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8257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泥助磨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



背景技术:

助磨剂和减水剂是水泥行业经常使用的添加剂,即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助磨剂,在水泥使用时需要加入减水剂。

水泥助磨剂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台时产量、各龄期水泥强度,改善其流动性,不仅能大幅度降低粉磨过程中的静电吸附包球现象,降低粉磨过程中超细颗粒的再次聚结趋势,也能显著改善水泥流动性,提高磨机的研磨效果和选粉机的选粉效率,从而降低粉磨能耗。而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使混凝土强度增加并改善耐久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但是,现有的助磨剂使得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较差。作为一种化学添加剂,助磨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水化动力,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但是,由于助磨剂可以加速水泥早期水化,过快的早期水化速率使得水泥更快的转化为水化产物,导致水泥浆体失去流动性,同时,水化产物还会大量吸附减水剂,吸附在水化产物上的减水剂对水泥浆体的流动度几乎没有作用。水化产物对减水剂的吸附,使水泥浆体液相中减水剂的相对数量减少,可以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数量减少,相当于减少了减水剂的有效掺量。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不影响或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助磨剂中加入适当数量的引气剂。掺加含有引气剂的助磨剂后,在水泥浆体中会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一方面这些微小气泡之间,气泡与水泥颗粒之间,由于静电斥力的作用而相互隔离;另一方面,微小气泡具有类似于滚珠的作用,提高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但是,引气剂对水泥强度具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可以在粉磨效率和水泥强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善水泥与混凝土减水剂的相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20%~25%,无机盐10%~15%,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0%~30%,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为采用发酵法生产亚甲基丁二酸所产生的废液。

优选的,所述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包括还原糖、无机盐、有机酸和残留的亚甲基丁二酸。

优选的,该助磨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三异丙醇胺20%,无机盐15%,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5%,余量为水。

优选的,该助磨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二乙醇单异丙醇胺24%,无机盐12%,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0%,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其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20%~25%,无机盐10%~15%,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0%~30%,余量为水,本发明的助磨剂使用时可以减缓水泥水化速率,水泥浆体的流动性相对较高,有利于减水剂发挥作用,并且亚甲基丁二酸是一种二元不饱和羧酸,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更容易和聚羧酸减水剂相容,在适合的条件下,亚甲基丁二酸可与聚羧酸减水剂中过量的大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使得聚羧酸减水剂的有效成分增大,从而增强了减水剂的使用效果,从而在粉磨效率和水泥强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改善水泥与混凝土减水剂的相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20%~25%,无机盐10%~15%,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0%~30%,余量为水,该助磨剂的加工方法为依次将水、二乙醇单异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无机盐加入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中,搅拌均匀。该助磨剂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掺量为0.10%。

本实施例使用的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为采用发酵法生产亚甲基丁二酸所产生的废液,亚甲基丁二酸又称衣康酸,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包括还原糖(约23%-25%)、无机盐、有机酸、残留的亚甲基丁二酸(约18%-22%)、水。

本实施例使用的无机盐为氯化钠、硫酸钠、醋酸钠、硫氰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本实施例将助磨剂常用的原料糖蜜替换为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能够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首先,亚甲基丁二酸是一种二元不饱和羧酸,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更容易和聚羧酸减水剂相容;其次,在适合的条件下,亚甲基丁二酸可与聚羧酸减水剂中过量的大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使得聚羧酸减水剂的有效成分增大,从而增强了减水剂的使用效果。该助磨剂使用时减缓了水泥水化速率,水泥浆体的流动性相对较高,有利于减水剂发挥作用。

将本实施例的助磨剂进行小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助磨剂与现有技术的助磨剂对粉磨效率的提高基本相同,见表一。

表一 助磨效果对比

将以上小磨试验所得水泥编号,不加助磨剂所制得的水泥编为0#,加现有助磨剂所制得的水泥编为1#,加本实施例的助磨剂所制得的水泥编为2#,然后分别做净浆试验并考察其3d和28d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对比数据见表二)。实验表明,相对于0#水泥,1#、2#水泥的抗折强度在不同程度上都略有降低,但抗压强度却都有所提高,也就是说,两种助磨剂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基本相当。

表二 水泥强度对比

在水泥生产中分别使用上述两种配方的助磨剂,掺量皆为0.10%,使用现有助磨剂生产出来的水泥,我们将其编号为1-1#,使用本实施例的助磨剂生产出来的水泥,编号为2-1#。经实验对比,使用本实施例的助磨剂生产出来的水泥,在与减水剂的相容性方面确实优于用现有的助磨剂生产出来的水泥,对比数据见表三、表四和表五。

表三 两种水泥净浆流动度对比

表四 两种水泥砂浆扩展度对比

表五 两种水泥样品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

可见,使用本实施例的助磨剂,在粉磨效率和水泥强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水泥与混凝土减水剂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另外,本助磨剂使用了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作为原料,变废为宝,更为环保,且成本比现有的助磨剂成本降低,每吨约降低了200元,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三异丙醇胺20%,无机盐15%,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5%,余量为水。

该助磨剂的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 相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改善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助磨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二乙醇单异丙醇胺24%,无机盐12%,亚甲基丁二酸工业废液20%,余量为水。

该助磨剂的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 相同。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