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0028发布日期:2020-10-02 10:10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铸工件的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件是一种压力铸造的零件,是使用装好铸件模具的压力铸造机械压铸机,将加热为液态的铜、锌、铝或铝合金等金属浇入压铸机的入料口,经压铸机压铸,铸造出模具限制的形状和尺寸的铜、锌、铝零件或铝合金零件,这样的零件通常就被叫做压铸件。

压铸完成后的工件表面有较多的颗粒,表面粗糙需要打磨平整。现有的打磨抛光设备在抛光时,精度低,经过长时间的抛光后,抛光带经过磨损后容易导致抛光的精度发生变化,抛光带长时间工作也容易导致张紧度不够,抛光的效果变差。

同时,在抛光时,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夹持的效果较差,同时,在抛光完成后,需要拆卸更换,不方便操作,造成设备停机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及其抛光方法,本发明在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设置有抛光机构,通过驱动第二气压缸,可以带动支撑板转动,进而调节抛光带的张紧程度,通过驱动第一气压缸,可以调节抛光带的位置,进而调节抛光带对工件抛光的位置,便于调节抛光位置和抛光程度,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调节,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抛光的精度高;

本发明在第三支撑平台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装置和夹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第三电机,带动压铸工件自转一圈对工件抛光,然后驱动第二电机,转动轴转动带动承接板转动,进而带动压铸工件公转,便于对下一个压铸工件抛光,在使用时,通过自转完成抛光,通过公转完成更换,不会造成设备的停机,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设计有夹持装置和吸附装置,夹持装置和吸附装置分别从侧面和底面对工件进行固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固定的效果,提高了抛光的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包括第一支撑工作台,所述第一支撑工作台的侧方设置有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工作台底端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的侧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轮,第一从动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板的上端,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套有抛光带,抛光带的内壁贴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均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上,第二支撑平台设置在第一支撑工作台的侧方。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抵板,抵板和抛光带的内壁相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侧方设置有第三支撑平台,第三支撑平台的侧端设置有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侧端设置有固定在第三支撑平台的底端的连接板,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的侧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三从动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第三从动轮上端固定有和第三支撑平台转动连接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三支撑平台的上端,转动轴的顶端固定有呈十字型的承接板,承接板的四角均开有限位孔,限位孔的侧端开有环形缺口。

所述转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吸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工作台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底板,第一支撑工作台的侧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工作台上的转轴,转轴和支撑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工作台和第二支撑平台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压缸,第一气压缸的底端固定有底板,底板固定在第一支撑工作台上,第一气压缸上的第一气压杆端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压缸,第二气压缸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支撑工作台的底端,第二气压缸上的第二气压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板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平台的下方设置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底端的呈t型的连接立杆,连接立杆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横杆,连接横杆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平台的底端固定有阵列分布的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底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底板,第三支撑柱的侧端开有连接孔,连接孔和连接横杆滑动适配,第三支撑平台的底端固定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之间固定有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承接板上端的夹持盒体,夹持盒体的底端设置有环形圈,环形圈转动设置在环形缺口内,夹持盒体的中心位置下方设置有固定在承接板四角底端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侧壁设置有和限位孔转动连接的连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盒体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贴合在夹持盒体内壁,螺纹杆的内端部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侧方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的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相连接的套杆,夹持板的另一端开有弧形缺口,便于和工件贴合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的上方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固定在夹持盒体上端的定位管,定位管的一侧设置有和真空泵相连的真空管,定位管的上端设置吸盘,吸盘和压铸工件相接触,开启真空泵便于对压铸工件进行吸附。

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的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待抛光压铸工件放置在夹持盒体内,转动螺纹杆通过螺纹进给,使得夹持板对压铸工件进行夹持,然后开启真空泵对压铸工件的底端进行吸附,实现对压铸工件的固定;

二、驱动第二气压缸,带动支撑板转动,调节抛光带合适的张紧程度,然后通过驱动第一气压缸,调节抛光带的位置,调节抛光带对工件抛光的位置,便于调节抛光位置和抛光程度;

三、驱动第三电机,带动压铸工件自转,压铸工件的表面和抛光带打磨抛光,在压铸工件自转的过程中,实现对压铸工件的表面逐渐抛光;

四、待单个压铸工件抛光完成后,驱动第二电机,转动轴转动带动承接板转动,进而带动压铸工件公转,便于下一个压铸工件的抛光,同时,将抛光完成后的工件更换为待抛光的工件,如此反复,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第一支撑平台和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设置有抛光机构,通过驱动第二气压缸,可以带动支撑板转动,进而调节抛光带的张紧程度,通过驱动第一气压缸,可以调节抛光带的位置,进而调节抛光带对工件抛光的位置,便于调节抛光位置和抛光程度,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调节,在对工件进行抛光时,抛光的精度高;

2、本发明在第三支撑平台的上端设置有转动装置和夹持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第三电机,带动压铸工件自转一圈对工件抛光,然后驱动第二电机,转动轴转动带动承接板转动,进而带动压铸工件公转,便于对下一个压铸工件抛光,在使用时,通过自转完成抛光,通过公转完成更换,不会造成设备的停机,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发明设计有夹持装置和吸附装置,夹持装置和吸附装置分别从侧面和底面对工件进行固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固定的效果,提高了抛光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抛光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抛光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整体结构底部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支撑平台上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转动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夹持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夹持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吸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如图1和2所示,包括第一支撑工作台1,第一支撑工作台1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平行分布的第一支撑柱11,第一支撑柱11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底板111,便于对支撑柱进行固定。第一支撑工作台1的侧端设置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工作台1上的转轴12,转轴12和支撑板13转动连接。

