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586388发布日期:2020-10-20 17:5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是家蚕的饲料,桑树所产桑叶的多少直接影响桑蚕养殖业的发展,而对桑树种植园的田间管理中,传统方法为施加农家肥或者是重点施加化肥辅以农家肥用于提高桑叶的产量,而土壤中理想的氮磷钾比例为1:0.4-0.5:0.4-0.5,若只施加农家肥,虽然不会造成桑园土壤板结,但是长期施用农家肥会导致桑树的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衡,影响桑树的光合作用,如果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桑树生长,但是长期施用化肥辅以农家肥,使得桑树园土壤板结、透气性和保水性差、微生物菌落失衡,从而使得桑树园桑树出现增肥不增产,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改善桑树园土壤的肥力以及氮磷钾含量是提高桑树产量的关键。

发明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桑树园田间管理时土壤肥力差、易于出现板结、保水性和透气性不高,进而导致影响桑树增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生物炭40-60份、腐殖酸钾2-4份、硫酸钾15-20份、磷酸氢二铵15-20份、尿素15-20份、粘结剂6-7份、蒙脱石4-6份、凹凸棒土2-3份、稀土0.5-2份、聚乙烯酸钾6-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6-7份。

较佳地,所述生物炭50份、腐殖酸钾4份、硫酸钾18份、磷酸氢二铵15份、尿素20份、蒙脱石5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1份、聚乙烯酸钾7份以及聚丙烯酸铵7份。

较佳地,所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6-8。

较佳地,所述生物炭由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作为生物炭原料经煅烧热解制成。

较佳地,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50-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的制备方法,

(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400-500℃,热解时间为1-2min;

(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

(3)将硫酸钾、磷酸氢二铵以及尿素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10-20min取出过筛得到粉料;

(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和粘结剂内搅拌25-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1-3mm的颗粒。

较佳地,所述过筛时的筛网孔径为4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生物炭能够改善农业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可用作缓释肥料,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改善桑树种植土壤的微生物环境。

(2)以生物炭为主以化肥为辅制备桑树复合肥,能够大大改善桑树园土壤的肥力,在提高桑树园碳氮比的同时也使桑树园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满足桑树生长的需求,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叶产量,进而改善桑树叶品质。

(3)在本发明原料中添加了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铵,各物质间相互协同作用,改善了土壤的分散性,防止土壤结块的同时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400℃,热解时间为1min;

(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

(3)将硫酸钾15份、磷酸氢二铵15份、尿素15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4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1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

(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2份、蒙脱石4份、凹凸棒土2份、稀土0.5份、聚乙烯酸钾份6份、聚丙烯酸铵6份和粘结剂6份内搅拌2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1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6,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5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实施例2

(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450℃,热解时间为1.5min;

(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

(3)将硫酸钾18份、磷酸氢二铵18份、尿素17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5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15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

(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3份、蒙脱石5份、凹凸棒土2.5份、稀土1份、聚乙烯酸钾份6.5份、聚丙烯酸铵6.5份和粘结剂6.5份内搅拌30min,最后保证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2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2.5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7,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55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实施例3

(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2min;

(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

(3)将硫酸钾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尿素20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6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2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

(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4份、蒙脱石6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2份、聚乙烯酸钾份7份、聚丙烯酸铵7份和粘结剂7份内搅拌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3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8,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对比例1

(1)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进行粉碎;

(2)将硫酸钾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尿素20份以及上述粉碎物6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2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

(3)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4份、蒙脱石6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2份、聚乙烯酸钾份7份、聚丙烯酸铵7份和粘结剂7份内搅拌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3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8,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对比例2

(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2min;

(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

(3)将硫酸钾70份、磷酸氢二铵70份、尿素70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6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2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

(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4份、蒙脱石6份、凹凸棒土3份、稀土2份、聚乙烯酸钾份7份、聚丙烯酸铵7份和粘结剂7份搅拌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3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8,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对比例3

(1)生物炭的制备:将动物粪便、植物秸秆和树木枝叶进行晾晒,干燥后的上述生物炭原料置于煅烧炉内进行煅烧热解;其煅烧温度为500℃,热解时间为2min;

(2)生物炭预处理:将上述煅烧热解制得的生物炭用水进行清洗,清洗后进行晾晒干燥;

(3)将硫酸钾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尿素20份以及上述预处理后的生物炭60份进行粉碎,粉碎后搅拌20min,取出过40目筛得到粉料;

(4)将上述粉料中加入腐殖酸钾4份、凹凸棒土3份和粘结剂7份搅拌35min,控制最终含水量为30%,于造粒机上制成3mm的颗粒,其中粘结剂由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混合物中加入该混合物3倍重量份数的水搅拌制得,所述混合物中聚乙烯醇和羧甲基纤维素的重量份比值为3:8,将制得的该土壤改良的桑树肥料使用时按施用量为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对比例4

将硫酸钾20份、磷酸氢二铵20份、尿素20份混合后按照施用量为60kg/亩施入种植土表层。

实施例1-3与对比例1-4均制备出了施加桑树肥之后桑树园桑树的生长状况结果如下: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制备的桑树肥料施入土壤表层,能够改善土壤中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壤的孔隙度、能够大大改善桑树园土壤的肥力,在提高桑树园碳氮比的同时也使桑树园土壤内的氮磷钾含量满足桑树生长的需求,同时添加了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铵,各物质间相互协同作用,改善了土壤的分散性,防止土壤结块的同时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肥效促进桑树生长,不但使桑树叶增产,还改善了桑树叶的品质,使得桑叶叶片呈墨绿色且厚实,表明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均衡,桑树叶片厚且呈墨绿色,因为氮磷钾不但能使桑树快速生长,而且能够促进上述代谢,使桑树提早成熟,同时能够促进桑树的光合作用,缩短桑树生长周期,而对比例1中将生物炭由动物粪便代替,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桑叶的产量,但是由于动物粪便没有进行处理,含有害虫与大肠杆菌,会使得桑树根部线虫爆发,影响树木生长,同时有机质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桑树缺氧,造成桑树生长周期长期且桑树叶发黄,所以桑树根茎对土壤中钾肥的利用率不高,进而致使植物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变弱,所以叶片发黄;对比例2中由于化学肥料的施加量高于有机肥,会使得种植桑树的土壤发生板结,植物根系缺氧其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根据生长,因此植物根系不能快速吸收土壤内的氮磷钾生长元素,所以生长周期长,生长周期内叶片发黄;对比例3中由于蒙脱石、凹凸棒土、稀土、聚乙烯酸钾以及聚丙烯酸铵间相互协调,去除中间几种会使得土层的透气性与保水性降低,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与呼吸,所以桑树叶的品质差叶片的颜色由墨绿色变为黄色且有干边,一方面是由于桑树根系在生长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氮磷钾肥料,使得叶片中的氮磷钾比例失衡,进而叶片由墨绿色变为黄色;另一方面叶片由干边是由于土壤的保水性不足,桑树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但是由于增发量大于土壤中的含水量,所以出现干边现象,进而桑树的生长周期长;对比例4中,只施加化学肥料,肥效能够在短期提高桑树叶产量,但是长时间施用有机肥会使得土壤板结、透气性和保水性差、微生物菌落失衡,土壤中的氮磷钾不能充分利用,从而使得桑树园桑树出现增肥不增产,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使得桑树生长期长,发育滞后,且桑树叶的品质逐渐下降,故而桑树叶片均薄且呈黄色。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