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896发布日期:2020-06-02 20:0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工件的表面处理和加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石油类衍生物(矿物油)、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等油脂类助剂,如防锈油、切削油、冲压油、冷却液、润滑油等。这些油脂类助剂对保护工件和设备,防止其生锈或者腐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当这些工件与材料需制成最终产品时,又必须将这些油脂类助剂从工件表面清除干净,否则将影响其它工序,甚至造成严重的产品报废。因此,如何有效地从工件表面除油是几乎所有加工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在金属的表面除污除油脂领域,也通过使用一些装置来进行配合除油,当现有技术中的除油装置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

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0254614.6公开了一种电解除油清洗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蚀刻装置、电解除油装置、酸洗装置、超声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上述相邻装置之间均设置有加压水洗装置;所述电解除油装置与前后相邻加压水洗装置之间、所述酸洗装置与前后相邻加压水洗装置之间均设置有隔离区;上述所有装置之间连通设置有传送轮;所述传送轮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电解除油装置和酸洗装置上方均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通过上述方式,该实用新型在产品进入电解除油装置之前先被清水浸洗,在电解除油装置之后再次经过清水槽浸洗,保证了产品表面的清洗效果,清洗速度更快,相邻装置之间设置有隔离区,避免每段之间的溶液相互污染。但该方法的紧密性不能保证,存在一定的污染环境的问题。

又如中国专利号为cn90104787.2公开了高效盐酸酸洗缓蚀剂工业化生产工工艺及其装置,缓蚀剂由油酸,氯化苄、多烯多胺、二甲苯、op-15,溶剂,tx-10、酰胺反应而成。该实用新型原料国内来源广泛,合成工艺简单合理,设备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缓蚀剂在盐酸浓度5-7%,温度50-70℃的条件下用于清洗锅炉,除油除垢除锈一次进行,金属表面无腐蚀现象,缓蚀效率达97%以上。缓蚀剂在(13-15)%盐酸、3%hf、温度90℃以下的条件下用于油田酸化,其腐蚀速度<10g/m2h。但该方法的装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酸雾污染的问题。

再如专利号为jp2001517651公开了一种衍生于萜烯的化合物在对硬表面如金属表面除油/清洁中的应用,该化合物包括数目为3~5个的氧化丙烯单元和数目为6~10个的氧化乙烯单元。该化合物的使用浓度低于10克/升,更具体地说为0.01~5克/升。该金属表面的清洁/除油中应用,在所用组合物的除油力和其起泡性能不能满足现有铝金属材料的要求。

综合上,在化工除污除油装置或设备领域,其实际应用中的亟待处理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其用于金属表面的酸蚀除油,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包括塔体、填料层、储液设备、雾化喷淋设备以及废液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储液设备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外侧部分以及塔体内侧部分,且与所述储液设备连通;所述废液处理设备设置在所述储液设备一侧,并与所述塔体底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塔体底部用于向塔体内部鼓风的进风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出风口;所述塔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且所述第一填料层以及第二填料层将所述塔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分隔的容腔,多个分隔的容腔分别设置了观检孔以及雾化喷淋设备。

可选地,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还包括酸雾处理层,且所述酸雾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分别为鲍尔环填料,且为耐酸性材料制备。

可选地,所述储液设备为耐酸材料制备的箱体,且箱体上设置了供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伸入的槽孔。

可选地,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若干引流管以及驱动装置,且伸入储液设备的引流管端部还设置了带有孔洞的过滤球,伸入所述塔体内的引流管还设置了若干个喷头,且所述若干个喷头能实现向所述容腔内喷洒液体。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耐酸抽液泵,能实现所述储液设备中液体的输送。

可选地,所述废液处理设备包括导管、废液储存槽、废液水泵、处理罐以及排水口,且所述导管能连接所述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废液储存槽实现连接,且所述导管上设置了阀门,能控制所述塔体内的液体流入所述废液储存槽;所述废液水泵与所述废液储存槽连接,并将废液输送至处理罐,废液在所述处理罐中处理后,通过排液管进行排放。

