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钢化银灰色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6373发布日期:2019-12-31 15:2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钢化银灰色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能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钢化银灰色热反射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全世界范围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损耗也在不断增长,为响应国家节能号召,建筑行业逐渐选用镀膜玻璃替代普通白玻璃。就镀膜玻璃性能特点而言,可分为热反射镀膜玻璃与低辐射镀膜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相较低辐射镀膜玻璃,具有膜层结构简单、种类多、后续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类建筑场所。银灰色镀膜玻璃,由于其外观具有高反及色泽呈中性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多用于替代低层建筑墙壁,不仅使建筑外观美观,同时增加了室内自然采光。而目前,此类型玻璃产品由于其膜层结构的特殊性,不能满足钢化处理工艺,钢化后易出现膜层龟裂、脱膜等严重问题,为了此类产品的需求,一般都选择先钢化后镀工艺,这样一来,生产效率便极大降低,存在诸多不便的同时,也降低了靶材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钢化银灰色热反射镀膜玻璃,该镀膜玻璃能够满足钢化要求,避免出现膜层龟裂、脱落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钢化银灰色热反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玻璃基底顶面由下至上依次层叠有第一氮化硅层、第一镍铬层、第二氮化硅层、第二镍铬层、铬层、第三镍铬层与第三氮化硅层;

所述第一氮化硅层的厚度为8nm、第一镍铬层的厚度为3nm、第二氮化硅层的厚度为5nm、第二镍铬层的厚度为2nm、铬层的厚度为3nm、第三镍铬层的厚度为2nm、第三氮化硅层的厚度为40n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玻璃基底/第一氮化硅层/第一镍铬层/第二氮化硅层/第二镍铬层/铬层/第三镍铬层/第三氮化硅层的复合结构,合理搭配各膜层厚度,得到呈现银灰色的热反射镀膜玻璃,膜系结构合理,膜层间结合力好,满足钢化要求;本实用新型只需采用常规靶材,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即可制备,成本低、工艺过程可控、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钢化银灰色热反射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11,玻璃基底11顶面由下至上依次层叠有第一氮化硅层21、第一镍铬层22、第二氮化硅层23、第二镍铬层24、铬层25、第三镍铬层26与第三氮化硅层27;

所述第一氮化硅层21的厚度为8nm、第一镍铬层22的厚度为3nm、第二氮化硅层23的厚度为5nm、第二镍铬层24的厚度为2nm、铬层25的厚度为3nm、第三镍铬层26的厚度为2nm、第三氮化硅层27的厚度为40nm。

各膜层可采用磁控溅射工艺依次溅镀,当溅镀设备本底真空达到5.0*10-6mbar时,通入工作气体与反应气体依次溅镀,为了得到更优质的产品,现用表格形式提供磁控溅射时的参数,见表1。

表1

对本产品进行光学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由表2可知,所获得的镀膜玻璃可见光透过率为30.0%,且玻璃面反射色呈现银灰色,钢化前后性能优良。本产品生产成本低廉,镀膜所需原材料加工难度低,且玻璃膜层性能稳定,色泽呈亮中性色,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是目前市场最受欢迎产品之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