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6758发布日期:2022-04-16 15:5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1.提供了磨刀装置。


背景技术:

2.刀的效用通常取决于刀片的切削刃的锋利程度。然而,大多数刀片的切削刃最终由于重复使用而变钝。广泛的使用条件会导致切削刃变钝,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会加速切削刃的钝化。结果,为了维持有效的切削刃因而延长刀的使用寿命,必须定期对刀片进行锐化。不幸的是,当购买刀具时,使用者通常没有意识到需要刀片维护。
3.刀片维护通常涉及刀片的搪磨(honing)和锐化。搪磨涉及通过使切削刃成角度地反复经过搪磨杆而将切削刃重新对准回到其原始位置。为了使搪磨有效地维护切削刃,使用者必须使用适当的搪磨技术来定期搪磨刀片(例如,以适当的角度定位刀片,并在使用者使刀片沿着搪磨杆通过时向刀片施加适当大小的力)。否则,使用者可能损坏切削刃以致需要更换,并且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不幸的是,大多数使用者不知道如何正确地搪磨刀片、发现难以做到或者根本没有时间定期磨刀。此外,即使进行了适当的搪磨,刀片最终仍将需要锐化。
4.锐化过程中从刀片去除材料以产生新的锋利的切削刃。存在多种可以使切削刃锐化的方式。例如,最终使用者可以将他们的刀送交到专业服务以进行锐化。但是,这些服务可能很昂贵,并且可能需要长时间来锐化和返还刀具。因此,使用者通常购买合乎需求的磨刀器。
5.已经开发了各种合乎需求的手动和机动磨刀器(例如,独立的磨刀器或集成在刀架和切板上的磨刀器)。对于许多已知的手动磨刀器,要求使用者将刀片的切削刃放置在磨刀器的一个或多个锐化面上,并且在向刀片施加向下的力的同时,最终使用者使刀片抵靠着锐化面移动以锐化切削刃。在其它情况下,刀可以被固定,并且使用者可以手动地使锐化面抵靠刀片移动。尽管这些磨刀器容易为使用者所用,但它们在锐化刀片的切削刃上的效果严重依赖于使用者施加的力和锐化面施加到刀片上的角度。不幸的是,大多数使用者无法向刀片施加或一致地施加适当量的力并使锐化面处于合适的角度。这可能导致切削刃的不一致和不可重复的锐化,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切削刃的损坏(例如,碎裂),因此可能需要更换。此外,当使用大多数磨刀器时,使用者可能暴露于刀片的切削刃,结果,这会增加使用者受伤的风险。也可以使用机动磨刀器,然而它们可能非常复杂且非常昂贵。一些仍然需要使用者向刀片施加向下的力,以便在锐化面抵靠着刀片移动时保持刀片与锐化面接触。其它更复杂的机动磨刀器需要复杂的电子设备以及可以检测刀片的轮廓的感测系统,以允许锐化面沿着刀片自动移动。这些系统也可能相当庞大,产生不期望的存储。
6.因此,尽管存在现有技术,但是仍需要易于使用并且能够一致且重复地对刀进行锐化的改进的磨刀器。


技术实现要素:

7.提供了用于磨刀的磨刀装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磨刀器,其包括支撑结构,其被构造成保持具有手柄和从所述手柄延伸的刀片的刀;和滑架组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并具有被构造成使所述刀片的切削刃锐化的锐化元件。所述滑架组件能够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导轨内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锐化元件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施加力。
8.所述滑架组件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架组件能够在所述支撑结构中的所述导轨内沿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所述锐化元件被构造为当所述滑架组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锐化元件与所述刀片的切削刃间隔开距离。在特定方面,所述滑架组件能够包括滑架和臂,所述臂枢转地联接至所述滑架并且在所述臂上安装有所述锐化元件。当所述滑架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所述锐化元件可以朝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被弹簧施力,以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提供大致恒定的力。所述臂能够被构造成当所述滑架组件沿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沿着壳体中的返回轨道移动。所述磨刀装置还能够包括棘爪,所述棘爪安装到所述支撑结构并且被构造成当所述滑架组件从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切换到沿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使所述臂移动到所述返回轨道中。
9.在其它方面中,所述支撑结构能够包括被构造成将所述刀维持在固定位置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包括被构造成与所述刀的一部分接合的一对爪。所述夹持组件还可以包括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被构造成使所述爪至少部分地分离,以允许将所述刀从所述夹持组件移除。
