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8523发布日期:2021-08-31 14:0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技术为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专利技术,是利用自动化高温封闭式有机肥发酵设备和嗜热复合微生物菌剂高效组合,将畜禽粪便、秸秆、中药渣、肉骨粉、餐厨垃圾及有机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与嗜热复合微生物菌剂混合,调节混合物料含水率和c/n比,置入高温发酵设备内,通过电热将设备温度升至80-100℃,灭活废弃物中的有害微生物和病原体,同时激活嗜热复合微生物菌剂活性,利用嗜热菌群加速废弃物有机质的降解和腐殖质的形成,生产出稳定化、腐熟化、无害化的有机肥产品。该技术提高有机肥的产肥效率、缩短发酵周期、提升有机肥品质,较普通堆肥发酵大幅提高产肥效率,形成高温灭菌、快速发酵和节能环保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经检索,专利(申请号201921565641.6)公开了“一种酵素发酵罐加热装置”,该装置将罐体插入至外壳中,并通过多组固定螺栓和多组固定螺母将上安装法兰和下安装法兰固定安装,使罐体与外壳固定连接,并在罐体与外壳之间填充有导热油,部分导热油在连通管的作用下进入至缓冲罐中,将所需要进行发酵的酵素加入至罐体中,并将多组加热棒通电,使多组加热棒发热并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并通过导热油加热罐体,由于导热油导热效果较好,因此可以提高对发酵罐以及其内部酵素加热均匀性,提高实用性,但是该装置在进行装料和卸料的过程中非常麻烦,需要多个工人或者借助机械手才能完成安装固定,浪费时间,同时该装置在进行加热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对温度进行控制,加热过程中容易存在局部地区无法被加热到问题,影响了发酵质量,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进行装料卸料,同时加热效率高的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侧焊接有外壳,且外壳顶部一侧贯穿焊接有通料管,所述底座位于外壳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贯穿外壳底部外壁焊接有滚筒,所述外壳顶部内壁焊接有贯穿滚筒顶部内壁的固定轴,且固定轴外壁焊接有第一螺旋输送叶片,所述滚筒底部一侧外壁贯穿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通料口,且滚筒顶部一侧外壁贯穿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通料口,所述滚筒外壁环绕焊接有第二螺旋输送叶片,所述底座顶部另一侧焊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底部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丝,所述储水箱一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储水箱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储水箱顶部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进水口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外壳箱体内部安装有螺旋管,且螺旋管顶部的一端与循环泵的出水口之间对夹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螺旋管底部的一端与储水箱顶部之间对夹安装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通料管一侧外壁贯穿安装有控制阀,且滚筒底部外壁与外壳底部内壁形成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与外壳的连接处和滚筒与固定轴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轴承,且第一螺旋输送叶片外壁与滚筒形成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片与外壳内壁形成滑动配合,且第一螺旋输送叶片与第二螺旋输送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且控制器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底部贯穿储水箱顶部位于处于储水箱的内部,且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储水箱顶部一侧内壁。

优选的,所述螺旋管的尺寸与外壳的直径相适配,且螺旋管、进水管、出水管和连接管的管径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来控制滚筒转动,由于第一螺旋输送叶片与第二螺旋输送叶片的方向不同,因此滚筒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能够使物料分别进行不同方向的位移,打开与关闭通料管上的控制阀,并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了便于进行装料和卸料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有位于外壳壳体内部的螺旋管,物料在滚筒与外壳之间的间隙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螺旋管可以与物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使加热更加充分,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储水箱上分别安装有控制器和温度感应器,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了发酵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的滚筒四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的吹水箱底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通料管、4伺服电机、5滚筒、6固定轴、7第一螺旋输送叶片、8第一通料口、9第二通料口、10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1储水箱、12加热丝、13温度传感器、14控制器、15循环泵、16进水管、17螺旋管、18出水管、1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高温发酵罐的辅助加热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一侧焊接有外壳2,且外壳2顶部一侧贯穿焊接有通料管3,所述底座1位于外壳2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输出轴贯穿外壳2底部外壁焊接有滚筒5,所述外壳2顶部内壁焊接有贯穿滚筒5顶部内壁的固定轴6,且固定轴6外壁焊接有第一螺旋输送叶片7,所述滚筒5底部一侧外壁贯穿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通料口8,且滚筒5顶部一侧外壁贯穿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通料口9,所述滚筒5外壁环绕焊接有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0,所述通料管3一侧外壁贯穿安装有控制阀,且滚筒5底部外壁与外壳2底部内壁形成转动配合,所述伺服电机4输出轴与外壳2的连接处和滚筒5与固定轴6的连接处均安装有轴承,且第一螺旋输送叶片7外壁与滚筒5形成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0与外壳2内壁形成滑动配合,且第一螺旋输送叶片7与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0的螺旋方向相反,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4来控制滚筒5转动,由于第一螺旋输送叶片7与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0的方向不同,因此滚筒5进行不同方向的旋转能够使物料分别进行不同方向的位移,打开与关闭通料管3上的控制阀,并通过控制伺服电机5的转动方向,从而实现了便于进行装料和卸料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底座1顶部另一侧焊接有储水箱11,且储水箱11底部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加热丝12,所述储水箱11一侧内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3,且储水箱11一侧外壁安装有控制器14,所述储水箱11顶部安装有循环泵15,且循环泵15的进水口通过法兰连接有进水管16,所述外壳2箱体内部安装有螺旋管17,且螺旋管17顶部的一端与循环泵15的出水口之间对夹安装有出水管18,所述螺旋管17底部的一端与储水箱11顶部之间对夹安装有连接管19,所述加热丝12和温度传感器1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4连接,且控制器14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所述进水管16底部贯穿储水箱11顶部位于处于储水箱11的内部,且连接管19的另一端贯穿储水箱11顶部一侧内壁,所述螺旋管17的尺寸与外壳2的直径相适配,且螺旋管17、进水管16、出水管18和连接管19的管径相适配,通过设置有位于外壳2壳体内部的螺旋管17,物料在滚筒5与外壳2之间的间隙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螺旋管17可以与物料进行充分的接触,使加热更加充分,提高了加热效率,同时,储水箱11上分别安装有控制器14和温度感应器13,便于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了发酵的品质。

工作原理:打开通料管3上的控制阀使物料通过通料管3进入外壳2内,伺服电机4顺时针旋转使物料沿着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0进入到外壳2的底部并从第一通料口8进入到滚筒5内,物料在滚筒5内通过第一螺旋输送叶片7逐渐向上移动,物料加满之后关闭通料管3上的控制阀,循环泵15将加热丝12产生的热水输送至螺旋管17内,物料在伺服电机4的作用持续不断的进行移动,从而使每个部位的物料都能够与螺旋管17进行接触并进行加热,提高了加热效率,控制器14与温度传感器13相互配合可以控制储水箱11内部水的温度,实现了温度控制,当发酵完成之后,使伺服电机4逆时针旋转并打开通料管3上的控制阀使发酵后的物料流出,实现了便于装料和卸料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