可选地,所述酸雾处理层为固体活性炭处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塔式除油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喷淋设备,与常规的酸蚀浸泡相比,能减少酸的使用量,且雾化喷淋设备设置的多个喷嘴,能实现在塔体容腔内酸的喷洒更加均匀,且不需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酸溶液中,能更好地控制酸蚀的程度与除油的效果;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设置酸雾处理层以及废液处理设备,能增加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气密性,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作用,使得符合绿色生产的宗旨;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填料层形成不同的容腔,能增加容腔内的金属与酸雾的接触面积,增加酸蚀除油的效率与效果。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填料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的俯视简略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碱喷淋塔的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液设备;2-耐酸抽液泵;3-鼓风口;4-孔洞;5-填料层;6-观检孔;7-出风口;8-酸雾处理层;9-引流管;91-喷嘴;10-伸入储液设备的引流管;11-过滤球;12-废液处理设备;121-导管;122-废液水泵;123-处理罐;124-排水口;13-废液存储槽;14-废液水泵;15-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根据图1-5所示阐述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其用于金属表面的酸蚀除油,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包括塔体、填料层、储液设备、雾化喷淋设备以及废液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储液设备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外侧部分以及塔体内侧部分,且与所述储液设备连通;所述废液处理设备设置在所述储液设备一侧,并与所述塔体底部连接。

其中,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塔体底部用于向塔体内部鼓风的进风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出风口;所述塔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且所述第一填料层以及第二填料层将所述塔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分隔的容腔,多个分隔的容腔分别设置了观检孔以及雾化喷淋设备;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还包括酸雾处理层,且所述酸雾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之间;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分别为鲍尔环填料,且为耐酸性材料制备;所述储液设备为耐酸材料制备的箱体,且箱体上设置了供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伸入的槽孔;所述驱动装置为耐酸抽液泵,能实现所述储液设备中液体的输送;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若干引流管以及驱动装置,且伸入储液设备的引流管端部还设置了带有孔洞的过滤球,伸入所述塔体内的引流管还设置了若干个喷头,且所述若干个喷头能实现向所述容腔内喷洒液体;所述废液处理设备包括导管、废液储存槽、废液水泵、处理罐以及排水口,且所述导管能连接所述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废液储存槽实现连接,且所述导管上设置了阀门,能控制所述塔体内的液体流入所述废液储存槽;所述废液水泵与所述废液储存槽连接,并将废液输送至处理罐,废液在所述处理罐中处理后,通过排液管进行排放;所述酸雾处理层为固体活性炭处理层。

实施例二

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其用于金属表面的酸蚀除油,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包括塔体、填料层、储液设备、雾化喷淋设备以及废液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储液设备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外侧部分以及塔体内侧部分,且与所述储液设备连通;所述废液处理设备设置在所述储液设备一侧,并与所述塔体底部连接。

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塔体底部用于向塔体内部鼓风的进风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出风口;所述塔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且所述第一填料层以及第二填料层将所述塔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分隔的容腔,多个分隔的容腔分别设置了观检孔以及雾化喷淋设备。通过观检孔能更加便捷地观察到塔体内的金属的酸蚀除油程度,防止金属过度腐蚀。

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还包括酸雾处理层,且所述酸雾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之间;所述酸雾处理层为固体活性炭处理层。

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分别为鲍尔环填料,且为耐酸性材料制备。所述鲍尔环填料是一种新型填料,上下面层窗位置相互交搭而成,并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孔洞的材料。它与拉西环填料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在侧壁上开有长方形窗孔,窗孔的窗叶弯入环心,由于环壁开孔使得气、液体的分布性能较拉西环得到较大的改善,尤其是环的内表面积能够得以充分利用。且填料层形成不同的容腔,能增加容腔内的金属与酸雾的接触面积,增加酸蚀除油的效率与效果。

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若干引流管以及驱动装置,且伸入储液设备的引流管端部还设置了带有孔洞的过滤球,伸入所述塔体内的引流管还设置了若干个喷头,且所述若干个喷头能实现向所述容腔内喷洒液体。与常规的酸蚀浸泡相比,能减少酸的使用量,且雾化喷淋设备设置的多个喷嘴,能实现在塔体容腔内酸的喷洒更加均匀,且不需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酸溶液中,能更好地控制酸蚀的程度与除油的效果

所述储液设备为耐酸材料制备的箱体,且箱体上设置了供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伸入的槽孔。具体地,通过将雾化喷淋设备的引流管伸入储液设备,在耐酸抽液泵的作用下,通过另一导管二将储液设备中的液体输送至塔体内,并通过塔体内的若干个喷嘴以雾化的形式喷出,鼓风口每隔30分钟运行一次,每次运行的时间为10分钟。

所述驱动装置为耐酸抽液泵,能实现所述储液设备中液体的输送。耐酸抽液泵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源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耐酸抽液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所谓的气蚀是指:耐酸抽液泵启动时,若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液位低于泵进口的液体吸入泵内,不能输送流体的现象。