1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架组件能够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所述导轨自动前进。例如,恒力弹簧能够联接至所述滑架组件并且被构造成控制所述滑架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所述导轨的前进速度。
11.在其它方面中,所述磨刀装置还可以包括能移动地布置在壳体中的副滑架,所述副滑架被构造成与所述滑架组件接合并使所述滑架组件抵抗所述弹簧的力沿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副滑架能够被构造成在所述副滑架到达预定位置时自动释放所述滑架组件。
1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架组件能够包括联接到所述滑架组件并且从壳体延伸以允许使用者相对于壳体移动所述滑架组件的手柄。
13.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磨刀装置,其包括夹持组件,其被构造成保持具有手柄和刀片的刀;和滑架组件,其具有滑架、能移动地联接至所述滑架的臂以及布置于所述臂的锐化元件。所述滑架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移动,并且所述臂朝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被弹簧施力,使得当所述滑架组件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移动时所述锐化元件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施加大致恒定的力。
14.所述滑架组件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在一个方面中,恒力弹簧能够联接至所述臂并且能够被构造成朝向刀片的切削刃对所述臂施力。在另一方面中,所述滑架能够安装于支撑结构,并且所述滑架能够沿所述支撑结构中的导轨移动。
15.所述锐化元件也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锐化元件能够被构造为当所述滑架组件相对于所述刀片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向由所述夹持组件保持的刀片的切削刃施加力,并且所述锐化元件能够被构造为当所述滑架组件相对于所述刀片沿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锐化元件与所述刀片的切削刃间隔开距离。
16.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架组件能够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刀片沿第一方向自动前进。恒力弹簧能够联接至所述滑架组件并且能够被构造成控制所述滑架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前进速度。
1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磨刀装置,其包括壳体,其被构造成接收刀片;和锐化元件,其能移动地安装到所述壳体并且被构造成锐化刀片的切削刃。所述锐化元件的位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使得所述锐化元件被构造成适于所述刀片的几何形状。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磨刀器可以包括施力元件,所述施力元件联接到所述锐化元件并且被构造成对所述锐化元件朝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施加弹簧力。
19.在其它方面中,所述壳体能够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刀片维持在相对于所述锐化元件的固定位置。
20.磨刀装置还可以包括恒力弹簧,所述恒力弹簧联接至所述锐化元件并且被构造成使所述锐化元件以大致恒定的速度沿着所述刀片的切削刃前进。
21.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锐化元件安装于能枢转地联接至滑架的臂,所述滑架能够沿着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轨道移动。
22.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用于磨刀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将刀插入夹持组件中,使得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刀接合,以将所述刀的刀片维持在大致固定的位置。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对锐化组件进行致动以使滑架沿着轨道行进。所述滑架能够具有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滑架的锐化元件,当所述滑架沿着所述轨道移动时,所述锐化元件能够以使得所述锐化元件能够适应所述刀片的形状的方式朝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被施力。所述锐化元件能够向所述刀片的切削刃施加大致恒定的力。
