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的抗菌有机人造石与流程

文档序号:22796166发布日期:2020-11-04 03:4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的抗菌有机人造石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抗菌人造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及制备的抗菌有机人造石。
背景技术
:随着石材的技术进步,消费者开始对石材在家居环境的影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具有杀菌抗菌功能的石材在国外已经很普及和对石材的一个基本要求。过去人造石材使用的杀菌抗菌剂普遍使用购买成品玻璃微粉杀菌抗菌剂或有机杀菌抗菌剂或自制的杀菌抗菌剂。传统微晶玻璃生成需要设备复杂的玻璃熔炼炉和坩埚或者玻璃连溶池,使用贵重金属铂金,一次性投入设备投资很大,微晶玻璃熔炼的温度一般为1400~1500℃左右,熔制时间一般是十几个小时,形成微晶玻璃化一般还需要二次热处理才能玻璃形成微晶化,因此传统微晶玻璃过程耗能量高,引入的组分分解挥发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提高有机人造石的抗菌率,方法简单,操作性强,且制备过程能耗低,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述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有机人造石,其抗菌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硼酸、磷磷酸二氢钾、硫酸铜、醋酸锌和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优选的,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杀菌胶黏液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1~3%、硼酸2~3%、磷酸二氢钾1~2%、硫酸铜1~2%、醋酸锌1~3%和余量为水;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或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混料步骤中,按照质量比,所述钾长石粉和所述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21~95):1。优选的,所述钾长石粉的细度大于200目,所述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优选的,烧结步骤中,所述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优选的,球磨步骤中,所述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50~70目。优选的,按照质量比,所述杀菌微晶玻璃粉、所述人造石填料和所述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0~15):(68~80):(10~17)。优选的,按照质量份数,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不饱和树脂8~12份、固化剂1~2份、促进剂0~1份和偶联剂1~2份。优选的,所述不饱和树脂为邻苯型不饱和树脂,所述固化剂为辛酸钴,所述促进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偶联剂为kh570;所述人造石填料为石英石填料、大理石填料或长石填料中的任意一种。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使用上述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提高有机人造石的抗菌率,方法简单,操作性强,且制备过程能耗低,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一种上述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有机人造石,其抗菌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发明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中杀菌微晶玻璃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硼酸、磷磷酸二氢钾、硫酸铜、醋酸锌和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本发明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依次经过杀菌胶黏液制备、混料、练泥、烧结、球磨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具体地,本技术方案首先采用溶液法引入金属氧化物方法烧结微晶玻璃,使用此方法之后,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比传统采用直接引入金属氧化物粉末的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要低200~300℃,因此大大地降低了制备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本技术方案中还选择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作为可塑性泥料的原料,这是由于钾长石粉和钛白粉都是水溶性的高分子粘结剂,而一般陶瓷泥料是没有粘结性的,成型时毛坯没有强度,基本不能成型,加入钾长石粉和钛白粉后,陶瓷泥料就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做成满足生产要求的可塑性泥料,便于后续烧结步骤的进行。可塑性泥料经过回转窑高温烧结后,杀菌胶黏液中的杀菌金属氧化物与钾长石内部的氧化物反应形成了硼硅磷微晶玻璃,且使得杀菌金属离子存在于氧化锌或氧化铜玻璃体中,由于硼硅磷微晶玻璃具有一定的可溶析出性,因此,杀菌金属离子容易随着玻璃体的析出一同被释放出来,实现杀菌金属离子与细菌的接触,完成杀菌抗菌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练泥步骤中,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捏合练泥所形成可塑性泥料需要粘结成团,且练泥完毕后可塑性泥料不带水分。