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411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洋来源肥料层出不穷,海藻作为海洋植物主体,为人们所重视。海藻中含有的活性物质达66种以上,能为蔬菜提供各种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维生素以及细胞分裂素等等,能帮助蔬菜建立健壮的根系,增进其对土壤养分、水分与气体的吸收利用,同时可增大茎秆维管束细胞,加快水分、养分与光合有机产物的运输、含有的细胞分裂素等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有效地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产量、品质的提高、抗寒、抗旱、抗病能力的提高,此外,海藻酸还具有破除土壤板结、延缓盐渍化的作用;腐植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激植物生长,可增强植株体内氧化酶活性及其他代谢活动。还可以降解农药残留毒性,减少环境污染在果菜方面应用,除了增产幅度高以外,可防治苹果的腐烂病,防止果菜缺铁黄化症、斑点落叶病、黄瓜霜霉病等等。还可提高果菜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我国近几年涌现出的一种新型配方肥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于传统复合肥,传统复合肥的应用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有氮磷、氮钾等二元复合肥料的生产和应用,60年代初磷酸铵等复合肥料在经济作物地区使用已较普遍,70年代已研制生产了各种三元复合肥料,在棉、麻、烟草等作物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入80年代以来,无机复合肥料的生产和应用在我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应用。而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在无机复合肥料生产工艺和有机肥商品化生产日趋成熟的条件下,才开始了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最初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以无机肥料为主,有机物质占的比例很少。随着有机肥料产品商品化的生产和有机肥加工处理技术的改进提高,有机物质在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目前已达到20%以上,而无机养分的比例稳定在20%以上。这样可使有机无机养分比例相对平衡。同时有机物源也由原来的畜禽粪便,现在扩展到海洋藻类、腐植酸、氨基酸及动植物残体等多种,从而使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在最近有了新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以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褐藻、小球藻除沙洗净后与褐煤或风化煤混合,加水、纤维素酶、果胶酶搅匀,得到预产物;

B、然后将该预产物进行水解,再向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硝酸/硝酸盐、磷酸/磷酸盐调节pH为7-9得到粗产物;

C、然后向粗产物内加入复合酶与活性菌进行酶解,并在梯度升温条件下孵育12小时,得到上述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其中,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包括20%—50%的有机质、15%—30%的氮、15%—20%的磷与20%—30%钾,各组分重量之和为100%。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A具体的还包括:

按照重量百分比:

15%—30%的褐藻、5%—10%的小球藻与60%—80%的风化煤或褐煤,形成原料,然后向原料中加入水量为原料干重的50%。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B具体的还包括:水解步骤加入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混合物,碱的终浓度为1%—30%,水解条件为加压1小时—3小时。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C具体的还包括:采用梯度升温逐步加酶与活性菌,温度范围在30℃—70℃,依次加入核酸酶、琼氏不动杆菌与木瓜蛋白酶。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C具体的还包括:琼氏不动杆菌加入量为0.1%—5%。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C具体的还包括:酶活单位分别为:纤维素酶:50000U/g;木瓜蛋白酶:100000U/g;果胶酶:100000U/g;核酸酶100U/g;琼氏不动杆菌:422U/mL。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A具体的还包括:将褐藻、小球藻除沙洗净后与褐煤或风化煤混合均匀后,粉碎,并将水分控制在15%—25%。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C具体的还包括:将上述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过筛,烘干干燥或晾晒物料,制成粉状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

