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钢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大型钢管内口焊缝打磨机械。
背景技术:2.钢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钢管在输送管道中应用广泛,当钢管长度不够需要接长时多采用焊接的方法,焊接后需要对管道内的焊缝余高进行打磨,使焊缝不影响钢管的后续加工和钢管产品的使用。
3.现有技术中大型钢管内的焊缝多采用人工打磨,人工打磨时对焊缝打磨程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局部过度打磨,降低焊缝的强度,进而降低钢管的连接强度,人工打磨还容易造成局部打磨不充分,使焊缝局部余高过大,增大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增大输送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型钢管内口焊缝打磨机械。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打磨时对焊缝打磨程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局部过度打磨,降低焊缝的强度,进而降低钢管连接强度的问题,以及人工打磨还容易造成局部打磨不充分,使焊缝局部余高过大,增大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增大输送能耗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钢管内口焊缝打磨机械,包括张紧部件、转动部件和打磨部件;所述张紧部件上连接所述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上连接所述打磨部件;所述张紧部件用于实现打磨机械的固定;所述转动部件用于实现所述打磨部件的转动;所述打磨部件用于实现焊缝的打磨。
6.工作时,将打磨机械移动到大型钢管的焊缝附近,通过张紧部件将打磨机械固定在大型钢管的内部,打磨机械固定后转动部件工作,进而带动打磨部件绕张紧部件转动,进而带动打磨部件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部件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打磨部件工作,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满足技术要求,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焊接的质量;常规打磨多采用人工打磨,人工打磨时对焊缝打磨程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局部打磨过度和局部打磨不充分的问题,而本打磨机械打磨后的余高均匀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局部过度打磨导致焊缝强度的降低,进而保证焊缝的强度,进而保证大型钢管的连接强度,并且避免了局部打磨不充分使焊缝局部余高过大,进而避免了余高过大增大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输送能耗;本打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使用人力进行打磨,进而节约人的体力支出,进而节约人力成本。
7.优选的,所述张紧部件包括机架、连接座、支撑柱、支撑垫、齿条、一号齿轮、蜗轮、蜗杆、二号齿轮、一号电机、三号齿轮和一号转动轴;所述机架两端对称设有一号滑动槽;所述一号滑动槽竖向设置;所述一号滑动槽贯穿所述机架;所述一号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
支撑柱的一端;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支撑垫;两个所述支撑垫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一号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所述齿条;所述机架上下两端对称设有二号安装槽;所述二号安装槽内设置所述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一号齿轮内穿过所述一号转动轴;所述一号转动轴与所述一号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一号转动轴的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蜗轮;所述机架侧面设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机架通过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蜗杆的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轮;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啮合。
8.将打磨机械移动到焊缝附近后,一号电机转动,进而带动三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与蜗轮固定连接的一号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与一号转动轴固定连接的一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条移动,又因为两个齿条分别设置在一号齿轮的两侧,进而两个齿条分别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柱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垫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使两个支撑垫抵触在大型钢管的内壁上,进而使两个支撑垫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固定,进而和打磨部件共同作用,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符合技术要求;通过设置两个一号齿轮,增加了与齿条啮合的强度,进而增加齿条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支撑柱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支撑垫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张紧部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通过在对称的一号安装槽内设置支撑柱,进而使两个支撑柱上下移动的距离相等,进而使两个支撑垫上下移动的距离相等,进而使两个支撑垫固定时距离机架中心的距离相等,进而使机架的中心在大型钢管的轴线上,进而使打磨部件的旋转中心在大型钢管的轴线上,进而使打磨部件对焊缝各部位的打磨程度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
