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性多种微量元素组合生物液肥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1126发布日期:2019-09-17 22:54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能性多种微量元素组合生物液肥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性多种微量元素组合生物液肥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生物肥料发酵一般都采用在发酵罐内发酵的方式,而发酵后的发酵液通常会升温,当发酵液导出后,分离的生物液肥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并不能直接存储。目前发酵的生物液肥微量元素含量较少,满足不了相应的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性多种微量元素组合生物液肥的生产装置,目的是便于制得还多种微量元素的微生物液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功能性多种微量元素组合生物液肥的生产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搅拌混匀机构、用于对搅拌混匀机构进行降温的冷却池、用于将发酵罐内的发酵液输送向搅拌混匀机构的输料机构和用于将搅拌混匀机构内的生物液肥导出进行收集的导送收集机构,所述搅拌混匀机构上设有微量元素加料斗。

所述搅拌混匀机构包括搅拌罐、驱动电机、设于搅拌罐内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搅拌轴和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搅拌罐上。

所述输料机构包括第一泵、第一输料管、第二输料管和设于搅拌罐上的发酵液进料斗,第一泵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输料管与发酵罐连接,第二输料管的一端与第一泵的出料口连接,第二输料管的另一端延伸入发酵液进料斗的开口内,所述发酵液进料斗内设有过滤网,发酵液进料斗的底部出液口通过倾斜导流管延伸向搅拌罐的内壁。

所述微量元素加料斗与发酵液进料斗分别设于搅拌罐的顶端两侧,所述微量元素加料斗的底端出液口通过导流腔延伸向搅拌罐的内壁。

所述导送收集机构包括第二泵、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和收集罐,所述第二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搅拌罐连接,第二输液管的一端与第二泵的出液口连接,第二输液管的另一端延伸向收集罐的开口。

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收集罐输送向第二输液管出液口下方的传送机构。

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辅助降温池、循环水输送机构、设于冷却池内盘绕搅拌罐的盘管,所述盘管的出水口穿过冷却池延伸向辅助降温池内,盘管的进水口通过循环水输送机构与辅助降温池连接。

所述循环水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泵、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第三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与辅助降温池的底端连接,第三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与盘管的进水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搅拌罐置于冷却池内,便于对混匀后的组合微生物液肥进行降温,之后可对降温后的组合微生物液肥导出进行收集存储。盘管及辅助降温池的设置,便于对冷却池内的水及搅拌罐进行降温,进一步满足降温需求,避免冷却池内的水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吸收过多的热而无法继续对搅拌罐降温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通过皮带传送机构输送收集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发酵罐,2、冷却池,3、微量元素加料斗,4、搅拌罐,5、驱动电机,6、搅拌轴,7、搅拌叶,8、第一泵,9、第一输料管,10、第二输料管,11、发酵液进料斗,12、过滤网,13、导流管,14、第二泵,15、第一输液管,16、第二输液管,17、收集罐,18、皮带,19、皮带轮,20、辅助降温池,21、盘管,22、第三泵,23、第一输水管,24、第二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功能性多种微量元素组合生物液肥的生产装置,包括发酵罐1,该生产装置还包括搅拌混匀机构、用于对搅拌混匀机构进行降温的冷却池2、用于将发酵罐1内的发酵液输送向搅拌混匀机构的输料机构和用于将搅拌混匀机构内的生物液肥导出进行收集的导送收集机构,搅拌混匀机构上设有微量元素加料斗3。各微量元素可通过微量元素加料斗加入到搅拌罐内。

搅拌混匀机构包括搅拌罐4、驱动电机5、设于搅拌罐4内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搅拌轴6和设于搅拌轴上的搅拌叶7,驱动电机5设于搅拌罐4上。具体设置时,将驱动电机设于搅拌罐的上端面中部位置,搅拌叶采用螺旋叶片,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上的螺旋叶片搅动搅拌罐内的液体,通过不断搅动,使得搅拌罐内的液体逐渐混匀。

