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较差,本发明通过研究水料比、泡沫性能与掺量、竹木屑颗粒掺量与粒径、竹木纤维长径比与掺量对硬化发泡水泥材料干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优化的发泡水泥材料配合比,建立完整的高性能发泡技术,进而提高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耐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研究水料比、泡沫性能与掺量、竹木屑颗粒掺量与粒径、竹木纤维长径比与掺量对硬化发泡水泥材料干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优化的发泡水泥材料配合比,建立完整的高性能发泡技术,以提高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耐水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包括所述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由下列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粗骨料15-22份、细骨料8-16份、竹木屑颗粒6-9份、竹木屑纤维4-8份、发泡剂3-7份、稳泡剂0.5-5份、早强剂1-6份、减水剂2-8份、憎水剂1-3份,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原材料处理:
(1)将竹木屑进行粉碎加工,制成竹木屑颗粒和竹木屑纤维;
(2)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加工,制成废弃物粉体;
步骤b、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各原料组份及其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0份、粗骨料15份、细骨料8份、竹木屑颗粒6份、竹木屑纤维4份、发泡剂3份、稳泡剂0.5份、早强剂1份、减水剂2份、憎水剂1份;
步骤c、将步骤b称取的1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粗骨料以及8份细骨料加入搅拌机中,再将一半的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a;
步骤d、将剩下一半的水、6份竹木屑颗粒以及4份竹木屑纤维加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料a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b;
步骤e、将1份早强剂和2份减水剂加进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b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c;
步骤f、将3份发泡剂和步骤e得到的混合物料c加进发泡机中进行发泡,再将0.5份稳泡剂加进发泡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发泡水泥,而后经过泵送系统将发泡水泥输送至模具,经自然养护后,得到发泡水泥墙体芯材;
步骤g、将1份憎水剂按照1∶10的比例进行兑水,得到溶液,而后用喷雾器将溶液喷在发泡水泥墙体芯材表面,然后进行自然养护即可。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粗骨料采用建筑垃圾,且建筑垃圾粉碎后的粒径小于等于4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细骨料采用河砂,且细骨料的细度模数范围2.3-2.7,同时细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等于0.05kg/m3。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的发泡剂采用聚氨酯发泡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制成的竹木屑颗粒的粒径小于等于30mm,竹木屑纤维的长径小于等于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研究水料比、泡沫性能与掺量、竹木屑颗粒掺量与粒径、竹木纤维长径比与掺量对硬化发泡水泥材料干密度、抗压强度、耐水性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优化的发泡水泥材料配合比,建立完整的高性能发泡技术,进而提高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和耐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包括所述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由下列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粗骨料15-22份、细骨料8-16份、竹木屑颗粒6-9份、竹木屑纤维4-8份、发泡剂3-7份、稳泡剂0.5-5份、早强剂1-6份、减水剂2-8份、憎水剂1-3份,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原材料处理:
(1)将竹木屑进行粉碎加工,制成竹木屑颗粒和竹木屑纤维;
(2)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加工,制成废弃物粉体;
步骤b、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各原料组份及其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0份、粗骨料15份、细骨料8份、竹木屑颗粒6份、竹木屑纤维4份、发泡剂3份、稳泡剂0.5份、早强剂1份、减水剂2份、憎水剂1份;
步骤c、将步骤b称取的1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5份粗骨料以及8份细骨料加入搅拌机中,再将一半的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a;
步骤d、将剩下一半的水、6份竹木屑颗粒以及4份竹木屑纤维加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料a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b;
步骤e、将1份早强剂和2份减水剂加进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b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c;
步骤f、将3份发泡剂和步骤e得到的混合物料c加进发泡机中进行发泡,再将0.5份稳泡剂加进发泡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发泡水泥,而后经过泵送系统将发泡水泥输送至模具,经自然养护后,得到发泡水泥墙体芯材;
步骤g、将1份憎水剂按照1∶10的比例进行兑水,得到溶液,而后用喷雾器将溶液喷在发泡水泥墙体芯材表面,然后进行自然养护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b中的粗骨料采用建筑垃圾,且建筑垃圾粉碎后的粒径小于等于40mm。
具体地,步骤b中的细骨料采用河砂,且细骨料的细度模数范围2.3-2.7,同时细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小于等于0.05kg/m3。
值得说明的是,步骤b中的发泡剂采用聚氨酯发泡剂。
进一步的,步骤a中制成的竹木屑颗粒的粒径小于等于30mm,竹木屑纤维的长径小于等于5mm。
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包括所述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由下列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粗骨料15-22份、细骨料8-16份、竹木屑颗粒6-9份、竹木屑纤维4-8份、发泡剂3-7份、稳泡剂0.5-5份、早强剂1-6份、减水剂2-8份、憎水剂1-3份,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原材料处理:
(1)将竹木屑进行粉碎加工,制成竹木屑颗粒和竹木屑纤维;
(2)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加工,制成废弃物粉体;
步骤b、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各原料组份及其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2份、粗骨料18份、细骨料12份、竹木屑颗粒7份、竹木屑纤维6份、发泡剂5份、稳泡剂2份、早强剂1份、减水剂3份、憎水剂1.5份;
步骤c、将步骤b称取的12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8份粗骨料以及12份细骨料加入搅拌机中,再将一半的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a;
步骤d、将剩下一半的水、7份竹木屑颗粒以及6份竹木屑纤维加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料a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b;
步骤e、将1份早强剂和3份减水剂加进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b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c;
步骤f、将5份发泡剂和步骤e得到的混合物料c加进发泡机中进行发泡,再将2份稳泡剂加进发泡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发泡水泥,而后经过泵送系统将发泡水泥输送至模具,经自然养护后,得到发泡水泥墙体芯材;
步骤g、将1.5份憎水剂按照1∶10的比例进行兑水,得到溶液,而后用喷雾器将溶液喷在发泡水泥墙体芯材表面,然后进行自然养护即可。
实施例3:一种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生产方法,包括所述装配式竹木屑骨料发泡水泥墙体芯材由下列原料组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15份、粗骨料15-22份、细骨料8-16份、竹木屑颗粒6-9份、竹木屑纤维4-8份、发泡剂3-7份、稳泡剂0.5-5份、早强剂1-6份、减水剂2-8份、憎水剂1-3份,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原材料处理:
(1)将竹木屑进行粉碎加工,制成竹木屑颗粒和竹木屑纤维;
(2)将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加工,制成废弃物粉体;
步骤b、按比例称取各原料,各原料组份及其含量为:普通硅酸盐水泥10份、粗骨料22份、细骨料14份、竹木屑颗粒8份、竹木屑纤维6份、发泡剂3份、稳泡剂1份、早强剂1份、减水剂2份、憎水剂1份;
步骤c、将步骤b称取的10份普通硅酸盐水泥、22份粗骨料以及14份细骨料加入搅拌机中,再将一半的水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a;
步骤d、将剩下一半的水、8份竹木屑颗粒以及6份竹木屑纤维加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料a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b;
步骤e、将1份早强剂和2份减水剂加进步骤d得到的混合物料b中进行搅拌,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c;
步骤f、将3份发泡剂和步骤e得到的混合物料c加进发泡机中进行发泡,再将1份稳泡剂加进发泡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发泡水泥,而后经过泵送系统将发泡水泥输送至模具,经自然养护后,得到发泡水泥墙体芯材;
步骤g、将1份憎水剂按照1∶10的比例进行兑水,得到溶液,而后用喷雾器将溶液喷在发泡水泥墙体芯材表面,然后进行自然养护即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