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成型方法主要是将铁件加热熔化,使其成为具有流动性的铁液,然后浇铸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注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传统的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产品的形状制出造型制芯用的模具,b、将模具放入砂箱的上、下砂箱,然后进行填砂、紧实,起模后去除上、下砂箱的浮砂、杂质,然后将上、下砂箱合箱,并放置于轨道小车上,用紧固螺栓夹紧,夹紧时需两边同时紧固,防止翘型,造成漏箱,c、将熔化后的铁液浇注入砂箱中的型腔内,最后脱砂清理铸件,得铸件。目前,这种工艺制造的铸件硬度差,且铸砂型结构稳定性差、结构不标准从而导致铸件后的铸件结构不符合标准,影响铸件的合格率。近年来自动合模线技术逐渐开始应用,自动合模线包括线体框架、线体滚轮、带覆膜砂的铁模上砂箱、带覆膜砂的铁模下砂箱、气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其合箱工艺一般为:在上下砂箱装型砂,下砂箱内放砂芯—去除上、下箱浮砂、杂质—合箱—移动到下一工位—装冒口—浇铸,在去除上、下箱浮砂、杂质时在上箱位置有凹陷部分如冒口部位人工在线体上清理难度大、劳动时间长,影响线体浇铸效率,且废品率比较大。
公开号为cn206229994u公开了一种铸管自动吹砂装置,属于铸管生产领域。该实用新型包括一组主动托轮组、一组从动托轮组、气动除砂机构、升降机构,所述主动托轮组的主动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铸管承托于主动托轮组和从动托轮组之上,所述气动除砂机构包括气动吹砂管和气动敲击锤,所述气动敲击锤设置在铸管承口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铸管承口端,气动吹砂管承托于升降机构之上,所述气动吹砂管和气动敲击锤均通过管路与气源连通。但是,该专利去除的是铸管外表的浮砂,不适合复杂零件内部凹陷位置的吹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解决现有铸造工艺中复杂铸件冒口人工清理困难、铸件成品质量差、合格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包括固定架、气缸、上导向板、下导向板和气管,所述的气缸固定在固定架下方,所述的气缸的伸缩杆贯穿固定架,每个导向板下方各固定至少一个气缸,每个导向板上分别贯穿固定若干气管,气管与铸件冒口位置匹配,所述的固定架上还设置与气管匹配的贯穿孔,所述的气管下端与气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上导向板包括水平板一,所述的水平板一的两侧交叉固定四块竖板,四块竖板分别与四块水平板二连接,四块水平板二上分别贯穿固定一根气管。
优选地,所述的下导向板包括水平板三,所述的水平板三的两侧交叉固定四块水平板四,四块水平板四上分别贯穿固定一根气管。
优选地,所述的上导向板、下导向板下方各与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气缸的伸缩杆上端还螺纹连接加长杆,所述的加长杆与上导向板或者下导向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架上还设置承向套,所述的伸缩杆滑动连接在承向套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在固定架下方至少固定一个气缸,气缸的伸缩杆固定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导向板一和导向板二的四周固定气管,气管的数量、位置与铸件需要清理冒口的数量、位置匹配,通过气缸的伸缩来控制上导向板、下导向板的上下平移,从而带动气管上下移动,确保气管在铁模中相应位置将冒口位置散砂及杂质清理干净,解决了复杂零件(例如:排气歧管)内部凹陷位置的吹砂,减少人工清理难度,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废品率。
2.本实用新型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采用铁模覆砂铸造工艺,在铁模线上、下箱合箱前清理散砂及杂质,整个装置安装在铁模铸造线上,安装方便,在铁模上箱移动到此工位后,通过气缸伸缩带动气管插入到铁模上箱冒口位置孔中,操作简单,而且上导向板的气管清理一种铸件,下导向板的气管可清理另一种铸件,可交替连接作业,应用范围广泛。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导向板包括水平板一,所述的水平板一的两侧交叉固定四块竖板,四块竖板分别与四块水平板二连接,四块水平板二上分别贯穿固定一根气管。所述的下导向板包括水平板三,所述的水平板三的两侧交叉固定四块水平板四,四块水平板四上分别贯穿固定一根气管。本实用新型保证八根气管位置交错设置,不重合,作业互不影响,而且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以及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与固定架的距离合适,减少占用空间,布局合理,保证导管能够插入冒口合适位置。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缸的伸缩杆上端螺纹连接加长杆,所述的加长杆与上导向板或者下导向板固定连接,加长杆的设置气管能够移动更长的距离。所述的固定架上还设置承向套,所述的伸缩杆滑动连接在承向套内,承向套防止伸缩杆偏斜,保证气管平稳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气歧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合箱前铁模覆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模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体框架,2-铁模,3-冒口,4-上导向板,41-水平板一,42-竖板,43-水平板二,5-气管,6-下导向板,61-水平板三,62-水平板四,7-固定架,8-气缸一,9-气缸二,10-气缸三,11-贯穿孔,12-加长杆,13-承向套,14-滚轮,15-上砂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4,一种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包括固定架7、气缸、上导向板4、下导向板6和气管5,所述的气缸包括气缸一8、气缸二9、气缸三10、气缸四,气缸一8、气缸二9、气缸三10、气缸四的伸缩杆上端螺纹连接加长杆12,所述的气缸固定在固定架7下方,所述的气缸的伸缩杆贯穿固定架7,所述的上导向板4、下导向板6下方各与两个气缸的伸缩杆固定,即气缸一8、气缸四的加长杆12与下导向板6下方固定,气缸一8、气缸四同步伸缩,气缸二9、气缸三10的加长杆12与上导向板4下方固定,气缸二9、气缸三10同步伸缩,每个导向板上分别贯穿固定四根气管5,上导向板4的四根气管5与排气歧管一保温冒口位置匹配,下导向板6的四根气管5与排气歧管二保温冒口位置匹配,排气歧管一或者排气歧管二的结构参见图1,所述的固定架7上还设置与气管5匹配的贯穿孔11,所述的气管5下端通过管路与气源连接。
参见图5,所述的上导向板4包括水平板一41,所述的水平板一41的两侧交叉固定四块竖板42,四块竖板42分别与四块水平板二43连接,四块水平板二43上分别贯穿固定一根气管5。
参见图6,所述的下导向板6包括水平板三61,所述的水平板三61的两侧交叉固定四块水平板四62,四块水平板四62上分别贯穿固定一根气管5。
所述的固定架7上还设置承向套13,所述的伸缩杆滑动连接在承向套13内。
本实用新型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使用方法:合箱前吹砂工位增加本实用新型铁模线自动吹砂装置,排气歧管一或者排气歧管二合箱前铁模覆砂结构参见图2。排气歧管一上砂箱的线体框架1、铁模2通过滚轮14移动到此工位时,气缸二9、气缸三10推动上导向板4上移,上导向板4带动四根气管5上移到铁模2的四个冒口3内(参见图4),将散砂及杂质通过气管5吹气清理干净,在清理干净后气缸带动上导向板4、气管5回到原位置后,滚轮3带动排气歧管一上砂箱15移动到下一工位后与下砂箱合箱;同时排气歧管二上砂箱的线体框架、铁模通过滚轮14移动到此工位,气缸一8、气缸四推动下导向板6上移,下导向板6带动四根气管5上移到铁模的四个冒口内,将散砂及杂质通过气管5吹气清理干净,在清理干净后气缸带动下导向板6、气管5回到原位置后,滚轮3带动排气歧管二上砂箱移动到下一工位后与下砂箱合箱;如此循环进行,连续交替实现排气歧管一和排气歧管二冒口的清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