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所述锐化组件进行致动能够包括沿着所述轨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滑架,以使所述锐化元件沿着所述刀片的切削刃行进,从而使所述刀片锐化,并且还包括沿所述轨道中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滑架,其中,当所述滑架沿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锐化元件与所述刀片的切削刃间隔开。当所述滑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滑架能够在所述轨道中从与所述手柄相邻的位置行进到超过所述刀片的末端的位置,并且防止所述滑架在相反的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直到所述滑架到达超过所述刀片的末端的预定位置为止。
附图说明
24.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说明,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其中:
25.图1是刀架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前方立体图,该刀架中具有磨刀装置;
26.图2是图1的刀架的侧视立体图;
27.图3是图1的刀架的局部分解立体图,示出了从刀架移除的磨刀装置;
28.图4是图3的磨刀装置的上方立体图;
29.图5是移除了特定部件的图4的磨刀装置的俯视图;
30.图6是移除了特定部件的图4的磨刀装置的侧视立体图;
31.图7是图4的磨刀装置的滑架组件的立体图;
32.图8是图4的磨刀装置的夹持组件的立体图;
33.图9是图6的磨刀装置的侧视立体图,示出了插入磨刀装置中的刀;
34.图10a是夹持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夹持组件具有被示出处于第一位置的刀对准机构;
35.图10b是图10a的夹持组件的立体图,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刀对准机构;
36.图11是其中布置有主滑架和副滑架的另一示例性磨刀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彼此接合并且处于第一位置的主滑架和副滑架;
37.图12是图11的磨刀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彼此接合并且处于第二位置的主滑架和副滑架;
38.图13是图12的磨刀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彼此脱离的主滑架和副滑架;
39.图14是图13的磨刀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彼此脱离的主滑架和副滑架并且示出了处于第三位置的主滑架;
40.图15是图14的磨刀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彼此脱离的主滑架和副滑架并且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主滑架;
41.图16是磨刀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42.图17a是具有滑架组件的磨刀装置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滑架组件;
43.图17b是图17a的磨刀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滑架组件;
44.图18a是摩擦锁定机构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出了处于接合构造的摩擦锁定机构;
45.图18b是图18a的摩擦锁定机构的示意图,示出了处于脱离构造的摩擦锁定机构;
46.图19a是具有检视门(access door)的另一示例性磨刀装置的侧视局部透视图;
47.图19b是图19a的磨刀装置的端部的侧视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检视门;
48.图19c是图19a的磨刀装置的端部的侧视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检视门;和
49.图19d是图19a的磨刀装置的端部的下方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检视门。
具体实施方式
