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8422发布日期:2021-12-22 14:56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与工业飞速发展,人类在基础工程建设的投入规模也越来越大,建筑产业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自21世纪以来,混凝土因其简单的制作工艺和优异的结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道路建设与房屋建筑等工程中,然而,传统混凝土存在强度低、脆性高、收缩大等缺点,在外部荷载与内部应力的耦合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将发生开裂,裂纹发展极其迅速,裂缝宽度高达0.2mm以上,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和耐久性,由于混凝土的养护手段在实际工程中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比内养护、水养护、空气养护和综合养护等养护制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经综合分析后获得不同养护制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效果,选取合适的养护制度并结合相应的养护装置以获得更佳的混凝土养护效果;
3.一般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养护都是通过人工拉管进行喷洒养护的,养护效率较低,且不能达到对混凝土的最佳养护效果,通常使得混凝土表面累积大量养护水,影响工人作业,尤其是带电作业工种,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混凝土养护方式费时费力,养护效率较低,且不能达到对混凝土的最佳养护效果,通常使得混凝土表面累积大量养护水,影响工人作业,尤其是带电作业工种的缺点,而提出的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储水箱,且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壳体和进水管,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壳体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和plc控制器,储水箱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水泵,且储水箱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机构,底板的一侧设置有转向轮,底板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车轴,车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动力轮,电机与车轴相配合,且电机间接与喷淋机构相配合。
7.优选的,所述底板内开设有空腔,车轴贯穿空腔,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小皮带轮,车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大皮带轮,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空腔相接通的第一通口,第一小皮带轮与第一大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第一皮带,第一皮带贯穿第一通口,第一小皮带轮可以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一大皮带轮转动并降低速率。
8.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旋转杆、两个半齿轮、两个喷头和三向水管,两个第一旋转杆均安装于储水箱的一侧,两个半齿轮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旋转杆的一端,两个半齿轮分别与两个喷头固定连接,三向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出口连接,三向水管
的另两端分别与两个喷头连接,水泵可以通过三向水管同步向两个喷头内输送养护水。
9.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旋转杆,车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
10.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两个套筒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滑杆,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双向齿杆,双向齿杆共同与两个半齿轮相啮合,储水箱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三旋转杆,第三旋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旋转板上转动安装有传动杆,传动杆的一端与滑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旋转板可以通过传动杆带动滑杆上下往复位移。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大皮带轮,第三旋转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小皮带轮,底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空腔相接通的第二通口,第二小皮带轮与第二大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第二皮带,第二皮带贯穿第二通口,第二大皮带轮可以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二小皮带轮转动并提升速率。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通过湿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相配合,转向轮与动力轮相配合,使得温度传感器可以有效的检测到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配合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施工现场的环境湿度,从而得到最佳的养护水养护使用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且影响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且可以实现自行移动洒水养护,实现智能化养护,节省人工支出;
14.2、本方案通过第二大皮带轮和第二皮带与第二小皮带轮相配合,旋转板通过传动杆与滑杆相配合,双向齿杆与半齿轮相配合,使得喷头在喷洒养护水时可以上下快速的摆动,达到均匀喷洒,且增大喷洒范围的目的,有效的提升养护效率;
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实现自行移动洒水养护,实现智能化养护,节省人工支出,同时可以达到均匀喷洒,且增大喷洒范围的目的,有效的提升养护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1中的正投影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的喷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1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储水箱、3电机、4壳体、5进水管、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中央处理器、9plc控制器、10水泵、11转向轮、12车轴、13动力轮、14空腔、15第一小皮带轮、16第一大皮带轮、17第一皮带、18第一旋转杆、19半齿轮、20喷头、21三向水管、22第二旋转杆、23第一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5套筒、26滑杆、27双向齿杆、28第三旋转杆、29旋转板、30传动杆、31第二大皮带轮、32第二小皮带轮、33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实施例一
