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属于化学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Building materials,简称:建材)是指用于土木工程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需要注意的是,建筑学科的“建筑材料”是指对不同建筑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研究的学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本发明的建筑材料能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并能有效隔热。整个技术方案原料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单,该建筑材料性能优异,满足各行业需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水泥30~60份、增塑剂10~15份、抗氧剂5~15份、着色剂13~25份、阻燃剂3~10份、硬脂酸盐1~6份、细沙1~4份、粉煤灰0.1~0.5份、氧化镁3~10份、高岭土13~2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建筑材料能自动调节环境湿度并能有效隔热。整个技术方案原料成本较低,生产工艺简单,该建筑材料性能优异,满足各行业需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建筑材料的最佳值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水泥35份、增塑剂11份、抗氧剂10份、着色剂15份、阻燃剂5份、硬脂酸盐4份、细沙3份、粉煤灰0.4份、氧化镁10份、高岭土13份。
进一步,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或磷酸酯类增塑剂。
进一步,所述抗氧剂为双酚A、亚磷酸三苯酯或亚磷酸苯二异辛酯。
进一步,所述着色剂包括酞菁红、铬黄、镉黄、钛白粉、碳黑中的任意一种或两个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阻燃剂为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或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水泥30份、增塑剂10份、抗氧剂5份、着色剂13份、阻燃剂3份、硬脂酸盐1份、细沙1份、粉煤灰0.1份、氧化镁10份、高岭土13份。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所述抗氧剂为双酚A。
所述着色剂为钛白粉和碳黑的混合。
所述阻燃剂为氯化石蜡。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泥、增塑剂、抗氧剂、着色剂、阻燃剂、硬脂酸盐份、细沙、粉煤灰、氧化镁和高岭土搅拌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水,直至得到软料;
3)将步骤2)的软料注入模具,振动挤压成型并晾干成所需的建筑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水泥60份、增塑剂15份、抗氧剂15份、着色剂25份、阻燃剂10份、硬脂酸盐6份、细沙4份、粉煤灰0.5份、氧化镁10份、高岭土13份。
所述增塑剂为磷酸酯类增塑剂。
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
所述着色剂为酞菁红。
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泥、增塑剂、抗氧剂、着色剂、阻燃剂、硬脂酸盐份、细沙、粉煤灰、氧化镁和高岭土搅拌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水,直至得到软料;
3)将步骤2)的软料注入模具,振动挤压成型并晾干成所需的建筑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建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水泥35份、增塑剂11份、抗氧剂10份、着色剂15份、阻燃剂5份、硬脂酸盐4份、细沙3份、粉煤灰0.4份、氧化镁10份、高岭土13份。
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和磷酸酯类增塑剂。
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苯二异辛酯。
所述着色剂为铬黄、镉黄和钛白粉的混合。
所述阻燃剂为磷酸酯。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泥、增塑剂、抗氧剂、着色剂、阻燃剂、硬脂酸盐份、细沙、粉煤灰、氧化镁和高岭土搅拌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边搅拌边加入水,直至得到软料;
3)将步骤2)的软料注入模具,振动挤压成型并晾干成所需的建筑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