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7853发布日期:2022-01-12 08:0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汽轮机零部件的相关结构中,转子与叶片是通过叶根槽啮合连接。在汽轮机转子的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其叶根槽的喷丸工艺,现有工艺技术是针对不同的叶根槽喷丸区设计专用的喷丸装置,每个叶根槽的喷丸需要更换使用3-4种不同的喷丸装置,操作效率非常低。另外,喷丸过程中,喷丸装置受到弹丸的持续的冲击力容易损坏,这不仅提高了喷丸成本,而且影响喷丸效率。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以解决上述喷丸工艺过程中喷丸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用于解决喷丸工艺过程中喷丸装置更换频繁和容易损坏等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包括本体、喷枪连接管和分流块。所述本体具有与叶根槽工作面贴合的外轮廓。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一个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输入口与所述喷枪连接管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本体内沿所述主流道的流向方向分别设置多级分流道,各级分流道的输出口分别对应一个叶根槽喷丸区。所述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可与所述分流块适配的分流孔,所述多个分流孔的设置位置与所述主流道和各级分流道的交界处一一对应。所述分流块可选择性地插入其中一个所述分流孔并使丸流能够由插入位置处的分流道的输出口喷出。
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流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分流孔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本体连接。
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为板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板面和连接两平板的侧板面;所述主流道的输入口和各级分流道的输出口均开设在所述侧板面上,所述分流孔的开口开设在其中一个平板面上。
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喷枪连接管自所述主流道的输入口可沿所述主流道的流向向所述主流道内延伸预定长度,且所述喷枪连接管可在所述主流道内滑动。所述本体在位于设置所述分流孔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主流道的流向平行,且其长度自所述主流道入口处延伸至n-1个分流孔的位置处,所述n为分流孔的总个数;所述条形孔中,位于主流道和各n-1级分流道交界处的部分作为所述分流孔。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条形孔上。
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两条与所述所述主流道流向平行的条形槽,所述盖板通过螺钉穿设所述条形槽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10.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喷枪连接管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11.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能够覆盖所述单一分流孔开口。
12.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流块为三棱柱,所述三棱柱从其三角形底面插入所述分流孔,所述三棱柱的一个侧棱边面向所述主流道,相邻另一个侧棱边面向所述分流道,两侧棱边所夹的侧面与所述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轴线均成预定角度,改变丸流从所述主流道流向所述分流道。
1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流块为硬质合金材料。
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分流块与所述分流孔间隙配合。