25.参照图1

6,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养护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储水箱2,且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3,储水箱2的顶部设置有壳体4和进水管5,壳体4的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壳体4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8和plc控制器9,储水箱2的底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10,且储水箱2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机构,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转向轮11,底板1的另一侧转动安装有车轴12,车轴12的两端均设置有动力轮13,电机3与车轴12相配合,且电机3间接与喷淋机构相配合。
26.本实施例中,底板1内开设有空腔14,车轴12贯穿空腔14,电机3的输出轴上焊接有第一小皮带轮15,车轴12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套设有第一大皮带轮16,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与空腔14相接通的第一通口,第一小皮带轮15与第一大皮带轮16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第一皮带17,第一皮带17贯穿第一通口,第一小皮带轮15可以通过第一皮带17带动第一大皮带轮16转动并降低速率。
27.本实施例中,喷淋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旋转杆18、两个半齿轮19、两个喷头20和三向水管21,两个第一旋转杆18均安装于储水箱2的一侧,两个半齿轮19分别通过焊接固定安装于两个第一旋转杆18的一端,两个半齿轮19分别与两个喷头2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三向水管21的一端与水泵10的输出口连接,三向水管21的另两端分别与两个喷头20连接,水泵10可以通过三向水管21同步向两个喷头20内输送养护水。
28.本实施例中,空腔14的底部内壁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第二旋转杆22,车轴12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23,第二旋转杆22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4,第二锥齿轮24与第一锥齿轮23相啮合,第一锥齿轮23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24转动。
29.本实施例中,储水箱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25,两个套筒25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滑杆26,滑杆26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双向齿杆27,双向齿杆27共同与两个半齿轮19相啮合,储水箱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三旋转杆28,第三旋转杆28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旋转板29,旋转板29上转动安装有传动杆30,传动杆30的一端与滑杆26的底端转动连接,旋转板29可以通过传动杆30带动滑杆26上下往复位移。
30.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杆22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套设有第二大皮带轮31,第三旋转杆28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套设有第二小皮带轮32,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与空腔14相接通的第二通口,第二小皮带轮32与第二大皮带轮31的外侧套设有同一个第二皮带33,第二皮带33贯穿第二通口,第二大皮带轮31可以通过第二皮带33带动第二小皮带轮32转动并提升速率。
3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6可以有效的检测到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配合湿度传感器7检测的施工现场的环境湿度,从而得到最佳的养护水养护使用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水源在施工现场蓄积,影响带电工种的作业安全,随后启动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小皮带轮12转动,第一小皮带轮12通过第一皮带17带动第一大皮带轮16转动并降低速率,第一大皮带轮16带动车轴12转动,车轴12带动动力轮13转动,使得动力轮13提供动力并配合转向轮11,使得底板1可以带动储水箱2移动,实现智能化养护的目的,同时车轴12带动第一锥齿轮23转动,第一锥齿轮23带动第二锥齿轮24转动,第二锥齿轮24带动第二旋转杆22转动,第二旋转杆22带动第二大皮带轮31转动,第二大皮带
轮31通过第二皮带33带动第二小皮带轮32转动并提升速率,第二小皮带轮32带动第三旋转杆28转动,第三旋转杆28带动旋转板29转动,旋转板29通过传动杆30带动滑杆26上下往复的位移,滑杆26通过双向齿杆27和半齿轮19带动喷头20上下往复的摆动,从而达到均匀喷洒、增大喷洒范围、有效的提升养护效率的目的,水泵10通过三向水管21将储水箱2内的养护水输送到喷头20内。
32.实施例二
33.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储水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套筒25,两个套筒25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滑杆26,滑杆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双向齿杆27,双向齿杆27共同与两个半齿轮19相啮合,储水箱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三旋转杆28,第三旋转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滑杆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矩形齿框,不完全齿轮位于矩形齿框内并与矩形齿框相啮合。
34.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6可以有效的检测到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配合湿度传感器7检测的施工现场的环境湿度,从而得到最佳的养护水养护使用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避免了水源在施工现场蓄积,影响带电工种的作业安全,随后启动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小皮带轮12转动,第一小皮带轮12通过第一皮带17带动第一大皮带轮16转动并降低速率,第一大皮带轮16带动车轴12转动,车轴12带动动力轮13转动,使得动力轮13提供动力并配合转向轮11,使得底板1可以带动储水箱2移动,实现智能化养护的目的,同时车轴12带动第一锥齿轮23转动,第一锥齿轮23带动第二锥齿轮24转动,第二锥齿轮24带动第二旋转杆22转动,第二旋转杆22带动第二大皮带轮31转动,第二大皮带轮31通过第二皮带33带动第二小皮带轮32转动并提升速率,第二小皮带轮32带动第三旋转杆28转动,第三旋转杆28带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不完全齿轮转动一圈可以带动矩形齿框上下位移一次,从而达到带动滑杆26上下往复的位移的目的,滑杆26通过双向齿杆27和半齿轮19带动喷头20上下往复的摆动,从而达到均匀喷洒、增大喷洒范围、有效的提升养护效率的目的,水泵10通过三向水管21将储水箱2内的养护水输送到喷头20内。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