50.现在将说明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以提供对本文公开的磨刀装置和方法的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原理的整体理解。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具体说明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磨刀装置和方法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结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或说明的特征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组合。这样的变型和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51.提供了各种磨刀装置,其被构造成在使锐化元件相对于刀上的刀片的刃移动的同时保持刀。如下面更详细说明的,磨刀装置被构造为在每次使用期间提供锐化元件沿着刀的刀片的刃的受控且可再现的锐化行程,而与刀的形状无关。这些受控且可再现的锐化行程可以允许使用者以可重复和简便的方式有效地使刀片锐化。在特定实施方式中,磨刀装置可以将刀片容纳在壳体内,以保护使用者在锐化期间不暴露于切削刃。此外,在一些实施
方式中,磨刀装置可以被集成到刀架中,使得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检视磨刀装置。
52.如本文所说明的和附图所示出的,示例性磨刀装置可以包括各种特征以利于刀片的锐化。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磨刀装置可以仅包括这些特征中的一些特征和/或可以包括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其它特征。本文所说明的磨刀装置仅旨在表示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
53.图1至图3示出了集成到刀架102中的磨刀装置10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图示的刀架102包括其中形成有多个刀存储槽106的架体104。架体104具有上接收面108a和下接收面108b,各接收面均具有一列刀存储槽106。各刀存储槽106均被构造成接收刀的刀片(在图1至图3中仅示出了两个刀110、 113)。架体104可以由各种适当的材料形成,诸如木材、塑料、金属或其任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架体104和刀存储槽106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因此,架体104和刀存储槽106的结构构造不限于图中所示。
54.如图3中最佳所示,架体104包括腔112,腔112被构造成接收磨刀装置100。这允许将磨刀装置100直接内置在架体104中,并且允许在使用者不暴露于刀片的切削刃的情况下对刀片进行锐化。结果,与现有的磨刀装置相比,磨刀装置100更容易获得并且使用更安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磨刀装置 100可以从刀架102移除,或者可以完全分离,并且不需要是刀架102的一部分。
55.如图3至图6所示,图示的磨刀装置100包括由前板114、后板116、顶板 118以及在它们之间延伸的侧板120a、120b所限定的壳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任何一个或多个板可以是一体的并且整体地形成,并且不必是分离的结构。而且,可以省略任何一个或多个板,或者磨刀装置可以完全没有壳体,而是可以包括被构造成支撑磨刀装置的部件的支撑结构。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后板116形成支撑结构。
56.如在图3至图6中进一步示出的,顶板118包括开口122,开口122沿着顶板118的长度l1的一部分纵向地延伸,并且允许刀被定位在夹持组件中,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图示的开口122具有两个刀槽122a、122b,各刀槽均被构造成接收刀片并且最终与联接到刀片的刀柄的一部分接合。尽管刀槽 122a、122b可以具有各种形状和尺寸,但是如图4中最佳所示,各刀槽122a、 122b具有细长形状以对应于夹持组件的形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刀槽 122a、122b可以具有其它合适的形状,诸如矩形、圆形等。由于磨刀装置可以用于锐化各种不同尺寸的刀,第一刀槽122a的尺寸比第二刀槽122b大,因此与第二刀槽122b相比,第一刀槽122a可以容纳更大的刀柄并与之接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一个或多个刀槽的数量、尺寸和形状可以变化,并且锐化系统不限于图中示出的刀槽的数量、尺寸和形状。在特定实施方式中,锐化系统可以包括单个刀槽。此外,如上所述,磨刀装置不必包括壳体,因此夹持组件可以限定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刀的开口。
57.如图5至图7所示,磨刀装置100还包括沿着后板116可移动地安装的滑架组件124,如上所示,后板116可以形成支撑结构。滑架组件124包括滑架126、可移动地联接至滑架126的臂130以及安装在臂130上的锐化元件128。锐化元件128被构造成随着滑架组件沿着后板116移动而锐化刀片的切削刃,诸如图9所示的刀片110b的切削刃110c。特别地,如图6所示,滑架组件124被构造成在第一方向d1和相反的第二方向d2上移动,在第一方向d1上,锐化元件128 向刀片的切削刃施加力,在第二方向d2上,锐化元件128与刀片的切削刃间隔开距离。臂130还包括销钉127(参照图7)。
