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3789阅读:5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是产糖大省,甘蔗种植和产糖量均占全国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蔗糖大省。糖厂滤泥是蔗糖生产中特有的废料。通常生产一吨蔗糖就会产生0.15吨的滤泥。全国每年近600万吨蔗糖的产量带来了近90万吨的滤泥。

目前,由于大量地施放无机化肥使得土地产生了严重的盐碱化、硬化现象,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有机肥是一种含有一定比例有机物的化肥,其具有肥效长久,改善土地结构,防止土地硬化的效果。采用有机肥种植的农作物重金属含量明显减少,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

然而市场上销售的有机肥通常价格昂贵,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有机肥的有机物质的存在提高了生产成本。常规的有机物质为家畜粪便或者秸秆,这些有机物质不易获得,成本较高。

滤泥的成分较为复杂,通常包括水分,泥沙,甘蔗组织,少量糖类、无机盐成分等。总体而言,滤泥中蕴含有较多的有机质,营养较为丰富,现有技术中已经有采用滤泥制作有机肥的技术,但是其成本较高,肥力不足,由于滤泥的发酵较为缓慢,如果不充分发酵,生产出的有机肥将会导致烧苗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由此提供了一种采用糖厂滤泥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可以大幅减少有机物质的获得成本,提高有机肥的肥力,明显改善土壤的结构,防止土壤结块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晾晒,将生产车间移出的滤泥置于露天阳光下晾晒,使其中的水分减少;

步骤S2,烘干步骤,利用热风烘干机对滤泥烘干,烘干至含水量在10%左右即可;

步骤S3,EM菌溶液培养,采用含糖2-3%的红糖水,以50-100:1的比例兑EM菌原液进行培养;

步骤S4,将粉碎后的甘蔗渣与烘干后的滤泥以1:8-10的比例进行混合;

步骤S5,向蔗渣和滤泥混合物喷洒EM菌溶液并进行堆放发酵,采用每100份混合物5-6份EM菌溶液的比例进行充分喷洒混合、拌匀后进行堆肥;

步骤S6,对堆肥进行温度监测,当堆肥的温度下降到室温左右时,生物腐化、发酵完成,进行烘干、造粒、装袋处理,从而获得有机肥成品。

进一步的,在步骤S6中,堆肥应堆放在厂房中,并注意通风、保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滤泥作为有机质来生产有机肥,节约了生产成本,可以同时解决糖厂滤泥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滤泥中的有机质可以用于替代常规有机肥生产中的渣料,肥力更高、效果更好,对于改善土壤环境具有显著地效果。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参考下面的描述能够很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工作特点和优点,但此处说明的附图用来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所附示意图只是为了更好的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糖厂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应当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仅为示意性的,其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首先包括步骤S1,晾晒,将生产车间移出的滤泥置于露天阳光下晾晒,使其中的水分减少。滤泥中水分较多,而有机肥要求水分的含量较低,因此必须对滤泥进行烘干处理,而直接烘干会造成能源消耗过多,因此增加一个晾干步骤,利用阳光、风力对滤泥进行初步晾干。

步骤S2,烘干步骤,利用热风烘干机对滤泥烘干。该步骤是为了加快有机肥的生产所进行的步骤,自然晾干费时,不能满足现代工厂的生产需求,因此必须对滤泥进行机械式烘干。烘干至含水量在10%左右即可。

步骤S3,EM菌溶液培养,采用含糖2-3%的红糖水,以50-100:1的比例兑EM菌原液进行培养,EM菌原液(Effective Microorganisms)是一种有效微生物群,含有多种可分解有机物的菌种集群而成,EM菌液中的菌群可以合成抗氧化物质,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活跃,经过EM菌溶液发酵后的滤泥不臭而散发出香味。同时增加滤泥中的有益菌群,分解其中的有害物质。

步骤S4,将粉碎后的甘蔗渣与烘干后的滤泥以1:8-10的比例进行混合。甘蔗渣含有部分木质素可以增加滤泥的蓬松度,使得甘蔗渣与滤泥混合物整体上更为疏松。

步骤S5,向蔗渣和滤泥混合物喷洒EM菌溶液并进行堆放发酵,采用每100份混合物5-6份EM菌溶液的比例进行充分喷洒混合、拌匀后进行堆肥。

步骤S6,对堆肥进行温度监测,当堆肥的温度下降到室温左右时,生物腐化、发酵完成,进行烘干、造粒、装袋处理,从而获得有机肥成品。有机肥的有机质制作完毕。注意,堆肥时,不能暴露在露天中,应堆放在厂房中,并注意通风、保温。

尽管已经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地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特定实施例,相反,在没有超出本申请精神和实质的各种修正,变形和替换都落入到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