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步骤C具体的还包括:将粉状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粉碎后造粒,再经过烘干干燥或晾晒,制成颗粒状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以褐藻、风化煤或褐煤、氮、磷、钾原料,将几种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反应制得经科学的配比生产加工而成的一种绿色高效无污染的新型肥料,营养丰富,肥效持久;该肥料含有氮、磷、钾,和丰富的有机质、活性菌通过微生物活动可以不断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和激素。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有促进根系发育、帮助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达到速效长效相结合,促进作物生长好,达到稳产高产;改良土壤结构,松土保肥;大量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防止土壤板结酸化、盐化,增加土壤图案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有利于保水保肥、通风和促进根系发展,改善生物区系,使有益微生物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增强植物抗旱抗病能力:海藻多糖、甘露醇、腐殖酸、有机质等在土壤植物根部大量繁殖与植物病原菌竞争营养,从而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原菌数量;产生也添加了各种酶类,溶解破坏植物病原菌细胞,产生抗生素直接抑制或杀死植物病原菌。尤其能适当控制作物页面气孔的开放度,减少蒸腾,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化肥的用量,选料简单广泛,成本低也无需温度控制可以杀菌,双重安全,所制作的肥料安全有效符合标准。

而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极大地保留了褐藻及小球藻中天然活性组分,其中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物、钾、钙、镁、锌、碘等四十余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褐藻中所特有的褐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小球藻中CGF活性因子(富含核醣核酸和脱氧核醣核酸)以及褐煤或风化煤中腐植酸是一种天然有机质,主要由碳、氧、氢、氮、硫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所占的比例最大,为59%左右,氧元素占到40%左右、氢元素4%左右,氮元素3%左右;除了碳、氢、氧、氮等元素,还有很多的官能团,如芳香核、羟基、羧基、甲氧基;官能团是可以作为化合物参与反应的离子团,能够和土壤中其它元素产生化学反应,能够提高对氮肥的利用率,官能团与土壤中的氮素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很稳定的新的离子团,也叫络合物,这些络合物在土壤中存留时间比较长,逐步分解释放氮元素,让植物慢慢地吸收利用。速效磷肥施入田间后,大部分磷元素会被土壤中的金属离子所固定,使速效磷转化成迟效磷和无效磷。而酸性官能团能和磷元素反应,使其成为可溶性磷,同时也增强了磷元素的活性。这些官能团还能吸收钾离子,即可防止钾离子在土壤中随水流失,又可防止黏性土壤钾的固定,又能与钙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絮状沉淀的凝胶体,它能把土壤胶结在一起,使土壤颗粒变为一个个保肥的小水库,增加了土壤空隙,从而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其具有“热稳定性、表面活性、吸附性能、离子交换、络和作用”等优良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也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活化土壤及肥料中的养分,使农作物易于吸收;激活板结的营养元素,确保土壤活性,均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刺激植物体内非特异性活性因子的产生,调节内源激素平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25吨的褐藻、7吨的小球藻以及70吨的风化煤或褐煤进行粉碎后充分混匀,再向其中加入51吨的水,预处理褐藻、小球藻除沙洗净后与褐煤或风化煤混合,加水、纤维素酶、果胶酶搅匀,得到预产物;

步骤二,然后将该预产物进行水解,再向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硝酸/硝酸盐、磷酸/磷酸盐调节pH为7-9得到粗产物;

步骤三,然后向粗产物内加入复合酶与活性菌进行酶解,并在梯度升温条件下孵育12小时,得到上述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其中,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包括20%—50%的有机质、15%—30%的氮、15%—20%的磷与20%—30%钾,各组分重量之和为100%。

更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二中水解步骤加入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柠檬酸钾中的一种或混合物,碱的终浓度为1%—30%,水解条件为加压1小时—3小时。

而且上述步骤三所采用梯度升温逐步加酶与活性菌,温度范围在30℃—70℃,依次加入核酸酶、琼氏不动杆菌与木瓜蛋白酶。琼氏不动杆菌加入量为0.1%—5%。酶活单位分别为:纤维素酶:50000U/g;木瓜蛋白酶:100000U/g;果胶酶:100000U/g;核酸酶100U/g;琼氏不动杆菌:422U/mL。

更进一步的,上述步骤一中需要将褐藻、小球藻除沙洗净后与褐煤或风化煤混合均匀后,粉碎,并将水分控制在15%—25%。

并且还可以将步骤三中的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过筛,烘干干燥或晾晒物料,制成粉状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然后再将粉状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粉碎后造粒,再经过烘干干燥或晾晒,制成颗粒状绿色高效有机无机复混新型配方肥。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