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散性镍粉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8370发布日期:2021-12-11 06:5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分散性镍粉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散性镍粉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片式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
‑‑‑
简称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是由印好电极(内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外电极),从而形成一个类似独石的结构体,故也叫独石电容器,mlcc是最重要的被动电子元器件之一,在手机、电脑,新能源汽车以及5g产业链产品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镍粉和铜粉是mlcc核心的电极材料。
3.陶瓷电容器在制作工序中,对电介质印刷电路基板印刷浆料并且在进行层叠和压接之后使用加热处理蒸发除去有机成分的加热处理在通常大气中以250℃

400℃进行,在进行氧化处理时,金属镍粉被氧化且出现膨胀,与此同时也会因为烧结而出现体积的收缩,进而导致电介质层和电极层发生变形,严重时会发生破裂或剥离等现象,不仅如此,随着陶瓷电容器的小型化、大容量化,现在的叠层陶瓷电容器的内部电极也薄层化、低电阻等,通常叠层电容器在制造烧成之际,容易产生电极层和电介质层之间的剥离或电极层出现裂纹,而且如果镍粉中存在粗大粒子或者团聚时,电极层的表面会出现凹凸增大,造成电极层间短路或耐电压下降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镍粉的烧结温度进行提升且需要保持镍粉在进行使用时不会出现体积变化或团聚的现象,有待于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分散性镍粉的处理设备,解决镍粉在使用时存在团聚的现象,保证镍粉的分散性。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分散性镍粉的处理设备,包括支架一,所述支架一上固定有反应桶,所述反应桶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的输出端穿过反应桶的顶部,所述加料组件的周围设置有若干液氮输送管,所述液氮输送管穿过反应桶的顶部,且所述液氮输送管与加料组件之间均呈锐角夹角,所述反应桶的侧面穿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接头,所述连通接头的每个输出端均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阀门一,所述支架一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架二,所述支架二和进料管一一对应,所述支架二上固定有过滤筒,所述进料管的一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顶部设置有抽料组件,所述抽料组件的输入端设置有若干过滤袋,且若干所述过滤袋之间呈平行布置,所述过滤筒远离进料管的一侧侧面穿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一。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使用者将镍粉倒入到加料组件内部,加料组件启动,加料组件将内部的镍粉输送到反应桶内部,通过加料组件来控制镍粉加入到反应桶的速度,同时液氮输送管与外部的液氮进行连接,外部的液氮会通过液氮输送管进入到反应桶内部,由于液氮输送管环绕在加料组件的四周,且液氮输送管和加料组件的呈锐角布置,使
得液氮可以与镍粉充分接触,当镍粉和液氮在反应桶内部接触时,液氮会对镍粉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使得在镍粉表面形成一层完整而致密的氧化层,氧化层可以有效减少粉体之间的团聚,增加分散性,从而使得镍粉中的其他粉尘与镍粉相互分离,打开对应的进料管上的阀门一以及该进料管对应的吸风机一,吸风机一工作,吸风机一在对应的过滤筒内部进行抽真空,使得反应筒内部的反应物会依次通过出料管与相对应的进料管进入到过滤筒内部,此时混合物会穿过过滤袋,由于镍粉的直径较大,过滤袋会对镍粉进行阻挡,气体会携带其他粉尘颗粒穿过过滤袋,从而实现镍粉和其他粉尘之间的分离,采用多层过滤袋的设计保证充分过滤,穿过过滤袋的气体和其他粉尘通过吸风机一排出过滤桶,镍粉会附着在过滤袋上,当需要对镍粉进行收集时,使用者关闭需要的收集镍粉过滤筒对应的阀门一,打开其他阀门一,保证在收集镍粉时,其他的过滤筒依然可以工作,保证工作效率,此时抽料组件启动,抽料组件会将附着在过滤袋上的镍粉进行吸收,从而使得镍粉进入到抽料组件内部,在通过抽料组件排出到过滤筒的外部,从而对镍粉进行收集,经过处理后的镍粉中,其他粉尘含量会减少,避免其他粉尘在镍粉表面进行聚集,保证镍粉的清洁。