如图2和3所示,第一支撑工作台1的侧方设置有抛光机构2,抛光机构2包括固定在第一支撑工作台1底端的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主动轮22,第一主动轮22的侧方设置有第一从动轮23,第一从动轮23转动设置在支撑板13的上端,第一主动轮22和第一从动轮23上套有抛光带24,抛光带24的内壁贴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25,第二从动轮25均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平台3上,第二支撑平台3设置在第一支撑工作台1的侧方。

第二支撑平台3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抵板31,抵板31和抛光带24的内壁相接触,使得抛光带24在工作时能够处于平行状态,第二支撑平台3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挡板32。

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工作台1和第二支撑平台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压缸4,第一气压缸4的底端固定有底板41,底板41固定在第一支撑工作台1上,第一气压缸4上的第一气压杆42端部固定有第一支撑杆43,第一支撑杆43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3上。

如图2和4所示,第一支撑工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气压缸5,第二气压缸5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51,第二支撑杆51固定在第一支撑工作台1的底端,第二气压缸5上的第二气压杆52的端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杆53,第三支撑杆53固定在支撑板13的底端。

通过驱动第二气压缸5,可以带动支撑板13转动,进而调节抛光带24的张紧程度;通过驱动第一气压缸4,可以调节抛光带24的位置,进而调节抛光带24对工件抛光的位置,便于调节抛光位置和抛光程度。

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平台3的下方设置支撑部件6,支撑部件6包括固定在第二支撑平台3底端的呈t型的连接立杆61,连接立杆61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横杆62,连接横杆62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限位板63。

如图4和5所示,第二支撑平台3的侧方设置有第三支撑平台7,第三支撑平台7的底端固定有阵列分布的第三支撑柱71,第三支撑柱71底端设置有第三支撑底板711,便于对支撑柱进行固定,第三支撑柱71的侧端开有连接孔712,连接孔712和连接横杆62滑动适配。第三支撑平台7的底端固定有第二挡板72,第二挡板72和第一挡板32之间固定有伸缩杆73,通过伸缩杆73和连接横杆62实现第二支撑平台3和第三支撑平台7的连接,通过驱动第一气压缸4,第二支撑平台3可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三支撑平台7。

如图5和6所示,第三支撑平台7的侧端设置有转动装置8,转动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81,第二电机81侧端设置有固定在第三支撑平台7的底端的连接板811,第二电机8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主动轮82,第二主动轮82的侧方设置有第三从动轮83,第二主动轮82和第三从动轮83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84。第三从动轮83上端固定有和第三支撑平台7转动连接的转动轴841,转动轴841上固定有第二限位板842,第二限位板842设置在第三支撑平台7的上端,转动轴841的顶端固定有呈十字型的承接板85,承接板85的四角均开有限位孔851,限位孔851的侧端开有环形缺口852。通过驱动第二电机81,转动轴841转动带动承接板85转动。

如图5和7所示,转动装置8的上方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夹持装置9,夹持装置9包括设置在承接板85上端的夹持盒体91,夹持盒体91的底端设置有环形圈911,环形圈911转动设置在环形缺口852内,夹持盒体91的中心位置下方设置有固定在承接板85四角底端的第三电机92,第三电机92的输出端侧壁设置有和限位孔851转动连接的连接轴921,驱动第三电机92,夹持盒体91可以转动。

如图8和9所示,夹持盒体91的侧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3,螺纹杆93上螺纹连接有螺帽931,螺帽931贴合在夹持盒体91内壁,螺纹杆93的内端部设置有连接套94,连接套94的侧方设置有夹持板95,夹持板95的一端设置有和连接套94相连接的套杆951,夹持板95的另一端开有弧形缺口952,便于和工件贴合夹持,将待抛光的压铸工件96放置在夹持盒体91,转动螺纹杆93通过螺纹进给,使得夹持板95对压铸工件96进行夹持。

如图8和10所示,夹持装置9的上方设置有吸附装置10,吸附装置10包括固定在夹持盒体91上端的定位管101,定位管101的一侧设置有和真空泵相连的真空管102,定位管101的上端设置吸盘103,吸盘103和压铸工件96相接触,开启真空泵便于对压铸工件96进行吸附。

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第三电机92,带动压铸工件96自转一圈对工件抛光,然后驱动第二电机81,转动轴841转动带动承接板85转动,进而带动压铸工件96公转,便于对下一个压铸工件96抛光。

一种压铸工件的高精度抛光设备的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将待抛光压铸工件96放置在夹持盒体91内,转动螺纹杆93通过螺纹进给,使得夹持板95对压铸工件96进行夹持,然后开启真空泵对压铸工件96的底端进行吸附,实现对压铸工件96的固定;

二、驱动第二气压缸5,带动支撑板13转动,调节抛光带24合适的张紧程度,然后通过驱动第一气压缸4,调节抛光带24的位置,调节抛光带24对工件抛光的位置,便于调节抛光位置和抛光程度;

三、驱动第三电机92,带动压铸工件96自转,压铸工件96的表面和抛光带24打磨抛光,在压铸工件96自转的过程中,实现对压铸工件96的表面逐渐抛光;

四、待单个压铸工件96抛光完成后,驱动第二电机81,转动轴841转动带动承接板85转动,进而带动压铸工件96公转,便于下一个压铸工件96的抛光,同时,将抛光完成后的工件更换为待抛光的工件,如此反复,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