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在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遵循一种指定的生产方法,现有的生产方法设计流程比较简单,生产的过程中无法对混凝土的粘度进行测试,导致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粘结力不足,质量较差,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生产方法设计流程比较简单,生产的过程中无法对混凝土的粘度进行测试,导致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粘结力不足,质量较差,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生产方法。其优点在于保证生产出来混凝土的粘度符合生产标准,粘结力充足,质量较高,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利用称重装置称取硅酸盐水泥180-200份,黄沙200-220份,水100-120份,碱性催化剂5-10份,粗骨料250-300份,固化剂5-10份,生石灰80-100份和粘合剂15-20份;
s2:将准备好的硅酸盐水泥180-200份,黄沙200-220份,水100-120份,粗骨料250-300份和生石灰80-100份加入至搅拌罐中,加入后利用搅拌装置对搅拌罐中的混合料进行充分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向容器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将搅拌罐中的ph值控制在8-9,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直到搅拌罐中的固体全部溶于水中;
s3:接着向搅拌罐中加入固化剂,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控制在10至20分钟;
s4:待固化剂全部溶解后,向搅拌罐内不断加入粘合剂,再次利用搅拌装置搅拌5-10分钟,搅拌的过程中利用粘度测试装置对搅拌罐内混凝土的粘度进行测试,直到粘度测试合格;
s5:粘度测试合格后,通过操控卸料装置即可将混凝土卸下来;
s6:将卸下来的混凝土装入至运输装置内,运输至工地的各个地点,从而完成混凝土的生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工系统包括称重装置、搅拌装置、粘度测试装置、卸料装置和运输装置,且粘度测试装置为旋转式粘度计、粘度测试仪和粘度测试计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搅拌罐外壁的龙门架,且龙门架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箱,且固定箱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车座,且车座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行走轮,所述车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装载仓,且装载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称重装置为台秤、电子秤和磅秤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且碱性催化剂的浓度为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化剂为盐酸、磷酸、乙酸、硼酸和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生产方法,设计流程合理,环环相扣,通过向混凝土的原料中添加粘合剂和固化剂,固化剂能够将搅拌后的混合料进行固化,避免原料松散,提高了搅拌的质量,粘合剂提高了混凝土生产的粘度,保证生产出来混凝土的粘度符合生产标准,粘结力充足,质量较高,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生产方法的生产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混凝土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利用称重装置称取硅酸盐水泥180-200份,黄沙200-220份,水100-120份,碱性催化剂5-10份,粗骨料250-300份,固化剂5-10份,生石灰80-100份和粘合剂15-20份;
s2:将准备好的硅酸盐水泥180-200份,黄沙200-220份,水100-120份,粗骨料250-300份和生石灰80-100份加入至搅拌罐中,加入后利用搅拌装置对搅拌罐中的混合料进行充分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向容器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将搅拌罐中的ph值控制在8-9,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直到搅拌罐中的固体全部溶于水中;
s3:接着向搅拌罐中加入固化剂,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控制在10至20分钟;
s4:待固化剂全部溶解后,向搅拌罐内不断加入粘合剂,再次利用搅拌装置搅拌5-10分钟,搅拌的过程中利用粘度测试装置对搅拌罐内混凝土的粘度进行测试,直到粘度测试合格;
s5:粘度测试合格后,通过操控卸料装置即可将混凝土卸下来;
s6:将卸下来的混凝土装入至运输装置内,运输至工地的各个地点,从而完成混凝土的生产。
本发明中,加工系统包括称重装置、搅拌装置、粘度测试装置、卸料装置和运输装置,且粘度测试装置为旋转式粘度计、粘度测试仪和粘度测试计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搅拌罐外壁的龙门架,且龙门架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活塞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箱,且固定箱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叶片。
本发明中,运输装置包括车座,且车座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行走轮,车座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装载仓,且装载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推手。
本发明中,称重装置为台秤、电子秤和磅秤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钾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且碱性催化剂的浓度为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
本发明中,固化剂为盐酸、磷酸、乙酸、硼酸和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