15.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提供的喷丸装置通过设置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道实现了一个喷丸装置可以对多个喷丸区进行喷丸,解决了喷丸装置更换频繁的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
17.2.本技术提供的喷丸装置通过将承受冲击力的部位设计成可抽插更换的分流块,解决了喷丸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降低了工艺生产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一种本体的主视图;
21.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一种本体的侧视图;
22.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另一种本体的主视图;
23.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另一种本体的俯视图;
24.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一种盖板的主视图;
25.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一种盖板和喷枪连接管的侧视图;
26.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另一种盖板的主视图;
27.图9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喷丸装置的分流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
[0029]1ꢀꢀꢀꢀꢀ
叶根槽
ꢀꢀꢀꢀꢀꢀꢀꢀꢀꢀꢀꢀꢀꢀꢀꢀꢀꢀꢀ2ꢀꢀꢀꢀꢀ
本体
[0030]3ꢀꢀꢀꢀꢀ
喷枪连接管
ꢀꢀꢀꢀꢀꢀꢀꢀꢀꢀꢀꢀꢀꢀꢀ4ꢀꢀꢀꢀꢀ
分流块
[0031]5ꢀꢀꢀꢀꢀ
盖板
ꢀꢀꢀꢀꢀꢀꢀꢀꢀꢀꢀꢀꢀꢀꢀꢀꢀꢀꢀꢀꢀ
11
ꢀꢀꢀꢀ
叶根槽工作面
[0032]
12
ꢀꢀꢀꢀ
喷丸区
ꢀꢀꢀꢀꢀꢀꢀꢀꢀꢀꢀꢀꢀꢀꢀꢀꢀꢀꢀ
21
ꢀꢀꢀꢀ
主流道
[0033]
22
ꢀꢀꢀꢀ
分流道
ꢀꢀꢀꢀꢀꢀꢀꢀꢀꢀꢀꢀꢀꢀꢀꢀꢀꢀꢀ
23
ꢀꢀꢀꢀ
主流道输入口
[0034]
24
ꢀꢀꢀꢀ
分流道输出口
ꢀꢀꢀꢀꢀꢀꢀꢀꢀꢀꢀꢀꢀ
25
ꢀꢀꢀꢀ
分流孔
[0035]
26
ꢀꢀꢀꢀ
条形孔
ꢀꢀꢀꢀꢀꢀꢀꢀꢀꢀꢀꢀꢀꢀꢀꢀꢀꢀꢀ
51
ꢀꢀꢀꢀ
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7]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8]
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轮机转子叶根槽喷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喷丸装置包括本体2、喷枪连接管3和分流块4。本体2具有与叶根槽工作面11贴合的外轮廓。本体2内部设置有一个主流道21,主流道输入口23与喷枪连接管3的输出口连通。本体2内沿主流道21的流向方向分别设置多级分流道22,各级分流道输出口24分别对应一个叶根槽喷丸区12。本体2上开设有多个可与分流块4适配的分流孔25,多个分流孔25的设置位置与主流道21和各级分流道22的交界处一一对应。分流块4可选择性地插入其中一个分流孔25并使丸流能够由插入位置处的分流道输出口24喷出。
[0039]
现有技术中的喷丸装置是针对不同的叶根槽喷丸区12设计专用的喷丸装置,每个叶根槽1的喷丸过程中需要更换使用3-4种不同的喷丸装置,操作效率非常低。本技术的喷丸装置设置有一个主流道21和多级分流道22,主流道21接收来自喷枪的丸流并通过分流块4分别配送到各级分流道22,各级分流道输出口24对应不同的喷丸区12,此一个喷丸装置即可对整个叶根槽1的数个喷丸区12喷丸进行喷丸,喷丸操作效率高。本技术的喷丸装置设置有分流块4,分流块4插入到分流孔25中,改变主流道21丸流使之流向对应的分流道22。在此过程中,分流块4受到弹丸持续的冲击力,若分流块4发生损伤,更换新的分流块4即可,不必像现有喷丸工艺过程中那样更换整个喷丸装置,节省了喷丸成本,提高了喷丸效率。
[0040]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分流孔25的位置处还设置有用于覆盖分流孔25开口的盖板5,盖板5与本体2连接。
[0041]
在本实施方案中,设置一个盖板5用于分流块4插入分流孔25后覆盖分流孔25开口,此盖板5结构简单,可保证喷丸装置工作时分流块4不滑出分流孔25,提高喷丸装置的可靠性。
[0042]
如图2和图3,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本体2为板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平板面和连接两平板的侧板面。主流道输入口23和各级分流道输出口24均开设在侧板面上,分流孔25的开口开设在其中一个平板面上。
[0043]
