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765发布日期:2019-03-05 19:3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肥。



背景技术:

现有化肥保水能力差,需要经常灌溉,其且长久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土壤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水能力强故可延长灌溉周期节约水资源,且能有效减少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的化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化肥,其中,所述化肥包括成份重量百分比为15~25%的碳磷钾、3~6%的腐植酸、0.5~2%的氨基酸、1~4%的硼、1~4%的铁、0.5~2%的锰、1~5%的保水剂、1~4%的锌和60~70%的七水硫酸镁,所述碳磷钾、腐植酸、氨基酸、硼、铁、锰、保水剂、锌和七水硫酸镁均为粉末状且混合而成。

作为优选,各所述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20%的碳磷钾、4%的腐植酸、1%的氨基酸、2%的硼、2%的铁、1%的锰、3%的保水剂、2%的锌和65%的七水硫酸镁。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产品不但可以提高水肥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在世界多个地区广泛进行的田间试验中,减少了灌溉量,并且提高了产量,经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效果最为显著,收益最为可观,简言之其好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延长灌溉周期;控制水和可利用养料的流失;完全符合农用标准;安全环保,无毒、无害、无污染;提高产品品质,提高优质品产量;可减少土壤板结,改良土壤;能在土壤里持续作用3~5年,具体而言:

保水:使用本发明产品可有效抑制水分蒸发,土壤中加入本发明产品后,能够结合大量自由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从而减缓土壤释放水的速度和减少土壤水分的渗透和流失,达到保水的目的,本发明产品一吹吸足水后,如三十天左右不下雨不浇水,也可维持作物的正常生长;

保温:本发明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利用吸收的水分保持部分白天光照产生的热能,来调节夜间温度,使得土壤昼夜温差减小,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保肥:因为本发明产品具有吸持和保蓄水分的作用,能将溶解在水中的肥分、农药一起储存起来,缓慢持久供作物根系利用,从而减少肥料流失,显著提高肥效利用率,据测算,本发明产品可节肥30%左右;

改善土壤结构,本发明产品施入土壤中,随着它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规律性变化,可使周围土壤由紧实变为疏松,孔隙增大,非常有利于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壤的通透状况得到改善,利于作物生长;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使用本发明产品能提高作物品质,增产增收,本发明产品对农作物有普遍的增产效益,一般增产幅度达10~30%,在食用菌上应用,增产幅度可达80%,据测算,本发明产品用于经济作物的投入产出比在1∶30以上。

综上,应用本发明产品可以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节水和节肥可节水约50%,并且还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施用本发明产品对农作物有普遍的增产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肥,其中,所述化肥包括成份重量百分比为15~25%的碳磷钾、3~6%的腐植酸、0.5~2%的氨基酸、1~4%的硼、1~4%的铁、0.5~2%的锰、1~5%的保水剂、1~4%的锌和60~70%的七水硫酸镁,所述碳磷钾、腐植酸、氨基酸、硼、铁、锰、保水剂、锌和七水硫酸镁均为粉末状且混合而成。

第一实施例:

各所述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20%的碳磷钾、4%的腐植酸、1%的氨基酸、2%的硼、2%的铁、1%的锰、3%的保水剂、2%的锌和65%的七水硫酸镁。

第二实施例:

各所述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15%的碳磷钾、4%的腐植酸、2%的氨基酸、3%的硼、3%的铁、2%的锰、4%的保水剂、3%的锌和64%的七水硫酸镁。

就使用而言,本发明产品的应用方法如下:

1、拌种:将本发明产品按1%浓度兑水,用于浸种,晾干后即形成包衣,若需要对种子进行其他药物处理,则先用农药,再包本发明产品,将拌种剂按1∶100-500比例加入水中,待吸水成凝胶状后,将种子浸入,取出晾晒,使大粒种子互不粘连,小粒种子互相搓散后即可,经处理过的种子,出苗率提高20个百分点,苗壮,抗干旱,增产10%以上。

2、种子包衣:将种子与本发明产品、某些化肥、徽量元素、农药及填充料按比例造粒成丸,多用于小粒种子,本发明产品粒度一般在120目以上,种衣剂再作拌种或丸衣化,大大提高出苗率,且使根系发达、苗壮、节水、省工和增产,此种衣剂适合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烤烟、花草和林木等。包衣种子可提高出苗率,作物增产10%上。

3、根部涂层:用于作物幼苗和苗木移栽插条,用本发明产品按rs浓度制成凝胶液,再将蔬菜、花卉幼苗、甘薯、马铃薯或苗木根部浸蘸即可,此法用于幼苗栽种或苗木长途运输,可明显提高成活率。

