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机。
背景技术:2.目前芯样端面处理通常采用机械磨平方式,机械磨平对磨平机的性能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标准cecs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要求加工完毕后的混凝土芯样端面不平整度不大于0.1mm,芯样试件端面与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大于1
°
。目前市面上混凝土芯样磨平机在磨平质量和磨平效率上存在较大不足。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样品的安装紧固和拆除换样过程繁琐,效率低下,极大影响试验效率。
4.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样品的安装紧固和拆除换样过程繁琐,效率低下,极大影响试验效率。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机。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机,包括壳体和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内竖直设置有螺旋杆,所述升降平台上开设有与螺旋杆相匹配的螺纹孔;
8.所述升降平台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升降平台一端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上端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夹持爪,所述底盘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爪同步向内或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连接有磨盘。
9.通过设置夹持爪,夹持爪圆周阵列在底盘上通过驱动组件进行同步向内或向外移动,从而实现了对芯样的夹持与释放,以便于安装或是拆除芯样,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齿板和齿柱,所述齿柱转动设置在底盘底部,所述齿柱与多个齿板相啮合,各个所述夹持爪贯穿底盘与对应的齿板固定连接。
11.通过设置齿柱与多个齿板相啮合,从而实现了控制夹持爪同步向内或向外移动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底盘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夹持爪移动的移动槽,所述夹持爪通过移动槽与对应的齿板固定连接。
13.通过设置移动槽,从而实现了对夹持爪移动时的限位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竖直开设有用于升降平台移动的滑槽。
15.通过设置滑槽,滑槽竖直设置,从而实现了在将升降平台上升或是下降时保持平稳。
16.优选的,所述底盘下方固定设置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
固定设置在底盘底部,所述支撑板上螺纹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齿柱一侧设置有固定块。
17.通过设置固定杆,将固定杆伸出至齿柱上将齿柱限位,从而实现了将芯样夹持后固定的目的。
18.优选的,所述齿柱远离底盘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螺旋杆一端贯穿壳体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把手。
19.通过设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设置在齿柱远离底盘一端,第二把手设置在螺旋杆一端贯穿壳体上端,从而实现了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效果。
20.优选的,各个所述夹持爪的内壁为圆弧型,各个所述夹持爪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层。
21.通过设置夹持爪的内壁为圆弧型且各个夹持爪内壁均设置有橡胶层,实现了可以更好地贴合芯样地目的和达到防止芯样旋转的效果。
22.优选的,所述壳体两侧开设有观察槽,且所述壳体位于观察槽处固定安装有透明亚克力板。
23.通过设置观察槽且观察槽处固定安装有透明亚克力板,实现了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打磨效果地目的。
2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机,通过设置多个同步运行的齿板,使各个夹持爪同步运转,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便捷快速地将芯样安装和拆除,芯样安装时为竖直放置不易发生摆动,避免了因摆动而导致的导致垂直度难以符合规范要求,从而达到了使工作人员更加便捷快速地将芯样安装和拆除的效果和避免因摆动而导致的垂直度难以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底盘仰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壳体;2、螺旋杆;3、观察槽;4、磨盘;5、电机;6、夹持爪;7、齿板;8、第一把手;9、连接杆;10、升降平台;11、滑槽;12、移动槽;14、支撑板;15、固定块;16、固定杆;17、第二把手;18、底盘;19、齿柱;333、驱动组件;555、限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参照图1、图2和图4,一种混凝土芯样端面磨平机,包括壳体1和升降平台10,升降平台10设置在壳体1内部,壳体1内竖直转动连接设置有用于将升降平台10上下移动的螺旋杆2,螺旋杆2一端贯穿壳体1上端固定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第二把手17,升降平台10上开设有与螺旋杆2相匹配的螺纹孔,升降平台10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远离升降平台10一端设置有用于放置芯样的底盘18,底盘18上端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芯样夹持的夹持爪6,底盘18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夹持爪6同步向内或向外移动的驱动组件333,
壳体1上端设置有的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连接有磨盘4,通过同步运行的夹持爪6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便捷将芯样安装或是拆除。
32.壳体1内部竖直开设有用于升降平台10移动的滑槽11,壳体1两侧开设有便于观察芯样状态的观察槽3,且壳体1位于观察槽3处固定安装有防尘的透明亚克力板,各个夹持爪6的内壁为圆弧型,各个夹持爪6内壁均设置有用于使芯样更好地贴合夹持爪6的橡胶层,通过设置夹持爪6的内壁均为圆弧型且均设置有橡胶层,使芯样更好地固定在底盘18上减少发生摆动的情况。
33.参考图3、图4,驱动组件333包括多个齿板7和齿柱19,齿柱19转动设置在底盘18底部,齿柱19与多个齿板7相啮合,齿柱19远离底盘18一端固定设置有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第一把手8,各个夹持爪6贯穿底盘18与对应的齿板7固定连接,底盘18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夹持爪6移动的移动槽12,夹持爪6通过移动槽12与对应的齿板7固定连接,底盘18下方固定设置限位机构555,限位机构555包括支撑板14,支撑板14固定设置在底盘18底部,支撑板1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将齿柱19固定的固定杆16,固定杆16远离齿柱19一侧设置有尽量避免固定杆16脱落的固定块15,通过设置限位机构555,达到提高对芯样夹持的稳定性的效果。
34.工作原理:在使用本技术时,将芯样安装在底盘18上,然后工作人员转动第一把手8驱动齿柱19旋转,带动各个齿板7运动,各个齿板7带动相对应的夹持爪6与芯样外壁相贴合,此时将固定杆16向齿柱19方向推送,使固定杆16将齿柱19固定后,工作人员启动电机5驱动磨盘4旋转,工作人员转动第二把手17通过螺旋杆2带动升降平台10上升使芯样上端与磨盘4接触进行端面打磨,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槽3对打磨进度进行观察,打磨完成后工作人员反向旋转第二把手17将升降平台10下降后,关闭电机5,转动固定杆16脱离对齿柱19的抵接限制,反向旋转第一把手8,使各个夹持爪6远离芯样后将芯样拆除,通过上述结构从而达到了:使工作人员更加便捷快速地将芯样安装和拆除的效果,避免因摆动而导致的垂直度难以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发生。
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