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刀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7880发布日期:2020-11-19 19:3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刀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加工工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刀挡板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锌工艺能够有效的防止钢材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镀层的质量是下游的汽车板用户或家电板使用厂家关注和考核的重点,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中,“气刀”通过采用一对横贯整个带钢宽度的缝形喷嘴,喷出连续的像刀一样的扁平气流,把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吹刮掉,在带钢表面留下均匀、适量的锌层,并让多余的锌液流回锌锅,从而达到合理控制锌层的目的。

由于气刀的总长是固定的,且一般会大于带钢的宽度,而由于生产批次及规格的不同带钢的宽度会经常变化,在生产时,为了减少带钢两侧的气刀对射产生噪音及对镀层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一般会在带钢两侧的宽度方向加装气刀挡板,目前行业内使用的气刀挡板工作方式分为两种: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使用非接触式的气刀边部挡板,其优点在于不与带钢直接接触,可避免导轮结渣,其缺点在于当带钢在轧制线平面内摆动时,挡板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响应,从而保证不了挡板与带钢恒定的间距,造成带钢边部质量不稳定。接触式挡板则可实现挡板和钢带的同步摆动,缩短调整过程,避免挡板与带钢边部距离的变化而造成的带钢边部结瘤和增厚,申请号为201620996657.2的中国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气刀挡板装置,其中长轴上的滚轮与带钢边缘接触,滚轮随带钢的移动转动。

接触式挡板装置在工作时,滚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当带钢偏摆较大时,容易因滚轮与带钢边缘之间挤压导致带钢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的接触式挡板装置在工作时,滚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当带钢偏摆较大时,容易因滚轮与带钢边缘之间挤压导致带钢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刀挡板装置。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刀挡板装置,包括挡板座,所述挡板座上设有安装座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一端与安装座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外杆,所述外杆上设有开设于一端面上的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外杆的开口端套接有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与第一弹簧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座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内设有滑动贯穿连接板的导向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内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内杆与压力传感器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通过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连接有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与安装座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线性导轨和滑动设置在线性导轨上的滑座,所述滑座的底端与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座上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轮架,所述导轮架上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外侧的边缘伸出挡板的最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还通过检测架安装有电涡流传感器,所述电涡流传感器用于检测带钢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滑座的外侧设置有l型调节杆,所述l型调节杆远离滑座的一端设置有支点轮,所述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杆,两个所述铰接杆的顶端均与滑座相铰接,且两个铰接杆的底端均与安装座相铰接,其中一个铰接杆的顶端延伸至滑座外部,且与l型调节杆的底部相铰接,所述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罩在线性导轨外侧,所述限位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滑动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l型调节杆远离支点轮的一端相抵,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部滑动套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与限位座螺纹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板座上加装缓冲组件,当生产中带钢偏摆较大时,挡板座在带钢作用下向缓冲组件一侧移动,避免带钢边缘受力过大而变形,同时缓冲组件一端通过连接板与挡板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抵在安装座上,可以根据其提供的弹性作用,使得带钢边缘与气刀挡板装置保持接触,并令带钢边缘始终与挡板的左端保持恒定距离,不影响挡板功能的正常发挥;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组件中设置导向杆,可以使得挡板座在移动过程中,因连接板和导向杆的滑动配合及对连接板限位的动作,使得挡板座移动时不会在导向杆长度方向上发生倾斜,避免其上的挡板直接与带钢边缘相接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座上加装检测架,可以利用检测架上的电涡流传感器对穿过检测架的带钢边缘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外部控制机构,然后控制调整机构通过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移动挡板座,进而调整挡板与带钢边缘的距离,实现非接触式工作方式;

(4)本实用新型在滑座上设置限位座及安装板、限位杆和螺纹杆,通过螺纹杆调整安装板与限位座顶部间距,进而调整限位杆底部的位置。由于l型调节杆、支点轮、线性导轨、滑座、安装座和铰接杆形成了串联式杠杆,即杠杆递进作用结构,且安装座、挡板座一端相比于l型调节杆一端的重量较大,串联式杠杆能够有效在l型调节杆的远端产生向上偏转的趋势,在狭小空间内放大调整比例。具体地,通过限位杆底部与l型调节杆的远端相抵,在限位杆底部位置变化时,大幅度调整挡板座的高度,从而适应产线上不同的工况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挡板座与安装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限位座与限位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轮架;2、挡板座;3、连接板;4、导向杆;5、缓冲组件;6、安装座;7、外杆;8、内杆;9、第一弹簧;10、压力传感器;11、挡板;12、导轮;13、检测架;14、安装板;15、电涡流传感器;16、螺纹杆;17、铰接杆;18、线性导轨;19、滑座;20、l型调节杆;21、支点轮;22、限位座;23、限位板;2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气刀挡板装置,包括挡板座2,挡板座2上安装挡板11,挡板座2上还设有安装座6和连接板3;连接板3上连接有缓冲组件5,缓冲组件5的一端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6相抵,缓冲组件5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带钢偏摆时,缓冲带钢与气刀挡板装置之间的作用力,同时保持带钢与气刀挡板装置之间的接触关系,不影响挡板11正常功能的发挥。

缓冲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上的外杆7,外杆7上设有开设于一端面上的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9,外杆7的开口端套接有内杆8,内杆8的一端与第一弹簧9相抵,另一端与安装座6相抵,在这里需要设置合适的外杆7、内杆8和第一弹簧9,使得带钢与气刀挡板装置不接触时,内杆8不会从外杆7中脱离,且保持与安装座6内壁相抵的状态。