与采用传统熔制微晶玻璃的工艺比较,本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中,设备投入很少,工艺简单,钾长石在烧结时基本没有挥发物产生,满足环保要求,本技术方案中的烧结温度比传统熔制玻璃温度低200~300℃,从进料到出料的烧结时间可有效减少,并且直接烧结成微晶化玻璃(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需要二次热处理过程,因此,与传统的微晶玻璃熔炼工艺比较,具有节能、环保、生产周期短的优势。优选的,球磨步骤与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之间还包括活化和干燥步骤:利用钛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更进一步说明,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中,按照质量百分比,所述杀菌胶黏液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1~3%、硼酸2~3%、磷酸二氢钾1~2%、硫酸铜1~2%、醋酸锌1~3%和余量为水;所述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醇或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按照质量百分比,杀菌胶黏液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1~3%、硼酸2~3%、磷磷酸二氢钾1~2%、硫酸铜1~2%、醋酸锌1~3%和余量为水。在杀菌胶黏液中加入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作为可塑性泥料的粘结剂,本技术方案中选用聚乙烯醇或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添加至杀菌胶黏液中,这是由于聚乙烯醇或甲基纤维素在烧结后会基本挥发,不容易残留在杀菌金属氧化物与钾长石内部的氧化物反应形成的硼硅磷微晶玻璃,有利于确保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硼酸的添加量为2~3%,磷酸二氢钾的添加量为1~2%,其与钾长石成分反应烧结成玻璃体,磷酸盐和硼酸盐玻璃具有酸性金属离子cu++、zn++、ti+++,在玻璃体结构中,有利于保证酸性金属离子呈高价态,高价态酸性金属离子能有效氧化细菌,起到杀菌的作用。硼酸和磷酸二氢钾在杀菌胶黏液中呈互补作用,当硼酸太少时,磷氧四面体趋向磷氧三角体的平面结构,化稳性变差,容易影响杀菌效果;当硼酸过多时,容易导致硼氧四面体减少,趋向硼氧三角体的平面结构,化稳性同样会变差,不利于保证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醋酸锌和硫酸铜在玻璃体中同样起到杀菌作用,将其与硼酸和磷磷酸二氢钾添加至杀菌胶黏液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更进一步说明,混料步骤中,按照质量比,所述钾长石粉和所述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21~95):1。混料步骤中,按照质量比,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21~95):1;杀菌胶黏液中的杀菌金属氧化物与钾长石内部的氧化物反应形成了硼硅磷微晶玻璃,起到杀菌抗菌作用;在混合搅拌料中引入二氧化钛,可以起到遮盖作用和增白作用,同时钛白粉还是一种光敏型杀菌抗菌剂,将其与钾长石粉进行混合加入至可塑性泥料,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当混合搅拌料中钾长石粉的添加量过少时,不利于杀菌胶黏液中的杀菌金属氧化物与钾长石内部的氧化物进行反应,容易影响硼硅磷微晶玻璃的形成;当混合搅拌料中钾长石粉的添加量过多时,不利于可塑性泥料的烧结,容易提高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钾长石粉的细度大于200目,所述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钾长石的颗粒度越小越有利于烧结,越能有效降低烧结温度,本技术方案采用200目以上的钾长石粉在满足烧结工艺需要的同时,能有效确保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钛白粉的烧结温度很高,因此,本技术方案要求钛白粉的颗粒为2000目,有利于钛白粉与钾长石和其他氧化物反应,同时能有效降低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更进一步说明,烧结步骤中,所述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由于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溶液法引入金属氧化物的方法烧结微晶玻璃,使用此方法之后,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比传统采用直接引入金属氧化物粉末的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要低200~300℃,因此使得可塑性泥料可以在1100~1250℃的范围内进行烧结,大大降低了制备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更进一步说明,球磨步骤中,所述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50~70目。当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太大时,杀菌微晶玻璃粉的表面积就会相应减小,从而导致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玻璃浸出率减小,不利于有机人造石抗菌率的提高;当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太小时,容易导致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玻璃浸出率增大,从而缩短了杀菌的有效持续时间,不利于有机人造石整体抗菌率的提高。优选的,所述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60目。更进一步说明,按照质量比,所述杀菌微晶玻璃粉、所述人造石填料和所述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0~15):(68~80):(10~17)。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限定为(10~15):(68~80):(10~17),有利于抗菌有机人造石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更进一步说明,按照质量份数,所述粘结剂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不饱和树脂8~12份、固化剂1~2份、促进剂0~1份和偶联剂1~2份。