9.优选的,所述支撑垫为多个弹性片叠合一起制成;所述弹性片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10.通过多个弹性片叠合在一起制成支撑垫,支撑垫与大型钢管内壁接触后弹性片发生变形,进而使弹性片与大型钢管内壁贴合在一起,进而增大弹性片与大型钢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大型钢管对弹性片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支撑垫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张紧部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
11.优选的,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二号电机和二号转动轴;所述机架中间部位设置所述二号转动轴;所述二号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一号转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二号转动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转轴与所述二号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转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打磨部件;所述打磨部件包括三号电机、五号齿轮、三号转动轴、四号齿轮、打磨轮、转动柱、滑动柱、滑块、电缸和支撑架;所述二号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一端;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设有二号滑动槽;所述二号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所述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三号转动轴;所述三号转动轴与所述滑动柱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所述打磨轮;所述打磨轮的一端设有
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三号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柱固定连接;所述三号转动轴的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四号齿轮;所述滑动柱上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所述三号电机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五号齿轮;所述五号齿轮与所述四号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柱侧面设有所述电缸;所述电缸与所述转动柱固定连接;所述电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连接。
12.打磨机械固定后,二号电机转动,进而带动二号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绕二号转动轴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柱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三号转动轴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打磨轮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轮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三号电机带动五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三号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打磨轮绕三号转动轴的轴线转动,进而打磨轮对大型钢管的焊缝进行打磨;打磨轮对焊缝进行打磨的同时,电缸工作,进而活塞杆带动滑块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带动打磨轮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实现打磨轮的自动进给,进而实现打磨轮的匀速进给,进而防止打磨轮进给不一致导致打磨轮的损坏,进而延长打磨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支撑架,使三号转动轴的两端都受到支撑力的作用,进而使打磨轮的两端都受到支撑力作用,进而防止打磨轮一端受到支撑力时,在焊缝金属的反作用力下使打磨轮的一端远离焊缝金属,进而防止焊缝打磨不均匀,进而使打磨后焊缝的余高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的连接质量。
13.优选的,所述打磨轮的两端设有支撑结构;所述电缸的活塞杆和所述滑块通过缓冲垫连接;所述缓冲垫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缓冲垫的一端与所述电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14.当打磨到焊缝满足要求后,电缸继续作用,进而挤压缓冲垫,进而使支撑结构持续抵触在大型钢管的内壁上,进而使打磨轮不在进给,进而使打磨轮保持同一个进给量对焊缝进行打磨,进而使焊缝的打磨程度一致,进而使焊缝的余高保持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
15.优选的,所述机架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内设有四号转动轴;所述四号转动轴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四号转动轴的中部设有一号避让槽;所述一号避让槽内设有两个一号支撑腿;所述一号支撑腿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铰接轴与所述四号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底面设有二号避让槽;所述二号避让槽靠近所述机架的侧面为直面;所述二号避让槽远离所述机架的侧面为斜面;所述二号避让槽的两侧设有三号避让槽;所述一号支撑腿上设有二号支撑腿;所述二号支撑腿的一端与所述一号支撑腿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腿的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二号支撑腿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腿上设有一号螺栓;所述一号螺栓与所述二号支撑腿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16.打磨机械固定后,打磨开始前扭松一号螺栓,使二号支撑腿沿一号支撑腿向上滑动,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扭紧一号螺栓,使二号支撑腿位置固定,二号支撑腿位置固定后,扳动一号支撑腿,进而使一号支撑腿绕铰接轴转动,进而使两个一号支撑腿重合,两个一号支撑腿重合后,转动一号支撑腿,使一号支撑腿绕四号转动轴的轴线转动,进而使一号支撑腿转动到竖直状态,进而实现一号支撑腿和二号支撑腿的收回,进而防止打磨部件绕钢管
