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5880发布日期:2022-02-23 23:4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力铸造模具(cn201921434346.7),涉及重力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包括模具定模板、模具下模、模具动模板和模具上模,模具定模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定模连接板,定模连接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定模连接柱,模具下模通过定模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模具定模板顶部的定模连接板上,模具动模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动模连接柱,模具上模通过动模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模具动模板底部,模具上模安装在模具下模顶部,模具上模一侧固定设置有浇注系统上模,模具下模一侧固定设置有浇注系统下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简单,便于开模合模,铸造效果好,节省初投资,实用性较强,现有的模具上上下两部分壳体合并时,通过导向杆和导向孔对上下两部分模具引导便于精准安装,但是模具合并的速度无法控制,造成在合并模具时容易造成相互磕碰,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活动连接,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置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孔、吹气孔、竖管和滑动杆,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开设安装孔,所述竖管位于安装孔内且竖管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滑动杆与竖管滑动连接,上壳体的下端面还开设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安装孔连通,下壳体的顶面开设与滑动杆适配的竖孔。
7.优选的,所述竖管为空心圆管,竖管的两端开放,所述滑动杆为圆柱体且滑动杆与竖管内壁滑动连接,安装孔还与竖管连通,吹气孔的数量有三个以上且多个吹气孔在上壳体的下端面等间距设置,每个吹气孔之间相互连通。
8.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滑块一、滑槽、通气槽和弹簧二,所述竖管的内壁开设滑槽,所述滑块一与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块一与滑动杆固定连接,滑槽内开设通气槽,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滑动杆固定连接且弹簧二的另一端与竖管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隔断板、翻转板和排气孔,所述隔断板与竖管内壁固定连接,隔断板的中心出开设排气孔,所诉翻转板与隔断板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块一的水平截面为弓形且滑块一与滑槽适配,通气槽的下半段位于滑槽内,通气槽的上端开口位于隔断板上方,所述隔断板为圆形板写隔断板与竖管适配,翻转板位于排气孔正上方。
11.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圆形槽和弹簧一,所述隔断板顶面开设圆形槽,所述
弹簧一位于圆形槽内,弹簧一的一端与翻转板底面固定连接且弹簧一的另一端与隔断板内壁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通过在合模时,当上壳体靠近下壳体,滑动杆进入下壳体顶面的竖孔内,上壳体推动滑动杆滑入竖管内,推动安装孔内的气体进入吹气孔内,气体从各个吹气孔吹向上壳体的顶面,通过在合并上壳体和下壳体时,利用竖管以及安装孔内的气体被压缩降低上壳体靠近下壳体时的速度,避免在合并上壳体和下壳体时,上壳体底面与下壳体顶面磕碰造成划伤。
15.2、该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通过上壳体在向下壳体靠近时,下壳体推动滑动杆进入竖管内,将竖管以及安装孔内的气体推动至吹气孔内并通过各个吹气孔排出,在气体从吹气孔排出时气体吹向下壳体的顶面,将粘附在下壳体顶面的灰尘以及颗粒物吹离下壳体,提高上壳体顶面的洁净程度,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合并时,更进一步降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磨损以及磕碰。
