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
背景技术:
金属退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金属组织的均匀性、消除金属组织的内应力、从而减小单位抗日压力,或是降低金属的硬度、提高金属的塑性,以便于以后进行冷作或是切削等加工或是为了金属零件最后热处理作好准备。把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是稍高于临界温度,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的过程叫退火,一般随炉冷却。
有些铜丝根据客户要求需要在退火前需要进行防氧化处理,增加铜丝的亮度等,但现有的铜丝退火机构不具备这种机构,需要额外的先进行处理,在进行退火,浪费时间,增加了加工时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设计出一款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包括设备机架、设置在设备机架上的退火箱和冷却水箱、设置在设备机架后侧的铜丝卷料机,所述设备机架的左端设置有铜丝防氧化装置,所述铜丝防氧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左端的防氧化槽、设置在防氧化槽后端的铜丝穿线孔、设置在防氧化槽内的吸收海绵、设置在防氧化槽前端的导向轮,所述吸收方面上开设有若干间槽所述防氧化槽右端设置有泵体,所述设备机架底部左端底部还设置有防氧化液回收系统,所述防氧化液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底部的防氧化液放置箱,所述防氧化液放置箱里通过管道连接与泵体,所述防氧化槽的左右两端均接通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连接于所述防氧化液放置箱。
优选的,所述退火箱与所述冷却水箱之间连通有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的一端与退火箱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延伸进冷却水箱内。
优选的,所述传输管设置于所述防氧化槽左右两端的中上位置。
优选的,所述设备机架左端处安装有防氧化槽固定安装架,所述防氧化槽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氧化槽固定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设备机架和所述铜丝卷料机之间还设置有铜丝连接装置,所述铜丝连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旁倾斜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人工将铜丝按照设备顺序手动串接好,在加工退火前,先经由铜丝防氧化装置进行防氧化处理,将铜丝绕过前端的导向轮,在卡在吸收海绵的间槽中,在穿入铜丝穿线孔中穿入退火箱,在依次串接到,最后绕道铜丝卷料机上,通过泵体将防氧化液回收箱内的防氧化液抽入到防氧化槽中,吸收海绵吸收防氧化液,铜丝卡嵌在吸收海绵的间槽中,会间接的接触到防氧化液,从而对铜丝表面进行氧化,且对于的液体不会滴落,会被吸收海绵吸收掉,防止防氧化液过多溢出,当液体超出一定位置时,多余的液体会随着传输管流回防氧化液放置箱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添加一个铜丝防氧化装置对铜丝进行氧化,提高亮度等满足铜丝的加工需求,提高了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的铜丝防氧化装置示意图;
图中:1、设备机架;11、防氧化槽固定安装架;2、退火箱;3、冷却水箱;4、铜丝卷料机;5、中空管道;6、铜丝防氧化装置;61、防氧化槽;62、铜丝穿线孔;63、吸收海绵;64、导向轮;65、间槽;66、泵体;7、铜丝连接装置;71、安装支架;72、支撑架;73、第二支撑架;74、第一导向轮;75、第二导向轮;8、防氧化液回收系统;81、防氧化液放置箱;82、管道;83、传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案例是一种带有防氧化的多股超细铜丝退火机构,包括设备机架1、设置在设备机架1上的退火箱2和冷却水箱3、设置在设备机架1后侧的铜丝卷料机4,所述设备机架1的左端设置有铜丝防氧化装置6,所述铜丝防氧化装置6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1左端的防氧化槽61、设置在防氧化槽61后端的铜丝穿线孔62、设置在防氧化槽61内的吸收海绵63、设置在防氧化槽61前端的导向轮64,所述吸收海绵63上开设有若干间槽65,所述防氧化槽61右端设置有泵体66,所述设备机架1底部左端底部还设置有防氧化液回收系统8,所述防氧化液回收系统8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机架1底部的防氧化液放置箱81,所述防氧化液放置箱81里通过管道82连接与泵体66,所述防氧化槽61的左右两端均接通有传输管83,所述传输管83连接于所述防氧化液放置箱81。将铜丝人工串接,将铜丝绕过前端的导向轮64,在卡在吸收海绵63的间槽65中,在穿入铜丝穿线孔62中穿入退火箱2,在依次串接到,最后绕道铜丝卷料机4上,通过泵体66将防氧化液回收箱81内的防氧化液抽入到防氧化槽61中,吸收海绵63吸收防氧化液,铜丝卡嵌在吸收海绵63的间槽65中,会间接的接触到防氧化液,从而对铜丝表面进行氧化,且对于的液体不会滴落,会被吸收海绵63吸收掉,防止防氧化液过多溢出,当液体超出一定位置时,多余的液体会随着传输管83流回防氧化液放置箱81内。
所述退火箱2与所述冷却水箱3之间连通有中空管道5,所述中空管道5的一端与退火箱2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延伸进冷却水箱3内。将中空管道的一端设置为向下倾斜设置并延伸进冷却水箱内,并在冷却水箱远离退火箱的另一侧设置高度高于冷却水箱的承接板,使得位于冷却水箱内的铜线呈向下凹陷设置,再将铜线穿过冷却水箱内,从而达到冷却的作用,所述冷却水箱内还有抗氧化剂,因此还能在铜丝表面形成抗氧化膜。能够进行二次氧化,对铜丝的保护加强。
所述传输管83设置于所述防氧化槽61左右两端的中上位置。
所述设备机架1左端处安装有防氧化槽固定安装架11,所述防氧化槽6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氧化槽固定安装架11上。
所述设备机架1和所述铜丝卷料机4之间还设置有铜丝连接装置7,所述铜丝连接装置7包括安装支架71、设置在安装支架71上的支撑架72,所述支撑架72旁倾斜连接有第二支撑架73,所述支撑架72上设置有第一导向轮74,所述第二支撑架73上设置有第二导向轮75。铜丝串接第一导向轮74在串接于第二导向轮75,在衍生串接到铜丝卷料机4的铜丝卷料上,进行自动卷料。本实用新型中的整体的铜丝退火机构和铜丝卷料机4为现有技术,因此未做详细的结构说明。
本实施案例在实施时,人工将铜丝按照设备顺序手动串接好,在加工退火前,先经由铜丝防氧化装置6进行防氧化处理,将铜丝绕过前端的导向轮64,在卡在吸收海绵63的间槽65中,在穿入铜丝穿线孔62中穿入退火箱2,在依次串接到,最后绕道铜丝卷料机4上,通过泵体66将防氧化液回收箱81内的防氧化液抽入到防氧化槽61中,吸收海绵63吸收防氧化液,铜丝卡嵌在吸收海绵63的间槽65中,会间接的接触到防氧化液,从而对铜丝表面进行氧化,且对于的液体不会滴落,会被吸收海绵63吸收掉,防止防氧化液过多溢出,当液体超出一定位置时,多余的液体会随着传输管83流回防氧化液放置箱81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添加一个铜丝防氧化装置6对铜丝进行氧化,提高亮度,满足铜丝的加工需求,提高了加工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