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浇注钢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6848发布日期:2020-01-17 20:0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浇注钢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浇注钢包。



背景技术:

现阶段,钢铁行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各大钢厂对钢水污染和连铸坯质量的控制更加严格,为进一步提高浇注钢包的包底寿命,降低耐火材料的综合消耗,钢包的包底通常采用浇注料进行整体浇注,这已经成为目前钢包内衬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钢包包底整体浇注工艺的不断发展,如何确保在不断提高钢包使用寿命、减薄包底耐材厚度的同时确保钢包包底的使用安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钢包的使用后期,各钢厂在判断钢包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时大都凭生产经验,从而导致大量存在没有达到钢包使用寿命的最大化以及出现安全隐患两种情况,在使用过程中,钢包包底容易发生钢水渗透和穿漏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性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整体浇注钢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整体浇注钢包,包括包壁,所述包壁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固定安装在包壁,所述包壁的内侧设置有永久层,所述永久层与包壁固定连接,所述永久层的内侧浇注有包壁浇注料层,所述永久层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包底钢模,所述包底钢模固定安装在永久层内侧的底部,所述包底钢模的外侧设置固定安装若干楔子,所述楔子远离包底钢模的一端与永久层固定连接,所述包底钢模内浇注有包底浇注料层,所述包壁浇注料层的顶端设置有渣线砖层,所述渣线砖层包括下部渣线砖层、中部渣线砖层和顶部渣线砖层,所述下部渣线砖层、中部渣线砖层和顶部渣线砖层均砌筑在包壁的内侧,所述渣线砖层的顶端设置有灌铅料层,所述灌铅料层灌注在包壁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若干加固板,相邻两个加固板之间均设置有拼装锁扣,相邻两个加固板之间通过拼装锁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包底钢模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包底钢模下部的直径比上部直径大20-40毫米,所述包底钢模高度比包底浇注料层高出10-50毫米。

优选的,所述包底钢模比永久层下部直径小100-120毫米,所述包底钢模比永久层上部直径小160-200毫米。

优选的,所述包底钢模与永久层的之间的过渡层的直径为80-100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整体浇注钢包,有益效果在于:过渡层的设计,作用在于,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形成二次曲封,有效阻止了钢水的渗透和穿漏事故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钢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整体浇注钢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整体浇注钢包的包底钢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整体浇注钢包的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壁1、加固装置2、加固板21、拼装锁扣22、永久层3、包底浇注料层4、楔子41、包底钢模42、包壁浇注料层5、渣线砖层6、下部渣线砖层61、中部渣线砖层62、顶部渣线砖层63、灌铅料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整体浇注钢包,包括包壁1,包壁1的外侧设置有加固装置2,加固装置2固定安装在包壁1,加固装置2包括若干加固板21,相邻两个加固板21之间均设置有拼装锁扣22,相邻两个加固板21之间通过拼装锁扣22固定连接,拼装锁扣22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加固装置2进行拆卸和安装。

包壁1的内侧设置有永久层3,永久层3与包壁1固定连接,永久层3的内侧浇注有包壁浇注料层5,永久层3内侧的底部设置有包底钢模42,包底钢模42固定安装在永久层3内侧的底部,包底钢模42的外侧设置固定安装若干楔子41,楔子41远离包底钢模42的一端与永久层3固定连接,包底钢模42比永久层3下部直径小100-120毫米,包底钢模42比永久层3上部直径小160-200毫米,包底钢模42与永久层3的之间的过渡层43的直径为80-100毫米,过渡层43的设计,作用在于,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形成二次曲封,有效阻止了钢水的渗透和穿漏事故的发生。

包底钢模42内浇注有包底浇注料层4,包底钢模42下部的直径比上部直径大20-40毫米,包底钢模42高度比包底浇注料层4高出10-50毫米,包壁浇注料层5的顶端设置有渣线砖层6,渣线砖层6包括下部渣线砖层61、中部渣线砖层62和顶部渣线砖层63,下部渣线砖层61、中部渣线砖层62和顶部渣线砖层63均砌筑在包壁1的内侧,渣线砖层6的顶端设置有灌铅料层7,灌铅料层7灌注在包壁1的内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