58.锐化元件128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如图7所示,在该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锐化元件128为具有两个成角度的内表面128a、128b的旋转轮的形式,在内表面128a、128b之间限定有凹槽128c。凹槽128c被构造成接收刀片的切削刃,以沿着刀片的切削刃使刀片的侧面锐化。轮可以由任何合适的锐化材料形成,诸如陶瓷或金刚石。此外,可以改变轮的两个内表面128a、128b之间形成的角度。可以使用各种其它的锐化元件,诸如v型凹槽磨刀器等。此外,锐化元件可以是可更换的,以在原先的锐化元件磨损时允许添加新的锐化元件和 /或允许将不同类型的锐化元件安装在臂上。例如,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锐化元件以适应具有不同锐化角度的刀片轮廓。
59.如上所述,锐化元件128安装到枢转地联接至滑架126的臂130。在该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臂130、进而是锐化元件128被朝向布置在壳体内的刀片的切削刃施力。施力由施力元件132产生。虽然施力元件132可以具有各种构造,但是,如图5和图7所示,施力元件132为扭簧的形式。结果,当滑架组件124 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锐化元件128可以向布置在壳体内的刀片的切削刃提供大致恒定的力。此外,通过这种结构构造,锐化元件128可以适应各种刀片尺寸和轮廓,同时仍然向各相应的切削刃提供大致恒定的力。也就是说,锐化元件128的位置可以适于刀片的几何形状。
60.如图5和图6所示,滑架126可滑动地布置在形成在壳体的后板116中的导轨134内。手柄136联接到滑架126并且从滑架126向外延伸。如图5所示,手柄136经由销钉137联接到滑架126,销钉137延伸穿过限定在壳体的前板114 中的槽139(参照图2至图4)。这允许手柄136被定位在壳体的外部,因而使用者容易检视以便对锐化元件128进行致动。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槽139沿着前板114的长度l2的一部分纵向地延伸。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在磨刀装置没有壳体的情况下,手柄仍可以联接至滑架,以易于使用。在使用中,使用者通过在第一方向(例如,远侧方向)上移动(例如,推动)手柄136来对手柄136进行致动,从而使滑架126在相同的方向上沿着导轨134行进。当滑架126沿着导轨134行进时,滑架126使锐化元件128沿着容纳在壳体内的刀片的切削刃移动。
61.此外,当滑架126在第一方向d1上沿着导轨134平移时,臂130从初始位置(如图6所示)沿着在壳体的后板116中限定的第一轨道138行进。第一轨道138具有足够大的宽度以接收刀的刀片并允许臂130运动。当臂130到达第一轨道138的端部时,销钉127与棘爪140接合。如图6所示,棘爪140经由枢转销142可枢转地联接到壳体的后板116。棘爪140具有第一凸轮面141,第一凸轮面141被构造成与从臂130向外延伸的销钉127接合。一旦接合,棘爪140 转动以将锐化元件128从第一轨道138移动到限定在壳体的后板116内的返回轨道144中。第一轨道138和返回轨道144通过呈长形搁板或突起145的形式的分隔件分开。
62.返回轨道144被设计成当锐化元件在第二方向上退避或移动时,禁止锐化元件128捕获刀片的末端,并因此防止锐化元件在沿第二方向运动期间与刀片的切削刃接触。由于磨刀装置100被构造为对长度不同的刀片进行锐化,并且锐化元件128被构造为朝向刀片的切削刃被弹簧施力,因此一旦锐化元件128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经过刀片的末端,弹簧施力可以导致锐化元件128在刀片的末端上方移动。因此,在该位置的退避将导致锐化元件128卡在刀片的末端上,从而阻止锐化元件返回到原始位置。相应地,返回轨道144向下移动锐化元件128以使锐化元件128与刀片间隔开距离,使得锐化元件128在沿第二方向运动期间不能捕获所述末端。特别地,当锐化元件128位于返回轨道144内时,使用者可以沿相反的第二
方向d2(图6)移动(例如,拉动) 手柄136。这导致滑架126沿着导轨134在相同方向上移动,从而使锐化元件 128沿着返回轨道144移动并返回其原始位置。当锐化元件128沿着返回轨道 144移动时,锐化元件128与刀片间隔开距离,并因此被防止与刀片接触。结果,当锐化元件128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时,刀片的切削刃能够仅由锐化元件 128锐化。
63.如上所述,磨刀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夹持组件146,夹持组件146被构造成将刀片维持在相对于滑架组件基本固定的位置。夹持组件146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如图5和图6所示,夹持组件146位于顶板118附近,并且包括可枢转地联接至基部构件150的两个爪148a、148b。基部构件150联接至壳体的前板 114和后板116并在前板114和后板116之间延伸。两个爪148a、148b之间形成有第一开口152和第二开口154,第一开口152和第二开口154分别与第一刀槽 122a和第二刀槽122b对准(参照图4)。如图8所示,两个开口152、154分别具有被构造为与刀柄的一部分接合的第一部分152a、154a和被构造为与刀片的顶部接合的第二部分(仅示出第二部分152b)。
