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3694发布日期:2022-02-12 15:2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2.磨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机床。大多数的磨床是使用高速旋转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的是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和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和抛光机等。为了磨床能够更好的作业,使物料能够均匀准确的送入加工区域,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和电动推杆机,主体的顶部一侧设有作业仓,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杆的外部和第二螺杆的外部均套设有套筒,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调位板,两个连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推杆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两个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设有识别模块,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第一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主体的顶部设有送料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所述主体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架、若干第二支架和若干第三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和两个第三支架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若干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若干所述第二转轴的外部和若干所述第三转轴的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转带、第二转带和第三转带。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带的顶部与所述识别模块相适配,所述第二转带的顶部与所述调位板和所述挡板相适配,所述三转带与所述作业仓相适配,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均与所述识别模块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滑孔,固定板在若干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若干所述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料板,若干滑杆的外部均套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料板的底部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料板的一侧设有储料箱,下料板与所述储料箱的顶部相适配。
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支脚。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有若干缓冲带,若干缓冲带的底部与所述下料板的顶部相适配。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设置转轴、转带、识别模块、支架、支撑架、调节板、挡板、作业仓、螺杆、套筒、限位杆、连杆,使用本装置时,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三转轴外部的第三转带,第三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轴外部的第二转带,第二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轴外部的第一转带,将物料放置在第一转带上,支撑板一侧支撑架上的识别模块对第一转带上的物料进行识别,然后对电动推杆机发出指令,控制挡板升降,以此放行或挡住物料,同时,驱动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两个螺杆通过两个套筒带动两个调位板靠近,使物料位置摆正,本装置能够均匀准确保证磨床的上料,作业效率高,效果好;
13.2、通过设置下料板、固定板、弹簧、滑杆、储料箱,使用本装置时,物料加工完毕后,随第三转带运行至下料板上,下料板通过弹簧与滑杆对物料进行缓冲,避免装置下料过程中的物料损坏,保证装置的下料效果;
14.3、通过设置固定架、缓冲带,使用本装置时,固定架上的缓冲带可减低物料速度,进一步保证下料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15.通过设置转轴、转带、识别模块、支架、支撑架、调节板、挡板、作业仓、螺杆、套筒、限位杆、连杆、下料板、固定板、弹簧、滑杆、储料箱、固定架、缓冲带,使用本装置时,本装置能够均匀准确保证磨床的上料,作业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单,稳定实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的固定架和缓冲带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体、2第一转轴、3第一转带、4识别模块、5第一支架、6第二转带、7支撑架、8调位板、9挡板、10作业仓、11下料板、12固定板、13弹簧、14滑杆、15储料箱、16第一螺杆、17套筒、18限位杆、19连杆、20固定架、21缓冲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3.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2,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板和电动推杆机,主体1的顶部一侧设有作业仓10,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6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16的一端与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杆16的外部和第二螺杆的外部均套设有套筒17,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杆18,限位杆18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杆19,两个连杆的一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调位板8,两个连杆19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套筒17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电动推杆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挡板9,两个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架7,支撑架7的内部设有识别模块4,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第一螺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主体1的顶部设有送料机构,识别模块为现有技术,已经被公开。
26.其中,送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体1的顶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支架5、若干第二支架和若干第三支架,两个第一支架5之间、两个第二支架之间和两个第三支架之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若干第一转轴2的外部、若干第二转轴的外部和若干第三转轴的外部分别套设有第一转带3、第二转带6和第三转带。
27.其中,第一转带3的顶部与识别模块4相适配,第二转带6的顶部与调位板8和挡板9相适配,三转带与作业仓10相适配,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第三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第三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的一端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与识别模块4电性连接,y2-712-4型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三转轴外部的第三转带,第三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轴外部的第二转带6,第二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轴2外部的第一转带3,将物料放置在第一转带3上,支撑板一侧支撑架7上的识别模块4对第一转带3上的物料进行识别,然后对电动推杆机发出指令,控制挡板9升降,以此放行或挡住物料,同时,驱动y2-711-4型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杆16和第二螺杆,两个螺杆通过两个套筒17带动两个调位板8靠近,使物料位置摆正,本装置能够均匀准确保证磨床的上料,作业效率高,效果好;
28.其中,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滑孔,固定板12在若干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4,若干滑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下料板11,若干滑杆14的外部均套设有若干弹簧13,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下料板11的底部和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料板11的一侧设有储料箱15,下料板11与储料箱15的顶部相适配,物料加工完毕后,随第三转带运行至下料板11上,下料板11通过弹簧13与滑杆14对物料进行缓冲,避免装置下料过程中的物料损坏,保证装置的下料效果;
29.其中,主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支脚。
30.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三转轴外部的第三转带,第三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轴外部的第二转带6,第二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轴2外部的第一转带3,将物料放置在第一转带3上,支撑板一侧支撑架7上的识别模块4对第一转带3上的物料进行识别,然后对电动推杆机发出指令,控制挡板9升降,以此放行或挡住物料,同时,
驱动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杆16和第二螺杆,两个螺杆通过两个套筒17带动两个调位板8靠近,使物料位置摆正,本装置能够均匀准确保证磨床的上料,作业效率高,效果好;
31.物料加工完毕后,随第三转带运行至下料板11上,下料板11通过弹簧13与滑杆14对物料进行缓冲,避免装置下料过程中的物料损坏,保证装置的下料效果。
32.实施例2
33.参照图3,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磨床上下料结构,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为了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固定板12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固定架20的底部设有若干缓冲带21,若干缓冲带21的底部与下料板11的顶部相适配,固定架20上的缓冲带21可减低物料速度,进一步保证下料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34.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第二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三转轴外部的第三转带,第三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转轴外部的第二转带6,第二转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轴2外部的第一转带3,将物料放置在第一转带3上,支撑板一侧支撑架7上的识别模块4对第一转带3上的物料进行识别,然后对电动推杆机发出指令,控制挡板9升降,以此放行或挡住物料,同时,驱动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杆16和第二螺杆,两个螺杆通过两个套筒17带动两个调位板8靠近,使物料位置摆正,本装置能够均匀准确保证磨床的上料,作业效率高,效果好;
35.物料加工完毕后,随第三转带运行至下料板11上,下料板11通过弹簧13与滑杆14对物料进行缓冲,避免装置下料过程中的物料损坏,保证装置的下料效果。
36.使用本装置时,固定架20上的缓冲带21可减低物料速度,进一步保证下料效果,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