4、土壤地表撒施:用量为每667平方米2~5公斤,使地表形成覆益保水膜层,也可沟施或穴施,用量为每661平方米0.5-5公斤,随开随施。

5、育苗培养基质:将浓度为0.3%-1%的本发明产品与营养液按比例混合后再与其它基质按比例混合,用作无土栽培,对于温室等设施园艺作物、大田蔬菜、药材和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可穴施沟施拌本发明产品,也可用于花卉、珍贵苗木的工厂化育苗,效果十分明显。

6、果树应用:以树冠的投影为准,沿其投影边缘挖一条环形沟,深度以露出部分根系为准,将本发明产品与将距沟底10cm处土的与本发明产品混匀施入沟中,灌水后把沟填平,或者沿其投影边缘挖宽为10~15cm的长条坑,深度以露出部分根系为准,坑与坑间距为50~60cm,将距坑底10cm处的土与本发明产品拌匀,回填后充分灌水,再将剩余部分回填压实,如果与肥料同时基施,建议将肥料置于本发明产品之上,肥料与本发明产品间用土隔开。

此外,将本发明产品添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结合形成抗旱种衣剂;本发明产品添加营养元素、土壤有机活性物质、整合剂等形成保水储肥剂;本发明产品添加氮磷钾、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氧化硅等形成吸水改土剂;本发明产品添加成膜剂、杀菌剂、除氧剂等形成果蔬保鲜剂等,有非常广阔的用途,另外,将本发明产品添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结合形成抗旱种衣剂;本发明产品添加营养元素、土壤有机活性物质、整合剂等形成保水储肥剂;本发明产品添加氮磷钾、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氧化硅等形成吸水改土剂;本发明产品添加成膜剂、杀菌剂、除氧剂等形成果蔬保鲜剂等,有非常广阔的用途。

具体的说,在苗圃育苗和栽植乔灌花草时,采用筒单的方法施用本发明产品就能大大提高苗木存活率,促进植物前期生长。施用本发明产品种植果树、移栽乔灌木和藤本植物,成活率均显著提高,大大降低因移栽,特别是高价值大规格树木移栽死亡的风险。

1、苗圃花圃:在应用扦插、嫁接、组培苗和种子繁育乔、灌种苗的苗圃地里施用本发明产品,种子发芽和插条生根会加快,幼苗的生长也更快、更健壮,并且在其移植过程中所受影响也很小。根据苗木繁育种植方式的不同,本发明产品可撒施、穴施、沟施混入表土层里。实验表明,幼苗根系生长会仰入本发明产品水晶体,若一株植株根系能带上50~200粒本发明产品水晶体,就能够大大降低干旱对移栽和生长的不利影响。对一些移栽存活困难的植物,幼苗移栽成活率也能提高,从经济上分析,每株成本仅0.03元。对于大多数绿化苗木和果树苗木,这点开支是完全以接受的。

2、苗木蘸根:裸根苗木挖取后,在包装、运输和临时贮存的过程中,均面临根系脱水影响存活的问题。将苗木根系浸蘸粘土、本发明产品和水混合的泥浆,吸水后仍保持多菱形状,在保湿的同时还能让根系正常呼吸,保湿泥浆的配制比例为:细粒本发明产品、粘泥、水,1∶150∶200。按每株苗木粘带100克这种本发明产品泥浆计算,每株所用本发明产品成本仅0.02元,可谓“经济、可靠”。

3、苗木移栽:种植裸根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幼苗时,在回填种植穴土壤时,将本发明产品水凝胶施于苗木根部,再填土即可。每株苗木施用本发明产品成本仅约0.06~0.15元,苗木死亡风险可降低50%-以上。移栽较大规格的裸根树木时,建议施用凝胶态本发明产品,但若种植时灌水方便,亦可将干颗粒本发明产品混合在回填土中,填埋在移栽树木根系周围。移栽带土球的乔木、灌木树苗的施用方法是:将本发明产品千粒或水凝胶与适量的填土掺混,将其回填到土球表层10cm以下的根土周围。无论移栽裸根苗木,还是移栽土球苗木,若施用的是干粒本发明产品,须在种植回填结束后24小时内分两次灌足水,保障土壤中的本发明产品颗粒充分吸胀,发挥保水供水作用。