在本实施方案中,本体2设计成板状结构,在满足喷丸装置功用的同时,板状结构加工简单、成本低,生产使用的经济效益高。
[0044]
如图4和图5,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喷枪连接管3自主流道输入口23可沿主流道21的流向向主流道21内延伸预定长度,且喷枪连接管3可在主流道21内滑动。本体2在位于设置分流孔25的一侧面上开设有与主流道21连通的条形孔26,条形孔26与主流道21的流向平行,且其长度自主流道输入口23处延伸至n-1个分流孔25的位置处,n为分流孔25的总个数。条形孔26中,位于主流道21和各n-1级分流道22交界处的部分作为分流孔25。盖板5盖设在条形孔26上。
[0045]
在本实施方案中,喷枪连接管3可在主流道21内滑动,本体2上开设有条形孔26,喷枪连接管3可从输入口插入主流道21,也可从本体2平板面上安装到主流道21内,喷枪连接
管3与本体2的连接可以更加方便。在进行喷丸操作时,喷枪连接管3内和主流道21内流动的是高速丸流,在没有分流块4的干预下,丸流会保持在主流道21内流动,不会因主流道21与分流道22连通而流向分流道22。在本实施方案中设计喷枪连接管3可在主流道21内滑动,当喷枪连接管3滑动到预定位置时,喷枪连接管3的管壁可隔断主流道21与部分分流道22的连通,可保持丸流仅在主流道21和相应正在工作中的分流道22内流动,避免特殊情况下主流道21内的丸流流向其他非工作分流道22,增加了装置的可靠性。
[0046]
如图6,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盖板5上设置有两条与主流道21流向平行的条形槽51,盖板5通过螺钉穿设条形槽51固定在本体2上。
[0047]
在本实施方案中,盖板5设置条形槽51通过螺钉固定在本体2上,此种结构下,盖板5通过螺钉的压紧力与本体2固定连接,且在对不同的喷丸区12进行喷丸时,可通过条形槽51调整盖板5与本体2的相对位置。此种通用结构的连接方式使调整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可提高调整的效率,提高整个喷丸过程的效率。
[0048]
如图7,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喷枪连接管3与盖板5固定连接。
[0049]
在本实施方案中,可将喷枪连接管3与盖板5首先固定连接,整个喷丸过程中,连接管与盖板5的相对位置始终不便,当盖板5与本体2固定后,连接管也随之固定,避免特殊情况下喷枪连接管3在主流道21内滑动影响对喷丸区12的喷丸。
[0050]
如图8,在一种实施方案中,盖板5能够覆盖单一分流孔25开口。
[0051]
在本技术中,可将盖板5设计成能同时覆盖各分流孔25开口或仅覆盖工作中的分流孔25开口。本实施方案中,喷枪连接管3可在主流道21内滑动,喷枪连接管3的管壁可隔断主流道21与不工作的分流道22的连通,盖板5仅需覆盖工作中的分流孔25即可满足对喷丸区12喷丸的要求。相比将盖板5设计成能同时覆盖各分流孔25,本设计的盖板5结构更简单,可以节省盖板5材料,节约喷丸装置的制作成本。
[0052]
如图9,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分流块4为三棱柱,三棱柱从其三角形底面插入分流孔25,三棱柱的一个侧棱边面向主流道21,相邻另一个侧棱边面向分流道22,两侧棱边所夹的侧面与主流道21和分流道22的轴线均成预定角度,改变丸流从主流道21流向分流道22。
[0053]
本实施方案中,分流块4为简单三棱柱,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54]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分流块4为硬质合金材料。
[0055]
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喷丸装置进行喷丸时,分流块4受到弹丸持续的冲击力,分流块4易发生损伤。本实施方案中,使用硬质合金材料制作分流块4,可增强分流块4承受冲击力的能力,延长分流块4的使用寿命。
[0056]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分流块4与分流孔25间隙配合。
[0057]
本实施方案中,分流块4与分流孔25间隙配合,在对不同的喷丸区12进行喷丸时,取出和插入分流块4的操作可以更加顺畅,可以提高对不同喷丸区12喷丸的切换效率。
[0058]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喷丸装置通过设置主流道21和多个分流道22实现了一个喷丸装置可以对多个喷丸区12进行喷丸,解决了喷丸装置更换频繁的问题;通过将承受冲击力的部位设计成可抽插更换的分流块4,解决了喷丸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的喷丸装置降低了工艺生产成本,高提升了工作效率,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0059]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