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便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市场上的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在使用中,常常因为其自身的笨重性和机体自身不具备便携功能而导致技术人员在日常打磨中浪费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常因为其自身的笨重性和机体自身不具备便携功能而导致技术人员在日常打磨中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包括底座和机体,所述底座的下方底端设置有连接端口,且连接端口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线,所述底座的上方顶部设置有线槽,且线槽的上方四周外壁安装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四周内壁贴合有机体,且机体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内壁上下两侧设置有滑轨,且滑轨的内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安装有盒门,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接近中心处安装有控制块,所述机体的上方顶部左端安装有打磨架,且打磨架的内壁贴合安装有打磨盘,所述打磨架的下方接近底部设置有内螺纹槽,且内螺纹槽的四周内壁贴合有防护盘,所述机体的右侧外壁接近顶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右壁设置有挂钩,所述固定块的上方顶部设置有吊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与线槽的尺寸相匹配,且连接线与线槽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防滑套呈圆柱中空状分布,且防滑套的内壁尺寸与机体的外壁尺寸形成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盒门通过滑轨与滑块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与滑块沿着放置盒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护盘通过内螺纹槽与机体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防护盘与内螺纹槽形成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环呈圆孔状分布,且吊环沿着固定块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当使用者带上机体通向打磨件的路途中,可能会因为连接线的线束过长而出现线束悬空或拖地导致线束出现磨痕断裂等现象出现,而连接线的长度与线槽的尺寸相匹配,使用者可通过线槽的四周外壁凹槽状,将连接线的线束围绕在其槽壁内,尽可能的使其两者紧密贴合在一起,避免使用者走路途中因颠簸导致线束脱落,减少对线束产生的危害。
通过防滑套呈圆柱中空状分布,并且防滑套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当防滑套脏了或出现破损时,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处理,且防滑套的内壁尺寸与机体的外壁尺寸形成相互贴合,当使用者手持机体对打磨件进行打磨时,避免使用者手持机体时,出现机体与防滑套之间发生滑动的现象出现,提高使用者的安全系数。
使用者可在放置盒的内部放置零部件或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东西,当机体某个部位出现毛病需要更换零件时,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导致耽误打磨进程,使用者可通过滑轨与滑块之间形成的滑动结构开启盒门取出所需要的零件即可,且滑轨与滑块沿着放置盒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提高盒门滑动时的方便和润滑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磨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端口;3、连接线;4、线槽;5、防滑套;6、机体;7、放置盒;8、滑轨;9、滑块;10、盒门;11、控制块;12、打磨架;13、打磨盘;14、内螺纹槽;15、防护盘;16、固定块;17、挂钩;18、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包括底座1、连接端口2、连接线3、线槽4、防滑套5、机体6、放置盒7、滑轨8、滑块9、盒门10、控制块11、打磨架12、打磨盘13、内螺纹槽14、防护盘15、固定块16、挂钩17和吊环18,底座1的下方底端设置有连接端口2,且连接端口2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线3,底座1的上方顶部设置有线槽4,且线槽4的上方四周外壁安装有防滑套5,防滑套5的四周内壁贴合有机体6,且机体6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放置盒7,放置盒7的内壁上下两侧设置有滑轨8,且滑轨8的内壁设置有滑块9,滑块9的外壁安装有盒门10,机体6的右侧外壁接近中心处安装有控制块11,机体6的上方顶部左端安装有打磨架12,且打磨架12的内壁贴合安装有打磨盘13,打磨架12的下方接近底部设置有内螺纹槽14,且内螺纹槽14的四周内壁贴合有防护盘15,机体6的右侧外壁接近顶端设置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的右壁设置有挂钩17,固定块16的上方顶部设置有吊环18。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线3的长度与线槽4的尺寸相匹配,且连接线3与线槽4之间紧密贴合,当使用者带上机体6通向打磨件的路途中,可能会因为连接线3的线束过长而出现线束悬空或拖地导致线束出现磨痕断裂等现象出现,而连接线3的长度与线槽4的尺寸相匹配,使用者可通过线槽4的四周外壁凹槽状,将连接线3的线束围绕在其槽壁内,尽可能的使其两者紧密贴合在一起,避免使用者走路途中因颠簸导致线束脱落,减少对线束产生的危害;
防滑套5呈圆柱中空状分布,且防滑套5的内壁尺寸与机体6的外壁尺寸形成相互贴合,通过防滑套5呈圆柱中空状分布,并且防滑套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当防滑套5脏了或出现破损时,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处理,且防滑套5的内壁尺寸与机体6的外壁尺寸形成相互贴合,当使用者手持机体6对打磨件进行打磨时,避免使用者手持机体6时,出现机体6与防滑套5之间发生滑动的现象出现,提高使用者的安全系数;
盒门10通过滑轨8与滑块9构成滑动结构,且滑轨8与滑块9沿着放置盒7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使用者可在放置盒7的内部放置零部件或日常工作中所需的东西,当机体6某个部位出现毛病需要更换零件时,为了避免浪费时间导致耽误打磨进程,使用者可通过滑轨8与滑块9之间形成的滑动结构开启盒门10取出所需要的零件即可,且滑轨8与滑块9沿着放置盒7的横向中轴线对称分布,提高盒门10滑动时的方便和润滑程度;
防护盘15通过内螺纹槽14与机体6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防护盘15与内螺纹槽14形成螺纹连接,当使用者进行打磨作业的过程中,通过防护盘15底端外壁螺纹与内螺纹槽14内壁螺纹尺寸的相互匹配将两者贴合连接在一起,增加打磨作业中的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达到防护盘15能够在打磨作业中能够发挥出自身防护的有益效果,并且当防护盘15出现磨损需要更换处理时,使用者通过内螺纹槽14与防护盘15底端外壁螺纹将防护盘15拆卸即可;
吊环18呈圆孔状分布,且吊环18沿着固定块16的竖直中轴线对称分布,当使用者不方便对机体6进行携带时,可通过其吊环18中部圆孔状将其挂置在背包上或其他可挂置的地方,并且挂钩17呈弯钩状分布,使用者可通过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吊环18和挂钩17之间的可取性,给予了使用者多样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使用者对其机体6进行携带。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用于模具打磨的便携装置首先当使用者带上机体6通向打磨件的路途中,可能因为连接线3的线束过长而出现线束悬空或拖地导致线束出现磨痕断裂等现象出现,使用者可通过线槽4的四周外壁凹槽状,将连接线3的线束围绕在其槽壁内,使其两者紧密贴合在一起,避免使用者走路途中因颠簸导致线束脱落,同时防滑套5呈圆柱中空状分布,且防滑套5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当防滑套5脏了或出现破损时,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清理更换,并且在打磨过程中,通过防护盘15底端外壁螺纹与内螺纹槽14内壁螺纹尺寸的相互匹配将两者贴合连接在一起,增加打磨作业中的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达到防护盘15能够在打磨作业中能够发挥出自身防护的有益效果,最后当使用者不方便对机体6进行携带时,可通过其吊环18中部圆孔状将其挂置在背包上或其他可挂置的地方,并且挂钩17呈弯钩状分布,使用者可通过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吊环18和挂钩17之间的可取性,给予了使用者多样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方便了使用者对其机体6进行携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