64.两个爪148a、148b经由施力元件156a、156b(例如,螺旋弹簧)朝向彼此施力。如图5所示,第一施力元件156a在后板116和第一爪148a之间延伸,第二施力元件156b在前板(未示出)和第二爪148b之间延伸。结果,当刀片通过第一刀槽122a或第二刀槽122b并因此通过夹持组件146的重叠的第一开口152或第二开口154插入壳体时,将至少在爪148a、148b和刀片之间产生过盈配合。这种过盈配合可以帮助将刀片维持在相应刀槽内的固定位置中。
65.在特定实施方式中,夹持组件146可以包括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被构造成使爪148a、148b至少部分地分离,以允许将刀片从夹持组件146移除。例如,如图5和图8所示,释放机构为释放钮158的形式,释放钮158被构造成接合两个爪148a、148b并推动两个爪148a、148b彼此分离。在使用中,为了从壳体移除刀片,释放钮158可以被致动(例如,向内按下),以便在爪148a、 148b与刀片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允许刀片从夹持组件146移除。
66.例如,在英国专利申请no.gb 2529430中说明了适用于本公开的其它类型的夹持组件,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文并入于此。
6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磨刀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刀对准引导件或机构。例如,如图6和图9所示,磨刀装置100包括布置在壳体内的刀对准引导件160。刀对准引导件160被构造成与刀片110b的脊(被遮住)接合,如图9所示。这可以帮助进一步稳定刀片110b。
68.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可以将刀对准机构结合到夹持组件200中。夹持组件200类似于图5和图8所示的夹持组件146,因此在此不详细说明共同特征。刀对准机构包括:第一臂202,其可枢转地联接至夹持组件200的第一爪204的顶部204a;以及第二臂206,其可枢转地联接至第二爪208的顶部208a。各臂具有t形凸缘212、214和l形凸缘216、218,凸缘分别从各臂开始并朝向夹持组件200的第一开口220和第二开口222的中心延伸。如图10a所示,两个t形凸缘212、214之间形成有第一长形通道224,第一长形通道224被构造成接收并引导刀片从其中穿过。类似地,l形凸缘216、 218之间形成有第二长形通道226,第二长形通道226被构造成接收并引导刀片从其中穿过。在使用中,当将刀片插入第一长形通道224或第二长形通道 226中时,臂202、206被构造为向内枢转,如图10b所示。
69.图11至图15示出了另一实施方式的磨刀装置300,磨刀装置300具有壳体 302和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302内的滑架组件304。除了下面详细讨论的差异之外,磨刀装置300类似于图1至图9所示的磨刀装置100,因此在此不详细讨论共同的特征。为了简单起见,在图11
至图15中未示出磨刀装置300的特定部件。此外,虽然在图11至图15中示出了刀片326,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磨刀装置300可以用于锐化各种不同的刀片尺寸和轮廓,因此磨刀装置300不限于图中示出的刀片尺寸和轮廓。
70.本实施方式中的滑架组件304包括可滑动地布置于第一导轨308的主滑架306、可枢转地联接到主滑架306的臂310以及安装在臂310上的锐化元件 312。臂310和锐化元件312类似于图6、图7和图9所示的臂130和锐化元件128,因此在此不详细说明。施力元件314联接到主滑架306,并且被构造成朝向原始位置对主滑架306施力,如图11所示。施力元件314可以具有各种构造。在该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施力元件314为恒力弹簧的形式,其被构造为使主滑架306以大致恒定的速度从预加载位置(图12)回到其原始位置(图15)地在第一方向d1(例如,远侧方向)上沿着第一导轨308前进。
71.滑架组件304还包括副滑架316,副滑架316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二导轨318 内,第二导轨318与第一导轨308相邻并与第一导轨308平行地延伸。副滑架 316包括棘爪320,棘爪320可枢转地联接至副滑架316并且被构造成与从主滑架306向外延伸的捕获凸缘322接合。虽然未示出,但是手柄联接至副滑架316 并且被构造成由使用者致动。在使用中,当副滑架316与主滑架306接合时,如图11所示,使用者可以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d2(例如,近侧方向) 上移动(例如,拉动)手柄。结果,主滑架306克服恒力弹簧314的力从其原始位置被拉离到如图12所示的预加载位置。如所示出的,这也使恒力弹簧314 部分地退绕到伸出位置。此外,当主滑架306移动到其预加载位置时,臂沿着返回轨道324移动。结果,防止锐化元件312与布置在壳体302内的刀片326 的切削刃326a接触。