4、反季节大树移植:使用本发明产品是大树带冠移栽“立地成景″的主要技术保障措施之一,结合提前断根处理可限制根幅激发移植根冠新根形成、适当的剪枝去叶,可降低蒸腾耗水、树干保湿、施用抑制蒸腾剂和生根剂、控制埋深等可使大树夏季移栽成活率亦可达95%.,具体而言,挖好比植物根径宽约80厘米的坑;挖出的大部分土与本发明产品混匀,小部分留作表层益土;植物下坑后,填入混合本发明产品的土壤;用预留的表土益在坑表,浇透水;坑面做成凹窝或起垄,以利聚集雨水和灌水,本发明产品用量为:水凝胶占回填土的30%,或干颗粒占回填土的3‰。

5、处理生长着的树木:对于因土壤干旱化或其它因素致使树势衰弱古树或产量下降的果树,在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用打孔钻每隔1米钻直径10厘米,深100厘米的孔洞若干,将本发明产品与沙土和有机肥掺混后,回填入洞。混填物中本发明产品的比例为50%,洞顶10厘米填沙。然后,平整地面以便灌水或降雨时,聚水下渗洞内,提高土体蓄水能力和水分有效性,受干旱影响的果园或其它经济林,可结合每年挖环沟、条沟施用有机肥,将本发明产品混入其中同时施于树木根区,本发明产品用量为,水凝胶占回填土的30~50‰,或干颗粒占回填土的3~5‰。

通过对本发明产品在不同氮肥(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磷肥(磷酸一铵、过磷酸钙)、钾肥(氯化钾、硫酸钾)溶液中的吸水倍率和本发明产品对肥料养分吸持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料对本发明产品吸水、保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发明产品在各种肥料溶液中吸水倍率显著下降,并随肥料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加;氮、磷、钾肥对聚丙烯酸钠盐型本发明产品的影响大于聚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型本发明产品;不同肥料对本发明产品吸水倍率的影响按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钾、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顺序递增。本发明产品在大量吸水的同时,也对溶液中的肥料分子或者离子有吸持作用,吸持量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本发明产品和肥料品种不同,吸持量也不同;除尿素外,本发明产品对肥料的吸持率随肥料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最高浓度下,本发明产品对氮肥吸持率按硝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尿素次序依次增大,对磷肥按过磷酸钙、磷酸一铵逐渐增大,对钾肥按硫酸钾、氯化钾逐渐增大。以植物营养需要常见阳离子fe3、al3+、ca2+、mg2+、k+、nh4+、na+,阴离子cl-、s042-、c032-h2p04-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阴、阳离子对本发明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种离子浓度的增加,本发明产品的吸水倍率下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各种阳离子对本发明产品◇吸水倍率影响的顺序为:al3+>fg3+>mg2+>ca2+>nh4+>na+>k+;对本发明产品吸水倍率影响的顺序为:al3+、fe3+>mg2+>ca2+>nh4+>na+>k+。而得出的共同结果为:三价阳离子>二价阳离子>一价阳离子。各种阴离子对dm吸水倍率影响的顺序为:ci-、co32->h2po4-、so42-;对prkm吸水倍率影响的顺序为:cl-、co32->so42->h2po4-。试验结果并没出现高价阴离子比低价阴离子对本发明产品吸水倍率影响大的情况。在土壤中加入本发明产品,可以有效的降低尿素在土壤中的氨挥发量。土壤含水量不同,氨挥发量也不同,总体来讲加入相同量的本发明产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持水量100%时的氨挥发量均低于土壤含水量在最大持水量75%的氨挥发量,脲酶活性在培养前期和土壤ph值,氨挥发量有着明显的关系,从整个培养期的趋势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脲酶活性先增大后减小,而在后期则逐渐降低。脲酶活性是土壤氨挥发量的一个影响因素,但是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氮、磷、钾素的累计淋失量随培养时间和淋溶次数的增加呈明显增加趋势;在土壤中加入本发明产品可以有效的减少氮、磷、钾素的淋失,本发明产品处理后的土壤淋溶液中,氮、磷、钾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并且氮、钾的淋失量随着本发明产品用量的增加而减少,磷的淋失量除过第一次淋溶液中的含量是随本发明产品量增加而降低之外,后5次的淋溶液中的磷含量随着本发明产品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本发明产品和不同品种的氮、磷、钾肥料配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玉米植株的株高、植株鲜重和根系干重。不同氮、磷、钾肥料对玉米的生物性状也有所差别,相比较而言本发明产品配施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选择。本发明产品和不同品种的氮、磷、钾肥料配施后,和单施氮、磷、钾肥料相比,玉米植株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量、肥料利用率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大大提高;并对玉米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水分利用效率的高值往往是在非充分供水条件下获得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作物的供水控制在土壤最大持水量乃%以下,更有利于作物对水分的有效利用。在土壤中施用本发明产品量不可过多,0.3%用量为宜。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