16.3、该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通过滑动杆滑入竖管内,滑动杆压缩弹簧二并将隔断板下方的气体推动至排气孔内,气体推动翻转板向上翻转并拉设圆形槽内的弹簧一,在滑动杆逐渐滑入竖管内的过程中,滑块一在滑槽内滑动,滑块一的侧壁开设相同的通气槽,随着滑动杆逐渐上移,滑块一侧壁的通气槽与竖管内壁的通气槽重合,隔断板下方的气体从通气槽到达隔断板顶面,竖管内的气体有两个通道,在保证降低上壳体靠近上壳体的速度的同时,避免出现因气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合并困难的现象,缓冲效果更加稳定,同时,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分离时,气体从各个吹气孔进入安装孔内再通过通气槽到达隔断板下方,便于打开上壳体和下壳体。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竖管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竖管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22.图中:10、上壳体;11、下壳体;12、安装孔;13、吹气孔;14、竖管; 15、滑动杆;16、滑块一;17、滑槽;18、通气槽;19、隔断板;20、翻转板;21、排气孔;22、圆形槽;23、弹簧一;24、弹簧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一种控制台重力铸造模具,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下壳体11与上壳体10活动连接,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之间设置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孔12、吹气孔13、竖管14和滑动杆15,上壳体10的底面开设安装孔12,竖管14位于安装孔12内且竖管14与上壳体10固定连接,滑动杆15与竖管14滑动连接,上壳体10的下端面还开设吹气孔13,吹气孔 13与安装孔12连通,下壳体11的顶面开设与滑动杆15适配的竖孔,通过在合模时,当上壳体10靠近下壳体11,滑动杆15进入下壳体11顶面的竖孔内,上壳体10推动滑动杆15滑入竖管14内,推动安装孔12内的气体进入吹气孔13内,气体从各个吹气孔13吹向上壳体10的顶面,通过在合并上壳体10 和下壳体11时,利用竖管14以及安装孔12内的气体被压缩降低上壳体10 靠近下壳体11时的速度,避免在合并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时,上壳体10 底面与下壳体11顶面磕碰造成划伤。
25.通过上壳体10在向下壳体11靠近时,下壳体11推动滑动杆15进入竖管14内,将竖管14以及安装孔12内的气体推动至吹气孔13内并通过各个吹气孔13排出,在气体从吹气孔13排出时气体吹向下壳体11的顶面,将粘附在下壳体11顶面的灰尘以及颗粒物吹离下壳体11,提高上壳体10顶面的洁净程度,在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合并时,更进一步降低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之间的磨损以及磕碰。
26.竖管14为空心圆管,竖管14的两端开放,滑动杆15为圆柱体且滑动杆15与竖管14内壁滑动连接,安装孔12还与竖管14连通,吹气孔13的数量有三个以上且多个吹气孔13在上壳体10的下端面等间距设置,每个吹气孔13之间相互连通,缓冲机构还包括滑块一16、滑槽17、通气槽18和弹簧二 24,竖管14的内壁开设滑槽17,滑块一16与滑槽17滑动连接且滑块一16 与滑动杆15固定连接,滑槽17内开设通气槽18,弹簧二24的一端与滑动杆 15固定连接且弹簧二24的另一端与竖管14内壁固定连接,缓冲机构还包括隔断板19、翻转板20和排气孔21,隔断板19与竖管14内壁固定连接,隔断板19的中心出开设排气孔21,所诉翻转板20与隔断板19转动连接,滑块一16的水平截面为弓形且滑块一16与滑槽17适配,通气槽18的下半段位于滑槽17内,通气槽18的上端开口位于隔断板19上方,隔断板19为圆形板写隔断板19与竖管14适配,翻转板20位于排气孔21正上方,缓冲机构还包括圆形槽22和弹簧一23,隔断板19顶面开设圆形槽22,弹簧一23 位于圆形槽22内,弹簧一23的一端与翻转板20底面固定连接且弹簧一23 的另一端与隔断板19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滑动杆15滑入竖管14内,滑动杆 15压缩弹簧二24并将隔断板19下方的气体推动至排气孔21内,气体推动翻转板20向上翻转并拉设圆形槽22内的弹簧一23,在滑动杆15逐渐滑入竖管 14内的过程中,滑块一16在滑槽17内滑动,滑块一16的侧壁开设相同的通气槽18,随着滑动杆15逐渐上移,滑块一16侧壁的通气槽18与竖管14内壁的通气槽18重合,隔断板19下方的气体从通气槽18到达隔断板19顶面,竖管14内的气体有两个通道,在保证降低上壳体10靠近上壳体10的速度的同时,避免出现因气体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合并困难的现象,缓冲效果更加稳定,同时,在上壳体10和下壳体11分离时,气体从各个吹气孔13进入安装孔12内再通过通气槽18到达隔断板19下方,便于打开上壳体10和下壳体 11。
27.在使用时,在合模时,当上壳体10靠近下壳体11,滑动杆15进入下壳体11顶面的竖孔内,下壳体11推动滑动杆15进入竖管14内,将竖管14以及安装孔12内的气体推动至吹气孔13内并通过各个吹气孔13排出,在气体从吹气孔13排出时气体吹向下壳体11的顶面,滑动杆15滑入竖管14内,滑动杆15压缩弹簧二24并将隔断板19下方的气体推动至排气孔21
内,气体推动翻转板20向上翻转并拉设圆形槽22内的弹簧一23,在滑动杆15逐渐滑入竖管14内的过程中,滑块一16在滑槽17内滑动,滑块一16的侧壁开设相同的通气槽18,随着滑动杆15逐渐上移,滑块一16侧壁的通气槽18 与竖管14内壁的通气槽18重合,隔断板19下方的气体从通气槽18到达隔断板19顶面。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