本技术方案中的粘结剂由不饱和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和偶联剂组成,不饱和树脂是人造石最主要的粘结剂成分,它负责将人造石填料粘结为具有高强度的石材。固化剂也叫引发剂,主要是能分解后,产生自由基以引发不饱和树脂中苯乙烯单体与不饱和树脂产生聚合反应形成热固性树脂。促进剂可以帮助固化剂加快固化反应,缩短固化时间。偶联剂起到将无机材料处理表面活化后与有机树脂结合的作用。更进一步说明,所述不饱和树脂为邻苯型不饱和树脂,所述固化剂为辛酸钴,所述促进剂为过氧化甲乙酮,所述偶联剂为kh570;所述人造石填料为石英石填料、大理石填料或长石填料中的任意一种。不饱和树脂一般有邻苯型、间苯型和对苯型,本技术方案使邻苯型不饱和树脂,有利于将人造石填料粘结为具有高强度的石材,且成本低,效果好。促进剂也叫加速剂和活化剂,用于促进固化剂分解反应,本技术方案中在粘结剂配方中加入辛酸钴作为促进剂,有利于使固化剂产生足够的游离自由基,满足固化反应需要。由于本技术方案要生产的是人造石,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为了偶联剂与原料相匹配,本技术方案中采用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级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偶联剂。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的人造石填料可以为石英石填料、大理石填料或长石填料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石英石填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石英砂60~75份和石英粉25~35份和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剂0~5份,且所述石英砂的细度≤100目,所述石英粉的细度≥325目;大理石填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具体地,本技术方案的石英石填料由细度≤100目的石英砂和细度≥325目石英粉进行颗粒目数级配,有利于确保石英石具有最小的空隙,这样一方面增强了石英石的硬度和强度,同时也减少了不饱和树脂的使用量,降低了石英石的生产成本。石英石填料还包括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剂0~5份,可对人造石对到着色作用,提高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更优选的,所述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为氧化铁。优选的,大理石填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大理石粉60~70份、石灰石砂60~75份、方解石砂60~75份、白云石砂60~75份,大理石粉25~40份、石灰石粉25~40份、方解石粉25~40份、白云石粉25~40份、钛白粉0~3份、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剂0~4份和碳粉0~2份。优选的,长石填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长石砂40~75份、大理石砂20~40份、石英砂0~30份、长石粉25~40份、大理石粉0~30份、石英粉0~20份、钛白粉0~5份、无机金属氧化物着色剂0~6份和碳粉0~4份。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使用上述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组1-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按下表1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硼酸、磷磷酸二氢钾、硫酸铜、醋酸锌和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其中,钾长石粉的细度为300目,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且按照质量比,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58:1;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其中,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且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60目;活化和干燥步骤:利用钛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其中,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2:74:13,且粘结剂由12份邻苯型不饱和树脂、2份固化剂辛酸钴、1份过氧化甲乙酮和2份kh570组成,人造石填料为长石填料,且长石填料由长石砂75份、大理石砂40份、石英砂30份、长石粉40份、大理石粉30份、石英粉20份、钛白粉5份、氧化铁6份和碳粉4份组成。表1实施例组1中杀菌胶黏液的原料组分分别采用上表中不同原料组分的杀菌胶黏液练泥制备杀菌微晶玻璃粉和抗菌有机人造石,并对获得的杀菌微晶玻璃粉按照以下检测方法进行玻璃浸出率测试,以及按照抗菌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jc/t897-2014对获得的抗菌有机人造石进行针对三种不同种类细菌的抗菌率测试。玻璃浸出率测试:(1)称取未经过活化处理的杀菌微晶玻璃粉各100g。(2)将杀菌微晶玻璃粉加入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进行浸泡处理,并在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铵作为缓冲溶液,并将浸泡中的杀菌微晶玻璃粉放在80℃的水浴恒温池中进行水浴48小时;(3)然后将杀菌微晶玻璃粉用大量蒸馏水浸泡两次,第一次浸泡24小时,第二次浸泡24小时,然后放入100℃的烘箱中干燥。(4)在感度0.001g的天平上进行称量计算出浸出率;其中,浸出率ε%=(m0-m)/m0×100%;其中m0为未浸泡前的样品质量,m为浸泡后的样品质量。其结果如表2所示:表2实施例组1中不同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实施例组1的测试结果可知,由本实施例制备的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玻璃浸出率可达到8%或以上,且利用其制备的抗菌人造石的抗菌率均可达到90%以上。