存储的蒸汽冷凝水回流至水槽内,减少资源的浪费;作为更大的优化,本发明中所述回流孔内设有回流管路6,所述回流管路6一端与截流板5相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水槽方向延伸;回流管路6起到导向的作用,因为截流板5距离水槽水面还具有一定的高度,如果蒸汽冷凝水直接滴落,使得水流与水槽直接撞击较大,容易造成水液崩散,影响周边环境;而本发明通过设置回流管路6,可以避免这样问题的存在,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后侧板24上设有多个用于漆包线穿过的穿接孔,每个穿接孔内都设有一个防护管7,所述防护管7由陶瓷制成;通过防护管7的设置,可以避免对漆包线的损伤。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左侧板21、前侧板22、右侧板23以及后侧板24都由透明玻璃制成;方便后续的观察。

作为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与防护箱相连接排气扇10,所述排气扇10连接有排气管道11;对于蒸汽量较大时,使用排气扇10把防护箱内过多的蒸汽排出,方便后续观察检测;同时排气管道的设置,不会引起蒸汽的溢散。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