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9323发布日期:2019-12-03 19:2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叶片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行业的发展,叶片尺寸越来越大,型面也越来越复杂,叶片生产中均采用传统打磨方式进行,手持气动或电动打磨工具手动打磨。现有的打磨工具由圆形打磨片、转动电机、抽气吸尘管等组成,存在打磨质量不可控、作业粉尘大、噪音大等缺点。

随着风电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生产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风电叶片生产打磨工序人工打磨质量不可控、粉尘大、噪音大等缺点,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与非标定制的叶片智能打磨机构配套使用,实现叶片打磨的自动化、无尘化、静音化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使其利于叶片打磨作业的自动化、无尘化和静音化,从而克服现有的叶片打磨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包括用于穿过打磨装置的内套筒,和设置在所述内套筒外侧的外壳体,所述内套筒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粉尘通道,且所述粉尘通道的入口端侧设有自适应履带机构,所述粉尘通道的出口端侧连接有用于与抽风机构连接的粉尘收集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自适应履带机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所述粉尘通道入口端周边的滚轮,所述每个滚轮均通过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外壳体内部,且所述滚轮的最外侧较所述外壳体的端面凸出,所述弹性件的弹性方向与所述粉尘通道平行,则所述滚轮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根据叶片打磨区域的曲面实现伸缩调整。

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筒的端面与所述外壳体的端面不齐平,且位于所述外壳体端面的内侧。

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采用方形筒状结构,所述方形筒状结构的左右两侧边内侧均设有所述自适应履带机构,所述方形筒状结构的上下两侧边内侧均设有防尘棕毛。

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套筒采用方形筒状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垂直于所述粉尘通道设置,所述固定板不堵塞所述粉尘通道,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一端与所述滚轮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端面上固定有防尘弹性橡胶。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由内套筒和外壳体形成粉尘通道,并通过将该防尘罩机构与抽风机构连接,能将打磨装置产生的粉尘集中收集,避免现有风电叶片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飘散,污染作业环境,不利于施工工人身体健康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适应履带机构,利于滚轮在弹性件作用下能伸缩调整的原理,保持粉尘通道的入口端始终与叶片曲面配合,满足复杂曲面贴合度的同时,起到移动方便、密封及透气效果,保证了打磨粉尘的全面吸附。

3.还通过在外壳体端面设置防尘弹性橡胶,也能进一步的防止粉尘随意飘散,达到更好的粉尘收集效果,并且还能起到隔离打磨设备噪音的效果,达到该防尘罩的自动化、无尘化和静音化。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的立体结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与非标定制的风电叶片智能打磨机器人配套使用,能适应于叶片复杂曲面,能适用于叶片打磨工段的防尘要求,有效解决打磨时粉尘飘散及不易收集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参照附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用于风电叶片智能打磨装置的防尘罩机构,包括用于穿过打磨装置的内套筒1,和设置在该内套筒1外侧的外壳体2,该内套筒1与外壳体2之间形成粉尘通道3,且该粉尘通道3的入口端侧设有自适应履带机构4,该粉尘通道3的出口端侧连接有用于与抽风机构连接的粉尘收集管5。这样该防尘罩机构罩在打磨装置的外侧,能对打磨装置打磨产生的粉尘飘散进行引导,在抽风机构的作用下,使粉尘沿着粉尘通道进行收集集中。

为了利于打磨装置的打磨,适应打磨头的旋转,该内套筒1的端面与该外壳体2的端面不齐平,且位于该外壳体2端面的内侧,为打磨装置留有打磨空间,还能进一步包覆粉尘飘散。

本实施例中该自适应履带机构4的具体结构为:该自适应履带机构4包括多个并排设置在该粉尘通道3入口端周边的滚轮41,该每个滚轮41均通过弹性件42连接在该外壳体2内部,且该滚轮41的最外侧较该外壳体2的端面凸出,该弹性件42的弹性方向与该粉尘通道3平行,则该滚轮41在弹性件42的作用下根据叶片打磨区域的曲面实现伸缩调整,保持粉尘通道的入口端始终与叶片复杂的曲面贴合,能更好的实现粉尘收集。

还由于风电叶片曲面复杂,非标定制的打磨机器人采取按照弦长方向至上而下进行打磨,滚状打磨头顺时针旋转的方式,故上下方向接触面基本为直线面,左右方向为曲面。根据该结构,本实施例中该外壳体2采用方形筒状结构,该方形筒状结构的左右两侧边内侧均设有该自适应履带机构4,使其能与叶片曲面接触,根据曲面形状自动调整形状,在打磨的同时,既满足打磨上下行走的需要,也满足贴合复杂曲面的要求。而该方形筒状结构的上下两侧边内侧均设有防尘棕毛6,满足防止粉尘飘散即可。

该内套筒1可采用方形筒状结构,也可采用圆筒形结构,或其它适应打磨装置伸入的不规则结构均可。

该自适应履带机构4在外壳体内部的安装结构具体为,该外壳体2内部设有固定板7,该固定板7垂直于该粉尘通道3设置,但该固定板7不会堵塞该粉尘通道3,仅用于固定该弹性件42,即该弹性件42一端与该固定板7连接,一端与该滚轮41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尘效果,该外壳体2的端面上均固定有防尘弹性橡胶8,能更好的将粉尘阻止在外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防尘罩机构能与大功率复杂曲面frp风电叶片的智能打磨装置配套使用,能够适用于叶片打磨工段的防尘要求,有效的解决了打磨时粉尘飘散及不易收集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方便打磨移动,提高了风电叶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程度。

当然,该防尘罩机构也能用于其它需打磨的设备上,只要设置能穿过打磨装置的内套筒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