对比例组1-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按下表3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硼酸、磷磷酸二氢钾、硫酸铜、醋酸锌和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其中,钾长石粉的细度为300目,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且按照质量比,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58:1;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其中,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且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60目;活化和干燥步骤:利用钛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其中,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2:74:13,且粘结剂由12份邻苯型不饱和树脂、2份固化剂辛酸钴、1份过氧化甲乙酮和2份kh570组成,人造石填料为长石填料,且长石填料由长石砂75份、大理石砂40份、石英砂30份、长石粉40份、大理石粉30份、石英粉20份、钛白粉5份、氧化铁6份和碳粉4份组成。表3对比例组1中杀菌胶黏液的原料组分分别采用上表中不同原料组分的杀菌胶黏液练泥制备杀菌微晶玻璃粉和抗菌有机人造石,并对获得的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玻璃浸出率测试,以及按照抗菌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jc/t897-2014对获得的抗菌有机人造石进行针对三种不同种类细菌的抗菌率测试,其结果如下表4所示:表4对比例组1中不同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实施例1-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至1-4的测试结果可知,虽然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浸出率较好,但其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抗菌率却大幅下降。可知,硼酸和磷酸二氢钾在杀菌胶黏液中呈互补作用,当硼酸太少时,磷氧四面体趋向磷氧三角体的平面结构,化稳性变差,容易影响杀菌效果;当硼酸过多时,容易导致硼氧四面体减少,趋向硼氧三角体的平面结构,化稳性同样会变差,不利于保证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通过实施例1-1、实施例1-3和对比例1-5至1-6的测试结果可知,醋酸锌和硫酸铜在玻璃体中同样起到杀菌作用,将其与硼酸和磷磷酸二氢钾添加至杀菌胶黏液中,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杀菌效果。当醋酸锌和硫酸铜的添加量过少时,杀菌效果有所下降,当醋酸锌和硫酸铜的添加量过多时,虽然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杀菌效果有小幅上升,但由于杀菌胶黏液中的硫酸铜太多,导致人造石的发色较差。实施例组2-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将聚乙烯醇2%、硼酸2.5%、磷磷酸二氢钾1.5%、硫酸铜1.5%、醋酸锌2%和余量为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按下表实施例中的混合比例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其中,钾长石粉的细度为300目,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其中,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且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60目;活化和干燥步骤:利用钛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其中,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2:74:13,且粘结剂由12份邻苯型不饱和树脂、2份固化剂辛酸钴、1份过氧化甲乙酮和2份kh570组成,人造石填料为长石填料,且长石填料由长石砂75份、大理石砂40份、石英砂30份、长石粉40份、大理石粉30份、石英粉20份、钛白粉5份、氧化铁6份和碳粉4份组成。实施例2-1: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10:1;实施例2-2: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21:1;实施例2-3: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95:1;实施例2-4: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120:1;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混合比例的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练泥制备杀菌微晶玻璃粉和抗菌有机人造石,并对获得的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玻璃浸出率测试,以及按照抗菌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jc/t897-2014对获得的抗菌有机人造石进行针对三种不同种类细菌的抗菌率测试,其结果如下表5所示:表5实施例组2中不同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实施例组2的测试结果可知,当混合搅拌料中钾长石粉的添加量过少时,不利于杀菌胶黏液中的杀菌金属氧化物与钾长石内部的氧化物进行反应,容易影响硼硅磷微晶玻璃的形成,降低杀菌微晶玻璃粉的浸出率,且抗菌率有所下降;当混合搅拌料中钾长石粉的添加量过多时,不利于可塑性泥料的烧结,容易提高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同时也会影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抗菌效果。