轴线转动的过程中撞击一号支撑腿和二号支撑腿,进而防止碰撞导致损坏打磨机械,进而保证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打磨完成后,转动一号支撑腿使一号支撑腿绕四号转动轴的轴线转动,进而使一号支撑腿与二号避让槽的斜面贴合,扳动一号支撑腿,使一号支撑腿绕铰接点转动,进而使一号支撑腿卡合在三号避让槽内,同时扭送一号螺栓,使二号支撑腿向下滑动,滚轮与大型钢管抵触在大型钢管内壁后扭紧一号螺栓,使二号支撑腿固定,进而实现一号支撑腿和二号支撑腿的打开,当张紧部件恢复放松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推动打磨机械移动,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移动,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便利性。
17.优选的,所述四号转动轴上设有一号圆孔;所述一号圆孔内设有圆杆;所述圆杆与所述一号圆孔滑动连接;所述圆杆一端设有半球形结构;所述一号圆孔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圆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号圆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二号圆孔。
18.打磨的过程中,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圆杆的半球形结构卡合在二号圆孔内,进而使四号转动轴位置不变,进而使一号支撑腿保持竖直状态,进而防止打磨机械打磨的过程中一号支撑腿摆动,进而防止摆动影响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当打磨完成后,当外力作用在一号支撑腿上时,四号转动轴转动,圆杆在二号圆孔侧壁的作用力下,向一号圆孔底部移动,进而实现四号转动轴的转动,进而方便一号支撑腿和二号支撑腿的打开,进而方便打磨机械的移动,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便利性。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中将打磨机械移动到大型钢管的焊缝附近,通过张紧部件将打磨机械固定在大型钢管的内部,打磨机械固定后转动部件工作,进而带动打磨部件绕张紧部件转动,进而带动打磨部件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部件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打磨部件工作,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满足技术要求,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焊接的质量;常规打磨多采用人工打磨,人工打磨时对焊缝打磨程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局部打磨过度和局部打磨不充分的问题,而本打磨机械打磨后的余高均匀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局部过度打磨导致焊缝强度的降低,进而保证焊缝的强度,进而保证大型钢管的连接强度,并且避免了局部打磨不充分使焊缝局部余高过大,进而避免了余高过大增大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输送能耗;本打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使用人力进行打磨,进而节约人的体力支出,进而节约人力成本。
21.2.本发明中将打磨机械移动到焊缝附近后,一号电机转动,进而带动三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进而带动与蜗轮固定连接的一号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与一号转动轴固定连接的一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条移动,又因为两个齿条分别设置在一号齿轮的两侧,进而两个齿条分别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柱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垫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使两个支撑垫抵触在大型钢管的内壁上,进而使两个支撑垫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固定,进而和打磨部件共同作用,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符合技术要求;通过设置两个一号齿轮,增加了与齿条啮合的强度,进而增加齿条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支撑柱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支撑垫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张紧部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通过在对称的一号安装槽内设置支撑柱,进而使两个支撑柱上下移动的距离相等,进而使两个支撑垫上下移动的距
离相等,进而使两个支撑垫固定时距离机架中心的距离相等,进而使机架的中心在大型钢管的轴线上,进而使打磨部件的旋转中心在大型钢管的轴线上,进而使打磨部件对焊缝各部位的打磨程度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
22.3.本发明中通过多个弹性片叠合在一起制成支撑垫,支撑垫与大型钢管内壁接触后弹性片发生变形,进而使弹性片与大型钢管内壁贴合在一起,进而增大弹性片与大型钢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大型钢管对弹性片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支撑垫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张紧部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
