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MOF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57232发布日期:2019-02-12 23:28阅读:2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u-mof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催化、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映体在生物活性、药理学和毒理学上具有显著的性能差异,如手性药物的对映体,通常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其中一种具有刺激或抑制某种功能的响应特征,而另一种没有或较弱或具有相反的响应特征,或对机体产生副作用甚至毒性。据统计,全球上市的新药中,具有手性活性的药物占60%,在美国医药药物名词词典所列出的2050种药物中,大约有一半药物分子中含一个以上的手性中心,大约有400多种药物以外消旋体或非对映异构化形式服用。2002年全球500种畅销药物中,手性药物达289种,占全部药物比例的59%。2010年世界手性药物总销售额达到了2500亿美元。鉴于此,各国药政部门规定在申报具有手性的新药时,需同时呈报各对映体的药理学、毒理学、药物动力学资料。为此,对映体的检测是临床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药理学、化学、生物技术、化工等领域对单一对映体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开发检测仪器成本低、分析效率高、操作方便,检测范围较宽地对映体检测技术具有重要地意义。

金属有机框架物(mofs)是一类新型多孔类吸附材料,是当前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mof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均一的孔结构,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金属和配体进行可控的设计和合成,或通过对孔尺寸和孔壁的改性进行框架的修饰,因此,该框架物是对映体检测的一种具有潜力的原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之一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u-mof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所用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之二是提供一种cu-mof晶体材料的用途,即将该cu-mof晶体材料用于高效检测检测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的含量,该检测仪器成本低、分析效率高、操作方便,操作技术要求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cu-mof晶体材料,该cu-mof晶体材料,其化学式为[cu2(nta)2(dmf)(h2o)]n,其一个结构单元,是由两个cu2+,两个配体阴离子nta2-,两个主体h2o分子和两个主体dmf分子组成;

所述cu-mof晶体,为纤维状晶体,纤维宽小于500nm,纤维长度为5-10μm;

所述nta2-,构造式如下:

所述dmf,化学名称是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一个结构单元,结构式如下:

2.一种cu-mof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与硝酸铜的水溶液共混后,室温静置50-70分钟,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85℃过夜干燥制得;

所述硝酸铜的水溶液,是将0.25-0.35g的硝酸铜固体溶于2.0-3.0ml水中,超声5min制得。

所述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是将0.012-0.014g的1,4,5,8-萘四甲酸酐与dmf/水混合溶剂共混,加热至75-85℃搅拌制得;

所述dmf/水混合溶剂,是由4.0-6.0ml蒸馏水和4.0-6.0mldmf共混制得。

3.如上所述cu-mof晶体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检测对映体的应用,步骤如下:

(1)制备cu-mof晶体传感器工作电极

在氧化铝粉末抛光、水和乙醇清洗洁净的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ulcu-mof晶体材料溶液,室温晾干,制得cu-mof晶体传感器工作电极;

所述cu-mof晶体材料溶液,是将3mgcu-mof晶体材料与250ul异丙醇、720ul水、30ulnafion共混超声10-15min制得;

(2)构建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

将步骤(1)制得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制得了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

所述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为铂丝电极;

(3)检测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

以ph7.0、0.1mol·l-1的pbs缓冲溶液中,采用步骤(2)制得的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l-色氨酸和d-色氨酸标准溶液的电流值,绘制mof电化学传感器的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工作曲线;

将待测样品的溶液代替l-色氨酸和d-色氨酸标准溶液,进行样品中l-色氨酸和d-色氨酸含量的检测。

该传感器对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溶液的检测范围为0.1-1.0×10-9g/ml。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cu-mof晶体材料的制备,一锅法室温操作,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mof晶体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是将cu-mof晶体材料简单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得,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由于萘四酸酐co-mof晶体呈微米棒晶,萘四酸酐共轭结构导致良好的导电性与co-mof纤维的协同作用,使得基于该cu-mof材料制备的传感器,检测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的含量,具有快速响应、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省时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实施例,该领域专业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一种cu-mof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将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与硝酸铜的水溶液共混后,室温静置50分钟,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85℃过夜干燥制得;

所述硝酸铜的水溶液,是将0.25的硝酸铜固体溶于2.0ml水中,超声5min制得。

所述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是将0.012g的1,4,5,8-萘四甲酸酐与dmf/水混合溶剂共混,加热至75℃搅拌制得;

所述dmf/水混合溶剂,是由4.0ml蒸馏水和4.0mldmf共混制得。

实施例2.一种cu-mof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将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与硝酸铜的水溶液共混后,室温静置70分钟,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85℃过夜干燥制得;

所述硝酸铜的水溶液,是将0.35g的硝酸铜固体溶于3.0ml水中,超声5min制得。

所述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是将0.014g的1,4,5,8-萘四甲酸酐与dmf/水混合溶剂共混,加热至85℃搅拌制得;

所述dmf/水混合溶剂,是由6.0ml蒸馏水和6.0mldmf共混制得。

实施例3.一种cu-mof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将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与硝酸铜的水溶液共混后,室温静置60分钟,离心分离,用乙醇洗涤3次,85℃过夜干燥制得;

所述硝酸铜的水溶液,是将0.30g的硝酸铜固体溶于2.5ml水中,超声5min制得。

所述1,4,5,8-萘四甲酸酐的dmf/水溶液,是将0.013g的1,4,5,8-萘四甲酸酐与dmf/水混合溶剂共混,加热至80℃搅拌制得;

所述dmf/水混合溶剂,是由5.0ml蒸馏水和5.0mldmf共混制得。

实施例4.

实施例1-3的cu-mof晶体材料,其化学式为[cu2(nta)2(dmf)(h2o)]n,其一个结构单元,是由两个cu2+,两个配体阴离子nta2-,两个主体h2o分子和两个主体dmf分子组成;

所述cu-mof晶体,为纤维状晶体,纤维宽小于500nm,纤维长度为5-10μm;所述萘四酸酐,化学名称是1,4,5,8-萘四甲酸酐;

所述nta2-,构造式如下:

所述dmf,化学名称是n,n-二甲基甲酰胺;

所述一个结构单元,结构式如下:

实施例5cu-mof晶体材料作为电化学传感检测对映体的应用

(1)制备cu-mof晶体传感器工作电极

在氧化铝粉末抛光、水和乙醇清洗洁净的玻碳电极表面,滴涂6ul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制得地cu-mof晶体材料溶液,室温晾干,制得cu-mof晶体传感器工作电极;

所述cu-mof晶体材料溶液,是将3mgcu-mof晶体材料与250ul异丙醇、720ul水、30ulnafion共混超声10-15min制得;

(2)构建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

将步骤(1)制得的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制得了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

所述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为铂丝电极;

(3)检测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

以ph7.0、0.1mol·l-1的pbs缓冲溶液中,采用步骤(2)制得的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l-色氨酸和d-色氨酸标准溶液的电流值,绘制cu-mof晶体电化学传感器的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工作曲线;

将待测样品的溶液代替l-色氨酸和d-色氨酸标准溶液,进行样品中l-色氨酸和d-色氨酸含量的检测;

对l-色氨酸和d-色氨酸对映体溶液的检测范围为0.1-1.0×10-9g/m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