7.作为优选,所述抽料组件包括顶盖、吸风机二和连接板,所述顶盖与过滤筒可拆卸配合,所述吸风机二固定在顶盖的一侧,所述吸风机二的输入端穿过顶盖且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位于顶盖内部,所述顶盖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均匀开设有若干风口,所述风口内部滑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为倒棱台,且所述密封塞和风口相互适配,所述顶盖顶部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端穿过顶盖顶部,所述油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密封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端与横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滑动设置有若干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风口相对应,所述相邻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和相对应的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斜槽,所述连接环内部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布置在两个斜槽内部,所述密封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和导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和过滤带可拆卸配合。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缸启动,油缸会带动横杆移动,横杆移动时会带动竖杆移动,竖杆的一端和密封塞进行连接,使得竖杆移动会拉动密封塞向上移动,使得密封塞与风口分离,且在密封塞进行移动时,密封塞会带动相对应的拉杆进行移动,拉杆移动会拉动相对应的导杆,使得导杆向上移动,由于导杆的两端位于斜槽内部,使得导杆移动会挤压到斜槽的侧面,从而使得斜槽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斜槽移动会带动连接环移动,连接环带动过滤袋移动,从而使得过滤袋的外表面和过滤袋内表面均与风口相对应,启动吸风机二,吸风机二向着顶盖内部进抽真空,从而顶盖通过风口向过滤筒内部进行抽气,从而使得过滤袋外表面和过滤袋内表面所附着的镍粉在吸风机二的作用下向着顶盖内部的移动,从而镍粉在顶盖内部聚集最后通过吸风机二移出到顶盖外部,完成镍粉的收集。
9.作为优选,加料组件包括加料管、电机、机架和送料螺杆,所述加料管的一端穿过反应桶,所述加料管与反应桶固定连接,所述机架固定于加料管远离反应桶的一端,所述电机与机架固电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加料管内部,且所述电机输出轴和加料管同心,所述送料螺杆转动布置在加料管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送料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镍粉加入到加料管内部,镍粉会落在送料螺杆上,送料螺杆会对镍粉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镍粉直接落入到反应桶内部,当需要加料时,启动电
机,电机启动会带动送料螺杆进行转动,送料螺杆转动时,送料螺杆会带动镍粉进行移动,使得镍粉向着反应桶内部移动,且通过电机的速度控制送料螺杆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镍粉加入到反应桶内部的速度。
11.作为优选,所述液氮输送管为拉瓦尔管。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瓦尔管是一种先收缩后扩张、用以产生超声速气流的管道,拉瓦尔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亚声速气流在收缩段加速至喉道,进入扩张段成为超声速流,然后继续加速,直到管出口为止,通过拉瓦尔管对液氮进行加速,加快液氮的进料,提高工作效率。
13.作为优选,所述反应桶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所述过滤筒的底部连接有穿设有漏料管,所述漏料管上设置有阀门二。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可以有效保证反应桶内部的温度,从而保证反应桶内部反应的正常进行,也可以避免反应桶温度较低对使用者的伤害,所述漏料管用于细小镍粉的排出,阀门二起到控制漏料管开合的作用。
1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设置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与相对应的连接环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滑槽和滑块的截面均为t形。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环移动时会带动滑块进行移动,滑块移动时滑槽会对其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连接环移动时的稳定,且滑槽和滑块的截面均为t形使得,滑块与滑槽之间不会分离,避免了连接环与连接板之间的分离。
