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2994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土壤调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春在苗田和大田施用,在晴天条件下地表日平均温度比对照地增加3~5℃,中午地表最大增温值可达12℃,阴天增温值只有1~2℃。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抑制率一般为30~50%,早春农田日平均蒸发量为6毫米,1个月可节水72毫米,即每公顷节约水72毫米。抑盐效果方面,通过0~2厘米土层全盐量测定,比同期对照地减少70~80%。制剂主要用于水稻、棉花、玉米、甘薯、蔬菜、瓜类、林木等多种作物早春育苗和大田栽培。一般能提早5~10天出苗,并具有幼苗健壮、根系发达、抗逆力强、成活率高、早发稳长、提早成熟等优点。其增产效果和塑料薄膜相当,可比露地对照增产10~20%。

一般的土壤增温剂,根系不发达,后期早衰.是一种农田化学覆盖物,是用有机成膜物质经过皂化、乳化等工艺制成的水包油型的乳状液,将其稀释喷于农田形成一层均匀覆盖膜,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潜热消耗,太阳辐射能的吸收能力差,地表热量收支状况不佳,从而不能保持地温、保蓄土壤水分,减少地表盐分积累,保护覆盖膜下作物的根和芽,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一个有利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增加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提高地温、保蓄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根系发达,侧根分布较紧,茎秆粗壮,幼苗健壮,后期不早衰。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80-100份、高吸水树脂30-50份、硼酸30-50份、硫酸锌20-40份、钼酸钠10-2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水稻秸秆20-40份、玉米秸秆20-40份、大豆秸秆20-40份、风化煤15-30份、油页岩10-20份、复合菌剂10-20份。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80份、高吸水树脂30份、硼酸30份、硫酸锌20份、钼酸钠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水稻秸秆20份、玉米秸秆20份、大豆秸秆20份、风化煤15份、油页岩10份、复合菌剂10份。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90份、高吸水树脂40份、硼酸40份、硫酸锌30份、钼酸钠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水稻秸秆30份、玉米秸秆30份、大豆秸秆30份、风化煤25份、油页岩15份、复合菌剂15份。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100份、高吸水树脂50份、硼酸50份、硫酸锌40份、钼酸钠20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水稻秸秆40份、玉米秸秆40份、大豆秸秆40份、风化煤30份、油页岩20份、复合菌剂2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及制备方法,高吸水树脂一般为含有亲水基团和交联结构的高分子电解质。吸水前,高分子链相互靠拢缠在一起,彼此交联成网状结构,从而达到整体上的紧固。与水接触时,水分子通过毛细作用及扩散作用渗透到树脂中,链上的电离基团在水中电离。由于链上同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而使高分子链伸展溶胀。由于电中性要求,反离子不能迁移到树脂外部,树脂内外部溶液间的离子浓度差形成反渗透压。水在反渗透压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入树脂中,形成水凝胶。磷酸二氢钾具有克服作物生长后期根系老化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的作用。磷酸二氢钾属新型高浓度磷钾二元素复合肥料,其中含五氧化二磷52%左右,含氧化二钾34%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发明做一定改动和修改,但不超过本发明精神实质的,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仪器、材料,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80-100份、高吸水树脂30-50份、硼酸30-50份、硫酸锌20-40份、钼酸钠10-20份、磷酸二氢钾10-20份、水稻秸秆20-40份、玉米秸秆20-40份、大豆秸秆20-40份、风化煤15-30份、油页岩10-20份、复合菌剂10-20份。

实施例2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80份、高吸水树脂30份、硼酸30份、硫酸锌20份、钼酸钠10份、磷酸二氢钾10份、水稻秸秆20份、玉米秸秆20份、大豆秸秆20份、风化煤15份、油页岩10份、复合菌剂10份。

实施例3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90份、高吸水树脂40份、硼酸40份、硫酸锌30份、钼酸钠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水稻秸秆30份、玉米秸秆30份、大豆秸秆30份、风化煤25份、油页岩15份、复合菌剂15份。

实施例4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畜禽粪100份、高吸水树脂50份、硼酸50份、硫酸锌40份、钼酸钠20份、磷酸二氢钾20份、水稻秸秆40份、玉米秸秆40份、大豆秸秆40份、风化煤30份、油页岩20份、复合菌剂20份。

实施例5

一种增加温度的土壤调理剂,其制作的方法步骤为:

备料:按重量份数:取畜禽粪、高吸水树脂、硼酸、硫酸锌、钼酸钠、磷酸二氢钾、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风化煤、油页岩、复合菌剂,备用;

预前处理:以畜禽粪为主原料,因其含水率高,需添加一定比例含水率低的风化煤、油页岩、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等作调理剂, 再加入一定比例的复合菌剂,混合调节至合适的含水率(45 %~55 %) 和c/ n 比(15~30) ,混合搅拌均匀,条垛式堆放发酵;

翻堆搅拌:进行翻动搅拌、曝气工作,使料堆发酵;温度升高至50~65 ℃后,能有效杀死原料中的病菌虫卵,并蒸发大量水分;

温度控制:每天定时检测发酵料堆内的温度、水分和堆体通透性情况,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料堆内有机质的含量、水分、温度、c/ n比、p h 值会发生变化,所以要定期检测和进行调节,翻堆一般遵循“时到不等温,温到不等时”的原则,即前期发酵的低温阶段要定时翻堆;中期发酵高温阶段当温度达到65 ℃左右时,要及时翻堆,使堆温不至于超过70 ℃;

发酵后处理:物料经高温发酵后,基本实现无害化,已转化了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生化速度渐趋和缓,可以另外垛堆后熟,促进有机物稳定化,并节省发酵场地,二次堆肥垛堆至2 m 高,堆体宽度和长度按车间情况确定,时间在5~7d,定时可在垛堆底部鼓风通气,必要时用长木棒定期在堆体上扎孔透气即可,二次堆肥完成有机物完全降解工作,转变为稳定腐殖质;

将发酵好的物料和打磨好的粉末置于地上散热冷却2-3天,置于烘干箱中,烘干至含水量为20-30%,烘干后挤压造粒,称重包装,制得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