23.4.本发明中打磨机械固定后,二号电机转动,进而带动二号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绕二号转动轴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滑动柱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三号转动轴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打磨轮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轮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三号电机带动五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四号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三号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打磨轮绕三号转动轴的轴线转动,进而打磨轮对大型钢管的焊缝进行打磨;打磨轮对焊缝进行打磨的同时,电缸工作,进而活塞杆带动滑块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带动打磨轮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实现打磨轮的自动进给,进而实现打磨轮的匀速进给,进而防止打磨轮进给不一致导致打磨轮的损坏,进而延长打磨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支撑架,使三号转动轴的两端都受到支撑力的作用,进而使打磨轮的两端都受到支撑力作用,进而防止打磨轮一端受到支撑力时,在焊缝金属的反作用力下使打磨轮的一端远离焊缝金属,进而防止焊缝打磨不均匀,进而使打磨后焊缝的余高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的连接质量。
24.5.本发明中打磨到焊缝满足要求后,电缸继续作用,进而挤压缓冲垫,进而使支撑结构持续抵触在大型钢管的内壁上,进而使打磨轮不在进给,进而使打磨轮保持同一个进给量对焊缝进行打磨,进而使焊缝的打磨程度一致,进而使焊缝的余高保持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中打磨机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3是本发明中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5是本发明中机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32.图7是本发明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发明中一号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35.图10是本发明中打磨机械行走时的示意图;
36.图中:张紧部件1、机架11、连接座111、一号滑动槽112、二号安装槽113、支撑柱12、支撑垫13、弹性片131、齿条14、一号齿轮15、蜗轮16、蜗杆17、二号齿轮171、一号电机18、三
号齿轮181、一号转动轴19、转动部件2、二号电机21、二号转动轴22、打磨部件3、三号电机31、五号齿轮311、三号转动轴32、四号齿轮321、打磨轮33、支撑结构331、转动柱34、滑动柱35、滑块36、电缸37、缓冲垫371、支撑架38、安装座4、四号转动轴41、圆杆411、半球形结构412、弹簧413、一号圆孔414、二号圆孔415、一号避让槽416、一号支撑腿42、铰接轴43、二号支撑腿44、滚轮45、一号螺栓46、把手47、二号避让槽48、三号避让槽481。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8.如图1、图3和图5所示,一种大型钢管内口焊缝打磨机械,包括张紧部件1、转动部件2和打磨部件3;所述张紧部件1上连接所述转动部件2;所述转动部件2上连接所述打磨部件3;所述张紧部件1用于实现打磨机械的固定;所述转动部件2用于实现所述打磨部件3的转动;所述打磨部件3用于实现焊缝的打磨。
39.工作时,将打磨机械移动到大型钢管的焊缝附近,通过张紧部件1将打磨机械固定在大型钢管的内部,打磨机械固定后转动部件2工作,进而带动打磨部件3绕张紧部件1转动,进而带动打磨部件3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部件3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打磨部件3工作,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满足技术要求,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焊接的质量;常规打磨多采用人工打磨,人工打磨时对焊缝打磨程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局部打磨过度和局部打磨不充分的问题,而本打磨机械打磨后的余高均匀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局部过度打磨导致焊缝强度的降低,进而保证焊缝的强度,进而保证大型钢管的连接强度,并且避免了局部打磨不充分使焊缝局部余高过大,进而避免了余高过大增大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输送能耗;本打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使用人力进行打磨,进而节约人的体力支出,进而节约人力成本。
40.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张紧部件1包括机架11、连接座111、支撑柱12、支撑垫13、齿条14、一号齿轮15、蜗轮16、蜗杆17、二号齿轮171、一号电机18、三号齿轮181和一号转动轴19;所述机架11两端对称设有一号滑动槽112;所述一号滑动槽112竖向设置;所述一号滑动槽112贯穿所述机架11;所述一号滑动槽112内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12的一端;所述支撑柱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支撑垫13;两个所述支撑垫13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1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柱12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设有一号安装槽;所述一号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4;所述机架11上下两端对称设有二号安装槽113;所述二号安装槽113内设置所述一号齿轮15;所述一号齿轮15与所述齿条14啮合;所述一号齿轮15内穿过所述一号转动轴19;所述一号转动轴19与所述一号齿轮15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转动轴19与所述机架11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一号转动轴19的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蜗轮16;所述机架11侧面设有所述蜗杆17;所述蜗杆17与所述机架11通过所述连接座111连接;所述连接座111与所述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7与所述连接座111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7与所述蜗轮16啮合;所述蜗杆17的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轮171;所述机架11上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18;所述一号电机18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181;所述三号齿轮181与所述二号齿轮171啮合。