连接板3上滑动套接有导向杆4,为增强滑动连接效果,可以在连接板3上安装滚珠轴承,然后令滚珠轴承套在导向杆4上,导向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6上,通过导向杆4与连接板3的滑动配合,可以使得连接板3只能在导向杆4上滑动,而不会在导向杆4的长度方向上发生偏转,避免挡板11直接与带钢相接触。为了使连接板3只能沿导向杆4的长度方向移动,可以设置多根平行的导向杆4共同与连接板3滑动连接。例如可以设置两个连接板3和两个导向杆4,这样连接板3不会发生沿导向杆4径向的偏转。

安装座6的内壁上嵌设有压力传感器10,内杆8远离外杆7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10相抵,压力传感器10可以实时监测内杆8端部的压力,并将监测结果发送至外部plc控制设备上进行显示或其他控制处理。

安装座6上通过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连接有调整机构,用于调整与安装座6的相对位置,平四边形铰接机构和调整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使接触式工作方式下带钢与导轮12保持接触状态。

挡板座2上远离连接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轮架1,导轮架1上转动连接有导轮12,导轮12外侧的边缘伸出挡板11的最左端,这样可以保证带钢边缘与导轮12接触,而不与挡板11发生接触。

调整机构包括线性导轨18和滑座19,滑座19滑动设置在线性导轨18上,滑座19的底端与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相连接,线性导轨18通过外部plc控制设备的控制带动滑座19进行直线移动,其中,线性导轨18和滑座19的连接关系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做赘述。在接触式工作方式中,外部plc控制设备依据压力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滑座19在线性导轨18上的位置,进而调整挡板座2的位置,在保持带钢与导轮12接触的状态下,避免因带钢边缘与导轮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过大,导致带钢挤压变形。

滑座19的外侧设置有l型调节杆20,l型调节杆20远离滑座19的一端设置有支点轮21。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杆17。两个铰接杆17的顶端均与滑座19相铰接,且两个铰接杆17的底端均与安装座6相铰接,其中一个铰接杆17的顶端延伸至滑座19外部,且与l型调节杆20的底部相铰接。滑座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座22,限位座22罩在线性导轨18外侧,限位座2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上滑动套设有限位杆24,限位杆24的底端与l型调节杆20远离支点轮21的一端相抵。限位杆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中部滑动套接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底端与限位座22螺纹连接。螺纹杆16的顶部设置有螺帽,螺帽的与安装板14的上表面相抵,可以通过转动螺帽来对螺纹杆16和限位座2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进而调整限位杆24的位置。本实施例中,l型调节杆20倾斜设置,其近端通过轴承杆和轴承连接支点轮21,底部与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相铰接,远端与限位杆24的底端相抵,l型调节杆20的数量可以为2个,对称设置在滑座19的两侧,与l型调节杆20的底部相铰接的为右侧的铰接杆17,通过l型调节杆20、支点轮21和铰接杆17的配合,形成杠杆机构,且铰接杆17位于滑座19和安装座6之间的长度较长,可以理解为阻力臂长,铰接杆17位于滑座19和l型调节杆20之间的长度较短,这样动力臂端部向下移动较小的距离,而阻力臂端部将会移动较大的距离。通过螺纹杆16与限位座22的螺纹连接关系,可以在转动螺纹杆16时,调整安装板14与限位座2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限位杆24底端的位置。当利用限位杆24对l型调节杆20的远端进行按压时,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将带动安装座6向上移动,且移动过程中保持挡板座2的水平姿态。当限位杆24向上移动时,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将带动安装座6向下移动,利用安装座6的上下移动来调整挡板11的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而适应不同的工况。本实施例主要是对挡板11与锌锅液面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锌锅中液锌吹起并溅到带钢上,也可以消除镀锌后带钢正反表面出现类似横向条纹和边部增厚或挂锌等质量缺陷。

实施例2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安装座6上通过检测架13安装有电涡流传感器15,电涡流传感器15用于检测带钢边缘。在非接触式工作方式中,外部plc控制设备通过电涡流传感器15对带钢边缘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滑座19的位置,进而调整安装座6的位置,达到控制挡板11与带钢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实施例3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前两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缓冲组件5为弹簧,弹簧的数量为多个,当采用接触式工作方式时,直接采用弹簧的方式同样可以提供缓冲功能。

工作原理:当选择接触式工作方式时,带钢边缘与导轮12相接触,在带钢发生偏摆时,导轮12具有被带钢推向右侧的趋势,由于缓冲组件5的设置,挡板座2直接整体向右移动,避免带钢受力过大而变形。且在挡板座2的移动过程中,缓冲组件5的反向作用力使得导轮12始终与带钢边缘相接触。当带钢偏摆过大,缓冲组件5不能通过伸缩有效发挥作用时,通过压力传感器10和平行四边形铰接机构、调整机构的设置,可以通过对内杆8端部受力的监测,利用外部plc控制设备来控制调整机构调整安装座6的位置,进而进一步避免带钢受力过大。这里触发调整机构作用的压力值大小由带钢的规格、材质等工况来确定。当选择非接触式工作方式时,带钢边缘不与导轮12直接接触,而是由检测架13上的电涡流传感器15对带钢边缘进行监测,进而由外部plc控制设备来控制调整机构调整安装座6的位置,达到控制挡板11与带钢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