17.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筒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套设在抽料组件的外侧面。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抽料组件起到限位作用,方便抽料组件的安装,且可以避免抽料组件和过滤筒之间在水平面上的晃动。
19.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一和支架二内部均设置有起到加固作用的加强筋。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起到加固支架一和支架二的作用,保证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21.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一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所述加料组件、抽料组件和吸风机一均与控制台电性配合。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台用于控制加料组件、抽料组件和吸风机一的启动与停止。
附图说明
23.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正视图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侧视图的剖视图;图4为a的放大视图;图5为b的放大视图;图6为c的放大视图;图7为镍粉处理前后对比图。
24.附图标记:1、支架一;2、反应桶;3、加料组件;4、液氮输送管;5、出料管;6、连通接
头;7、进料管;8、阀门一;9、支架二;10、过滤筒;11、抽料组件;12、过滤袋;13、出风管;14、吸风机一;15、顶盖;16、吸风机二;17、连接板;18、风口;19、密封塞;20、油缸;21、横杆;22、竖杆;23、连接环;24、连接杆;25、斜槽;26、导杆;27、拉杆;28、加料管;29、电机;30、机架;31、送料螺杆;32、保温层;33、滑槽;34、滑块;35、限位板;36、加强筋;37、控制台;38、漏料管;39、阀门二。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见图1至6所示,一种高分散性镍粉的处理设备,包括支架一1,支架一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台37,支架一1上固定有反应桶2,支架一1内部设置有起到加固作用的加强筋36,反应桶2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组件3,加料组件3包括加料管28、电机29、机架30和送料螺杆31,加料管28的一端穿过反应桶2,加料管28与反应桶2固定连接,机架30固定于加料管28远离反应桶2的一端,电机29与机架30固电连接,电机29的输出轴位于加料管28内部,且电机29输出轴和加料管28同心,送料螺杆31转动布置在加料管28内部,电机29的输出端和送料螺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
27.使用者将镍粉加入到加料管28内部,镍粉会落在送料螺杆31上,送料螺杆31会对镍粉起到支撑作用,避免镍粉直接落入到反应桶2内部,当需要加料时,控制台37启动电机29,电机29启动会带动送料螺杆31进行转动,送料螺杆31转动时,送料螺杆31会带动镍粉进行移动,使得镍粉向着反应桶2内部移动,且通过电机29的速度控制送料螺杆31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镍粉加入到反应桶2内部的速度。
28.加料管28的周围设置有若干液氮输送管4,液氮输送管4穿过反应桶2的顶部,液氮输送管4为拉瓦尔管,拉瓦尔管是一种先收缩后扩张、用以产生超声速气流的管道,拉瓦尔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亚声速气流在收缩段加速至喉道,进入扩张段成为超声速流,然后继续加速,直到管出口为止,通过拉瓦尔管对液氮进行加速,加快液氮的进料,提高工作效率,且液氮输送管4与加料组件3之间均呈锐角夹角,加料组件3将内部的镍粉输送到反应桶2内部,通过加料组件3来控制镍粉加入到反应桶2的速度,同时液氮输送管4与外部的液氮进行连接,外部的液氮会通过液氮输送管4进入到反应桶2内部,由于液氮输送管4环绕在加料组件3的四周,且液氮输送管4和加料组件3的呈锐角布置,使得液氮可以与镍粉充分接触,当镍粉和液氮在反应桶2内部接触时,由于反应桶2的外表面包裹有保温层32,保温层32可以有效保证反应桶2内部的温度,从而保证反应桶2内部反应的正常进行,也可以避免反应桶2温度较低对使用者的伤害,液氮会对镍粉表面进行钝化处理,使得在镍粉表面形成一层完整而致密的氧化层,氧化层可以有效减少粉体之间的团聚,增加分散性,从而使得镍粉中的其他粉尘与镍粉相互分离。