41.将打磨机械移动到焊缝附近后,一号电机18转动,进而带动三号齿轮181转动,进而带动二号齿轮171转动,进而带动蜗杆17转动,进而带动蜗轮16转动,进而带动与蜗轮16固定连接的一号转动轴19转动,进而带动与一号转动轴19固定连接的一号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齿条14移动,又因为两个齿条14分别设置在一号齿轮15的两侧,进而两个齿条14分别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柱12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两个支撑垫13往上下两个方向移动,进而使两个支撑垫13抵触在大型钢管的内壁上,进而使两个支撑垫13的位置固定,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固定,进而和打磨部件3共同作用,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符合技术要求;通过设置两个一号齿轮15,增加了与齿条14啮合的强度,进而增加齿条14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支撑柱12的稳定性,进而增加支撑垫13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张紧部件1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通过在对称的一号安装槽内设置支撑柱12,进而使两个支撑柱12上下移动的距离相等,进而使两个支撑垫13上下移动的距离相等,进而使两个支撑垫13固定时距离机架11中心的距离相等,进而使机架11的中心在大型钢管的轴线上,进而使打磨部件3的旋转中心在大型钢管的轴线上,进而使打磨部件3对焊缝各部位的打磨程度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
42.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垫13为多个弹性片131叠合一起制成;所述弹性片131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柱12固定连接。
43.通过多个弹性片131叠合在一起制成支撑垫13,支撑垫13与大型钢管内壁接触后弹性片131发生变形,进而使弹性片131与大型钢管内壁贴合在一起,进而增大弹性片131与大型钢管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大型钢管对弹性片131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支撑垫13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张紧部件1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
44.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转动部件2包括二号电机21和二号转动轴22;所述机架11中间部位设置所述二号转动轴22;所述二号转动轴22的轴线与所述一号转动轴19的轴线平行;所述二号转动轴22与所述机架11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21;所述二号电机21的转轴与所述二号转动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转动轴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打磨部件3;所述打磨部件3包括三号电机31、五号齿轮311、三号转动轴32、四号齿轮321、打磨轮33、转动柱34、滑动柱35、滑块36、电缸37和支撑架38;所述二号转动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34的一端;所述转动柱34的另一端设有二号滑动槽;所述二号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滑块36;所述滑块36的一端设有所述滑动柱35;所述滑动柱35的一端与所述滑块36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柱35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三号转动轴32;所述三号转动轴32与所述滑动柱35转动连接;所述三号转动轴32上固定连接所述打磨轮33;所述打磨轮33的一端设有所述支撑架38;所述支撑架38的一端与所述三号转动轴3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38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柱35固定连接;所述三号转动轴32的悬空端固定连接所述四号齿轮321;所述滑动柱35上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31;所述三号电机31的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五号齿轮311;所述五号齿轮311与所述四号齿轮321啮合;所述转动柱34侧面设有所述电缸37;所述电缸37与所述转动柱34固定连接;所述电缸37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36连接。
45.打磨机械固定后,二号电机21转动,进而带动二号转动轴2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34绕二号转动轴22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柱34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滑动
柱35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三号转动轴32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打磨轮33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轮33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三号电机31带动五号齿轮311转动,进而带动四号齿轮321转动,进而带动三号转动轴32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打磨轮33绕三号转动轴32的轴线转动,进而打磨轮33对大型钢管的焊缝进行打磨;打磨轮33对焊缝进行打磨的同时,电缸37工作,进而活塞杆带动滑块36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带动滑动柱35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带动打磨轮33向大型钢管的管壁移动,进而实现打磨轮33的自动进给,进而实现打磨轮33的匀速进给,进而防止打磨轮33进给不一致导致打磨轮33的损坏,进而延长打磨轮33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支撑架38,使三号转动轴32的两端都受到支撑力的作用,进而使打磨轮33的两端都受到支撑力作用,进而防止打磨轮33一端受到支撑力时,在焊缝金属的反作用力下使打磨轮33的一端远离焊缝金属,进而防止焊缝打磨不均匀,进而使打磨后焊缝的余高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的连接质量。