所述废液处理设备包括导管、废液储存槽、废液水泵、处理罐以及排水口,且所述导管能连接所述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废液储存槽实现连接,且所述导管上设置了阀门,能控制所述塔体内的液体流入所述废液储存槽;所述废液水泵与所述废液储存槽通过另一导管实现连接,并将废液输送至处理罐,废液在所述处理罐中处理后,通过排液管进行排放。处理罐能添加酸中和剂或沉淀试剂,将废液中的金属沉淀或者将废酸中的酸进行中和,使得废液达到环保排放的标准。

实施例三

一种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其用于金属表面的酸蚀除油,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包括塔体、填料层、储液设备、雾化喷淋设备以及废液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所述塔体内,所述储液设备设置在所述塔体的底部,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塔体外侧部分以及塔体内侧部分,且与所述储液设备连通;所述废液处理设备设置在所述储液设备一侧,并与所述塔体底部连接。

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塔体底部用于向塔体内部鼓风的进风口;所述塔体顶部设置出风口;所述塔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且所述第一填料层以及第二填料层将所述塔体内部分隔形成多个分隔的容腔,多个分隔的容腔分别设置了观检孔以及雾化喷淋设备。通过观检孔能更加便捷地观察到塔体内的金属的酸蚀除油程度,且能观察到在使用过程中可实时观测检查喷淋塔内的工作状况,防止金属过度腐蚀。在喷淋塔工作过程中,可通过观检孔观测塔内残留液固化情况,并确保喷淋塔的连续高效工作。

所述喷淋塔式除油装置还包括酸雾处理层,且所述酸雾处理层设置在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之间;所述酸雾处理层为固体活性炭处理层。此酸雾处理层能比较好地去除伴随酸雾产生的其他污染物;而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所述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分别为鲍尔环填料,且为耐酸性材料制备。鲍尔环填料是一种新型填料,是针对拉西环的一些主要缺点加以改进而出现的,是在普通拉西环的壁上开八层长方形小窗,小窗叶片在环中心相搭,上下面层窗位置相互交搭而成。它与拉西环填料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在侧壁上开有长方形窗孔,窗孔的窗叶弯入环心,由于环壁开孔使得气、液体的分布性能较拉西环得到较大的改善,尤其是环的内表面积能够得以充分利用。且填料层形成不同的容腔,能增加容腔内的金属与酸雾的接触面积,增加酸蚀除油的效率与效果。

所述雾化喷淋设备包括若干引流管以及驱动装置,且伸入储液设备的引流管端部还设置了带有孔洞的过滤球,伸入所述塔体内的引流管还设置了若干个喷头,且所述若干个喷头能实现向所述容腔内喷洒液体。与常规的酸蚀浸泡相比,能减少酸的使用量,且雾化喷淋设备设置的多个喷嘴,能实现在塔体容腔内酸的喷洒更加均匀,且不需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酸溶液中,能更好地控制酸蚀的程度与除油的效果。且所述雾化喷淋设备能为间隔运作的方式,对塔体内需要除油的金属进行间隔喷洒经过雾化的酸液,在保证除油效果的同时能减少酸液的使用。

所述储液设备为耐酸材料制备的箱体,且箱体上设置了供所述雾化喷淋设备伸入的槽孔。具体地,通过将雾化喷淋设备的引流管伸入储液设备,在耐酸抽液泵的作用下,通过另一导管二将储液设备中的液体输送至塔体内,并通过塔体内的若干个喷嘴以雾化的形式喷出,鼓风口每隔30分钟运行一次,每次运行的时间为10分钟。

所述驱动装置为耐酸抽液泵,能实现所述储液设备中液体的输送。耐酸抽液泵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源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耐酸抽液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所谓的气蚀是指:耐酸抽液泵启动时,若泵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低,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液位低于泵进口的液体吸入泵内,不能输送流体的现象。

所述废液处理设备包括导管、废液储存槽、废液水泵、处理罐以及排水口,且所述导管能连接所述塔体的底部并与所述废液储存槽实现连接,且所述导管上设置了阀门,能控制所述塔体内的液体流入所述废液储存槽;所述废液水泵与所述废液储存槽连接,并将废液输送至处理罐,废液在所述处理罐中处理后,通过排液管进行排放。处理罐能添加酸中和剂或沉淀试剂,将废液中的金属沉淀或者将废酸中的酸进行中和,使得废液达到环保排放的标准。

综合上,本实用新型的的喷淋塔式除油装置通过设置雾化喷淋设备,能减少酸的使用量,能更好地控制酸蚀的程度与除油的效果以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作用,使得符合绿色生产的宗旨。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