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属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是保证我国糖业安全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区。甘蔗黑穗病(sugarcanesmut)又名甘蔗鞭黑穗病、灰包病等。此病害于1877年在南非纳塔尔首次被报道,1940年以前,甘蔗黑穗病的主要发生地在东半球,随后在西半球也逐渐报道了该病害的发生。1932年,我国在广州报道了此病害的发生。该病现已成为甘蔗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我国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甘蔗的无性繁殖栽培技术,蔗种的跨蔗区调运,长期连作单一品种,多年的宿根蔗,是造成甘蔗黑穗病的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对甘蔗糖业的发展以及糖业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由于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但由于甘蔗渣木质化程度高,以及现有利用技术手段落后,导致其利用率很低。此外养殖场的畜禽粪便随地弃置,使大量的养分资源流失,这些不合理的使用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也极大地造成了浪费,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甘蔗渣和畜禽粪便经过高温堆积发酵制成生物菌肥再施入土壤中,可有效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的问题,不仅能够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而且还能够净化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因此,将这些农业有机废弃物经过高温发酵成高品质的有机肥,再用作土壤有益微生物的载体,制备成为具有明确功能的微生物菌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甘蔗黑穗病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1)将甘蔗渣投入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至颗粒长度为0.5-1cm,得粉碎后的蔗渣;
(2)按重量份调配,取步骤(1)粉碎后的蔗渣50~80份、与鲜牛粪200-250份、大豆饼15-20份,碳酸钙3~5份,加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a,其初始含水率为55%,ph7.0~7.5;
(3)在步骤(2)的混合物a中加入发酵剂3-5份,搅拌均匀,堆积成堆,2天翻堆一次,直至混合物内部温度降低到30℃~40℃时,一次发酵结束,得到生物菌肥发酵基质b;
(4)对生防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得到含菌量为1.0×1010cfu/ml的生防菌发酵液;所述生防菌为防治甘蔗黑穗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bacillusamyloliquifaciens),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no:m2014577,保藏单位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2014年11月24日;
(5)将步骤(4)的生防菌发酵液,按体积质量比为30%接种到步骤(3)的生物菌肥发酵基质b中进行二次发酵,每天翻堆1次,使得生防菌的有效活菌数含量不低于1.0×108/g,在温度不高于5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不高于30%,获得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所述体积质量比为m3/kg。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的生物学特性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为杆状,芽孢端生或近端生,淀粉水解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明胶水解阳性,纤维素分解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甲基红试验阳性,吲哚试验阴性,v-p反应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生长温度为30℃,ph值为7.5。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分离于甘蔗叶片中,是一种内生菌,对峙试验表明其对甘蔗黑穗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适合作为生防菌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的液体发酵培养,将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液体发酵培养液的配方:豆粉40g/l、蔗糖15g/l、nacl10g/l,消泡剂0.1%总体积为25l,按配比添加到50l发酵罐中,ph值调至7.5-8.0,先空消,再实消,121~125℃灭菌30min。
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的液体发酵培养,发酵罐液体发酵条件为:300r/min、溶氧30%、罐压为0.05~0.1mpa、发酵时间为60h。
本发明提供了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的微生物有机肥在防治甘蔗黑穗病中的应用。
所述应用具体为在甘蔗种植过程中用作基肥(沟施)或者作为追肥使用,用量100kg-200kg/亩。
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的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完全没有因化学农药的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而有利于甘蔗的无公害生产,蔗农可以不用或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这不仅可为蔗农节省开支,而且减少了甘蔗中的农药残留,保证了糖业安全。同时,该微生物肥料还有增产功能,可为蔗农增加收入。
