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震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1542发布日期:2020-08-14 19:0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震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缸盖铸件热处理后震落铸件内部及孔洞中残余覆膜砂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震砂装置。



背景技术:

缸盖铸件热处理之后的二次震砂是铸造工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铸件经热处理之后附在铸件内腔、孔洞的残余覆膜砂会脱落,需要进行再次震砂,震砂的工序就是将缸盖铸件上复杂的内腔、孔洞中的残余覆膜砂通过物理手段震出,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方法是通过人工手持风镐对缸盖进行震动,将覆膜砂从缸盖中震出,此项工序费时费力,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由于操作工人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造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覆膜砂从铸件内部中震出而不伤害铸件,操作简单方便,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普适性高、能够衔接下一工序的的自动震砂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震砂装置,包括震砂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震砂装置包括震砂架、震砂组件和送料组件,所述震砂架包括上层震砂架和下层震砂架,所述上层震砂架和下层震砂架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震砂组件固定在上层震砂架上,所述送料组件固定在下层震砂架上,所述送料组件位于震砂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台、传送组件和传感器,所述传送台穿过上层震砂架和下层震砂架之间,所述传送组件和传感器均安装在传送台上。

优选地,所述震砂组件包括风镐、风镐支撑板、风镐安装架和震砂板,所述风镐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层震砂架的顶部,所述风镐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风镐支撑板上,所述风镐通过螺栓安装在风镐安装架上且风镐的秆子垂直向下设置,所述风镐支撑板上设有供风镐秆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震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风镐秆子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气缸、气缸固定板和顶板,所述气缸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层震砂架的顶部,所述送料气缸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所述送料气缸的活塞杆垂直向上设置,所述气缸固定板上设有供送料气缸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顶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杆上,所述顶板位于震砂板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传送台为辊道,所述传送组件为电机,所述辊道上的滚筒等间距设置,所述辊道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安装架上,所述电机上的转轴通过链条与辊道上的滚筒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板包括底板和若干顶板本体,所述顶板本体等间距的垂直固定在底板上,每一个所述顶板本体均在送料气缸的带动下在相邻的两个滚筒的间隙中做垂直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安装在辊道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上层震砂架靠近辊道传送方向开始的一侧上安装有送料气缸档杆。

优选地,所述辊道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条。

优选地,所述辊道的底部安装有调平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震砂装置,通过设置震砂架、震砂组件、送料组件、传送台、传送组件和传感器来实现震砂工作,通过辊道把铸件传送到送料组件的上方,送料电机顶起顶板使铸件紧贴震砂板,在风镐的工作中完成震砂工序,本实用新型具有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成本投入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传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震砂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震砂架1,震砂组件2,送料组件3,上层震砂架101,下层震砂架102,辊道4,电机5,传感器6,风镐201,风镐支撑板202,风镐安装架203,震砂板204,送料气缸301,气缸固定板302,顶板303,电机安装架401,底板3031,顶板本体3032,送料气缸档杆1011,导向条402,调平脚40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自动震砂装置,包括震砂装置和传送装置,所述震砂装置包括震砂架1、震砂组件2和送料组件3,所述震砂架1包括上层震砂架101和下层震砂架102,所述上层震砂架101和下层震砂架10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震砂组件2固定在上层震砂架101上,所述送料组件3固定在下层震砂架102上,所述送料组件3位于震砂组件2的正下方,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台、传送组件和传感器6,所述传送台穿过上层震砂架101和下层震砂架102之间,所述传送组件和传感器6均安装在传送台上,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震砂架1、震砂组件2、送料组件3、传送台、传送组件和传感器6来实现震砂工作,通过传送装置进行铸件的输送,在震砂装置的工作下进行震砂,解放了操作工人的双手,降低了劳动强度。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所述震砂组件2包括风镐201、风镐支撑板202、风镐安装架203和震砂板204,所述风镐支撑板202通过螺栓固定在上层震砂架101的顶部,所述风镐安装架203通过螺栓固定在风镐支撑板202上,所述风镐201通过螺栓安装在风镐安装架203上且风镐201的秆子垂直向下设置,所述风镐支撑板202上设有供风镐201秆子穿过的通孔,所述震砂板204通过螺栓固定在风镐201秆子的末端。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所述送料组件3包括送料气缸301、气缸固定板302和顶板303,所述气缸固定板302通过螺栓固定在下层震砂架102的顶部,所述送料气缸301通过螺栓固定在气缸固定板302上,所述送料气缸301的活塞杆垂直向上设置,所述气缸固定板302上设有供送料气缸301的活塞杆穿过的通孔,所述顶板303通过螺栓固定在活塞杆上,所述顶板303位于震砂板204的正下方,板303在送料气缸301的作用下将传送到顶板303上方辊道4上的铸件顶起贴紧震砂板204,震砂板204在风镐201的运作下发生震动,将铸件上的残余覆膜砂震落。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所述传送台为辊道4,所述传送组件为电机5,所述辊道4上的滚筒等间距设置,所述辊道4的底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安装架401,所述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安装架401上,所述电机5上的转轴通过链条与辊道4上的滚筒传动连接。

参照图4所示,所述顶板303包括底板3031和若干顶板本体3032,所述顶板本体3032等间距的垂直固定在底板3031上,每一个所述顶板本体3032均在送料气缸301的带动下在相邻的两个滚筒的间隙中做垂直往复运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传感器6安装在辊道4的两端,辊道4上安装传感器6,在铸件到达顶板303上方的辊道4时,辊道4停转,送料气缸301顶起顶板303,将铸件顶离辊道4紧贴震砂板204,风镐201进行震砂。

参照图1所示,所述上层震砂架101靠近辊道4传送方向开始的一侧上安装有送料气缸档杆1011。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所述辊道4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条402,铸件随辊道4向前输送时,导向条402能够起到很好导向和定位的作用,使铸件到达顶板303的位置区域时,处于正确的摆放位置,便于送料气缸301顶起顶板303时,铸件能够被有效快速的顶起。

参照图1所示,所述辊道4的底部安装有调平脚403,在辊道4的底部安装调平脚403,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在风镐201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起到稳定和固定设备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由操作工人把缸盖铸件放置于进料侧的辊道4上,电机5工作通过链条带动滚筒转动从而将缸盖铸件向前输送流转,当传感器6感应到产品时,辊道4停转,送料气缸301带动顶板303顶起,将产品顶离辊道4并紧贴震砂板204,风镐201开始带动震砂板204震动,震动传递到缸盖内腔将残余覆膜砂震落,震动持续时间达到时,风镐201停止震动,送料气缸301回落,缸盖落回辊道4,辊道4开始转动继续带动缸盖向下一工序流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