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平面磨床底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8372发布日期:2020-02-11 10:17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平面磨床底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底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平面磨床底座机构。



背景技术:

十八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枪械等零件淬硬后的加工,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研制出使用天然磨料砂轮的磨床。这些磨床是在当时现成的机床如车床、刨床等上面加装磨头改制而成的,它们结构简单,刚度低,磨削时易产生振动,要求操作工人要有很高的技艺才能磨出精密的工件。1876年在巴黎博览会展出的美国布朗-夏普公司制造的万能外圆磨床,是首次具有现代磨床基本特征的机械。它的工件头架和尾座安装在往复移动的工作台上,箱形床身提高了机床刚度,并带有内圆磨削附件。1883年,这家公司制成磨头装在立柱上、工作台作往复移动的平面磨床。1900年前后,人造磨料的发展和液压传动的应用,对磨床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近代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磨床相继问世。例如20世纪初,先后研制出加工气缸体的行星内圆磨床、曲轴磨床、凸轮轴磨床和带电磁吸盘的活塞环磨床等。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控机床是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代表了现代基础机械的技术水平与发展趋势。我国数控机床工业发展较快,已有数控机床生产厂近百家。为加快我国数控机床工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轻,又能位置底座的整体强度,还能避免磨床台面脱轨的数控平面磨床底座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平面磨床底座机构,包括磨床底座机构本体,所述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底部设有抗震基座,抗震基座通过螺纹头固定在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底部,所述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上表面靠近两端设有z轴轨道安装槽,磨床底座机构本体上表面的x轴方向设有二级x轴导轨与x轴导轨槽,所述二级x轴导轨与x轴导轨槽相间排列。

优选的,所述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内部x轴方向设有通孔,通孔的外部端口上设有腹腔槽端口,腹腔槽端口焊接在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x轴导轨槽为梯形槽,所述x轴导轨槽的槽内底部中央设有蜗杆槽,x轴导轨槽的正下方设有x轴螺纹杆槽,x轴螺纹杆槽与蜗杆槽连通,x轴螺纹杆槽的内部设有x轴螺纹杆,所述x轴螺纹杆的中央设有涡轮。

优选的,所述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正侧面与背部侧面均设有侧边支撑滑轨,磨床底座机构本体背部侧面中央设有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所述侧边支撑滑轨,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均与磨床底座机构本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抗震基座的底部设有一层硬质橡胶层,硬质橡胶层厚2cm-3cm。

优选的,所述磨床底座机构本体内部中央z轴方向设有螺纹杆安装槽,螺纹杆安装槽的一端端口与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上液压油电机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内部采用工字型空腔设计,降低磨床底座机构本体整体的重量,同时又能保持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抗压强度;

(2)磨床底座机构本体的上表面x轴轨道槽采用截面为梯形的轨道槽,既能使磨床台面稳定运行,又能避免磨床台面脱轨;

(3)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降低底座本身质量的同时又能位置底座的整体强度,还能避免磨床台面脱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磨床底座机构本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磨床底座机构本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磨床底座机构本体左视图。

图中:1、磨床底座机构本体;2、z轴轨道安装槽;3、一级x轴轨道;4、侧边支撑滑轨;5、二级x轴轨道;6、腹腔槽端口;7、抗震基座;8、x轴轨道槽;9、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10、蜗杆槽;11、x轴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控平面磨床底座机构,包括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底部设有抗震基座7,抗震基座7的底部设有一层硬质橡胶层,硬质橡胶层厚2cm-3cm。

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内部x轴方向设有通孔,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内部采用工字型空腔设计,降低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整体的重量,同时又能保持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抗压强度,在通孔的外部端口上设有腹腔槽端口6,腹腔槽端口6焊接在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两端,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正侧面与背部侧面均设有侧边支撑滑轨4,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背部侧面中央设有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9,所述侧边支撑滑轨4,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9均与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为一体结构,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内部中央z轴方向设有螺纹杆安装槽,螺纹杆安装槽的一端端口与液压油电机安装支架9上液压油电机相配合。

抗震基座7通过螺纹头固定在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底部,所述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的上表面靠近两端设有z轴轨道安装槽2,磨床底座机构本体1上表面的x轴方向设有二级x轴导轨5与x轴导轨槽8,所述二级x轴导轨5与x轴导轨槽8相间排列,既能使磨床台面稳定运行,又能避免磨床台面脱轨。

x轴导轨槽8为梯形槽,所述x轴导轨槽8的槽内底部中央设有蜗杆槽,x轴导轨槽8的正下方设有x轴螺纹杆槽,x轴螺纹杆槽与蜗杆槽连通,x轴螺纹杆槽的内部设有x轴螺纹杆11,所述x轴螺纹杆11的中央设有涡轮。

本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在降低底座本身质量的同时又能位置底座的整体强度,还能避免磨床台面脱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