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1986发布日期:2019-07-20 01:30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土壤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业种植领域,人们在土壤中大量地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物质,导致农业耕种区域的土壤养分含量严重失衡。同时土壤酸化将加速土壤酸度的下降和元素的淋失,使土壤贫瘠化。从而降低作物产品品质,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植物中毒死亡,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也极大地危害到人类自身的健康水平。

研究表明,不同的植物对氮素、磷素、钾素的吸收量具有比例性,三者相互促进,但不能替代。长期以来虽然使用氮、磷、钾大量元素对作物增产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但对土壤造成了板结和作物吸收低等肥害,使土壤中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大量缺失,造成化肥的效果逐年降低,施用量逐年增加,增加了土壤中重金属活性,使土壤的透气性变差,重金属超标,菌群失调,微生物死亡。

现有的土壤调理都注重用矿物体生产土壤调理剂,大部分用溶性钾矿物和石灰石、白云石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而成。这样矿物的来源需要开采,并且还有地域的限制,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调节土壤中微量元素平衡、改良土壤、提高土壤ph值,增强作物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减少有机养分的损失,降低土壤调理剂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损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所述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牡蛎壳20~70份、硅基非金属材料10~30份、轻烧镁粉10~30份和膨润土5~10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牡蛎壳30~60份、硅基非金属材料15~25份、轻烧镁粉15~25份和膨润土6~9份。

进一步地,所述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牡蛎壳45份、硅基非金属材料20份、轻烧镁粉20份和膨润土8份。

进一步地,所述硅基非金属材料为河沙、石英、二氧化硅、硅酸盐或铝硅酸盐中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所述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原料:称取牡蛎壳、硅基非金属材料、轻烧镁粉及膨润土;

b破碎、研磨、团球、烘干:将步骤a中称取的原料进行混合、破碎,研磨至120~200目,过筛,加水团成8mm的球并烘干

c煅烧:将步聚b中的原料球进行煅烧,制得到熟料;

d水淬/活化:将步骤c中的熟料进行水淬,制得固体颗粒产物并烘干

e研磨:将步骤d中的固体颗粒产物进行研磨至120~200目,过筛,即制得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的煅烧设备为回转煅烧窑或回转煅烧炉。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煅烧为0.95pa条件下1150~1350℃,煅烧30~50min。

进一步地,所述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f造粒:向步骤e中的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加入凹凸棒粉、硫酸镁、氢氧化钠、糖醚液及水,搅拌均匀,通过造粒机造粒或挤压造粒,再通过圆筒干燥机干燥,即制得粒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凹凸棒粉5~12份、硫酸镁1~3份、氢氧化钠0.5~2份、糖醚液3~7份及水5~10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中造粒设备为圆盘造粒机或挤粒机。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经测定ph值达到9.0~11.0,不但能调理土壤的ph值,还能充分提供有益养分硅、钙、镁及多种中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具有无毒、无臭、无腐蚀性、不板结土壤、肥效持久等特性,施用后对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固氮、解磷、解钾,络合沉淀重金属,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衍,减少大化肥的施用量都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原料廉价易得,无需开采,制备方法简单,低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原料:称取45份牡蛎壳、20份二氧化硅、20份轻烧镁粉及8份膨润土;

b破碎、研磨、团球、烘干:将步骤a中称取的原料进行混合、破碎,研磨至160目,过筛加水团成8mm以下的球并烘干

c煅烧:将步聚b中的原料球回转煅烧窑0.95pa条件下1300℃,煅烧40min,制得到熟料;

d水淬/活化:将步骤c中的熟料进行水淬,制得固体颗粒产物并烘干

e研磨:将步骤d中的固体颗粒产物进行研磨至120目,过筛,即制得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f造粒:向步骤e中的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加入8份凹凸棒粉、2份硫酸镁、1份氢氧化钠、5份糖醚液及7份水,搅拌均匀,通过圆盘造粒机,再通过圆筒干燥机干燥,即制得粒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原料:称取60份牡蛎壳、10份河沙、30份轻烧镁粉及9份膨润土;

b破碎、研磨、团球、烘干:将步骤a中称取的原料进行混合、破碎,研磨至120目,过筛加水团成8mm以下的球并烘干

c煅烧:将步聚b中的原料球回转煅烧炉0.95pa条件下1200℃,煅烧35min,制得到熟料;

