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88378发布日期:2018-08-04 12:3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新型建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节能己成为我国实施能源节约战略的重要环节,建筑节能反映在墙体上,就是对墙体围护结构进行保温处理,目前我国市面流行的建筑外保温材料主要为eps、xps和pu,本质上均是“不可能达到a级的”有机保温材料。由于近年来多起建筑保温火灾事件的发生,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史无前例的引起了业内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所采用的无机保温材料如岩棉、保温砂浆虽可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但存在着保温效果不理想、施工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强度高、耐高温、导热系数低,便于施工,并给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0~20份、煤矸石7~11份、膨胀珍珠岩12~18份、改性竹粉9~16份、聚氨酯6~13份、粉煤灰15~30份、氮化硅5~10份、水泥10~20份、聚丙烯纤维12~17份、钾长石4~8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5份、木质纤维素2~4份、纤维素醚1~2份、憎水剂2~3份、早强剂1~4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2~17份、煤矸石8~10份、膨胀珍珠岩14~16份、改性竹粉10~15份、聚氨酯7~11份、粉煤灰19~26份、氮化硅7~9份、水泥13~19份、聚丙烯纤维14~16份、钾长石5~7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3~4.2份、木质纤维素2.4~3.6份、纤维素醚1.1~1.8份、憎水剂2.3~2.9份、早强剂2~3份。

优选的,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5份、煤矸石9份、膨胀珍珠岩15份、改性竹粉13份、聚氨酯10份、粉煤灰22份、氮化硅8份、水泥14份、聚丙烯纤维15份、钾长石6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7份、木质纤维素3.1份、纤维素醚1.6份、憎水剂2.4份、早强剂2.7份。

优选的,所述改性竹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竹粉于浓度为3~5%稀硝酸溶液中浸泡3~5h;

(2)再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100w下超声处理15~20min;

(3)然后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等量聚丙烯酸钠,边搅拌边加入,升温至75~80℃反应30~6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水洗三次,最后经烘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竹粉。

优选的,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乳液。

优选的,所述早强剂为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

一种制备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改性竹粉、聚氨酯、粉煤灰、氮化硅、水泥、聚丙烯纤维、钾长石、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备用;

(2)先将改性竹粉、粉煤灰、氮化硅及水泥一起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3)将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及钾长石先混合均匀,然后温水浸泡20~30分钟,得浸泡混合物;

(4)将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及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一起加入至混合物a中,然后加水至物料中含水量为33~40%,升温至60~80℃,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浆料a;

(5)向混合浆料a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及浸泡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即得母料;

(6)将步骤(5)所得的母料注入成型模具中,高频振动,脱模干燥,即得所述复合型隔热保温板材。

优选的,所述高频振动的幅度为5~10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强度高、耐高温、导热系数低,便于施工,并给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具体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在原料中添加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作为轻质保温骨料,通过控制这些骨料与其他原料之间的配比,使得原料之间协同作用,制备出的板材保温效果好,并且提高了板材的防火性能;

(2)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在原料中添加了改性竹粉,改性竹粉在填充原料之间的缝隙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产品的保温性能,降低了产品的导热系数;

(3)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在原料中添加了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在物料中均匀无序状分布,犹如许多“微钢筋”插入板材中,极大地提高了板材的抗开裂性能和强度;

(4)本发明所述的复合隔热保温板材采用漂珠、粉煤灰、煤矸石等作为原料,充分的利用废弃物,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0份、煤矸石7份、膨胀珍珠岩12份、改性竹粉9份、聚氨酯6份、粉煤灰15份、氮化硅5份、水泥10份、聚丙烯纤维12份、钾长石4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份、木质纤维素2份、纤维素醚1份、憎水剂2份、早强剂1份。

其中,所述改性竹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竹粉于浓度为3%稀硝酸溶液中浸泡3h;

(2)再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50w下超声处理15min;

(3)然后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等量聚丙烯酸钠,边搅拌边加入,升温至75℃反应3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水洗三次,最后经烘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竹粉。

其中,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乳液。

其中,所述早强剂为碳酸钠。

一种制备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改性竹粉、聚氨酯、粉煤灰、氮化硅、水泥、聚丙烯纤维、钾长石、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备用;

(2)先将改性竹粉、粉煤灰、氮化硅及水泥一起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3)将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及钾长石先混合均匀,然后温水浸泡20分钟,得浸泡混合物;

(4)将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及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一起加入至混合物a中,然后加水至物料中含水量为33%,升温至60℃,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浆料a;

(5)向混合浆料a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及浸泡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即得母料;

(6)将步骤(5)所得的母料注入成型模具中,高频振动,脱模干燥,即得所述复合型隔热保温板材。

其中,所述高频振动的幅度为5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20份、煤矸石11份、膨胀珍珠岩18份、改性竹粉16份、聚氨酯13份、粉煤灰30份、氮化硅10份、水泥20份、聚丙烯纤维17份、钾长石8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5份、木质纤维素4份、纤维素醚2份、憎水剂3份、早强剂4份。

其中,所述改性竹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竹粉于浓度为5%稀硝酸溶液中浸泡5h;

(2)再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100w下超声处理20min;

(3)然后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等量聚丙烯酸钠,边搅拌边加入,升温至80℃反应6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水洗三次,最后经烘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竹粉。