实施例组3-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将聚乙烯醇2%、硼酸2.5%、磷磷酸二氢钾1.5%、硫酸铜1.5%、醋酸锌2%和余量为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其中,钾长石粉的细度为300目,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且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58:1;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其中,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按照下列实施例中的细度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活化和干燥步骤:利用钛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其中,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2:74:13,且粘结剂由12份邻苯型不饱和树脂、2份固化剂辛酸钴、1份过氧化甲乙酮和2份kh570组成,人造石填料为长石填料,且长石填料由长石砂75份、大理石砂40份、石英砂30份、长石粉40份、大理石粉30份、石英粉20份、钛白粉5份、氧化铁6份和碳粉4份组成。实施例3-1: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30目;实施例3-2: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50目;实施例3-3: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70目;实施例3-4: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90目;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细度的杀菌微晶玻璃粉制备抗菌有机人造石,并对获得的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玻璃浸出率测试,以及按照抗菌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jc/t897-2014对获得的抗菌有机人造石进行针对三种不同种类细菌的抗菌率测试,其结果如下表6所示:表6实施例组3中不同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通过实施例组3的测试结果可知,当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太大时,杀菌微晶玻璃粉的表面积就会相应减小,从而导致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玻璃浸出率减小,不利于有机人造石抗菌率的提高;当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太小时,容易导致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玻璃浸出率增大,从而缩短了杀菌的有效持续时间,不利于有机人造石整体抗菌率的提高。实施例组4-一种抗菌有机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菌胶黏液制备步骤:将聚乙烯醇2%、硼酸2.5%、磷磷酸二氢钾1.5%、硫酸铜1.5%、醋酸锌2%和余量为水混合加热,形成杀菌胶黏液;混料步骤:将钾长石粉和钛白粉混合后,形成混合搅拌料;其中,钾长石粉的细度为300目,钛白粉的细度为2000目,且钾长石粉和钛白粉的混合比例为58:1;练泥步骤:将杀菌胶黏液和混合搅拌料进行捏合练泥,形成可塑性泥料;烧结步骤:将可塑性泥料进行封闭熟化,将熟化后的可塑性泥料放入回转窑进行回转烧结,其中,可塑性泥料的烧结温度为1100~1250℃;球磨步骤:将烧结后的可塑性泥料加入球磨机进行球磨,形成杀菌微晶玻璃粉,且杀菌微晶玻璃粉的细度为60目;活化和干燥步骤:利用钛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对杀菌微晶玻璃粉进行活化后,放入烘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压制和热固化处理步骤: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与人造石填料、粘结剂混合,进行压制和热固化处理后形成抗菌有机人造石,其中,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按下列实施例的混合比例混合,且粘结剂由12份邻苯型不饱和树脂、2份固化剂辛酸钴、1份过氧化甲乙酮和2份kh570组成,人造石填料为长石填料,且长石填料由长石砂75份、大理石砂40份、石英砂30份、长石粉40份、大理石粉30份、石英粉20份、钛白粉5份、氧化铁6份和碳粉4份组成。实施例4-1: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5:74:13;实施例4-2: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0:74:13;实施例4-3: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15:74:13;实施例4-4: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为25:74:13;分别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混合比例的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制备抗菌有机人造石,并按照抗菌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jc/t897-2014对获得的抗菌有机人造石进行针对三种不同种类细菌的抗菌率测试,其结果如下表7所示:表7实施例组4中不同抗菌有机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抗菌率实施例4-1实施例4-2实施例4-3实施例4-4金色葡萄球菌91.5%94.1%92.3%90.5%白色念球菌89.1%92.2%90.2%88.1%大肠杆菌90.3%93.6%91.7%89.6%通过实施例组4的测试结果可知,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杀菌微晶玻璃粉、人造石填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比例限定为(10~15):(68~80):(10~17),有利于抗菌有机人造石达到最佳的杀菌效果。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