46.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打磨轮33的两端设有支撑结构331;所述电缸37的活塞杆和所述滑块36通过缓冲垫371连接;所述缓冲垫371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缓冲垫371的一端与所述电缸37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垫371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36固定连接。
47.当打磨到焊缝满足要求后,电缸37继续作用,进而挤压缓冲垫371,进而使支撑结构331持续抵触在大型钢管的内壁上,进而使打磨轮33不在进给,进而使打磨轮33保持同一个进给量对焊缝进行打磨,进而使焊缝的打磨程度一致,进而使焊缝的余高保持一致,进而提高焊缝的打磨质量。
48.如图5、图6、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机架11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与所述机架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4内设有四号转动轴41;所述四号转动轴41与所述安装座4转动连接;所述四号转动轴41的中部设有一号避让槽416;所述一号避让槽416内设有两个一号支撑腿42;所述一号支撑腿42通过铰接轴43铰接;所述铰接轴43与所述四号转动轴41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底面设有二号避让槽48;所述二号避让槽48靠近所述机架11的侧面为直面;所述二号避让槽48远离所述机架11的侧面为斜面;所述二号避让槽48的两侧设有三号避让槽481;所述一号支撑腿42上设有二号支撑腿44;所述二号支撑腿44的一端与所述一号支撑腿42滑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腿44的另一端设有滚轮45;所述滚轮45与所述二号支撑腿44转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腿44上设有一号螺栓46;所述一号螺栓46与所述二号支撑腿44螺纹连接;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把手47;所述把手47与所述安装座4固定连接。
49.打磨机械固定后,打磨开始前扭松一号螺栓46,使二号支撑腿44沿一号支撑腿42向上滑动,滑动到合适的位置后扭紧一号螺栓46,使二号支撑腿44位置固定,二号支撑腿44位置固定后,扳动一号支撑腿42,进而使一号支撑腿42绕铰接轴43转动,进而使两个一号支撑腿42重合,两个一号支撑腿42重合后,转动一号支撑腿42,使一号支撑腿42绕四号转动轴41的轴线转动,进而使一号支撑腿42转动到竖直状态,进而实现一号支撑腿42和二号支撑腿44的收回,进而防止打磨部件3绕钢管轴线转动的过程中撞击一号支撑腿42和二号支撑腿44,进而防止碰撞导致损坏打磨机械,进而保证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打磨完成后,转动一号支撑腿42使一号支撑腿42绕四号转动轴41的轴线转动,进而使一号支撑腿42与二号避让槽48的斜面贴合,扳动一号支撑腿42,使一号支撑腿42绕铰接点转动,进而使一号支撑腿42卡合在三号避让槽481内,同时扭送一号螺栓46,使二号支撑腿44向下滑动,滚轮45与大
型钢管抵触在大型钢管内壁后扭紧一号螺栓46,使二号支撑腿44固定,进而实现一号支撑腿42和二号支撑腿44的打开,当张紧部件1恢复放松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47推动打磨机械移动,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移动,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便利性。
50.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四号转动轴41上设有一号圆孔414;所述一号圆孔414内设有圆杆411;所述圆杆411与所述一号圆孔414滑动连接;所述圆杆411一端设有半球形结构412;所述一号圆孔414内设有弹簧413;所述弹簧413的一端与所述圆杆41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13的另一端与所述一号圆孔41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4上设有二号圆孔415。
51.打磨的过程中,在弹簧413弹力的作用下使圆杆411的半球形结构412卡合在二号圆孔415内,进而使四号转动轴41位置不变,进而使一号支撑腿42保持竖直状态,进而防止打磨机械打磨的过程中一号支撑腿42摆动,进而防止摆动影响打磨机械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打磨机械的稳定工作;当打磨完成后,当外力作用在一号支撑腿42上时,四号转动轴41转动,圆杆411在二号圆孔415侧壁的作用力下,向一号圆孔414底部移动,进而实现四号转动轴41的转动,进而方便一号支撑腿42和二号支撑腿44的打开,进而方便打磨机械的移动,进而提高打磨机械的便利性。
52.工作时,将打磨机械移动到大型钢管的焊缝附近,通过张紧部件1将打磨机械固定在大型钢管的内部,打磨机械固定后转动部件2工作,进而带动打磨部件3绕张紧部件1转动,进而带动打磨部件3绕大型钢管的轴线转动,打磨部件3绕大型钢管轴线转动的同时打磨部件3工作,进而将焊缝处多余的金属打磨掉,进而使焊缝的余高满足技术要求,进而提高大型钢管焊接的质量;常规打磨多采用人工打磨,人工打磨时对焊缝打磨程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局部打磨过度和局部打磨不充分的问题,而本打磨机械打磨后的余高均匀一致,有效的避免了局部过度打磨导致焊缝强度的降低,进而保证焊缝的强度,进而保证大型钢管的连接强度,并且避免了局部打磨不充分使焊缝局部余高过大,进而避免了余高过大增大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介质流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进而降低输送能耗;本打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使用人力进行打磨,进而节约人的体力支出,进而节约人力成本。
5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