其中,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乳液。

其中,所述早强剂为硫酸钠。

一种制备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改性竹粉、聚氨酯、粉煤灰、氮化硅、水泥、聚丙烯纤维、钾长石、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备用;

(2)先将改性竹粉、粉煤灰、氮化硅及水泥一起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3)将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及钾长石先混合均匀,然后温水浸泡30分钟,得浸泡混合物;

(4)将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及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一起加入至混合物a中,然后加水至物料中含水量为40%,升温至80℃,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浆料a;

(5)向混合浆料a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及浸泡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即得母料;

(6)将步骤(5)所得的母料注入成型模具中,高频振动,脱模干燥,即得所述复合型隔热保温板材。

其中,所述高频振动的幅度为10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2份、煤矸石8份、膨胀珍珠岩14份、改性竹粉10份、聚氨酯7份、粉煤灰19份、氮化硅7份、水泥13份、聚丙烯纤维14份、钾长石5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3份、木质纤维素2.4份、纤维素醚1.1份、憎水剂2.3份、早强剂2份。

其中,所述改性竹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竹粉于浓度为3.5%稀硝酸溶液中浸泡3.5h;

(2)再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60w下超声处理16min;

(3)然后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等量聚丙烯酸钠,边搅拌边加入,升温至76℃反应35min,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水洗三次,最后经烘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竹粉。

其中,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乳液。

其中,所述早强剂为碳酸钠。

一种制备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改性竹粉、聚氨酯、粉煤灰、氮化硅、水泥、聚丙烯纤维、钾长石、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备用;

(2)先将改性竹粉、粉煤灰、氮化硅及水泥一起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3)将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及钾长石先混合均匀,然后温水浸泡22分钟,得浸泡混合物;

(4)将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及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一起加入至混合物a中,然后加水至物料中含水量为34%,升温至65℃,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浆料a;

(5)向混合浆料a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及浸泡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即得母料;

(6)将步骤(5)所得的母料注入成型模具中,高频振动,脱模干燥,即得所述复合型隔热保温板材。

其中,所述高频振动的幅度为6c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7份、煤矸石10份、膨胀珍珠岩16份、改性竹粉15份、聚氨酯11份、粉煤灰26份、氮化硅9份、水泥19份、聚丙烯纤维16份、钾长石7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4.2份、木质纤维素3.6份、纤维素醚1.8份、憎水剂2.9份、早强剂3份。

其中,所述改性竹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竹粉于浓度为4%稀硝酸溶液中浸泡4h;

(2)再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70w下超声处理17min;

(3)然后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等量聚丙烯酸钠,边搅拌边加入,升温至78℃反应45min,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水洗三次,最后经烘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竹粉。

其中,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乳液。

其中,所述早强剂为硫酸钠。

一种制备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改性竹粉、聚氨酯、粉煤灰、氮化硅、水泥、聚丙烯纤维、钾长石、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备用;

(2)先将改性竹粉、粉煤灰、氮化硅及水泥一起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3)将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及钾长石先混合均匀,然后温水浸泡25分钟,得浸泡混合物;

(4)将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及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一起加入至混合物a中,然后加水至物料中含水量为36%,升温至70℃,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浆料a;

(5)向混合浆料a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及浸泡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即得母料;

(6)将步骤(5)所得的母料注入成型模具中,高频振动,脱模干燥,即得所述复合型隔热保温板材。

其中,所述高频振动的幅度为7c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复合隔热保温板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漂珠15份、煤矸石9份、膨胀珍珠岩15份、改性竹粉13份、聚氨酯10份、粉煤灰22份、氮化硅8份、水泥14份、聚丙烯纤维15份、钾长石6份、可再分散性乳胶粉3.7份、木质纤维素3.1份、纤维素醚1.6份、憎水剂2.4份、早强剂2.7份。

其中,所述改性竹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1)将竹粉于浓度为4.5%稀硝酸溶液中浸泡4.5h;

(2)再将步骤(1)所得的产物置于超声频率22khz、功率90w下超声处理19min;

(3)然后向步骤(2)所得的产物中加入等量聚丙烯酸钠,边搅拌边加入,升温至78℃反应50min,反应结束后过滤,滤饼水洗三次,最后经烘箱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5%即可得到所述改性竹粉。

其中,所述憎水剂为有机硅乳液。

其中,所述早强剂为硫酸钠。

一种制备所述复合隔热保温板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改性竹粉、聚氨酯、粉煤灰、氮化硅、水泥、聚丙烯纤维、钾长石、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备用;

(2)先将改性竹粉、粉煤灰、氮化硅及水泥一起置于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物a;

(3)将漂珠、煤矸石、膨胀珍珠岩及钾长石先混合均匀,然后温水浸泡28分钟,得浸泡混合物;

(4)将聚丙烯纤维、聚氨酯及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一起加入至混合物a中,然后加水至物料中含水量为39%,升温至75℃,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常温,即得混合浆料a;

(5)向混合浆料a中加入木质纤维素、纤维素醚、憎水剂、早强剂及浸泡混合物,搅拌分散均匀,即得母料;

(6)将步骤(5)所得的母料注入成型模具中,高频振动,脱模干燥,即得所述复合型隔热保温板材。

其中,所述高频振动的幅度为9cm。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