72.一旦副滑架316到达预定位置(例如,其在第二导轨318内的最近端位置),则棘爪320在第二导轨318的近端318a处与凸轮面328接合,如图13所示。这种相互作用导致棘爪320枢转(例如,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脱离主滑架306 的捕获凸缘322。这样,副滑架316自动释放主滑架306。一旦被释放,主滑架306在恒力弹簧314(图14)的力的作用下以大致恒定的速度在第一方向d1上沿着第一导轨308被拉动,直到主滑架306到达其原始位置(图15)。此外,如图14所示,当在恒定力弹簧314的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d1拉动主滑架306 时,臂310沿着第一轨道323以大致恒定的速度移动。结果,锐化元件312可以重复地以大致恒定的速度向刀片326的切削刃326a提供大致恒定的力。
73.在该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恒力弹簧314不仅控制锐化元件312在第一方向上的前进速度,而且与副滑架316结合地抑制锐化元件312使刀片326的切削刃326a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被锐化。结果,这可以防止滑架组件304 在使用期间卡住,因此可以用作防卡机构。例如,在主滑架306返回其原始位置(图15)之后并且期望进一步的锐化的情况下,使用者将不得不使副滑架316与主滑架306重新接合并将主滑架306移回其预加载位置(图12)。当主滑架306处于原始位置时,锐化元件312位于返回轨道324内(图11和图15)。因此,一旦副滑架316与主滑架306重新接合,则在使用者将主滑架306移回到预加载位置(图12)时,锐化元件312将与刀片326的切削刃326a间隔开距离。
74.在图16中示出了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防卡机构的磨刀装置400。除了下面说明的差异之外,磨刀装置400类似于图1至图9中的磨刀装置100,因此在此不详细说明共同的特征。此外,为了简单起见,在图16中未示出磨刀装置400的特定部件。如图所示,磨刀装置400包括壳体402,壳体402具有枢转地联接到壳体402并沿着第一轨道以不同间隔隔开
的多个棘爪404a、 404b、404c、404d。在使用中,一旦锐化元件408已经沿着布置在壳体402内的刀片412的长度在第一方向(例如,远侧方向)上移动,锐化元件408就可以接合下一个即将到来的棘爪,从而可以将其切换到与第一轨道不同的返回轨道。这样,锐化元件408可以基于刀片412的长度移动到返回轨道。返回轨道可以被构造为防止在锐化元件408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近侧方向)上移动时锐化元件408与刀片接触。这可以帮助最小化当锐化元件408仍在第一轨道中时使用者在第二方向上移动锐化元件408的风险。
75.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防卡机构的磨刀装置500在图17a至图17b 中示出。除了下面说明的差异之外,磨刀装置500类似于图1至图9中的磨刀装置100,因此在此不详细说明共同的特征。此外,为简单起见,在图17a 至图17b中未示出磨刀装置500的特定部件。如图所示,磨刀装置500包括壳体502,棘轮齿504的纵向阵列布置在壳体502中并且与限定在壳体502内的导轨506相邻并平行地延伸。磨刀装置500还包括:滑架组件508,其具有滑架 510;锐化元件512,其经由臂511枢转地联接到滑架510;以及棘轮爪514,其枢转地联接到滑架510并且被构造成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滑架组件508可以沿着导轨506移动,导轨506从第一端506a(例如,近端)延伸到第二端506b(例如,远端)。
76.在使用中,当棘轮爪514处于接合位置时,棘轮爪514与棘轮齿504接合,使得滑架组件508、进而是锐化元件512只能沿第一方向d1(例如,远侧方向) 移动。一旦滑架组件508到达其在导轨506内的最远侧位置(图17b),锐化元件512就移入返回轨道516。此外,棘轮爪514在导轨506的第二端506b处与凸轮面接合(图17b),使棘轮爪514枢转并移动到脱离位置。当处于脱离位置时,滑架组件508然后可以沿相反的第二方向d2(例如,近侧方向)移动。一旦滑架组件508到达其在导轨506内的最近侧位置(图17a),副棘爪518就在导轨506的第一端506a(例如,纵向槽的起点)处与凸轮面520接合,这导致棘轮爪枢转并与棘轮齿504重新接合。这样,该棘轮设计防止使用者在锐化元件512未定位在返回轨道516内的情况下沿第二方向d2移动滑架组件508。
7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摩擦锁定机构可以用作防卡机构。例如,如图18a 至图18b中示意性示出的,滑架600可滑动地联接到定位在壳体604内的导轨 602,并且杆606和棘爪608分别可枢转地联接到滑架600。杆606被构造成在接合模式(图18a)和脱离模式(图18b)之间移动。当杆606处于接合模式时,杆606摩擦地接合导轨602,使得滑架600只能沿第一方向d1(例如,远侧方向)移动。当处于脱离模式时,防止了杆606与导轨602摩擦接合,从而允许滑架600沿相反的第二方向d2(例如,近侧方向)移动。在使用中,当滑架600接近导轨602的远端602a时,杆606的底部606a与第一凸轮面610接合,第一凸轮面610将杆606推入棘爪608的凹槽608a中。结果,杆606逆时针枢转并进入脱离模式。当滑架600沿着导轨602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并接近导轨 602的近端602b时,棘爪608与第二凸轮面612接合,这导致棘爪608沿逆时针方向枢转。此逆时针转动将杆606从凹槽608a释放,并允许杆606向后枢转并与导轨602摩擦地重新接合。