输料机构包括第一泵8、第一输料管9、第二输料管10和设于搅拌罐上的发酵液进料斗11,第一泵8的进料口通过第一输料管9与发酵罐1连接,第二输料管10的一端与第一泵8的出料口连接,第二输料管10的另一端延伸入发酵液进料斗11的开口内,发酵液进料斗11内设有过滤网12,发酵液进料斗11的底部出液口通过倾斜导流管13延伸向搅拌罐4的内壁。过滤网在发酵液进料斗内为可拆卸安装的方式,比如通过卡接或通过紧固件可拆卸紧固连接,具体可在发酵液进料斗中上部设置卡槽,过滤网的两侧设置与卡槽卡接的卡钩。或者通过紧固卡环与发酵液进料斗设置的卡孔装配连接。也可以通过紧固螺栓穿过过滤网的安装孔与发酵液进料斗可拆卸紧固安装连接。在第二输料管的出料口处可以设置控制阀门,便于控制是否向发酵液进料斗内导入发酵液。第一输料管延伸入发酵罐内,用于将发酵罐内的上清液导出,由于导出的上清液中可能会存在部分固体料,因此采用过滤网能够将固体过滤出来,可人工将过滤网上的固态料取出。

微量元素加料斗3与发酵液进料斗11分别设于搅拌罐4的顶端两侧,微量元素加料斗的底端出液口通过导流腔延伸向搅拌罐的内壁。

导送收集机构包括第二泵14、第一输液管15、第二输液管16和收集罐17,第二泵14的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15与搅拌罐4连接,第二输液管16的一端与第二泵14的出液口连接,第二输液管16的另一端延伸向收集罐17的开口。具体设置时,第一输液管的进液口与搅拌罐的底端连接。在第二输液管上同样设置有控制阀门。

为了便于自动化手机生物液肥,上述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收集罐输送向第二输液管出液口下方的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可采用皮带传送机构,皮带传送机构采用现有的结构实现,包括皮带18和带动皮带循环输送的第一皮带轮19。操作时,启动皮带传送机构,当皮带上的收集罐运动到第二输液管出液口下方时,停止皮带轮,当收集罐内收集满生物肥液后,关闭第二输液管出液口的阀门,继续启动皮带传送机构,将空的生物肥液收集罐输送到第二输液管出液口下方,收集满生物肥液的收集罐被继续输送,可通过人工将收集满生物肥液的收集罐搬运走进行密封存储。之后循环上述操作步骤。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上述生产装置还包括辅助降温池20、循环水输送机构、设于冷却池内盘绕搅拌罐的盘管21,盘管21的出水口穿过冷却池延伸向辅助降温池20内,盘管21的进水口通过循环水输送机构与辅助降温池20连接。上述第一输液管在冷却池内的一部分同样位于盘管内侧,便于更好的进行循环降温。

循环水输送机构包括第三泵22、第一输水管23和第二输水管24,第三泵22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23与辅助降温池20的底端连接,第三泵2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24与盘管21的进水口连接。在盘管与冷却池的贯通口处设置有密封橡胶圈,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水从冷却池内流出。

本发明的发酵罐中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生物炭500~900份,混合菌液20~40重量份,壳聚糖水解液55~75重量份,动物血水解液25~40重量份,尿素40~60重量份,磷酸一铵40~60重量份,硫酸钾40~60重量份。

生物炭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棉花杆、蔬菜杆杂木枝或/和瓜秧晒干至含水量在20%以下,然后切割或粉粹,投入碳化炉内,在420℃~480℃下碳化2.5~3.5小时;碳化完成后,出炭,出炭时至用水过滤降温至室温,然后将炭烘干,粉碎,即得生物炭。

混合菌液: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液: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地衣芽孢杆菌菌液: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胶质芽孢杆菌菌液=5:2:1:1:1(体积比)。

本发明添加的复合微量元素液15~25重量份。复合微量元素是由等质量的下述物质混合而成:硫酸亚铁,硼酸,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钼酸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