2、本发明的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不仅可以在温室施用,也可以在大田施用,不仅具有有机肥的调节土壤肥力的功能,而且,其中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还可以通过多种促生及生防机制起作用,从而达到促生或防治甘蔗黑穗病的效果。
3、本发明的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充分利用了禽畜粪便、甘蔗渣及大豆饼等农牧业副产品,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减少粪便对养殖环境的危害,符合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和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
4、本发明提供的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其生防菌的有效活菌数含量不低于1.0×108cfu/g;全氮含量为21.02g/kg、全磷含量为4.38g/kg、全钾含量为3.65g/kg。
附图说明图1为盆栽试验发病情况;
图2为大田试验发病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非特别指明,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药品为本领域常规手段和药品。
实施例1:生防菌发酵液的制备
在lb平板上对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进行划线培养,挑取单菌落到灭菌的lb培养液(胰蛋白胨10g/l,酵母提取物5g/l,nacl10g/l)中,210r/min、30℃震荡培养18h,制成种子液。
将解淀粉芽孢杆菌zhro种子液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生防菌发酵液。
其中,发酵罐中液体发酵培养液的配方:豆粉40g/l、蔗糖15g/l、nacl10g/l,消泡剂0.1%总体积为25l,按配比添加到50l发酵罐中,ph值调至7.5-8.0,先空消,再实消,121~125℃灭菌30min。
其中,所述发酵罐液体发酵条件为:300r/min、溶氧30%、罐压为0.05~0.1mpa、发酵时间为60h。
实施例2:原材料的腐熟
首先,将蔗渣投入到粉碎机中,粉碎至颗粒长度为0.5-1cm,得粉碎后的蔗渣。
然后,取粉碎后的蔗渣50~80kg,与鲜牛粪200-250kg,大豆饼15-20kg,碳酸钙3~5kg,加水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a,其初始含水率为55%,ph7.0~7.5。
将混合物a中加入亨坤牌发酵剂3-5kg,搅拌均匀,堆积成堆,2天翻堆一次,利用高温杀死一些寄生虫、杂草种子和病原菌,加快腐殖质的形成。直至混合物内部温度降低到30℃~40℃时,一次发酵结束,得到生物菌肥发酵基质b。
实施例3:微生物菌肥的制备
将利用发酵罐发酵60h的生防菌发酵液,按体积质量比为30%接种到生物菌肥发酵基质b中进行二次发酵,此过程7~10天,每天翻堆1次,使得生防菌的有效活菌数含量不低于1.0×108/g,在温度不超过50℃的条件下干燥至含水率不高于30%,获得含有生防菌的微生物菌肥。本发明的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其生防菌的有效活菌数含量不低于1.0×108cfu/g;全氮含量为21.02g/kg、全磷含量为4.38g/kg、全钾含量为3.65g/kg。
实施例4:温室试验
供试土壤为健康土壤,不含黑穗病的冬孢子,甘蔗品种采用新台糖22(roc22),此品种高感黑穗病,盆栽试验场地:广西大学农学院标本园温室大棚。选择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梢部作为种茎。将收集的甘蔗黑穗病冬孢子制成悬浮液,无菌水稀释到5×106个/ml,将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茎浸入黑穗病冬孢子悬浮液中30min,取出放入塑料袋内封口,经过保湿催芽24h后种植。盆栽试验发病情况,如图1所示。处理设置如下:
对照组:15kg健康土壤+200g有机肥(实施例2的生物菌肥发酵基质b)+蔗种。
试验组:15kg健康土壤+200g本发明的生物菌肥+蔗种。
采用种植前穴施的方法,每个处理10盆,每盆5株。定期灌水、除草、去分蘖,盆栽甘蔗由于根系生长环境变小,生长受到限制,如果肥料,水分跟不上,势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因此,除了盆栽时施有机肥外,从苗期开始,每月施一次复合肥,同时,经常打去脚叶、枯叶,去除多余的分蘖及杂草,保持通风透光,确保证主茎能吸收充足的养分,快速健壮的生长。正常管理并定期调查黑穗病,计算每处理最终发病率。
发病率=发病株数/总株数×100%。
防治率=(对照发病率-试验发病率)/对照发病率×100%。
试验结果:
甘蔗生长4个月后,对照组中植株的发病率达到了17.5%,而添加了本发明生物菌肥的试验组其发病率仅为4.4%,防治率达到了74.86%。
表1:盆栽试验中生物菌肥对甘蔗黑穗病的生防效果
实施例5:大田试验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渠黎镇进行了田间试验,以200kg/亩的施用量进行试验,设置两个处理:1、对照组,施用有机肥(实施例2的生物菌肥发酵基质b);2、试验组,施用本发明的生物菌肥,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为200m2。选择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梢部作为种茎。将收集的甘蔗黑穗病冬孢子制成悬浮液,无菌水稀释到5×106个/ml,将蔗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种茎浸入黑穗病冬孢子悬浮液中30min,取出放入塑料袋内封口,经过保湿催芽24h后种植。
采用种植前沟施的方法,定期灌水、除草、去分蘖。除了种植时施有机肥外,培土前再追施一次有机肥,同时,经常打去脚叶、枯叶,去除多余的分蘖及杂草,保持通风透光,确保证主茎能吸收充足的养分,快速健壮的生长。大田试验发病情况,如图2所示。正常管理并定期调查黑穗病,计算每处理最终发病率。
发病率=发病株数/总株数×100%。
防治率=(对照发病率-试验发病率)/对照发病率×100%。
试验结果:
甘蔗生长7个月后,对照组中植株的发病率达到了7.22%,而添加了本发明生物有机肥的试验组其发病率仅为2.29%,防治率达到了68.28%。
表2:大田试验中生物有机肥对甘蔗黑穗病的生防效果
本发明防治甘蔗黑穗病的生物菌肥,从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入手,有益菌株大量定殖于甘蔗根际和体内,形成优势菌群,防治率达到65%以上,为防治甘蔗黑穗病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