29.反应桶2的侧面穿设有出料管5,出料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通接头6,连通接头6的每个输出端均连接有进料管7,进料管7上设置有阀门一8,支架一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架二9,支架二9和进料管7一一对应,支架二9内部设置有起到加固作用的加强筋36,支架二
9上固定有过滤筒10,进料管7的一端分别穿过相对应的过滤筒10,过滤筒10顶部设置有抽料组件11,过滤筒10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5,限位板35套设在抽料组件11的外侧面,限位板35对抽料组件11起到限位作用,方便抽料组件11的安装,且可以避免抽料组件11和过滤筒10之间在水平面上的晃动,抽料组件11的输入端设置有若干过滤袋12,且若干过滤袋12之间呈平行布置,过滤筒10远离进料管7的一侧侧面穿设有出风管13,出风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一14。
30.打开对应的进料管7上的阀门一8以及该进料管7对应的吸风机一14,吸风机一14工作,吸风机一14在对应的过滤筒10内部进行抽真空,使得反应筒内部的反应物会依次通过出料管5与相对应的进料管7进入到过滤筒10内部,此时混合物会穿过过滤袋12,由于镍粉的直径较大,过滤袋12会对镍粉进行阻挡,气体会携带其他粉尘颗粒穿过过滤袋12,从而实现镍粉和其他粉尘之间的分离,采用多层过滤袋12的设计保证充分过滤,穿过过滤袋12的气体和其他粉尘通过吸风机一14排出过滤桶,镍粉会附着在过滤袋12上,过滤筒10的底部穿设有漏料管38,漏料管38上安装有控制漏料管开合的阀门二39,过滤筒10内部的细小镍粉可以从漏料管38内部排出,避免镍粉的浪费。
31.当需要对镍粉进行收集时,使用者关闭需要的收集镍粉过滤筒10对应的阀门一8,打开其他阀门一8,保证在收集镍粉时,其他的过滤筒10依然可以工作,保证工作效率。
32.抽料组件11包括顶盖15、吸风机二16和连接板17,顶盖15与过滤筒10可拆卸配合,吸风机二16固定在顶盖15的一侧,吸风机二16的输入端穿过顶盖15且与顶盖15固定连接,连接板17位于顶盖15内部,顶盖15和连接板17固定连接,连接板17均匀开设有若干风口18,风口18内部滑动设置有密封塞19,密封塞19为倒棱台,且密封塞19和风口18相互适配,顶盖15顶部设置有油缸20,油缸20的输出端穿过顶盖15顶部,油缸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杆21,密封塞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22,竖杆22的一端与横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
33.连接板17的底部滑动设置有若干连接环23,连接环23与风口18相对应,连接板17的底部对称开设有滑槽33,滑槽33内部滑动设置有若干滑块34,滑块34与相对应的连接环2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滑槽33和滑块34的截面均为t形,滑槽33和滑块34的截面均为t形使得,滑块34与滑槽33之间不会分离,避免了连接环23与连接板17之间的分离,相邻连接环2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4,连接杆24的两端分别和相对应的连接环23固定连接,连接环23内侧面对称开设有斜槽25,连接环23内部设置有导杆26,导杆26的两端分别滑动布置在两个斜槽25内部,密封塞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杆27,拉杆27的一端和导杆26固定连接,连接环23和过滤带可拆卸配合。
34.油缸20启动,油缸20会带动横杆21移动,横杆21移动时会带动竖杆22移动,竖杆22的一端和密封塞19进行连接,使得竖杆22移动会拉动密封塞19向上移动,使得密封塞19与风口18分离,且在密封塞19进行移动时,密封塞19会带动相对应的拉杆27进行移动,拉杆27移动会拉动相对应的导杆26,使得导杆26向上移动,由于导杆26的两端位于斜槽25内部,使得导杆26移动会挤压到斜槽25的侧面,从而使得斜槽25在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斜槽25移动会带动连接环23移动,连接环23移动时会带动滑块34进行移动,滑块34移动时滑槽33会对其进行限位,从而保证了连接环23移动时的稳定了,连接环23带动过滤袋12移动,从而使得过滤袋12的外表面和过滤袋12内表面均与风口18相对应。
35.控制台37启动吸风机二16,吸风机二16向着顶盖15内部进抽真空,从而顶盖15通
过风口18向过滤筒10内部进行抽气,从而使得过滤袋12外表面和过滤袋12内表面所附着的镍粉在吸风机二16的作用下向着顶盖15内部的移动,从而镍粉在顶盖15内部聚集最后通过吸风机二16移出到顶盖15外部,完成镍粉的收集,经过处理后的镍粉中,其他粉尘含量会减少,避免其他粉尘在镍粉表面进行聚集,保证镍粉的清洁。
36.检测结果根据图7所示,初始镍粉碳含量<0.2%,铁含量<0.02%,铝含量<0.02%,硅含量<0.02%,钙含量<0.02%,镁含量<0.02%,水含量0.5~1.0% 。
37.镍粉经过液氮喷射处理,水含量降低至0.1~0.2%,同时表面几乎为nio,同时镍粉变的更洁净,杂质含量更低,镍粉碳含量<0.05%,铁含量<0.005%,铝含量<0.005%,硅含量<0.001%,钙含量<0.01%,镁含量<0.0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