7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磨刀装置可以被构造成允许使用者检视锐化元件 (例如,出于切换、维修或更换锐化元件的目的)。图19a至图19d示出了具有检视门702的磨刀装置7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检视门702被构造成用于提供对锐化元件718的检视。除了以下说明的差异之外,磨刀装置700类似于图 11至图15中的磨刀装置300,因此在此不说明共同的特征。
79.如图所示,检视门702枢转地联接至壳体706的基部704。检视门702具有平面基部构件708,三角形突起710从平面基部构件708延伸。当检视门702处于关闭位置时(图19a),突起阻塞从第一轨道714的端部延伸并朝向壳体706 的基部704向外延伸的凸轮路径712。当检视门702处于打开位置(图19b至图 19d)时,凸轮路径712不再被阻塞,从而允许臂716和锐化元件718沿着凸轮路径712行进并且最终从壳体706向外枢转(图19c至图19d)。由于臂716、进而是锐化元件718被施力元件720(例如,经由扭簧)朝向壳体706施力,所以斜坡特征722从壳体706的后板724的内表面724a的一部分向外延伸。在使用者修理或更换锐化元件718时,该斜坡特征722与臂716接合并使臂716稳定。一旦锐化元件718已经被修理或更换,使用者就可以使臂716从斜坡特征 722脱离,从而允许臂716和锐化元件718枢转回壳体706(例如,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沿着凸轮路径712骑回进入第一轨道714。然后,使用者可以关闭检视门702使得磨刀装置700准备好使用。
80.如上所述,本文公开的磨刀装置可以提供在每次使用期间沿着刀片的切削刃受控且可再现的锐化行程,而与刀的形状无关。这些磨刀装置的各种特征可以帮助实现切削刃的期望锋利度,消费者测试表明,该期望锋利度应低于300g(基于brubacher刃口锋利度标度(bess))。例如,被弹簧施力的锐化元件对刀片的力可以帮助使用者一致且容易地锐化切削刃,而无需复杂的电子设备或传感器。尽管力会根据磨刀组件的结构构造而变化,但是在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与具有锐化元件的臂联接的弹簧的弹簧力在0.25kg至2 kg的范围内。滑架组件沿着导轨的受控平移速度(例如使用恒力弹簧)以及在锐化过程中采用的锐化行程的数量也可以帮助实现一致且期望的锋利度。可能影响性能的其它因素包括磨轮的砂砾、材料、几何形状以及保持在壳体中的角度。
81.在本公开中,实施方式的相同名称的部件通常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不必对每个相同名称的部件的每个特征进行充分阐述。另外,就在所公开的磨刀器和方法的说明中使用线性或圆形尺寸的程度而言,这样的尺寸并不旨在限制可以与这种磨刀器以及方法结合使用的形状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于任何几何形状,可以容易地确定这样的线性和圆形尺寸的等同物。
82.应当理解,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近侧”和“远侧”是对于握住磨刀装置的手柄的使用者(诸如消费者)而言的。诸如“前”和“后”的其它空间术语类似地分别对应于远侧和近侧。将进一步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和清楚起见,本文使用了相对于附图的诸如“竖直”和“水平”的空间术语。然而,磨刀装置可以以许多定向和位置使用,并且这些空间术语并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和绝对性的。
83.值或范围在本文中可以表示为“大约”和/或从“大约”一个特定值到另一特定值。当表达这样的值或范围时,所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包括列举的具体值和/或从一个特定值到另一特定值。类似地,当通过使用先行词“大约”将值表示为近似值时,将理解的是,这里是本文公开的多个值,并且该特定值形成另一实施方式。还将理解的是,存在本文公开的多个值,并且各值在此还被公开为除了该值本身之外的“大约”该特定值。在实施方式中,“大约”可以用来表示例如在与所述值相差10%以内、与所述值相差5%以内或与所述值相差2%以内。
84.为了说明和定义本教导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大致”在本文中用来表示固有的不确定性程度,其可以归因于任何定量比较、值、测量或其它表示。本
文还使用术语“大致”来代表定量表示可以不同于所陈述的基准但不会导致所讨论的主题的基本功能发生变化的程度。
85.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因此,除了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指出的以外,本实用新型不受限于已特别示出和说明的内容。本文引用的所有出版物和参考文献均通过全文引用明确地并入本文。全部或部分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任何专利、出版物或信息仅在所合并的材料与本文档中阐述的现有定义、声明或其它公开材料不冲突的范围内。这样,本文明确阐述的公开内容取代了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的任何冲突材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