d水淬/活化:将步骤c中的熟料进行水淬,制得固体颗粒产物并烘干

e研磨:将步骤d中的固体颗粒产物进行研磨至200目,过筛,即制得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f造粒:向步骤e中的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加入6份凹凸棒粉、2.5份硫酸镁、2份氢氧化钠、3份糖醚液及5份水,搅拌均匀,通过挤粒机造粒,再通过圆筒干燥机干燥,即制得粒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原料:称取70份牡蛎壳、15份石英、10份轻烧镁粉及10份膨润土;

b破碎、研磨、团球、烘干:将步骤a中称取的原料进行混合、破碎,研磨至140目,过筛,加水团成8mm以下的球并烘干

c煅烧:将步聚b中的原料球回转煅烧窑0.95pa条件下1350℃,煅烧30min,制得到熟料;

d水淬/活化:将步骤c中的熟料进行水淬,制得固体颗粒产物;

e研磨:将步骤d中的固体颗粒产物进行研磨至160目,过筛,即制得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f造粒:向步骤e中的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加入12份凹凸棒粉、1份硫酸镁、0.5份氢氧化钠、4份糖醚液及10份水,搅拌均匀,通过圆盘造粒机,再通过圆筒干燥机干燥,即制得粒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原料:称取20份牡蛎壳、30份硅酸盐、15份轻烧镁粉及6份膨润土;

b破碎、研磨、团球、烘干:将步骤a中称取的原料进行混合、破碎,研磨至180目,过筛加水团成8mm以下的球并烘干

c煅烧:将步聚b中的原料球回转煅烧炉0.95pa条件下1180℃,煅烧45min,制得到熟料;

d水淬/活化:将步骤c中的熟料进行水淬,制得固体颗粒产物并烘干

e研磨:将步骤d中的固体颗粒产物进行研磨至180目,过筛,即制得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f造粒:向步骤e中的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加入5份凹凸棒粉、3份硫酸镁、0.8份氢氧化钠、7份糖醚液及3份水,搅拌均匀,通过挤粒机造粒,再通过圆筒干燥机干燥,即制得粒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a原料:称取30份牡蛎壳、25份铝硅酸盐矿物、25份轻烧镁粉及5份膨润土;

b破碎、研磨、团球、烘干:将步骤a中称取的原料进行混合、破碎,研磨至200目,过筛加水团成8mm以下的球并烘干

c煅烧:将步聚b中的原料球在回转煅烧窑0.95pa条件下1150℃,煅烧50min,制得到熟料;

d水淬/活化:将步骤c中的熟料进行水淬,制得固体颗粒产物;

e研磨:将步骤d中的固体颗粒产物进行研磨至160目,过筛,即制得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f造粒:向步骤e中的粉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加入11份凹凸棒粉、1.5份硫酸镁、1.2份氢氧化钠、6份糖醚液及6份水,搅拌均匀,通过圆盘造粒机,再通过圆筒干燥机干燥,即制得粒状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

本发明的调理剂原料本身矿物含量丰富,同时能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对土壤缺素症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1)除给植物提供的硅元素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钙和镁,同时还能提供其他微量元素,可提高植物的综合营养及肥效;

(2)由于ph值为9~11,能增强作物花粉活力,能有效的提高其成果率和上粉率,含糖量也明显地提高;

(3)能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使色、香、味俱佳。不仅提高了商品价值,有利于人身健康,同时能增加产品的耐贮,耐运输的能力;

(4)ph值高,能改良土壤。既是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仅能给作物提供养分,还可调理土壤性能。如提高土壤的有益盐基,增加作物耐盐性,促使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同时能抑制土壤病菌的传播等。能使作物表面形成硅化细胞,相应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抑制或沉淀有害重金属,减轻农药的侵袭污染等。

对田块进行翻耕,并施加实施例1~5制备的中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5m×5m=25m2,以2个月、4个月、6个月为时间节点采集土壤样品,测试土壤中ph值、硅元素(mg/kg)、钙元(g/kg)素、镁元素(mg/kg)的含量(mg/kg)。

表1为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土壤调理剂的理化状态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土壤使用实施例1~5制备的微量元素土壤调理剂2~6个月土壤中微量元素及ph值发送明显变化。土壤ph值随施加周期明显趋向中性,土壤中硅、钙、镁元素含量随着施加周期含量逐步增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